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参与全球粮食安全治理的历史进程及前景展望

2024-01-09 22:07成都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成都610059
关键词:粮食农业发展

王 琴,徐 菲(成都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 610059)

全球粮食安全治理是当前国际社会广泛关注重要议题之一,是影响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重要因素。联合国粮农组织曾做过研究,到2050 年,全球粮食平均需要增长60%才能养活地球上全部人口,一些发展中国家甚至需要增长100%,这是何等挑战。中国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对全球粮食安全治理问题尤为关注。中国参与全球粮食安全治理,采取的是“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政策,先解决好国内温饱问题,再广泛参与全球粮食安全治理。从初期农民运动,到开展土地革命、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行农村经营体制改革,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都凸显出党中央对粮食安全保持着高度危机意识。随着经济发展,中国在参与全球粮食安全治理过程中,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国不仅不会向任何国家和地区输出饥饿和贫困,还主动向世界分享本国粮食安全资源和治理经验,实现国际间粮食安全的交流与合作。面对各类危机,诸如气候变化、全球武装冲突和暴力事件等,中国一直以来高举着真正意义上的多边主义旗帜,在保障全球粮食供应链通畅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

一、中国参与全球粮食安全治理的历史进程回顾

一个国家全球性活动参与度,受制于诸多因素,其中最主要是国家自身综合实力及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在特定历史阶段,各个国家在国际舞台上都扮演不同角色,中国亦是如此。中国发展至今,在全球粮食安全治理中的角色定位发生极其深刻变化,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解决温饱,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从新中国成立到1971 年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召开

1949 年,新中国成立,在历经数十年战乱后,粮食供求矛盾异常尖锐,加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挤压和排斥,中国各方面发展举步维艰。面对内忧外患景象,尽可能实现粮食自给,满足人民温饱需求,成为当时国家发展的重要任务。邓小平同志在《怎样恢复农业生产》一文中指出:“我们要克服困难,争取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要从恢复农业着手。农业搞不好,工业就没有希望,吃、穿、用的问题也解决不了。”[1]国内在恢复农业生产方面,主要实施土地改革和兴修水利设施,以提高粮食生产。1949—1952 年间,兴办358 处现代化灌溉工程,到1952 年年底,土地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完成。同时,在1955 年召开的万隆会议上,中国提出在发展中国家间实施资金和技术合作,促进原料生产国与输出国之间组织联系,受到与会国家积极支持。因而,万隆会议也被认作“南南合作”的开端,是“南南合作”的雏形。1963 年底至1964 年初,周恩来先后出国访问亚非地区14 个国家,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领导人第一次对非洲国家进行正式访问,中非友好合作新篇章由此开启,中国参与全球粮食安全治理战略空间也得到拓展。

新中国面对纷繁复杂国际国内环境,将发展本国农业生产,提高粮食产量放在国家发展重要位置,以解决好战后人民基本温饱问题。在全球交往问题上,修复战后国际关系也提上日程。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维护国家和地区粮食安全,离不开良好国际环境,尽管此刻中国参与全球粮食安全治理空间有限,但新中国也在为此不断摸索和进步。

(二)建立友好外交,为更加广泛参与全球粮食治理搭建舞台——自1971 年至20 世纪80 年代末

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大门,也迎来农业发展的春天。逐步推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以及农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起到极大推动作用。国际上,中国作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之一,在1971 年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上恢复合法席位,这为中国参与全球粮食治理提供了重要平台。继恢复席位,中国与欧洲国家、日本等关系缓和,加上中美建交,陆续建立与各国友好关系,为中国能更好、更广泛地参与全球粮食安全治理搭建国际舞台。中国还是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创始成员国之一,一直与其保持良好合作关系。1979 年,中国正式参加世界粮食计划署(WFP)的多边粮食援助项目,并于第二年在北京成立了驻中国办事处,也多次作为观察员出席会议。此外,中国于1980 年正式加入农发基金,该基金为粮食及农业发展提供贷款,中国提出“北方草原与畜牧发展项目”,并与农发基金开展大量合作,农发基金则于1987 年以来,为中国提供优惠贷款。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实践中不断摸索,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以及粮情的粮食安全道路。不仅自身粮食安全取得重大成就,国民温饱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在全球粮食安全治理方面,也逐渐有了中国参与痕迹。

