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繁与简”导写

2024-01-11 14:57:44王学华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2023年11期
关键词:四合院意蕴文体

王学华

文  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说,日子如莲,无言即大美,过于繁杂则未免缭乱;有人说,生活如酒,醇厚即有味,过于平淡则未免无韵。老北京的四合院简单,却饱含四九城的百年沧桑;咸阳城的阿房宫繁复,是秦时匠人的智慧结晶。牛顿曾说:“把简单的事情考虑得很复杂,可以发现新领域;把复杂的现象看得很简单,可以发现新定律。”

“繁”与“简”的道理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艺术创作、科技创新等过程中,给人以启示,引人深思。

请结合材料和自 己的学习、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思路点拨

一、材料解读和参考立意

材料用“莲”与“酒”作喻,将老北京的四合院与咸阳城的阿房宫对举,还引用了牛顿的话,都包含了对“繁”与“简”的理解和认识。材料还指出“繁”与“简”的道理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艺术创作、科技创新等过程中,给人以启示,引人深思。

要辩证地看待“繁”与“简”:二者对立,“繁”包含繁华、繁忙、细致、艰辛、奋斗、繁复、烦琐、浮华、扰攘等。“简”包含简单、简便、便捷、简朴、简洁、简约、淡泊等;二者也是统一的,互相依存、互相渗透。

“繁”的表象背后是“简”的本质,“简”的形式背后有“繁”的支撑;二者之间互相转化,可以化繁为简,也可以化简为繁。需结合材料和自己的学习、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体现自己的感悟与思考。

参考立意:繁简适宜,相得益彰;该繁则繁,宜简则简;正确处理“繁”“简”的关系;崇尚“简”,不惧“繁”;“繁”者有深度,“简”者有魅力。等等。

二、写作任务和要求

1.立意

必须紧扣材料,写出自己的感悟与思考。立意不准确的,不能评为一类文和二类文。

2.结合材料

文题材料的内容必须在行文中有所体现,可概述或分析,要由材料引出自己的感悟与思考。

3.明确文体

文体不限,自定文体,但要有文体意识,选择使用什么文体,就要符合相应的文体规范

佳作展示

简繁相生,意蕴盎然

陈  桑

日子如莲,无言即大美;生活如酒,醇厚即有味。把握或繁或简加减法,都有其无尽趣味,无穷意蕴。

繁简相生,简有简的深刻,繁有繁的精妙。两者并非相悖,皆有盎然意蕴。

艺术简朴之妙。相较欧洲大部分写实艺术作品以逼真、工笔为追求,中国水墨画的纯粹、自然表明艺术简朴却不失其妙。“人民艺术家”老舍曾请著名画家齐白石以“蛙声十里出山泉”为题作画。如何在一方宣纸上作出“蛙声十里”的壮美和“出山泉”的自然灵动是关键。冥思苦想数天,齐白石别出心裁弃烦冗“十里”代之以几尾生机勃勃的蝌蚪,可不就无可挑剔地应了“蛙声十里出山泉”之题?老舍收到画作后拍手称妙。可见,艺术上追求简洁并不简单,简洁并未失去艺术之审美,反而更具艺术价值,有了更高的审美意义。艺术并未因此失去生命,而是更具创作者的智慧。

文化繁华之盛。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最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我们的繁华文化脉络便是我们文化自信底气所在。唐朝“不夜城”长安,万国使者云集,一睹大唐的繁盛与气派;宋徽宗赵佶“一抹天青破云处”让世人得以欣赏绝美的天青色陶器,自创瘦金体独树一帜;清代小说大放异彩,展现当时人的精神世界……文化越繁荣,民族越自信。这是中华民族力量之源,这是繁华的魅力所在。

生活纯粹之趣。苏轼有言:“人间有味是清欢。”何谓“清欢”?生活本就纯粹自然。热播剧《去有风的地方》描绘云南小镇里人们以鲜花入食为饼,以青山大地入梦并努力创业的生活。令人心向往之的是那里大自然的简单纯粹——生活因纯粹自然而散发出缕缕幽香。绿水青山,清风徐来,令人心旷神怡,让人发现除去朝九晚六的生活,简单纯粹可以让人恣意生长,深感天地之宽,天地之简,认识到最深刻的道理;至简,所以可能无限。最重要的是——追求本心。

