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孟华
近期,汽车圈里AEB(自动紧急刹车系统)效能之争愈演愈烈,简直成了社交媒体的全民吃瓜看板。再加上某媒体做了一番“实际测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表面上看,是向公众普及了L2技术,似乎是好事,因为真理越辩越明;实际上,这里面充斥着大量品质不高、甚至扭曲的信息,如果不谨慎加以去芜存菁,很可能会被误导。
事情本来比较简单。小鹏汽车CEO何小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很多人愿意为AEB功能埋单,但是宣传并不是友商官方发布的,全来自小视频。它的AEB根本不能开,路上无刹车的情况太多了。何小鹏讲了颇富争议的一句话,“99%的AEB(视频)都是假的”。
平心而论,“99%”显然不是一个严谨的数字,只表达了一种情绪。量产AEB早就不是新技术,一级供应商都有“商业成熟”解决方案提供(一些品牌也采取自研),十几万元的车现在很多都配备,但是从“技术成熟度”来看,往往有功能、无体验。这也是业内技术层的共识。
那么,AEB到底是什么?相信很多人都在本周看过科普,《汽车人》简单描述一下:AEB(自动紧急制动系统)是一项主动安全技术,利用传感器(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在车和障碍物之间不断测距,并实时与预先设定的警告距离、安全距离(都与车速有关)比较,小于警告距离,就提示驾驶员;小于安全距离,就自动刹车,降低碰撞概率。
很多人都将其与FCW(前向碰撞预警系统)混淆。FCW只是提醒,并不具备自动刹车能力。
AEB生效是有条件的。一级供应商对车速限制并不公布,一般而言都在60公里时速以下才生效,而且有一定光照要求。
在C-NCAP(中国新车评价规程)和EURO-NCAP(欧洲新车碰撞测试)的标准中,都规定了静止假车、运动假车、静止假人、运动假人、静止骑行人、运动骑行人,又分为正面碰撞,偏置碰撞,光照条件分为白天、黑夜(要求照度)等测试场景。
这样一来,某媒体测试就比较“野鸡”了。设置为前方全黑,车开近光的工况。其宣称假人、假车灯道具与C-NCAP要求相同,这一点很难考证。因为标准要求假人裸露的头部皮肤、假车的雷达反射率,都和真实的一样,所以假人才比大多数车都贵。
这次测试往好里说地说,有点超纲。如果实打实评价,就是民间野场的行为艺术,其成绩根本不被承认。大家看个热闹,认真你就输了。
如果把这玩意当依据,就更“轴”了,带节奏的人就想让你这么想。
就拿L2来说,AEB只是几十项功能当中的一个。就算这项在官方考试得了满分,其他项目糟糕,也不过关。整车是综合系统,考验的是总体安全。
AEB为什么不能调的太灵敏?关于这一点,何小鹏在11月8日上午做了技术阐释。《汽车人》在这里简单说一下,负责任的车企,对待AEB的调试态度,都是尽可能减少误触发,宁可10次漏触发,也不来一次误触发,这是一条铁律。何小鹏说在智驾系统(XNGP)中的人机共驾领域,要将误触发率达到几十亿分之一的水平,也是这个意思。
小鹏汽车CEO 何小鹏
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 余承东
何小鹏提到,如果中高速驾驶(比如60公里时速这样“不太快”的场景),距离停止障碍物有100米,驾驶员的预期是距离80米“带”刹车,然后视情况重刹。结果AEB误触发,全力刹车,就是我们常说的“幽灵刹车”。不用说,车内所有人员都受到极大惊吓,而且极容易导致后车追尾,反而造成危险。
AEB功能应该提高正触发率,极力减少误触发率,是一项非常复杂且繁琐的调试工作,涉及各个模块协同配合,极限压缩。而不是人为将AEB调得很灵敏,那样会闯下大祸。应试做题(特调车)不能拿到量产上去,这是行业内令人厌恶的潜规则。这一点何小鹏没说错。
不考虑智驾,FCW和AEB是配合着来。如果A车FCW拿了0分,AEB拿了5分;B车FCW拿了2分,AEB拿了3分,哪一辆车更安全?实践中谁都不会选择一惊一乍吓人的车。
“野测”当中,还引申出何小鹏所称的“静态AEB”的概念(通常AEB默认动态)。其实就是完全避障,这已经是自动驾驶的概念,就是将算法写成一个迷宫里的老鼠,到处跑,但不会碰上任何一个障碍,算法可以让车主想撞都撞不上。
为什么在实操中,没有任何一个企业将AEB调校成这样呢?显然,这会改变人类驾驶汽车的基本规则。不提一群“老鼠”式开法对交通秩序的全面破坏,当机器拥有排他性最高优先权的时候,事情很可能偶然滑向失控的方向。
在现有技术水平上,既然无法杜绝小概率的bug,车企就不会这么激进。这也是L5还看不到落地前景的理由所在。
回到这次争议颇大的“野测”,如果让媒体充当行业裁判,不但无益于企业从技术平衡出发的原则,还会将技术本身劣化和娱乐化。
如果监管部门认这个粗糙、充满人为痕迹的结果,那么C-NCAP、EURO-NCAP、C-IASI(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这些专业评测机构可以退出了。这也意味着,历经百年发展而来的汽车安全系统工程,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要让位于杂耍。
人的安全,要摆在智驾、主动安全、被动安全(包含车辆结构设计)、乃至交通管理规则之上,作为一个总前提,这一点并无争议。围绕人的安全,车辆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刻意拔高某一项技术对安全的重要性,是一种误导。因为它往往以牺牲其他安全指标作为代价。
如今在20万元以上新能源车市场上,智驾在购车决策中的“促转化”要素的占比上,日益提高(有非正式调查称达到10%)。而且在35岁以下年轻人当中,智驾占据购买决策权重更大。这就迫使企业在宣传中力拼智驾能力。
比如,小鹏和一些创业企业花了大量时间去做无图NCA,没有大量视频宣传。时间长了,大家也都明白,网上一大堆行云流水的智驾视频是怎么来的(先跑一遍训练,然后拍的是原路第二遍)。
但是到了某些特殊路段,就是效率变低(变成LCC),或者需要人为接管。老实的企业就说,10公里接管一次(脱离),而某些爱吹牛的高管马上说接近200公里才接管一回。但是,城区NCA和高速NCA根本不是一回事,有图无图也不是一回事。拿高速脱离数字和人家跑城区的比,实属揣着明白装糊涂,相当不厚道。
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讲,要老老实实做人、做技术、做产品(这个排序有深意)。如果是比谁更大胆、更能吹,那么行业技术氛围就会劣化。
现在需要做的是回归技术本源,要么以标准测试条件为准,要么以大量量产实车在一二线城市高峰时刻的综合表现作为标准。消费者能从前者中得到权威评价,从后者得到真实产品价值。剩下的,都不过是营销手段。甚至,以营销之名,行诡辩之术,为知者不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