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铁群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脚步不断加快,企业在市场中面临着的外部竞争环境也更加地复杂多变,这也对企业自身的管理能力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而推进企业内部的成本精细化管理工作,能够帮助企业彻底告别过去的粗放型管理模式,持续优化企业对于成本资金以及资源的分配方式,有效地提升企业全链条的管理能力和水平,这对于推动企业的长远发展意义重大。在新的经济发展常态下,企业想要快步跟上市场发展的潮流和脚步,更应当彻底告别过去传统的粗放型管理模式,利用更加精细化的成本管理模式助推企业实现战略成果。本文主要分析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精细化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并且就企业进行精细化成本管理工作的有效对策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为推动企业成本管理水平的持续提升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成本管理;成本管理费用体系
一、精细化成本管理的概念和内容
精细化的成本管理模式,事实上就是让企业的成本管理能够具有更高的前瞻性和细致性,通过企业的高层管理和运作,实现企业运营成本的最低化,从而帮助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获得更高的经济价值,实现企业优化管理的最终发展目标。精细化成本管理理论是在精益理论的基础上所得到的进一步延伸和拓展,其中,精益管理思想为我国许多大型企业的发展都带来了诸多的借鉴,而该思想的精髓是帮助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追寻最低成本的供应量,持续提升企业供应链条的整体运作效率,帮助企业更大限度地将发展的精力和资源放在满足客户的需求方面,使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能够持续与用户的需求相贴合,不断增强企业建设和前行的整体实力。
目前,可以将精细化成本管理的内容分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成本企划。成本企划的思维导图和价值观念始终围绕着成本的重心转移而展开,也就是说,在产品的前期预算和设计阶段,就需要将后续产品制造全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的成本推演出来,从而帮助企业的管理人员更加精确地在发展过程中确定成本投入方向,降低成本在投入过程中的重心,将成本资金的投入由传统的生产阶段投入转移到设计阶段的规划。这也意味着,企业的成本管理将不再是事后的成本管理,而是转移到了事前,这样的成本管理模式更具有前瞻性,也能够避免后续在生产过程中出现大量的重复性工作所带来的成本资源消耗问题。第二,成本维持。成本维持所关注的是企业在现行的生产流程中实现的成本节约空间,这种管理模式需要在企业的生产全过程中建立起动态化的监督机制和体系,彻底从根源上规避一些无效的成本消耗和漏洞。成本维持可以利用零库存的理念作为管理手段,实现零库存的目标,有效地节约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能源以及原材料的消耗问题,也能够避免在生产过程中的各类型安全事故对企业所带来的资金影响,对生产要素进行优化分配和合理调节,让成本管理的整体机制毫无漏洞。第三,成本改善。成本改善的理念立足于企业生产经营链条的全过程,可以通过全链条的融入帮助企业持续优化现有的生产流程,持续提升企业在生产全过程中的衔接效率和匹配质量,从而帮助企业不断降低生产全流程的成本投入。这种优化模式更加关注于技术以及管理模式等理念的革新,能够实现对现存成本管理环境的优化,让企业内部实现成本管控的良性循环,并且还能够有效地帮助企业找到成本控制的责任范围,针对企业目前存在的成本问题进行进一步的反思和探讨。
二、企业精细化成本管理实施的价值
