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目云山话新图
——第二届中原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论坛综述

2024-01-11 09:41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与评估院成光琳方渊渊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23年10期
关键词:强国高质量育人

■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与评估院 成光琳 方渊渊

2023 年7 月,以“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加快教育强省建设”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原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论坛在郑州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河南省教育学会主办、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与评估院承办、郑州西亚斯学院协办。论坛通过“主论坛+分论坛”的形式,聚焦教育强国建设、基础教育发展、教师教育、校园文化、心理健康、数字教育等热点话题,直面新问题,展示新探索,谋划新思路,致力于发挥基础教育的基点作用,为建设教育强省贡献智慧力量。

一、立足教育强国建设时代背景,努力打造 “中原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论坛”学术品牌

党的二十大对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作出全方位部署,提供了基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今年5 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

在建设教育强国的时代背景下,河南省教育学会以“高质量”为抓手,着力打造“中原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论坛”这一学术品牌。2021 年5 月,学会成功举办了以“谋划新发展 促进高质量”为主题的首届中原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论坛,对标“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教育现代化2035”,交流、宣介我省“十三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与典型经验,致力于推动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发展,掀起了探索、思考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热潮。今年7 月举办的第二届论坛,旨在服务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战略任务,谋划教育强省建设的战略重点,推进基础教育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治理的现代化,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发挥积极作用。

省教育学会努力以高标准、高水平持续办好“中原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论坛”,不断增强论坛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打造品牌,扩大影响;积极借助“中原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论坛”平台,讲好河南基础教育的发展故事,传播河南基础教育的改革声音,塑造河南基础教育的探索形象,引领河南基础教育改革走向纵深。

二、展示以打造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理论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高质量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教育强国,基点在基础教育。在本次论坛上,教育部基教司原司长、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吕玉刚指出,加快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从政治上看教育、从民生上抓教育、从规律上办教育,胸怀“国之大者”,善谋“党之大计”,要把好政治方向、践行人民至上、增强办学活力、建好教师队伍、全面培养学生、科学有效治理。

河南省教育学会会长郑邦山在论坛报告中强调,要深刻认识到,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是实现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任务,必须以教育评价改革为牵引,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激发教育活力,着力在高质量发展上实现新的跨越。

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毛杰在论坛上指出,实现教育现代化,首先要实现基础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首先要建设基础教育强国;办人民满意的教育,首先要办人民满意的基础教育。河南省将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加快构建河南特色的基础教育体系,健全基础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健全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体系、健全基础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健全基础教育数字化体系、健全优化基础教育生态,以高质量的基础教育体系,加快教育强国建设。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志勇在论坛上指出,要深刻认识基础教育在教育强国建设中的“基点”地位。基础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基石”,基础教育是高等教育与中小学人才协同培养的“基础”,基础教育培养的人奠基着国民素养的“基线”。基础教育搞得越扎实,教育强国步伐就越稳、后劲就越足。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祝智庭认为,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以创新谋求教育系统全面变革与价值成长是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以“进化+创新”推进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可行的实践策略;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归旨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方建锋指出,教育强才能确保人才强以及科技强,教育、科技、人才是强国建设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教育强国建设要围绕促进知识生产、流动和应用这条主线发力,教育观念的变革会带动教育形态的变革;着力于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点,通过重塑教育形态、重整教育内容、推进核心领域改革,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推进建设教育强国。

三、积极探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实践路径

教育强国建设,以推动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为根本原则,锚定到2035 年建成教育强国的奋斗目标,需要更加科学地谋划实践路径。

(一)以优质均衡推进教育强国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促进教育公平融入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各方面各环节,缩小教育的城乡、区域、校际、群体差距,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更好满足群众对“上好学”的需要。吕玉刚认为,要以学校建设标准化为重点,缩小区域教育差距;以城乡教育一体化为重点,缩小县域城乡差距;以师资配置均衡化为重点,缩小校际教育差距;以教育关爱制度化为重点,缩小群体教育差距。除此之外,还要统筹推进基础教育整体发展,强化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促进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强化特殊教育优质融合发展。

郑邦山会长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不断提升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缩小教育差距,提升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和幸福感。张志勇教授认为,坚持优质公平,做好基础教育优先发展课题,加快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要坚持四个“要义”,即条件、教师、经费、治理;“五个战略”,即优先发展、标准引领、缩小差距、城乡一体、保障机制。

(二)以拔尖创新人才助力教育强国建设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吕玉刚指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教育体系,把立德作为根本,深化教学管理创新,丰富课程教学资源,提高思政课教师专职化专业化水平,构建“大思政课”体系;认真实施新课程,切实做到“五育”并举,准确把握新课程育人目标,引导广大教师依标教学;着力培育创新素养,完善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加强科学教育,强化实验教学,深入实施学生读书行动,探索有突出潜质学生早期发现与培养途径,完善优秀人才贯通培养机制;提高学校落实“双减”水平,持续提高作业设计水平、课后服务水平、课堂教学水平。

