胡川英
记叙文通过写人叙事、写景叙事等方式,突出人物性格,表现人物精神,抒发某种情感。记叙文要真实、合乎情理,感情抒发越真挚就越动人。因此“真”与“情”融合是写好记叙文的关键。
一、以“真”感人
写记叙文要清晰记叙特定的事件,刻画相关的人物,凸显某个人或某个群体的精神、品格等,抒发一定的情感。因此,记叙文写作的基本要求是“真”,不能有虚假不实的内容,不能刻意夸大情感,这样才能感染读者,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
1.巧妙构思,引人入胜
在记叙文写作中,要彰显表达的效果,让读者愿意阅读,首先是要巧妙构思,运用引人注目的标题与开头,达到引人入胜的目的。一般而言,记叙文中的人物相对较少,情节相对简单,要吸引读者的注意,就要精心构思,巧妙展开情节,让文章有起伏变化,有令读者意想不到的结局。可以变化叙述顺序,巧设悬念,铺设伏笔;结尾要总结升华,写出“豹尾”,获得简洁有力的表达效果。
写记叙文,应当先找准立足点,明确写作的视角,从这个视角去观看和叙述,才能更好叙写故事。一般而言,我们可以置身其外,也可以身在其中。比如朱自清的《背影》开头写: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这就是置身其中。铁凝的《哦,香雪》就是隐身在故事外。鲁迅的《祝福》也说“我”,“我”是故事中的人物。不同的视角可以产生不同的表达效果。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搜集和整理社会热点新闻,并善于发现一些“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事情。比如,学校羽毛球比赛,上届冠军队却被新生球队打败了;杭州亚运会中国乒乓球男双、女双均爆冷被淘汰。生活中有很多事可以作为写作素材,在叙事过程中,要运用巧设悬念、欲扬先抑、意外翻转等技巧,以达到引人入胜的目的。
2.细节描写,突出人物
细节描写是记叙文写作中不可或缺的,可以通过描述人的外貌、神态、动作、心理等刻画人物形象,将人物写得生动传神;也可以通过描写不同的环境,烘托现场气氛,起到暗示性或象征性的作用,激发读者情感,展现事情的复杂意蕴。因此,我们要学习细节描写的方法。
例如,很多经典的记叙文都有突出的細节描写。朱自清在《背影》中,通过描写父亲的衣着、语言和动作,描写爬上月台买橘子的背影,刻画了父亲的形象,令人动容。《儒林外史》之《范进中举》,写了胡屠户伸出去又缩回的握着钱的手,刻画了典型的市侩小人、卑劣势利者的人物形象,辛辣的讽刺令人捧腹大笑。在很多优秀作文中,细节描写值得称道,比如《爷爷的着衣怪癖》一文中写道:有一次,他在地里干活时突然雷声阵阵,风雨大作。爷爷急中生智,把他的心爱背心一叠,放在草帽的壳里,扣在头顶上,接着把大裤衩挽到了大腿根,回到家后,背心、裤衩竟然一点也没湿。这一细节描写突出了爷爷勤俭节约的性格特点。我们要灵活运用细节描写,通过外貌、语言、神态、心理、动作等,刻画不同的人物形象,突出人物的精神品格。
3.真实事件,感悟真情
描写真实的事情,表达真情实感,才能让读者深受感染,融入作文中,与作文中的人物一起笑,一起哭,一起喜,一起悲。由于高中生的生活经验不足,人生经历有限,接触到的事情相对较少,不能对有些事情产生清晰的情感认知,这就导致虚构事件时,会出现情节不合理、情感不真实的情况,让人很容易看出破绽。基于此,我们不仅要留心生活,注意观察与记录身边的小事,还要借助互联网和短视频,利用一些社会中的真实事件,表达真实情感。
例如,以“一件小事”为主题作文,有些同学在写作时往往虚构一些自己没经历过的事情,如引导盲人过马路,扶起摔倒的老人,自己坐高铁去旅行等,很多情节不合常理,一眼就能看穿是虚构的,这种“虚情假意”的作文自然无法获得高分。我们要关注身边一些小事,如班级某些同学产生矛盾后来又和好了,可以写出过程;某次考试,平时成绩很好的同学却退步严重,可以分析其中原因;社区在推行垃圾分类,但是效果不佳,可以写出其中缘由。很多热点事件也可以作为写作素材,如“河南大哥凭‘中式英语出圈:与非洲兄弟结下深厚友谊”,要理清前因后果,表达自己受到的启发。
4.适当优化,慎用虚构
文学创作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因此我们在记叙文写作中,既要说真话,表真情,达到以“情”感人的目的,也要适当对原事件进行优化,但是要慎重虚构,不能胡编乱造。我们要以自己真实的经历、亲自接触和体验过的事情作为素材进行创作,也可以新闻中看到的真实事件为基础进行加工,这样才能更为真实、准确、有力地表达感想感悟。在表达真实情感的过程中,为了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可以适当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法,但要以恰当、准确为标准,不能夸大其词,更不能凭空捏造事实。
例如,课文《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中,有很多对焦裕禄书记的语言描写,作者在叙写这些内容时,因为一般不在现场,是转述他人的话,所以要适当地优化,只要这些话语与原意符合即可。在描写具体事件时,有详写和略写,略写部分是总结性的话语。很多优秀文章会运用夸张等修辞写自己的真实感受,如《尝到苦头之后》一文中:浓浓的苦味瞬间霸占了我的整个口腔,这个味道就好像惊涛骇浪般不断刺激着我的味觉。这里夸张描写苦瓜的味道,表现“我”初尝苦瓜时的痛苦感受,生动形象。我们可以学习类似的写作方法,让作文更具文学性。
