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宁,袁静薇
(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成都 611830)
“双碳”战略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升级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1]。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将“双碳”工作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全面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2022年4月,教育部《加强碳达峰碳中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工作方案》明确提出,将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纳入教育教学体系。经管类课程涉及社会与自然、效率与和谐、眼下与未来,是开展习近平经济思想绿色发展理论浸润式教育的重要媒介[2]。因此,探索如何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经管类课程建设,培养具备绿色发展战略意识的高素质经济管理技能型人才,是高职院校对我国“双碳”战略的积极回应。
自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双碳”目标,到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双碳”目标建设已进入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的关键阶段[3]。经济管理活动作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建设的重要载体,在“双碳”目标建设推进中具有枢纽作用。一方面,通过绿色转型管理、“双碳”投资激励等手段能激发企业绿色转型行动;另一方面,绿色营销管理能引导绿色消费,倒逼生产部门绿色经营[4]。所以,经济管理活动处处都蕴含着丰富的绿色发展理念与低碳发展实践经验,经管类课程无疑是“双碳”理念融入职业教育的良好渠道。
根据《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高职经管类课程不仅要注重专业技能教育,还需帮助学生理解行业领域的国家战略、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与现实问题[5]。当代大学生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应主动承担起保护生态发展的家国情怀,提升人民绿色高品质生活的责任担当。“双碳”背景下,剖析高职经管类专业教育中蕴含的产业绿色转型、绿色经济循环体系建设、“双碳”目标建设等思政元素,在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双碳”战略,关注和思考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对培养当代具备绿色发展理念的经管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至关重要。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适应新时代中国发展要求、促进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绿色高品质生活需求的理论回应[6]。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回答了“为什么需要生态文明建设、要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是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性指南。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理论立足于兼顾经济增长与生态保护,为当代管理提供了战略方向与实践路径[7]。经济管理与生态文明建设始终同向同行,只有在经济管理过程中不断深化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才能真正确保整体与长远利益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在经济管理课程教学中,挖掘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经济管理活动中的思政元素,将其渗透到专业教学中至关重要。
圈层结构理论最早运用于农业经济领域。德国经济学家冯·杜能发现,城市经济会以圈层形态对外辐射,影响周边农村的经济发展,农村经济又会对城市经济产生影响,这种圈层间层次分化、又相互耦合的状态能不断缩小彼此之间的差距,最终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近年来,诸多学者将此理论运用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如邢文利等学者[8]、姜凤敏等学者[9]、杜林等学者[10]都基于圈层结构理论,根据课程中涉及的不同育人要素发挥的作用强弱,由内向外设定核心圈层、关键圈层与辐射圈层,实现不同育人要素的时空协同与功能协同,达到浸润式课程思政教学的目的。
以绿色营销课程为例,设计“双碳”战略融入课程思政的方法路径,确立“确定培养目标、解析思政重点、重构课程结构、挖掘思政元素、选择融入载体、构建育人场域、设计教学方式”七个步骤,如图1所示。
图1 “双碳”战略课程思政元素融入路径
绿色营销是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数智经济管理专业群的平台共享课程,教学对象是大一学生,开设于第二学期,共32课时。区别于传统市场营销课程,绿色营销课程的培养目标不仅聚焦营销岗位必备的知识、技能和素养,还积极响应“双碳”战略,引导学生将生态伦理理念贯穿营销活动全过程,追求企业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统一。绿色营销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双维的,一方面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旨在服务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建设;另一方面基于现代市场营销人员需求,旨在培养高素质高技能营销人才。
一方面,根据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两山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与系统治理论,为有效服务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建设,每一个社会人都应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另一方面,当前高职院校的全日制学生几乎均为“00后”,他们追求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习惯通过网络获取信息,但对信息的甄别与判断能力较弱。因此,绿色营销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应侧重学生道德素养与职业素养的培养,重点培养学生的绿色责任、家国情怀、道德素养与职业素养。
基于该课程双维培养目标和四维思政重点的设计,课程对接绿色轻工企业真实营销推广项目,按照“尊重自然的营销人、顺应自然的策划者、保护自然的推广者”的培养路径和营销岗位真实工作流程,将课程内容重构为五个任务:分析绿色低碳市场、发现绿色商业机会、策划绿色营销方案、运营绿色消费社群、分享绿色营销经验。
