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外国语中学 胡小梅
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说过:“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数学能力的强弱与文本阅读能力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学生经历了语文阅读锻炼后,结合生活经验,已具有一定的阅读、理解、分析能力,但缺乏对数学学科文字、符号、图形、表格等信息进行阅读、理解、分析的能力。
我们通过访谈和调查,切实体会到中学生在数学阅读方面的种种不足:阅读材料的匮乏、阅读时间的短暂、阅读方法的局限等。同时,我们也了解到学生愿意主动阅读与数学相关的文本资料,这说明了学生对于数学阅读的认同与渴望。
对于数学教材文本阅读,我们探究出对教材七种文本的阅读方法,包括章首文本、节首文本、过渡文本、概念文本、例题文本、课后材料文本、综合与实践文本等的阅读策略。
章首文本意在介绍本章内容。我们的策略为:从生活中的数学或科技发展中相关的数学知识出发,引导学生进入知识的海洋,学习本章学习目标,帮助学生了解本章需要学习的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出目标,精准定位。
课本教材每一节的情境导入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我们的策略为:从实际生活出发,在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从而感受到数学的亲切,不再畏惧数学,进而能联系生活实际,将数学知识内化。这样引导学生以旧知引新知,将新旧知识有机结合。
教材中的过渡文本,设问连连、环环相扣。我们的策略为:充分利用课本教材中的“想一想”“议一议”板块。利用“想一想”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思考,加深学生对本节知识的理解,同时增强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运用“议一议”,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给出各自的解题方法,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我们希望通过过渡文本,启发学生串联知识点,帮助学生建立本节课的知识框架,为学生深度阅读提供关键思路。
一些学生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还不能进行准确的表述和记忆,不能将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进行转换;或对一些公式、法则理解不透彻,以至于记不清公式、法则;或对定理理解不透,做题时想不到使用定理或用错定理等。因此,我们的策略为:添、删字词,形成句式;字斟句酌,理解句式;寻根究底,完备句式。通过多形式的讲解和辨析,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法则和定理。
有时学生不重视课本例题,不能体会例题是对所学知识的应用和深化,忽略例题的规范解答过程。我们的策略为:引导学生体会例题是在实际问题中对知识的应用,师生共同探究出详细、规范的解答过程,从而引导学生规范答题,体会知识的应用。同时,我们以例题引变式,增添趣味,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课后材料文本有助于学生了解多元化的数学,树立正确的数学观。因此,我们的策略为:将这种思想渗透给学生,使学生在平时的数学学习中,心中想的不仅仅只有测试,还想多了解不同的数学文化,以此提升数学素养。
教材中综合与实践内容在考试中所占比重不大,往往不能引起师生们的重视。对此,我们的策略为:加强对综合与实践文本的阅读与探究,每学期让学生真正实践教材文本中所涉及的内容,让学生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去挑战自我、实现自我、突破自我,从而开放学生的思想,让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
我们对不同课型中如何提升初中学生数学文本阅读能力进行了探究,并结合教学实践,形成以下观点:概念课首先要做好概念的辨析,其次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概念的理解程度,最后可设置针对概念理解的相应习题,多方面、多维度加深学生对概念文本的理解;专题课首先要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相关概念,在情境中针对问题互动,在互动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针对练习;试卷讲评课要认真分析试卷中的典型错误,将错误归类,找出成因,教师帮助学生提炼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路径。
总之,在日常数学文本阅读教学中,我们培养学生养成由简到繁阅读、画关键词的习惯,注重个别相近概念的甄别,多发问、多总结,了解并掌握核心概念的用法及区别;课下鼓励学生总结章节、大单元知识树、撰写数学小论文并在校报或公众号上择优发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同时,我们注重开发各种数学文化阅读资源,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更多数学知识,提高提取信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2022 年新课标的导向,我们更加注重数学学科发展前沿的介绍、数学文化的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根据学生兴趣购买了《孙子算经》《九章算术》《数学九章》等文献资料,并组织学生进行阅读,对学生进行数学文化的渗透,提高大家的文本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