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中国体育与劳动教育的融合:必要性、挑战及路径

2024-01-10 05:48:12李世宏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劳动融合体育

李世宏

2021年10月,国家体育总局印发的《“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在“体育科教”领域明确提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效落实,协同育人机制更加健全,体育教育质量进一步提升”的发展目标。体育与劳动教育融合有助于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教育体系的构建,促进协同育人机制的健全。由此,体育学界需要加强体育与劳动教育融合的研究,以此推动体育教育质量进一步提升。

1 体育与劳动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1.1 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需要

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明确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1958 年 9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明确将“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2]作为党的教育工作方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教育事业获得快速发展。1994年,李岚清副总理指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属于我们党的重大方针,……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美育和劳育。……劳育也应当包括在德育和体育里面[3]。这反映出党中央对体育与劳动教育的结合有明确认识。党的十八大后,党和国家高度关注体育与劳动教育的融合,提出“以劳强体,劳动综合育人功能要充分发挥”[4];“劳动教育要与体育相融合,劳动教育的开展要以体力劳动为主”[5];“要在体育与健康学科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6]等论述。2020年4月27日,通过《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就促进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出要求,为体育与劳动教育融合指明方向。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强调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要求学校和家长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开展适宜的体育锻炼;学校课后服务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劳动”[7],这对推动体育与劳动教育的融合提出新要求。

1.2 我国体育制度传承与完善的需要

1954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体育运动委员会公布《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暂行条例》,暂行项目标准以及预备级暂行条例。经过4年多的实践改进,1958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发布《劳动卫国体育制度条例》(以下简称《劳卫制》),这标志《劳卫制》正式成为我国体育的基本制度。

作为新中国第一个体育制度,《劳卫制》显现出体育与劳动结合的意蕴。1954年发布的《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暂行条例》指出:“劳卫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向劳动人民进行全面体育教育的基本制度。”[8]1958年发布的《劳动卫国体育制度条例》进一步指出:“鼓励人民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和保卫祖国服务。”[9]当时一级劳卫制证章外框的上部分是齿轮,下部分是麦穗,这象征劳动;证章里面上方是红五星,下方是一人长跑,这象征为保卫祖国而锻炼身体,……体育锻炼的“劳动与卫国”意义一目了然。[10]有些地方因地制宜,结合毛泽东提出的“一定要作些劳动,走路、游泳、爬山、广播体操,都在劳动之列”[11]的论述,将“爬山”“旅行”[12-13]等劳动形式列入劳卫制体育锻炼内容。由此可知,《劳卫制》作为我国第一个体育制度,重在强化劳动人民身体素质,尤其是发动全国青少年坚持体育锻炼,促进身体全面发展,以更好的达到学习、劳动与保卫祖国的目的[14]。1964年,《劳卫制》更改为《青少年体育锻炼标准》,它对推动青少年体育教育的积极意义仍然不容忽视。

需要指出的是,2019年教育部发布的《2018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体育与健康监测结果报告》的调查数据显示,全国学生体质健康呈现出总体提升的趋势,有体育锻炼习惯的四年级学生比例为28.4%,相较于2015年的调查数据上升了9.1%;有体育锻炼习惯的八年级学生比例较2015年的调查数据提升了5.4%,但比例也仅为18.6%[15]。在此背景下,应积极营造学生主动锻炼的氛围,帮助学生养成体育锻炼习惯。这就需要在传承我国体育制度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对我国体育制度展开进一步完善。由此,新时期推动体育与劳动教育的融合尤为必要。新时期体育与劳动教育的融合既能传承《劳卫制》蕴含的“体育与劳动结合”的意蕴,又能弘扬《劳卫制》激发的“怀着理想主动锻炼”的精神,推动新时代《劳卫制》体育制度的创新,实现“以体促劳”“以劳强体”,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体育制度。

