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散文教学中的精品与细读

2024-01-09 00:39:48石翠萍
语文世界(初中版) 2023年12期
关键词:散文教师应文章

石翠萍

散文是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经常接触的一种文章体裁,有着语言凝练、意境优美、情感真切、意蕴深邃等特点。但初中生在品读散文、领略其美时,却经常陷入困境,一方面是自身文学素养不足,另一方面是教师教学手段不当。对此,在新课标理念下,教师散文教学中应积极探索“怎么教”,笔者认为,散文教学应从细节处入手,指导学生在精品和细读中领略独特的魅力。

一、散文教学的重要性

初中语文教材中有着多种文章体裁,散文属于现代文阅读中的难点,很多学生学习中反复阅读,也难以理解其中的深意,可见散文教学的重要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提出初中生需达到以下几点要求:通过整体感知,把握散文内容,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在阅读中理解语句的丰富内涵,明确其在文中的作用;并能对文章主旨、人物形象、表现手法、语言特点等做出明确的赏析和评价,进而形成独特的阅读体验。综上,可以看出体会、分析、评价和体验是散文学习的核心要求,这一点也直接体现在了中考试卷出题趋势上。而要让学生具备符合要求的能力,不能简单的指导学生阅读散文,而是要围绕新课标的要求,针对性指导学生学习散文,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初中语文散文教学中精品与细读的策略

(一)字斟句酌,品味文字中的意蕴

1.体会用字遣词的“匠心”

《老王》這篇文章描写的是“小人物”的人性美,语言平淡,并没有华丽辞藻的堆砌,但平淡不代表贫乏,文章中的词句、修辞手法的运用有着丰富的意蕴。教师在散文教学中,应带领学生细读文章,品味其中词句运用的精妙之处,让学生在字斟句酌中强化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例如,《老王》这篇文章的第一段采用了开门见山的方式,只用了短短数十字,就交代清楚了“我”与老王的身份差异,还展现了“我”与老王之间的关系,可谓是简洁明了。教师应指导学生品味这种“单刀直入”“简洁明了”手法的好处,并将其纳入自身的知识体系。而在第二段阅读中,教师应指导学生找出其中的关键词,学生反复阅读后认为“活命”二字,是段落中的关键。教师给予学生赞扬和肯定,引导学生品味“活命”二字的内涵,学生结合老王的身份背景,发现“活命”二字突出的是老王贫寒窘迫的生活状况。同时,教师要求学生以同样的方法品读文章的第八段,按照“找出关键词——品读关键词”的顺序,感受作者用词的妙处,并提出问题:“第八段中的‘镶嵌一词,能否用‘倚‘靠替换?原因是什么?”借助问题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让学生进一步明白这些词语中蕴含的“匠心”,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积极感受作品的“情境”

散文中多蕴含着作者创作时所营造的意境美,教师在散文教学中,应指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入剖析,让学生透过表面的意象看到本质,对文章写作艺术手段进行深刻的解读,使学生对文章主旨及其中的情感有更深切的认识。教师应着重带领学生探究文章中的艺术手法,以便引导学生思维发散。

例如,《老王》这篇文章的第二段中主要介绍了老王艰难的生计和孤苦的身世,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深入感受文字建构的意境。首先,教师要求学生同桌之间合作学习,分别扮演老王和杨绛,以对话的形式展开表演,对话过程中学生要融入情感,结合人物特点调整说话语调,在问答之中突出老王的无可奈何和孤苦伶仃,也突出作者的伤感。由此,学生在亲身体验中,不仅能掌握散文学习方法,还能通过细细品味,感受到老王善良、仁义、关心他人等美好品质,认识到杨绛明明生活拮据却说自己“有钱”时的感激与苦涩。随后,在角色扮演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细读老王送香油和鸡蛋部分内容,让学生在阅读中找出人物描写、心理活动等部分,仿照角色扮演过程模拟对话,揣摩老王说“我不是要钱”时,心理活动是怎样的,并提出问题:“老王说他不是要钱,那他究竟要什么呢?”请学生将自己代入到老王的视角,对杨绛剖析内心情感。最后,教师设计答疑解惑环节,鼓励学生讨论细读中产生的疑惑,如某学生阅读后不解:“作者既然对老王有尊重、同情,为什么在肖像描写时要‘丑化他呢?”教师则要为学生提供当时的社会背景,引导学生体会当时老王所处的环境特点,让学生尝试理解作者描写的合理性。同时,教师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结合“总觉得心上不安”一句综合分析,以便真正理解作者描写的深意及老王的心理活动。基于此,教师指导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展开品读,能让学生在分析的过程中,真正感受到作者描写的意境美,强化学生对散文内容的感知。