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之后,我国的企业作为市场竞争的主体构成部分,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也积累了大量的成本管理经验,但考虑到目前国际形势持续变化的发展背景,企业所面临的外部市场环境更加地复杂多变,如果依然坚持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采用粗放型的管理模式,必然会阻碍企业的长远发展与前行。例如,当前在很多生产企业中,市场格局已经从过去的卖方市场转变为了买方市场,同类型和同产品行业竞争激烈,企业内部的产品生产成本结构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传统的成本管理理念仍然局限于企业的前期生产阶段,管理缺乏前瞻性和全面性,与当前复杂多变的外部市场环境以及行业竞争趋势不匹配。事实上,最早的精细化成本管理模式是在日本的企业中所诞生的,当时日本的制造行业以及公共管理等行业领域开始探索这种精细化的管理模式,经过了50多年的发展历程,才逐步被人们所接受。这种精细化的管理模式引入我国之后,确实帮助许多企业从根源上规避了成本管理过程中存在的耗费和漏洞问题,使企业在管理过程中的分工模块和元素更加多元,帮助企业始终将成本耗费资金保持在最佳状态,也为企业的前行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首先,精细化的成本管理模式能够帮助企业实现粗放型成本管理模式的转型以及持续优化。通过精细化的成本管控方法,能够利用全面预算管理模式实现对企业未来发展过程中以及生产流程全过程的科学预测,让企业内部的成本管控模式更加具有前瞻性,站在远视的角度控制企业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成本漏洞。与此同时,考虑到精细化的成本,管理模式更加倾向于对成本管控全过程的细节性控制,因此,在管理的前期阶段还能够对影响企业发展过程中成本管控的各类型因素进行挖掘和控制,帮助企业找到过去成本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类型漏洞和问题。其次,精细化的成本管理能够帮助企业实现对于微小指标的控制。精细化的成本管理能够将影响企业成本管控的要素分为多个元素和多个方面,并且针对不同方面的管控要素进行细节化的控制,其分类的目标就在于精准地抓出企业在成本耗费过程中存在的漏洞以及可控制的切入点,通过对这些微小的指标展开多维度的控制,能夠在最大程度上帮助企业维持前期投入的成本,帮助企业追寻更多的利润空间。最后,精细化的成本管理理念能够帮助企业实现成本管理模式的更新和优化。这种模式的更新和优化不仅基于实践层面的优化,更基于企业上层管理人员思想和理论精神方面的优化。例如,通过针对一些细节的可控要素进行人为管理,企业就能够在发展的过程中精准地找到这些有效的控制点,从而实现更高的成本效益,带动企业实现经济利润的提升,也就是由成本管理顺带迁移到了企业的利润空间管理方面,使企业的利润空间更加广阔,帮助企业完善多维度和全过程的管理机制。
三、企业精细化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成本管理费用体系不全
费用的支出管理工作是企业成本管理工作中最为关键的构成部分。尤其是在一些大型的生产企业中,费用的支出涉及的漏洞更是关系到了企业在发展过程的方方面面。但考虑到许多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本身的成本管理理念较为落后,管理体系在构建过程中的基础力量较为薄弱,虽然已经采用了全面管理的理论模式,但是仍然没有触及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尤其是针对一些细节性的费用支出,在管理的过程中依然存在较大的漏洞,这就导致企业的精细化管理理念无法实际落实到位,无论是在企业的财务管理、费用支出管理、生产经营管理,还是在后续的销售管理或服务管理等方面,总是无法落实精细化的管理模式,内部的精细化管理机制完善程度远远不足,最终造成了企业费用管理机制的不完善,削弱了企业精细化成本管理的成效。
(二)成本管理方式方法陈旧
在现代信息技术以及通信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基本都会借助到网络平台,平台所产生的数据信息规模极为庞大,如果仍然依靠传统的管理模式,不仅会加大成本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甚至还会由于人为管控不完善,出现多方面的管理问题,尤其是在企业前期的成本核算环节中,如果针对信息化的技术平台开发应用能力不足,或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并没有建立起相对完善的信息共享平台,无法实现不同生产环节之间的信息互联和共通,那么,一旦后续核算人员在核算过程中对于前期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基本要素收集不及时或不健全时,就会由于信息收集漏洞和误差,影响到企业成本核算的精确性,最终也无法为企业的成本管控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影响到企业最后的成本管理成效[1]。