1.3 深化体育与劳动教育功能互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要求

深化体育与劳动教育功能互补,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体育能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提升,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为劳动教育的实施奠定坚实的身体素质与思想认知支持;劳动教育能增强学生自身体力,促进他们参与体育活动并养成强健体魄,而这离不开体育与劳动教育融合的支持。首先,劳动教育的实施涉及日常生活劳动教育、生产劳动教育和服务性劳动教育等3个方面,主要以轻体力劳动为主[16],显示劳动教育将以骨骼、肌肉、关节及韧带等方面的身体活动形式展开,这与体育有共通之处。由此可知,体育与劳动教育是身体活动的不同表现形式,两者在身体运动技能方面具有融合条件。因此,推进体育与劳动教育的融合对学生身体运动技能的培育有积极意义,有助于深化体育与劳动教育功能互补。其次,以轻体力劳动为主要形式的劳动教育在运动频率、运动负荷与运动目的等方面并不足以达到体育锻炼的效果,体育锻炼不能由简单的家务劳动代替,而不适宜的体力劳动也极有可能对人的身心健康带来负面影响[17]。因此,劳动教育涉及的身体运动负荷、运动技能、运动安全防护等需要体育知识的介入与协调,这需要体育与劳动教育融合的支持。最后,体育与劳动教育在培养人不怕苦、不怕脏与不怕累的精神层面具有高度一致性,这使得两者在精神层面具备融合基础。因此,通过推进体育与劳动教育的融合,锻炼学生意志,培养具备吃苦耐劳精神,尊重劳动成果,有劳动技能,身心坚强的新时代接班人[18],能更好深化体育与劳动教育功能互补,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育人效果。

然而,针对“体劳融合”“以劳强体”,学界还存在不同的观点。例如针对“体劳融合”,有观点认为劳动教育与体育相比较,是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教育,劳动教育本身已经包含有体育活动开展的目标[19],在劳动教育的初步阶段,体育活动扮演着重要角色[20]。因此,体育已是劳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无法再与劳动教育融合。再比如针对“以劳强体”,存在不恰当夸大劳动教育功能,将劳动教育与体育两者简单等同的倾向:在安排劳动课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减少孩子开展的体育活动;他(她)虽然很少运动,可是每天家务劳动(或工作性质的劳动)不少,都是身体活动,应该也能起到锻炼的作用。[16]

有必要指出的是,体育与劳动教育有质的不同,将体育视为劳动教育的初步阶段是错误的[20]。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五育并举的发展导向。这不仅指明体育与劳动教育的关系,也显示“体劳融合”成为新时期全面培养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促进素质教育的路径之一。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表明,在体育教学中融入劳动教育形式,借助体验性体育劳动项目、游戏的设计,推动体育与劳动教育融合,对学生尊重劳动意识的培育、爱惜劳动成果习惯的养成、劳动体能的塑造与劳动教育趣味性的增强都产生了积极影响,深化了体育与劳动教育的功能互补,对学生身心健康促进有积极作用[18]。

2 体育与劳动教育融合面临的挑战

2.1 理论层面:学理研究亟待深入

近年来,体育与美育、体育与智育、体育与德育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多有涌现,然而体育与劳动教育融合的专门研究鲜见。当前体育与劳动教育的融合存在诸多学理问题,尤其是体育与劳动教育融合的内在联系亟待多视角、多层次的深入研究,涉及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针对体育与劳动教育的相关论述、思想的演进梳理;《劳卫制》实施过程中体育与劳动教育融合言行、案例的挖掘;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等相关管理部门在不同历史时期针对体育与劳动教育发布的政策文本梳理、分析;新中国成立后体育与劳动教育融合的历史流变及经验教训的分析归纳等方面。此外,基于德、智、体、美、劳五育中的“体育”主要“是指关于身体的教育”[21],对“体育”“劳动教育”“劳动”概念的厘清、“体劳融合”中体育与劳动教育关系的辨析、体育与劳动教育融合的目标导向、效果评估、方法途径等议题也有待深入探究。因此,体育学界需要推动“体劳融合”学理研究的深入,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五育并举”的教育体系提供理论支持。

2.2 目标层面:不同主体利益诉求有待协调

作为推进体育与劳动教育融合的主体力量,体育部门与教育部门有不同利益诉求。对教育部门来说,彰显“以劳健体”“以劳强体”的劳动教育价值需要借助“体劳融合”。体育部门注重通过劳动教育的开展丰富体育活动的内容、开展方式、实施手段,以达到将体育融入国民教育体系的目标,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然而,体育部门较为注重体育领域内后备人才培养,相对“体医融合”受到的重视,“体劳融合”获得的重视程度较低。教育部门以劳动教育诉求为主,会在“体劳融合”过程中将“体力劳动”等同于“体育”,而不恰当的体力劳动并不是体育组成部分,反而会损害学生的身体健康[17]。