(二)知人论世,体会作品情感的变化

《老王》的作者杨绛,与鲁迅等文豪生在同一个时代,但因为旺盛的创作力,又属于当代代表作家。而在创作这篇文章时,“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了很多年,很多学生在联系创作背景品读文章时,会感到疑惑、不解,不明白作者为什么对一个拉三轮车的老人念念不忘,甚至将其作为文章的“主角”。以往教学中,教师多是侧重引导学生分析文中的情节与情感变化,学生缺乏对文章创作背景和目的的了解,对作者写作的初衷一知半解,无法深入体会散文中蕴含的情感。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以“知人论世”为原则,引导学生探究文章写作背景和作者写作目的,综合分析作品内容,以便准确把握作品中的情感变化。

例如,在学习《老王》这篇文章时,首先,教师带领学生完成阅读文章内容,并询问学生对“老王”这一人物的观感,学生初读后认为文章中的情感较为内敛,作者所塑造的老王是一个“不幸者”的形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老王的同情、尊重和感激。教师设问:“这些就是作者想要通过文章表达的全部吗?”学生下意识回答“不是”,但却说不出更深层的含义,教师应将其作为教学重点,给予学生针对性指导。随后,教师指导学生细读老王送香油和鸡蛋的部分,并要求学生用笔勾画出老王走后作者的心理活动,并对关键词做好标记。学生阅读后发现作者的心理活动主要围绕“抱歉”“不安”“愧怍”等开展,流露出真情实感的同时,巧妙运用词语突出了情感的层次性。教师设计合作探究任务:“作者为什么要对老王产生愧怍的情绪?”学生需要先结合文章创作背景搜集相应的资料,了解当时社会背景对作者的影响,明白作者当时失去了行动的自由,忍受着精神上的摧残,幸运的是,作者熬过了动荡的时期,保全了性命。在小组讨论中,学生结合课文结尾处综合分析,发现作者认为自己是幸运的,而老王是不幸的,产生“愧怍”的原因是作者对老王主要是同情、怜悯,但老王对作者却是付出了真心,在老王临终前作者拒绝了他的馈赠,使其带着遗憾离开,通过不断的反思,作者逐渐对老王产生了愧疚之情。由此,学生意识到,作者创作这篇文章,并非单纯赞美老王的优秀品质,更是对自己当初对老王的行为感到愧疚、后悔,基于此,再去细读文章,则能准确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

总的来说,散文教学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一大难点,教师在课堂中应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深挖散文中蕴含的哲理及深刻内涵,让学生从中汲取优秀的品质和美德,助力学生未来人生道路上砥砺前行。精品和细读是学生学习散文的重要方式,教师要认识到散文教学对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并积极探索教学方式,让学生思维在学习中灵活起来。

猜你喜欢
散文教师应文章
散文两篇
西江月(2021年2期)2021-11-24 01:16:12
散文两章
西江月(2021年2期)2021-11-24 01:16:08
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
阿来研究(2020年1期)2020-10-28 08:10:56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6:02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学生天地(2019年33期)2019-08-25 08:56:16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7:28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
现代企业(2015年6期)2015-02-28 18:51:13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