(三)国际格局发生激烈变化,中国参与对全球粮食安全治理愈发重要——从20 世纪90 年代初到2012 年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在全球粮食安全治理中话语权也得到提升,参与全球性活动范围和规模达到前所未有水平。反观国际社会,20 世纪90 年代初期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宣布冷战结束,两极格局瓦解,国际格局进入漫长且曲折的转换时期。2007 年爆发全球经济危机,致使社会财富浪费,对社会生产力造成破坏,全球粮食安全问题愈发严重。这一时期,中国在强大外界压力下,主动参与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安全特别计划”框架下的南南合作。从1996 年起,中国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已联合开展逾20 个南南合作项目,截至2012 年底,共计派遣超1100 位粮农专家和技术员前往亚洲、非洲、加勒比海、南太平洋等地区,涉及种植业、农机、水产、农产品加工、园艺、畜牧等多个领域。另外,自2006 年以来,中国政府与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通力合作,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粮食援助,以解决温饱问题。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执行干事乔塞特·希兰认为,中国如今已是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至关重要的长期战略合作伙伴[2]。中国是G20 峰会重要成员,曾多次提出要把“促进农业发展、消除饥饿与贫困”当做全人类需要共同承担的责任,建议G20 应当认真对待全球粮食安全问题。在2011 年,粮食安全问题首次作为G20 重点事项,列入20 国峰会议程,并在农业、发展和财经三个工作组的高层会议上被列为重要议题。

这些活动与经历,充分展现了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在改革开放影响下,面对国际国内纷繁复杂环境,始终保持着清醒头脑,给予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支撑。中国现阶段随着经济发展,国际地位提升,对外积极贡献中国力量,帮助落后国家解决吃饭问题,全球粮食安全治理中国参与度越来越高。

(四)中国迎来新时代,参与全球粮食安全治理不可或缺——党的十八大以来至今

自中国共产党成立,党中央始终将粮食工作放在第一位。尤其是党的十八大召开以后,在提升国民整体生活水平过程中,粮食安全治理被党中央置于全新战略高度,全力探索并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粮食安全之路。在国际上,中国凭借各种全球性组织和平台,为促进全球粮食安全做出巨大贡献。2016年,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WFP)中国卓越中心正式宣布成立,以促进世界粮食计划署全球政策、规划和项目的发展。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卓越中心与其他国家合作伙伴共同推动解决贫困问题、促进可持续发展;通过实施可再生能源与节水项目改善贫困人口的生活条件;支持中国在农业发展、粮食安全等领域发挥作用。2016 至2020 年期间,中国累计向世界粮食计划署捐赠款项超过1.5 亿美元,给750多万人提供紧急粮食援助。中国还为受公共卫生事件以及蝗灾波及的国家提供农业技术支持和物资援助, 在农业发展较为落后的国家和地区推广种植技术,并在“一带一路”参与国家设立跨国粮农企业,促进当地农业经济发展。总之,中国参与全球粮食安全治理的行动不胜枚举。

中国积极推动全球粮食治理体系改革、郑重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在绿色丝绸之路倡议和南南合作框架下,利用先进技术和经验帮助发展中国家和周边国家解决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问题。目前,中国与各国之间高标准自贸区格局逐渐清晰,在全球粮食安全治理中,中国规则制定话语权也日益增大。

二、中国参与全球粮食安全治理三“不变”

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建立了独立、自由、幸福的中国,重新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已经七十多年,所处国际国内环境发生过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指导中国参与全球粮食安全治理的目标、基本立场以及基本原则却并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一直贯穿中国参与全球粮食安全治理全过程,并在未来发展中,仍将指导中国参与全球粮食安全治理实践。

(一)中国参与全球粮食安全治理的目标不变

中国一直将粮食和农业生产放在国家发展重要位置,高度重视并全力解决粮食安全问题,仅依靠占全球6%的淡水和9%的耕地,满足全国上下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需求,实现由“吃不饱”到“吃得饱”的历史性转变,进而努力达成“吃得好”的目标。中国参与全球粮食安全治理,始终把“消除饥饿,实现粮食安全,改善营养状况和促进可持续农业”当做终极目标,这也是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十七大目标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解决饥饿问题提出重要主张和建议,明确指出:“我们要加大政策协调力度,强化国际合作,以消除饥饿保障人民健康。”中国和世界粮食计划署在2016 年3 月签署谅解备忘录,目的在于加强全球粮食安全治理合作,终结全球饥饿。2021 年,在济南市召开的国际粮食减损大会出台了粮食减损行动方案,坚持增产和减损并举,开源和节流并重,促进粮食节约减损[3]。山东制定粮农发展新规划——着力构建粮食增产减损保障体系,通过建立粮食生产损失监测和统计制度、完善粮食生产过程中的损失补偿机制,推动种植模式和生产技术创新,提升科技在粮食生产中的支撑作用,力求到2025 年,全省粮食损失率低于5%[4]。会议发布《国际粮食减损大会济南倡议》指出,作为全球重要引领力量,二十国集团将与各国共同维护好全球粮食安全,凝聚共识,推进粮食减损各项工作,促进粮食安全系统转型,加快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创造“零饥饿、无贫困”的美好未来[4]。