2.3 制度层面:政策、法规支撑亟待加强

综观2016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2017年修订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等具有代表性的体育领域内的政策、法规,均未涉及推进体育与劳动教育融合的表述。2020年发布的《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仍未就“体劳融合”问题进行具体论述。另一方面,针对“劳动教育”促进的文件强调要以劳强体,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4];将体育与健康学科列为渗透劳动教育的诸多学科之一[6],然而未就体育与劳动教育的融合形成具体标准与细则。由此可知,当前体育与劳动教育融合涉及的体育、教育两个主体部门在相关政策、法规体系上缺乏对体育与劳动教育融合的系统规划,缺乏多领域协同的政策、法规,尚未形成对体育与劳动教育融合系统、有效的政策、法规引领和支撑。

2.4 师资层面:复合型体育+劳动教育师资人才亟待培养

当前国内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广泛开设教师教育等教育类课程,运动医学、运动康复等运动人体科学类课程,专门的劳动教育类课程却较为少见。多数学生虽然具备基本的教育理论素养,但是劳动教育素养、意识与能力有所欠缺。在现有开设的劳动教育类课程中,课程内容基本上是生产性和技术性的,注重的是具体劳动技能的培养、训练[22],较少涉及体育内容。此外,社会体育指导员群体虽然具有一定体育素养,但是在劳动教育领域内的知识储备较为薄弱,这也不利于推进体育与劳动教育的融合。综上所述,目前我国还缺乏以体育与劳动教育融合为目标的师资人才培养意识、培养目标与课程教学体系的支撑,“体劳融合”复合型师资人才的培养亟待加强。

3 体育与劳动教育融合的推进路径

3.1 秉持全面培养的理念,形成体育与劳动教育融合的观念共识

如上文所述,体育与劳动教育的融合面对不同主体的利益诉求。由此,我们必须秉持“全面培养”的理念,形成“体劳融合”的观念共识,明确体育与劳动教育的融合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首先,我们应强化对“体劳融合”认识问题的探讨。诚如毛振明先生指出的:现阶段应大力继承弘扬《劳卫制》精神,形成新时代体育与劳动教育融合的精神内涵共识:通过体育锤炼学生意志,培养学生的劳动体能、劳动技能与劳动意识,通过劳动教育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促进他们劳动习惯的养成,以传承中华民族的劳动精神与劳动智慧,帮助他们成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18]。在此基础上,推进全面培养理念下“体劳融合”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及相应学校教育发展模式等方面的研究,明确体育与劳动教育融合是新时期“五育并举”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其次,大力营造体育与劳动教育融合的共识氛围。借助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运用多种手段向学校、家庭、社会的不同群体宣讲“体劳融合”的精神内涵、价值理念及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积极意义,帮助社会大众形成体育与劳动教育融合的观念共识。可以通过广播、电视举办政策宣讲,学术期刊专题研究,报纸专栏报道等手段,并充分借助互联网的便利,开展互联网+的体育与劳动教育融合的宣传,总结体育与劳动教育融合过程中在全面育人方面取得的经验与成效,显现体育与劳动教育融合的价值理念诉求。例如镇江市外国语学校开展的“乐运·劳动”第18届体育节开幕式的宣传报道,就展示了体育与劳动教育融合演绎的精彩,是“体劳融合”观念宣传的有益探索[23]。

3.2 通过校内、校外教育的协作促进体育与劳动教育融合

第一,校内教育在“体劳融合”中的主渠道作用不容忽视。体育教学活动中融入劳动教育的知识、技能、价值观等内容,对丰富体育教学活动有积极意义。学校体育课程设计可以尝试开设专门的劳动教育理论章节,向学生说明劳动教育在学校体育活动中的重要意义。同时,学校体育教学活动应有意识的增加与劳动教育相关的劳动体能、劳动技能与劳动精神培育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在锻炼强健体魄的同时形成正确的劳动观、较强的劳动技能与良好的劳动习惯。例如负重奔跑、抛接、动态平衡、支撑、悬垂、推拉重物、弯腰作业等与劳动技能、劳动体能相关的体育锻炼[18];组织学生参与体育器材的维护保养、分发、收拾、设置、清扫,培养他们身体力行的劳动精神;鼓励学生力所能及的参与到诸如跳绳、沙包、毽子、垫子等体育器材的制作中,培养他们自力更生,因陋就简的劳动精神,珍惜来之不易的劳动成果。此外,通过在校内劳动教育中开展科学合理、安全适度的体力劳动,学生可以增强自身的身体素质、培养自身的身体运动技能,优化身体的各项机能,这对促进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有积极意义[24]。