繁简相生,做好每一道有关命题,艺术、生活、文化生生不息,意蕴盎然。去吧,用心体会其中奥妙,绽放独属自己的光辉。

繁简兼备,应付自如

李  想

在这生活节奏极快的时代,面对每天的生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和主张,有人将“大道至简”奉为圭臬,有人将丰富繁华视作理所应当。但我认为,只有辩证地看待繁与简,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并灵活运用,才能做到繁简兼备,应付自如。

有人认为,日子如莲,无言即大美,过于繁杂则未免缭乱。真正的“简”是将研究对象从复杂情境中抽离出来,去除与之无关的冗余。有人认为,生活如酒,醇厚即有味,过于简淡则未免无韵。真正的“繁”是在把握事物本质和规律的前提下将完成一件事的具体步骤精细化、程序化,以此作为指导人生实践的纲领。

繁简兼备,我们要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提纲挈领,才能应付自如。在网络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每个人都处于信息洪流之中,多余冗杂的信息让我们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如果不具备强大的信息筛选能力、没有独立思考与辨析能力,我们难免被无关信息裹挟,被浮华迷惑,甚或迷失自我。面对泥沙俱下的信息时代,我们要学会做减法,将无关的信息屏蔽掉,将有价值的信息提炼出来,为我所用,这样才能不被信息的浪潮所淹没。

求“简”要把握度。老北京的四合院简单,也得有其独特的建筑风格与房屋布局,有其内在的独特工艺,若仅仅只是把四间屋子简单地拼凑起来,再冠以“北京四合院”的大名,这样的房子恐怕也只是徒有虚名了。简约不简单,外在的简约和内在的丰富完美融合,才有了北京四合院的名扬四海。

繁简兼备,我们有时要根据实际需要,对简约的东西进行丰富完善,以指导我们的工作。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固然好,但如果只是将其奉作“教”,简单、机械地照搬照抄,那就彻底与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背道而驰了。国家推行“碳达峰、碳中和”的政策,是为了全国通过科技的革新、环境的优化以达到“生态兴”的目的。然而,部分地方政府却打着“简单主义”的旗号,为了达到既定指标盲目“拉闸限电”,搞得人民怨声载道。不扎扎实实下功夫,不精细化管理,一切就简,这其实是典型的懒政思想,是不作为,胡作为的表现。

牛顿曾说:“把简单的事情考虑得很复杂,可以发现新领域;把复杂的现象看得很简单,可以发现新定律。”先哲之言至今仍振聋发聩。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要不被世事浮云遮蔽双眼,要用手中的画笔去描摹我们的人生画卷,灵活运用繁笔与简笔,便能更好地与国家前途同行、与民族命运同进、与时代脉搏同频!

点评

作者抓住材料中“繁”与“简”的辩证关系,立意为“繁简兼備,应付自如”,符合题意要求。开篇直接点明观点,开门见山;紧接着更进一步,阐释了“繁”“简”的概念,界定其范围;而后从“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求‘简要把握力度”“要根据实际情况”三个方面详细阐释了如何做到“繁简兼备”,论证有力、思考全面;结尾引用名言进一步点明两者的辩证关系,并结合当下对青年提出建议,呼应标题,首尾圆合。

猜你喜欢
四合院意蕴文体
北京乐成四合院幼儿园
现代装饰(2020年12期)2021-01-18 05:37:34
轻松掌握“冷门”文体
文从字顺,紧扣文体
学生天地(2019年36期)2019-08-25 08:59:44
四合院下的宝藏
历史课点评的意蕴
一套四合院 引母女对簿公堂
若干教研文体与其相关对象的比较
论秦观词的感伤意蕴
文学教育(2016年18期)2016-02-28 02:34:33
意蕴难求
小说月刊(2015年6期)2015-04-23 08:48:52
《马嵬》(其二)颔联意蕴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