张志勇教授认为,要坚持立德树人,回答好基础教育强国建设的核心课题。抓住关键课程,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坚持“五育”并举,全面深化素质教育,开展学生体质强健计划、美育浸润计划,实施劳动习惯养成计划,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开展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学生心理健康促进行动。坚持融合融入,把立德树人融合于一切教育教学活动,融入社会生活实践。基于核心素养,促进教育强国建设中育人方式变革,适应信息时代个人和社会发展需要,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

(三)以数字变革推进教育强国建设

教育数字化是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进一步推进数字教育,可为个性化学习、终身学习、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和教育现代化提供有效支撑。吕玉刚指出,高质量基础教育要构建教育数字化战略支撑体系,突出应用导向、用好国家平台、探索多场景应用。

张志勇教授认为,要推动数字变革,塑造教育强国建设中的新优势新动能,全面推进学校教育数字生态建设,健全教育数字物理环境,走出教育信息化应用的“碎片化陷阱”,全面实施教育行为的“数字画像”,建立学校教育数据中心。加快推进教师劳动方式转型,全面推进学校教育数字化。以教育数字化作为开辟发展新赛道和塑造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为基础教育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祝智庭教授认为,促进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行动路径在于,新基建要为人人享有数字学习权创造条件,研发基教数字化转型框架与成熟度模型,培植教师的智慧教学能力,建设教育数字转型领导力,构建人技共善的数字德育体系。

(四)以高素质教师队伍支撑教育强国建设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教师是教育强国的第一人力资源,是科技强国的第一保障,是人才强国的第一支撑。吕玉刚指出,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认真落实“四有”好老师标准,理顺教师管理机制,明晰相关部门保障责任。强化专业素质提升,坚持师范教育为基础教育服务的方向,加强新课程、新教材、新技术、新方法培训,加强新时代名师、名校长培养,统筹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学研究,完善研训一体教研体系。增强教师内在动力,健全中小学教师激励体系,强化项目引领带动,切实减轻教师不必要的工作负担,为教师潜心育人创造良好环境。

张志勇教授表示,教师队伍是基础教育强国建设的第一资源。要关心关爱教师,减轻教师过重的工作负担,释放教师内在积极性,强化教师五种新能力,即不断提高教师育德、课堂教学、作业与考试命题设计、实验操作和家庭教育指导等能力,提高教师数字素养。

郑邦山会长指出,引领和服务广大教师专业成长,帮助广大教师提升教书育人的能力和水平,是学会肩负的重要使命。要多措并举,在引领和服务教师专业发展方面有新作为;要加强价值引领,激励广大教师立志成为潜心教书育人的“大先生”;要科学谋划和实施面向中小学教师的培训,让广大教师更好地理解新课程、树立新理念、适应新方法、会用新教材,全面提升育人质量。

(五)以深化评价改革引领教育强国建设

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吕玉刚指出,要构建科学有效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准确把握评价导向,用好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特殊教育四个教育质量评价指南。改革评价内容和方式,突出幼儿园、中小学评价内容的重点,深化评价方式改革,注重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做好自评整改,推动各地各校积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学习培训,把落实评价指南作为办学治校的基本遵循和努力方向。推动中小学幼儿园积极开展自评,对标研判、依标整改,总结有益经验,查找问题不足,有针对性地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毛杰厅长强调,推动各地各校以教育质量评价改革为牵引,全面系统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普通高中学校、幼儿园保育教育、特殊教育办学四个质量评价指南内容。落实“五育”并举,牢固树立全面发展的政绩观、教育观,将全面教育落实到评价、考核、资源配置等各个环节。张志勇教授认为,评价改革要更加关注过程性评价,更加关注人的整体性评价,更加关注诊断性评价,更加关注素养性评价,更加关注中考高考改革,更加关注教育生态的底线管理。

(六)以教育治理加快教育强国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制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思想观念束缚和体制机制弊端,全面提高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学校、家庭、社会要紧密合作、同向发力,积极投身教育强国实践,共同办好教育强国事业。

在本次论坛上,吕玉刚指出,构建充满生机活力的治理体系,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管方向、管保障、管协调、管组织;激发学校办学活力,落实中小学办学主体地位和办学自主权,处理好“放、管、服”关系;完善家校社协同育人,健全协同育人机制,落实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各自责任,强化专业支撑引领;强化教育生态治理,净化社会育人环境,深化校外培训治理,完善学生安防体系。

张志勇教授认为,现代治理能够激发基础教育强国建设中的教育活力,以教育治理的现代化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坚持协同育人,是回答好基础教育强国建设的育人生态课题,要积极做到责任共担、理念一致、各展其长、相互合作。方建锋研究员认为,教育治理着力于教育综合改革、教育资源配置、体制机制创新,实现基础教育的公平、高质量发展。

满座春风,群贤毕至。在本次论坛上,与会的专家学者围绕“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加快教育强省建设”的主题高屋建瓴、畅谈发展,既有政策、理论的高位引领,又有区域、学校的精准实践,全面展示了我省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最新进展、学术成果与实践探索,为推动建设教育强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发挥了积极作用,做出了新的贡献。

猜你喜欢
强国高质量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强国有我
秦晋争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