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波
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仍然收录了《曹刿论战》,这一文本选自《左传·庄公十年》,讲述了鲁庄公十年(公元前684年),齐、鲁两国长勺之战前,鲁国人曹刿求见鲁庄公,为其出谋划策、最终战胜齐国的故事。这篇文章可以说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老面孔了,但是由于应试教育等等因素的影响,对这些经典文本的解读往往有着过多的应试化倾向,而当教学的重心落在这些工具性载体上的时候,文本的人文性可能就会被淡化。事实上,《曹刿论战》这篇课文首先体现出来的就是主人公的战略思想与战术技巧,这是文本解读必须面对的课题,也是学生解读本文所必须吸收的营养。
在解析曹刿的战略思想之前,要先谈谈曹刿这个人。可能很少有人知道的是,《曹刿论战》的主人公曹刿,并不是很多人想象中的军事家或者战略家,严格来讲,他只是一介平民,即“乡人”。那为什么一个平民却能够上得了庙堂,去见到鲁庄公,且能够在鲁庄公面前指点江山呢?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当时的乡人,与一般的老百姓还是有所区别的。据有关专家考证,乡人都是指统治者人群所生活的区域的人,这个区域的人通常都会思考国家大事,其中不乏一些具有真知灼见的人。对于当时的统治者而言,乡人请见是可以接见的,其中的真知灼见也会被采纳的。于是也就看到了课文一开始所说的“公将战,曹刿请见”。
有了这样的背景知识之后再来看曹刿的战略思想,就会发现曹刿之所以有属于自己的战略思想,很大程度上源自于其开阔的视野、宽大的格局和对事物入木三分的分析。起初有乡人对他说:“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的回答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这一回答既与当时的军事对峙情形有关,同时又与人的格局有关。曹刿深刻地认识到“肉食者鄙”,实际上也就是看到居庙堂之高的当政者,由于种种原因而不能深谋远虑,这是对时局的概括,自然也是他战略思想的体现。可以说没有这种宽大的格局与认识,他也就不能发现“肉食者鄙”。在这种情况下,尽管国与国之间的军事对峙本应是“肉食者谋之”,尽管曹刿本人并不是肉食者,但其既然具有远谋的本领,于是也要去“谋之”。
稍具历史知识的人都知道,很多时候处江湖之远的人,给居庙堂之高的人提建议,后者往往并不会采纳,碰一鼻子灰不说,偶尔还会有掉脑袋的可能。尽管曹刿本人具有商人的身份,尽管其在请见之后能够得到接见,但仍然无法保证其谏言被采纳。分析这样一个现实对于理解曹刿的战略思想同样有着积极的意义,当曹刿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的时候,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自己是能够远谋的,那他已经推断出自己的分析一定能够打动鲁庄公,从而不会给自己留下后顾之忧。
有了这样的认识再来看他的战略思想,就可以发现后面在鲁庄公面前所进行的头头是道的分析,确实解析出当时的现实,指出了鲁庄公的不足。当然,曹刿指出鲁庄公的不足并不足以说明鲁庄公的无能,很多时候,《曹刿论战》传统意义上的解读,是把曹刿的“远谋”和鲁庄公的“鄙”对比,鲁庄公俨然成了曹刿的陪衬。这样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鲁庄公有自己的生活情境,他对时局有着自己的分析与认识,对治国有着自己的理解。这种理解是不是曹刿所说的“肉食者鄙”,其实有进一步研究的空间。限于篇幅,这里不再赘述,但是笔者想强调的是,曹刿的战略思想之所以能够实现,恰恰是因为鲁庄公的悦纳,这一点也应当在曹刿的谋算之内,因此可以保证其观点被采纳,还可以保证其有亲自上战场的机会。
从全文来看,曹刿显然不只是一个夸夸其谈者。他敢于在庙堂之上跟鲁庄公直接对话,而且让后者接受自己的观点,更敢于说出“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就这一句话,足以秒杀历史上一大半的文官武将。
在课文的描写当中,曹刿以“辙乱”“旗靡”判定齐师败绩,原因是多方面的。无论是车战之时还是行军途中均需保持军阵严整,否则会丧失进攻和防御能力。战车速度快但是灵活性弱,战阵遭到破坏后难以迅速恢复。车战时,御者驾车要严格遵循基本的动作要求,不然会出现“乱行”现象。军阵失去军旗指挥,难以集结、呼应,会导致战斗力丧失。明了以上原因,曹刿镇定从容、军事才能卓越的形象才会得以凸显,对文本的理解也会更为深入。这样的分析是从战争硬件的角度进行的,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曹刿的判断依据非常细致,且能够涵盖整个战场。“辙乱”是近景,“旗靡”是遠景,这说明曹刿有丰富的战场经验,其不仅能够对整个战场有宏观的观察,同时还能够对战场的发展形势有自己的判断。这一判断自然不是想象的,而是基于实际所做出的概括。所以综观全文可以发现,对战争进展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曹刿的判断都比鲁庄公的判断要精准。
“公将鼓之”,这是鲁庄公做出的判断与决策,击鼓是进军的号令,反映着战场指挥者对战场形势的判断;但这个时候曹刿曰“未可”,实际上将鲁庄公先发制人的想法改成了后发制人。曹刿做出这样的判断的依据是什么呢?他要等待“齐人三鼓”,他要从鼓声当中判断对方的战斗意志,用语言概括就是后面所说的:“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是曹刿在战场上做出的准确判断,这也是曹刿战术技巧的充分体现。相比较而言,鲁庄公就显得有一些莽撞,在没有准确把握敌情的情况下就想进军,某种程度上反映着鲁庄公对战场形势判断的粗糙,甚至还有可能是根据自己的想象去代替战场瞬息万变的现实。
所以通过比较可以发现,曹刿确实有着高超的战术技巧,其能够根据战场上的形势做出准确的判断,且能够随之跟进有效的战术措施,从而保证自己能够在战场上打赢这一仗。更为可贵的是,从战争开始的进军,到战争过程中的追逐,曹刿都有完整的认识,这是真正的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曹刿这样的谋略加上具体的战术思想,奠定了他能够打胜这一仗的坚实基础。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发现,曹刿既是一个伟大的战略家,同时又是一个伟大的战术家,他的战略思想与战术技巧结合在一起,凸显出一个军事家应有的气略。在这样的认识之下再来全面梳理曹刿论战的逻辑,就可以发现对于“战”而言,他有着相当完整且逻辑严密的认识。
在曹刿的认识里,“战”不只是战场上的战,同时更是整个国家格局意义上的战。这里涉及鲁庄公对战的认识,涉及鲁庄公对治国的认识,在这些认识的作用之下所进行的治国战略,能否让这个国家具有打仗的经济基础与精神动力,是曹刿所关注的对象,而这一对象恰恰容易为很多人所忽视;同样,在战场上,需要对战场的每一个细节给予关注,这样才能够对敌情做到准确把握,才能够对己方的部署做出准确的定位。
正是因为曹刿拥有了从宏观到微观、从战略到战术、从国家政治到国家军事等全方位的认识,且有着严密的逻辑来支撑他的判断,所以,他才能够将整个战局都放在自己的心中,这也就奠定了打胜这一仗的基础。
总而言之,曹刿论战是有底气的,他的这一“论”,不仅给历史留下了一个精彩的战争故事,还给后人留下了许多智慧。后人在判断大到国家大事、小到个人事件的时候,如果能够拥有这样的战略思想和战术技巧,也就能够无往而不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