近年来,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教学改革)与内蒙古包头市九原区中小学展开合作,围绕体育与劳动教育融合的实践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他们以学校运动会和学校集体活动为依托,将适合与体育结合的“真劳动”改编成为运动项目,组织开展“劳动教育全员运动会”与校内劳动实践观摩活动。通过双人背桥、编花篮、木棒角力等体育劳动项目(劳动体能锻炼),砌墙、木工、修自行车等体育劳动项目(劳动精神与劳动技能教育),担水接力赛、传砖头接力赛、捡拾麦穗比赛等体育劳动项目(劳动精神与劳动体验感培养)将劳动体能、劳动技能与劳动精神的培养与体育相融合,让学生在体育竞赛中体验劳动,对劳动有了感性、直观的认识,塑造了学生的劳动体能,增强了学生的劳动技能,培养了学生的劳动精神,激发了学生的劳动兴趣。值得一提的是,在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教学改革)的指导下,实验学校还成立了“劳动妈妈会”,推动家长共同促进体育与劳动教育的融合。学生家长每周五来校教授学生劳动技能,共同参与劳动,每周六在家和学生一起劳动。不少家长都表示,通过一段时间劳动妈妈会的实践,孩子们增强了动手技能,也更愿意参加家务劳动,对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劳动观念,传承中华民族的劳动美德起到了良好效果[18]。

第二,发挥校外教育的延展作用,推动体育与劳动教育的融合。首先要争取教育部门、体育部门及相关政府管理部门的支持,多渠道资助建设一批优质的“体劳融合”教育实践基地,并通过学校、家庭与社会合作机制聘请学校、家庭、社会中具有较强体育、劳动教育素养的教师、家长、社区人员加入到教育实践基地中,增强教育实践基地的师资力量。在课程设置上,通过知识性、体验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课程体系,优化和规范教育实践基地“体劳融合”课程实施,帮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吃苦耐劳,尊重劳动人民,尊重劳动成果的精神[18]。其次,鼓励学生根据自身身心发展水平参与各类校外劳动,在培养学生劳动意识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例如参与社区组织的义务劳动,志愿者进社区等社会劳动形式,这有助于学生在校外劳动中开展体育锻炼活动。

3.3 完善政策、法律法规引导,为体育与劳动教育融合提供制度保障

首先,我们应完善“体劳融合”的相关政策,为“体劳融合”实施提供制度保障。其一,健全体育、劳动教育督导政策。诚如2020年10月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的:要逐步健全学校体育发展过程中的教育督导评价体系,将涉及学生相关素质的测评、体质健康状况以及学校体育领域相关政策措施的落实等情况纳入到教育督导评价体系中。在此基础上,完善相关督导细则与追责程序,重点针对“体劳融合”的参与方,督促他们秉持全面培养的价值理念,给予体育、劳动教育应有的重视,并积极主动促进体育与劳动教育的融合。例如近年来“北京市一校一品”体育教改项目第三阶段的“特色体育改革工程”中,就列入了“体育与劳动教育相结合工程”,并就适合学校的类型,改革的工作内容、改革效果与意义等方面进行了规划与阐述[25]。其二,完善促进体育与劳动教育融合的激励政策。对积极促进体育与劳动教育融合的相关方给予鼓励、表扬,对轻视体育、劳动教育的相关方及行为进行纠正,使得重视体育、劳动教育,促进体育与劳动教育融合的行为得到支持、提倡。其三,给予体育、劳动教育“差别化”待遇政策。通过合理、科学的“差别化”待遇政策支持,给予体育、劳动教育相应的利益补偿,确保体育、劳动教育获取应得教育资源。例如确保体育教师在教学成果奖评选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在教学科研成果的评定、职务职称的晋升等方面,确保体育教师享受与其他学科教师同等的待遇[26]。最后,推动劳动教育、体育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与制定,扭转两者相对“弱势”的地位,为促进体育与劳动教育的融合提供法律法规的制度保障。虽然我国《体育法》《教育法》对劳动教育都有相关规定,但是在学校教育活动中,体育与劳动教育的实施仍然面临制约。因此,应重点推动体育与劳动教育融合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与制定,例如完善《教育法》《体育法》《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的相关条款,使之进一步细化、具体化,增强执行力。在此基础上,探索促进体育与劳动教育融合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以强化体育与劳动教育融合过程中的法治意识,确保体育与劳动教育的融合有法可依,依法实施。