重构后的课程内容紧密对接绿色营销工作的五个核心工作环节,体现出营销工作者背后所需要付诸的体力、脑力、智力,以及所要面临的纷繁复杂的市场环境。通过协同行业专家、思政教师、企业专家、专业教师等多方主体,按照各个任务的知识点与技能点要求,挖掘提炼出每个任务对应的思政价值元素(如图1所示),分别是:任务一,分析绿色低碳市场,着重塑造学生绿色生态观与遵纪守法意识,引导学生在调研与分析中合法合规获取信息,以尊重自然的视角去分析市场趋势;任务二,发现绿色商机,着重培养学生的绿色行动观和工匠精神,引导学生在探索机会的过程中精益求精,主动发现服务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的商业机会;任务三,策划绿色营销方案,重点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与创新精神,引导学生在营销策划过程中坚持不懈,积极探索创新策略;任务四,运营绿色消费社群,重点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与诚实守信品质,不断引导学生在运用多媒体运营顾客社群的过程中,坦诚对待客户、全心全意服务顾客;任务五,分享绿色营销经验,着重培养学生爱岗敬业与奉献精神,引导学生在统计总结营销成果的过程中,提炼出营销岗位的职业诉求,产生自发传递绿色营销理念的意识。
选择“中国消费绿色转型政策与实践”典型实践案例作为渗透思政元素教育教学的载体,一方面从意识形态上培养学生支持绿色消费发展的意识,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在营销策划与实践中秉承绿色发展意识、践行绿色发展责任、服务绿色发展战略。
为实现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以圈层结构理论为指导,根据不同教学场域对学生的影响强弱,将教学场域由内而外划分为“核心圈层、关键圈层、辐射圈层”,以课堂、实训、实践为不同圈层的协同育人场域,如表1所示。三个圈层协同并进,紧紧围绕服务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建设与营销人才培养目标,促进学生绿色责任、家国情怀、道德素养与职业素养的协同塑造。
表1 绿色营销课程思政圈层协同育人场域
核心圈层聚焦第一课堂,通过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联动,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全过程,通过教师组织、学生理解感悟的方式,将思政元素与专业理论知识融合,通过任务导向、案例研讨、项目实践等多种教学手段,深层次地将思政元素融合到专业知识讲授中,提高学生主体意识,在培养学生营销技能形成的过程中,同步对学生的绿色责任、家国情怀、道德素养与职业素养开展潜移默化的教育、感染。
关键圈层聚焦第二课堂,对接轻工企业真实绿色营销项目,企业导师与专业教师协同指导,联动第一课堂开展营销项目模拟实训。通过体验、陶冶的教育方式,将思政元素教育贯穿在企业讲座、团队研讨、策划实施等实训环节,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情感认同感。
辐射圈层聚焦校外实践,与“百姓农场”公益劳动实践基地合作,组织学生团队承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营销咨询服务,引导学生通过绿色营销调研、策划、路演、实施、复盘等真实体验,总结绿色营销的意义,凝练可推广科研成果,促进形成学生服务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的行为意识。
为实现三圈层场域的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效融合、落实落细,课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学中做、做中学”的模式,采用核心圈层“任务化—润无声”“故事化—感于思”、关键圈层“场景化—入于心”、辐射圈层“职场化—化于行”的方式,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知识教育中。
以任务三策划绿色营销方案为例,核心圈层以“乳制品地球日营销方案策划任务”为学习主线,贯穿到课前自学、课中研讨、课后作业与考核中,润物无声引导学生探索并理解绿色生态保护的意义,自然引导学生主动承担起绿色推广的主人翁意识。同时,为确保学生理解方向正确,课中由教师主导“荣耀绿色营销创意故事研讨与分析”,通过教师“故事分享”,学生“分析研讨”,引导学生对人性心理、创新思维等专业知识与绿色责任等思政元素融合思考,在学生的思维层面上同时灌注专业知识与绿色发展意识。
关键圈层校企协同,搭建乳制品绿色推广项目场景,通过绿色营销推广方案实践,让学生独立面对绿色营销创意策略策划问题,培养学生运用人性心理、创新思维等专业知识分析问题,融合绿色生态观等意识形态策划推广方案的能力。根据实训阶段性需求,邀请企业导师给予指导与点评,帮助学生找出思维深度差距,在对比与修改的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这个过程中鼓励学生坚持劳动精神,激发创新意识,以及在实践策划中增强诚信营销素养和绿色责任意识,促进思政教育入脑入心,激发学生的情感认同。
辐射圈层打造乡村振兴社会服务的真实职场,组织学生参与“大凉山农产品线上销售”和“百姓农场志愿服务项目”,鼓励学生结合课堂、实训所学承接营销咨询服务,让学生直接参与到真实的服务职场中,通过团队协作解决实际问题,为绿色生态推广做出自己身体力行的努力,引导学生感受服务社会、保护自然所带来的获得感与成就感。在教师指导下,鼓励学生凝练总结经验成果形成科研课题项目,进一步强化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双碳”目标下课程思政融入路径实施以来,学生课程学习主动性提高明显,课堂参与度高,综合素质提升明显。经过两学期教学实践,学生到课率由97.68%提高到100%,成绩优良率由44.44%提高到92.73%,学生评教分数由87.01提高到97.62,1+X数字营销技术应用证书通过率达到87%。近四年,学生参加营销类竞赛,获国家级奖1项,省级奖10项;获四川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1项。20级学生团队在2021年“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获优秀团队称号。20级与21级学生参与“大凉山农产品线上销售”和“百姓农场志愿服务项目”。凉山州农产品直播项目中,学生承担3个农产品绿色社群运营,每个小组完成发布23个“绿色低碳”话题/周任务,增加粉丝341人。百姓农场志愿服务项目策划常规活动3次,策划并实施绿色主题活动1次,主题活动参与120人次。
绿色营销课程已被认定为四川省十四五首批职业教育精品在线课程,在智慧树平台面向校内外学习者开设3期,累计选课人数达2900余人,被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山西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山东外贸职业学院等25所高校引用,认可度较高。本课程作为培训课程,服务西南片区6家轻工企业,累计培训员工300余人次,参培人员反馈良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不论商业市场环境如何变化更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底色,“双碳”是全产业必须始终坚守的发展目标[11]。以绿色营销课程为探索起点,通过确定培养目标、解析思政重点、重构课程结构、挖掘思政元素、选择融入载体、构建育人场域、设计教学方式的七步融入路径,兼顾服务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建设培养当代满足消费需求营销人的双重目标,构建三圈层协同育人场域,设计“四化”思政浸润教学方式,以课堂、项目和志愿活动联动企业开展“学—做—行”绿色营销教学,“任务化—故事化—场景化—职场化”自然融合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
后续研究中,高职经管类课程应积极响应时代需求,根据课程专业教育特征,进一步挖掘专业知识背后的绿色责任与家国情怀,在培养学生专业技术技能的同时,将“双碳”意识植入每一个学生的行为意识中,贯彻立德树人本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