5.避免过度,平实表达
很多同学在写记叙文时喜欢夸张地表达情感,过度渲染气氛,以为情感表达越夸张越能感染别人,其实这样往往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记叙文的表达重点是清晰直观地展现事件,描绘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通过一些细节描写刻画人物,而夸张的情感,甚至虚构的情感,往往不能让读者产生情感共鸣。因此,我们要平实地表达情感,避免用力过猛,让人感到不舒服,这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记叙文,收获以“真”感人的效果。
例如《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一文中,没有夸张的表达,却以全面、客观、立体地报道,表现出党和政府、医务工作者、全国人民对于生命至上的价值追求。课外很多优秀文章的平实表达也值得我们学习。在《尝到苦头之后》一文中,作者写夏季的闷热,并没有多么夸张,而是直接纪实:开着窗户,仍不能驱散夏日的炎热,滚滚的热浪向我袭来,我的额上布满了细密的汗珠,头发已被汗水浸湿,仿佛快要滴水。因为我们都有暑热难耐的经历,这让我们感同身受。我们在写记叙文的过程中,也要学会平实地表达,在真实记录中更好叙述事件,在不动声色中彰显情感表达的效果。
二、以“情”显真
在记叙文写作中,要实现“真”与“情”的融合,不仅要做到以“真”感人,还要学会以“情”显真。为提高记叙文表达的质量,要以真情凸显真实,突出事件的闪光点,激发读者阅读兴趣。我根据经验总结了以下五种写作的方法和技巧,供同学们参考。
1.情因景生,情景交融
记叙文分为多种类型,写景抒情是其中重要的一种,通过描写某种景物,自然而然触发某种情感。这样不仅能够更好描绘景物,而且能在景物和情感之间建立某些联系,写出优秀的写景抒情类记叙文。我们要学习一些经典文章的写法,结合自身的真实经历,先仿写,再独自创作。
例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刚开始作者的心情是“颇不宁静”的,从字里行间能感受到忧愁之感。伴随着“我”独行小径,感受到月下的荷塘之美,虽然仍有忧愁,却平添淡淡的喜悦,内心得以宁静。这里虽然没有直接抒情,但是情感早已凝结在景色中。我们可以结合自己心情不畅时去散步、旅行的经历,伴随着欣赏美景,自己的心情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如刚开始不怎么欣赏景色,慢慢开始认真赏景,由行动变化凸显心情变化,可谓情景交融。
2.曲折变化,足见真情
我们大部分时间是在平淡中度过的,不会产生强烈的情感,如果记叙文写的是一些平平无奇的事件,则难以让读者产生情感波动。因此,我们要写一些难忘的事情,写一些有一定内涵的事情,如生活中的矛盾冲突,一件小事的起伏变化等。可以学习经典小说的叙事方法,在写作时突出事情的曲折变化,从而让读者看见真情。
例如,《西游记》中“三打白骨精”的故事,分别叙述妖精先谋害一家三口,再变成女儿、母亲、父亲等抓唐僧,期间师徒之间又产生了矛盾,最后才消灭妖精,故事一波三折,扣人心弦,牢牢抓住读者的眼球。在《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儒林外史》等经典著作中,同样有很多一波三折的故事,都值得我们学习。
3.创设场景,插入情感
环境与事件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电影通过音效和光影的变化营造不同环境,表达情感。写作也要通过细节描写创设不同的场景,突出表达的效果。我们要学会烘托与渲染场景,这样可以突出主题,增加感染力,也能自然地流露真情,写出具有真实情感的记叙文。
在创设场景时,要进行细节描写,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如《孤獨的美食家》中细致描写食材特色与烹饪过程,让读者感受到美味的精致,字里行间突出男主角的孤独。《哈利·波特》中描写魔法世界,其中的环境、人物是超现实的,能激发读者联想,唤起奇异的想象,传递出友情、爱和正义感等。因此,在记叙文写作中也要根据主题,通过细节描写,创设不同的场景,直接或间接表达某种情感。
4.刻画细节,表达情感
细节描写在记叙文中非常重要,可以说情感隐藏在细节中。因此要根据不同的需要,运用不同的方式刻画细节,可以是人物的外貌细节、动作细节、心理细节等。
例如,在《没想到,真没想到》这篇文章中,作者写自己后来品茶的细节:我接过茶杯,轻抿一口,茶的清香结合着水果的清新和谐地融为一体,竟出乎意料地有一丝儿甜。从这个细节中看出作者的情感已经发生变化,竟然感觉“有一丝儿甜”,这茶不仅让作者感受到了乐趣,还体会到为人的道理与祖孙之间的爱。在写作时,我们可以仿照这种细节描写的方法,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