3.4 促进职前教育、在职培训与师资聘用的完善,加强体育+劳动教育复合型师资人才培养

首先,完善体育教师职前教育。体育教师职前教育对体育与劳动教育的融合具有重要影响。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教学活动需加强对职前体育教师劳动技能的培训与劳动意识方面的培育,尤其是增强他们将不同形式体力劳动融入体育教学活动的能力,使得职前体育教师具备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习得劳动技能的能力。在理论教学中需加强劳动理论素养教育,注重探讨体育与劳动教育融合的必要性、可供选择的方式方法,帮助职前体育教师掌握代表性的体育与劳动教育融合的教育理论,并能将理论论述与体育教学活动紧密结合,这将帮助职前体育教师从思想上认识到体育与劳动教育融合的重要意义,并能在充分考虑学生身体素质、身体运动技能的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将劳动教育融入体育教学活动,更好地推动体育与劳动教育的融合。

其次,加强在职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培训,重点提升他们将体育与劳动教育融合的教学实践能力与教育理论素养。在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上,重在提升在职体育教师将劳动教育元素融入体育教学内容、体育教学组织形式及具体实施的能力。在教育理论素养方面,重在帮助在职体育教师了解教育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劳动教育思想以及劳动教育的发展态势,促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劳动教育元素。在培训形式上,可以通过教师进修学院、培训基地的集中培训,访问劳动模范、深入劳动现场观摩,实施体育与劳动教育融合主题的教学技能大赛,聘请专家进行主题宣讲等不同形式进行。例如当前部分学校或以系、院为单位,或以体育名师工作室为依托平台,组织体育教师开展体育与劳动教育融合研讨会,帮助他们充分认识劳动教育在全面育人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增强体育教师开展“体劳融合”教学活动的意识,强调以体育课堂教学为抓手,探讨通过语言引导、器材维护、情境体验等教学手段将体育与劳动教育有机融合[27-28]。

最后,在师资聘用上,针对体育与劳动教育融合师资力量不足的现状,拓宽师资来源渠道,促进师资聘用“多元化”态势的形成。针对体育教师在体育与劳动教育融合中某些方面存在的局限,适时引入具有较高劳动素养的劳动模范、技术能手加入学校的师资队伍,担任专职或者兼职师资,并与校内师资组合成为既有一定理论素养,又具备丰富实践经验的“体劳融合”师资团队。由此,既促使师资来源不再局限于体育教育、劳动教育等任课教师,又能促进学校内外师资的交流、沟通,这有利于促进体育+劳动教育复合型师资人才的培育,为推进体育与劳动教育的融合提供高质量的师资人才。

4 体育与劳动教育融合的现实不足与理想状态

当前体育与劳动教育的融合仍需进一步加强,在理论研究、实践探索、制度保障3个方面需进一步契合新时期我国“五育并举”教育体系构建的现实要求,见表1。

表1 体育与劳动教育融合的现实不足与理想状态

5 结语

新时期体育与劳动教育的融合是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要求,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新时期“五育并举”教育体系指引下,体育与劳动教育的融合既是对《劳卫制》优秀传统的历史传承,也是推动《劳卫制》体育的创新发展,拓展体育学科功能,完善我国体育制度的现实需要,更是新时期我国青少年教育改革的重要实践支点。体育与劳动教育的融合重在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劳动体能、劳动技能与劳动意识,通过劳动教育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劳动习惯的养成,以培养尊重劳动、爱惜劳动成果、具备劳动技能、传承劳动智慧、身心健康的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基于此,论文探讨新时期我国体育与劳动教育融合的必要性,面临的挑战与推进路径,以助益“五育并举”教育体系的构建,促进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形成。同时期望论文引发学界同行对“体劳融合”的关注,推动相关研究进一步深入。

猜你喜欢
劳动融合体育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今日农业(2021年19期)2022-01-12 06:16:36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11-25 00:50:04
《融合》
现代出版(2020年3期)2020-06-20 07:10:34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2016体育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