(三)成本管理责任落实不足
在一些大型的集团化企业中,成本管理体系是一个相对体系化和涉及内容相对较多的主体构架,而在庞大的管理组织构架中,想要真正地实现企业最终成本管理目标的顺利落实,就必须要针对不同管理部门的成本管理责任进行明晰和分配。但目前,较多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并没有理清不同部门之间的成本管理职责和权利,导致在成本管控工作中容易出现多头管理或管理职责不明确的问题,出现不同部门之间相互推卸责任的现状,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内部成本的绩效考核缺乏考核目标,在管理过程中,不同部门的管理动力和自身的责任意识也不够清晰,最终会影响到各部门参与成本管理的积极性。
四、企业精细化成本管理的优化对策
(一)完善成本管理费用体系
费用管理可以说是企业内部成本管理工作中最为关键的核心构成部分,尤其是考虑到在大型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费用支出涉及的环节和方向众多,为了实现企业内部的精细化成本管理模式,企业更应当从经营发展多维度的角度出发,实现对于费用管理工作的健全和体系构架的科学设计。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将这种精细化的费用管理理念融入发展的不同环节,从企业前期的产品设计环节出发,从设计立项、原材料的采购、生产过程中的人力物力支出、销售环节、物流环节到后续服务环节等多个方面,都应当将精细化的管理思路落实在内。在产品的设计阶段,就可以利用目标成本管控的模式,强化对于产品后续生产全过程的成本分析,并且建立起同一类型产品生产全过程的动态数据信息库,规避在后续生产操作过程中出现各类型成本浪费以及非增值作业所带来的成本问题。而在原材料的采购阶段,则应当重点规范企业内部的采购程序,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以及信息库,通过询价比价等制度,保障最终购买价格的科学性。在企业的产品生产阶段,还应当实现对生产物料以及人为投入的精细化管理,结合安全生产管理,严格做好现场控制;在物流阶段,应当加强把控不合理道路规划引发的费用支出,尽可能地减少不同环节的费用投入[2]。
(二)创新成本管理方式方法
在现代信息技术以及通信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前沿科学技术已经融入了企业发展过程,而通过引入更加现代化的管理平台,能够持续帮助企业提升精细化管控的成效。在成本管理系统以及共享平台建设的过程中,企业应当注意平台与不同管理部门之间的相互融合,将平台的端口对准销售管理部门、生产管理部门、项目管理部门、采购管理部门、售后服务管理部门以及库存管理部门等多个方面,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各类型发展要素集中到共享的管理平台,从而实现企业内部产供销的一体化集约性管理目标。而在创新系统的建设和构建方面,还应当注重实现企业内部成本支出的生态化控制,通过建立内部成本定额控制机制、严格会计核算机制以及资金活动的动态化监控机制等等,对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涉及的数据信息进行共享和进一步的分析与挖掘,找到共享数据内部潜藏的规律,进一步改善企业内部精细化成本管控的成效[3]。
(三)落实责任考核机制建设
为了保障精细化管理理念在企业内部成本管控工作中的有效落实和全面实施,应当多管齐下,建立起与管理模式相对应的成本责任绩效考核机制,通过责任的落实以及相关考核机制的对应,持续提升成本管控人员在参与成本管理过程中的工作积极性[4]。其中,需要重点强调企业成本责任单位的落实情况,观察成本预算工作在不同环节和不同部门的执行效果,根据最终的成本控制效果,实现对企业不同成本责任管理部门的考核和评价,通过多管齐下的激励方式,实现对企业内部不同成本管理部门的有效控制,最终强化企业内部的成本管控目標。
参考文献:
[1]杜蕴杰.企业成本精细化管理模式探讨[J].财富生活,2023(08):43-45.
[2]张礼静.精细化管理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J].会计师,2022(22):59-61.
[3]詹晓霞.企业精细化成本管理的实施要点与策略研究[J].财会学习,2022(25):111-113.
[4]田博冶.探究国有企业精细化成本管理的实施路径[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 2021(14):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