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千窟佛影风吹雪

2024-01-11 03:42张立峰
科学24小时 2024年1期
关键词:金光莫高窟世界遗产

张立峰

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无法替代的财富。它们中有的属于文化遗产,有的属于自然遗产。在这些人文与自然景观形成的过程中,气候与气象是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气候的变迁又是如何影响它们的?我们将与大家分享世界遗产与气象之间的故事,一起探寻气候与世界遗产之间的微妙关系。

提起莫高窟,人们对它的印象是独特的、壮观的、灿烂的……有太多美好的形容词可以用来形容它。莫高窟是人类宝贵的文化财富,正如季羡林在他的《在敦煌》里称赞的那样:“那真是琳琅满目,美不胜收,五光十色,云蒸霞蔚。”

1987年,莫高窟作为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对敦煌莫高窟作出了高度评价:“莫高窟地处丝绸之路的一个战略要点。它不仅是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同时也是宗教、文化和知识的交汇处。莫高窟的492个小石窟和洞穴庙宇,以及雕像和壁画闻名于世,展示了延续千年的佛教艺术。”在批准莫高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文件中,莫高窟符合世界文化遗产的全部六类标准。可见,莫高窟在文化艺术上拥有突出的独特性和全球性价值。

在敦煌的三危山脚下,成排的白杨树标示着一条季节性河流——宕泉河。亿万年来,经过河水不断冲刷下切,形成了一段长约1700米的崖面。

公元366年,一个法名为乐僔的僧人云游到此。傍晚时分,疲惫的僧人忽然看到三危山上有金光闪烁,似有千佛现身。他激动万分,顿生无穷的禅修信心,于是在此地“架空凿岩,造窟一龛”。后来,这件事被载入唐代的《李克让修莫高窟佛龛碑》中。

乐僔因目睹金光而開窟,是可考证的莫高窟营建之始。莫高窟的诞生与金光的出现密不可分。那么,乐僔所见到的金光,到底是什么呢?

樊锦诗先生也曾描述自己所见到的金光之景:“1995年夏天的一个雨后的傍晚……忽见宕泉河东面的三危山上空出现了一大片金灿灿的光,金光照射不到的山丘黝黝然一片黑色。一会儿金光不见了,湛蓝的天空中又出现了两道相交的长虹。”

景观气象研究专家赖比星认为,乐僔所见的金光,是一种大气物理的自然现象——宝光。它的呈现需要有光源与云雾,并且“光源-观者-云雾”要位于一条直线上,才能看到云雾上显现的宝光环。当观者自己的身影投射到宝光环中,由于云雾弥漫导致“本影”轮廓模糊,加之“半影”或“虚影”相互重叠,会让观者觉得光环中有无数“佛体”在跃动。在莫高窟第61窟“五台山化现图”右上方“东台之顶”的祥云上,就绘有圆正的双光环宝光图案。在莫高窟第323窟南壁“北海化现图”中,也绘有在海边呈现的“佛光”图案。从乐僔所见,到壁画所绘,再到樊锦诗亲睹,这种奇妙的自然现象一直伴随莫高窟度过了漫长岁月。

莫高窟的壁画绚丽多彩,描绘了大量的佛经故事、山川景物、亭台楼阁和当时人们生产生活的场景,是千年历史变迁和民俗风貌的艺术再现和形象史料。其中,有不少壁画反映出古人对大气现象的观察、认识与应用。

“幡”是一种宗教用品,在敦煌壁画中随处可见。莫高窟第323窟的佛教史迹画中,有八幅画着“幡”随风律动的景象,这与我国早期的候风装置——“伣”非常类似,人们将布帛或幡旗系在风杆上,观察其被风吹动的方向。这些“幡”虽不是专门的测风仪,但却是风很好的示踪物。

“五两竿头风欲平,长风举棹觉船轻。”古代船舶航行,风是重要的驱动力,古人“立竿以鸟羽候风所向,谓之五两”,借此掌握风的变化,以便及时调整船帆方向。

敦煌壁画中绘有许多古代船舶的形象。莫高窟第288窟壁画中就有一艘海船,船中的桅杆上有白色的风帆和测风仪——“相风乌”。壁画中的“相风乌”外形清晰,接近鸟的形象,前有尖细的头颈,肚腹呈圆弧状,后有黑色的尾羽,重心恰好落在桅杆上,具备较好的风向观测的灵敏度。风帆张鼓的方向与鸟儿尾羽一致。

在“相风乌”下部斜伸出的杆头,系挂着一团深色羽葆——“五两”。人们根据“五两”飘起的幅度,可以推测出风速的大小。被壁画定格的“五两”正在随风摆动。“相风乌”测风向,“五两”既测风速也能辨风向,两者兼用,确保航行时人们对风不间断的观测。

壁画中还有人们利用自然风或人造风的场景。榆林窟第20窟“扬场图”中,手持木锨的农夫正将谷物高高抛起,借助风力分选出谷壳与秸秆。妇女也会参与“扬场”劳作,莫高窟第6窟的壁画中,农妇手持簸箕在当风“扬场”,为了增加高度,她站在高凳上,以充分利用自然风力。

莫高窟第323 窟佛教史迹画中的“幡”

莫高窟第288窟壁画中的海船及测风仪

莫高窟第6 窟“端簸箕扬场”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在莫高窟第17窟北壁的“藏经洞”里,道士王圆箓发现了各色经卷、文书五万余件,这就是著名的“敦煌遗书”。除了宗教典籍,文书中还包含了大量经史子集和地方文献,内容涉及古代敦煌社会的方方面面。

被戈壁、沙漠包围的敦煌绿洲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常年降水稀少,蒸发量却很大,属于典型的温带干旱气候。这样的气候条件下,想要发展农业按理说是困难的。但是,敦煌自古就以农业著称,唐人用“万顷平田四畔沙”“水流依旧种桑麻”来形容这里。敦煌农业的发达,皆仰赖于水利灌溉。“敦煌遗书”中的《渠规残卷》写道:“本地,水是人血脉。”那么,敦煌的灌溉用水从哪里来呢?

党河是敦煌境内最大的河流,也是一条季节性河流,春季形成少量河水径流,夏秋水量充沛,冬季河道基本处于干涸冻结状态。如何充分利用河水,是敦煌人的頭等大事。

唐代的《沙州敦煌县行用水细则》(后文简称《细则》),是一套适合当地农业生产的水利灌溉制度。当时,每年农业生产周期要进行六轮灌溉,即“秋水灌溉”“春水灌溉”“浇伤苗”“麦田重浇水”“糜粟麻重浇水”和“浇麻菜水”。

党河水库

从气候条件和农业生产来看,在农历七月中下旬时,农作物就已经收获或接近成熟了,用水量大减,但河水依然充沛;春季河水流量较小,但春灌需求量大。对此,《细则》规定每年秋分前三天进行“秋水灌溉”,提前浇灌来年春耕的田地,减轻春季用水压力。河水断流时,“秋水灌溉”结束。“秋水灌溉”能浇灌的田地数量并不确定,正如《细则》所说:“随天寒暖,由水多少,亦无定准。”

“春水灌溉”多从春分前十五天开始,但这个时间也并不固定。当出现暖春气候,河水提早到来,“即须预前收用”,到了立夏前十五天灌溉结束。小麦是敦煌的主要农作物,其生长期内有“浇伤苗”和“麦田重浇水”两轮灌溉。“麦田重浇水”在5月和6月之间,一般要在四十天内完成。农历六月到了糜、粟、麻等农作物生长的旺盛期,需水量较大。敦煌的气温在此时也达到高峰,河水充沛,所以“糜粟麻重浇水”的时间不超过一个月。此后,尚需灌溉的只有麻类和蔬菜,称为“浇麻菜水”,用水可以“随渠取便”。随着“浇麻菜水”结束,也标志着一个生产周期的结束。

当时,灌溉用水与农业生产情况紧密结合,错峰用水,高效且科学地利用水资源,完成精准灌溉。这一切都有一个重要的前提,那就是对敦煌地区独特的气候系统有正确的认知。

“敦煌遗书”中的《沙州都督府图经》(后文简称《图经》)有记载,敦煌“节气少雨”,这是对当地气候的基本概括。《图经》又说:“山谷多雪。”敦煌南部是巍峨的祁连山脉,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在北风的吹送下,水汽在山区抬升遇冷凝结,形成雨雪降下,部分山峰常年积雪覆盖,分布有冰川。《图经》中还说:“立夏之后,山暖雪消,雪水入河。”立夏节气后,随着气温升高,山区冰雪大量融化,形成灌溉所需的党河径流。人们还发现,夏季河水有“朝减夕涨”的变化规律。白天气温高,融水量增大,水流从祁连山一路向下,上涨的河水恰好在傍晚时分到达敦煌绿洲;到了夜间则反之。

正因有着清晰的气候环境认知,敦煌先人才能制定出科学、可行的灌溉制度。这种从唐代就开始执行的灌溉制度,大力推动了当时敦煌农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金光莫高窟世界遗产
中国的“世界遗产”
中国的世界遗产
金光现代学徒班感恩教育的实践
跟淘气章鱼巡游世界遗产
Robust two-gap strong coupling superconductivity associated with low-lying phonon modes in pressurized Nb5Ir3O superconductors∗
頤和園十七孔橋再現“金光穿孔”景象
莫高窟,走过千年
莫高窟第245窟主尊定名考
莫高窟第445窟的造像组合与功能
从丝绸之路到世界遗产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