(二)中国参与全球粮食安全治理的基本立场不变

中国在参与全球粮食安全治理过程当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的基本立场一直没有改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世界经济不确定性因素增加,各类灾难对世界经济造成严重冲击,全球粮食供求失衡加剧、价格持续攀升,个别国家出现“粮荒”,国际社会普遍关切粮食价格持续上涨对世界经济和世界居民生活造成的负面影响。中国坚持角色定位,在力所能及范围内推动全球粮食安全治理体系发展完善,帮扶许多温饱问题尚未解决的发展中国家,发挥应有作用,彰显“负责任大国”本色。中国全力进行世界范围内农业合作和粮食援助,体现中华民族立己达人、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开展一系列国与国间农业技术合作,派遣许多农业科技人员前往发展中国家,传授中国杂交稻等农业技术,推广先进机械,帮助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40 多年来,中国农业科技研究人员陆续赶赴多国提供农业建议和咨询,还通过国际培训班,为数十个发展中国家培训杂交水稻专业技术人才。不管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在参与全球粮食安全治理方面,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永不改变。

(三)中国参与全球粮食安全治理的基本原则不变

全球粮食安全治理是世界性活动,中国参与其中与国际社会保持密切联系,并始终如一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原则。中国将此作为对外交往的准则,是基于中国对国际事务的认识和看法,认为国家利益和独立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则。在全球粮食安全治理过程中,不管是对外农业技术传授,还是捐赠资金或农业物资,中国没有掺杂任何“霸权主义”抑或是“强权政治”,始终秉持“平等互利”国际性原则。当前世界,粮食安全治理已经变成全球经济治理重要内容,这就意味着粮食安全问题不再能由一国或少数国家来控制和解决的,而是各个国家应当合作起来共同应对的大挑战,国家、地区及国际社会要形成合力。中国正是怀着合作才能共赢的决心,参加多边国际事务,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中国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外交底线,秉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对外政策宗旨,积极参与全球粮食安全治理,在不断变幻国际风云中,取得较好成效,得到发展中国家一致好评。

三、中国参与全球粮食安全治理的发展与创新

面对时代变化发展,中国参与全球粮食安全治理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实现过程中的发展和创新,不仅在全球粮食安全治理中地位和作用发生很大程度改变,还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

(一)中国在全球粮食安全治理中的发展——地位和作用的变化

在粮农组织和世界粮食计划署两大国际性组织中,中国历经坎坷,锐意进取,从受援者角色到捐助者角色的过渡已经完成。在农村工作方面,中国政府和农业农村部着重发展农业生产,不断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粮农组织赞赏中国农业发展和农村改革,高度重视中国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看重中国在全球农业领域中的作用。这不仅是对中国在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高度认可,也是中国在国际上政治话语权的体现。中国还为世界粮食计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提供资金支持,参加世界粮食计划署在全球范围内活动并进行捐款,在维护全球粮食安全,促进全球农业发展、提高贫困人口收入、减少饥饿人口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另外,中国在全球粮食安全治理中的贡献日益增加且至关重要。中国在1979 年第一次向世界提供杂交水稻种子,直至今日已40 余年,现在杂交水稻在亚洲、非洲、美洲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广泛种植,年种植面积高达800 万公顷。中国也有越来越多企业到其他发展中国家投资农业项目,提高当地农业生产率、促进粮食安全。以中国在非洲农业投资为例,通过《新时期中非合作》公布的数据,截至2020年,中国在非洲农业领域的投资总额逾11 亿美元,涉及35 个国家以及200 多家企业。除此以外,在以G20 为代表的全球粮食安全治理体系中,中国仍旧扮演着重要角色。中国现在已经形成一种独特的粮食安全治理观,把粮食安全治理同全球经济整体复苏相结合,强调依据国家发展特定阶段,承担相应治理义务。中国凭借不懈努力,让全社会对粮食安全治理理解重点,从传统被动依附型经济结构,转向了新型自主发展型经济结构。

(二)中国在全球粮食安全治理中的创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

中国在全球粮食安全治理之中的创新点,是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促进国际国内共同发展;是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粮食安全之路,在世界粮食安全治理创新性发展中,留下浓墨重彩一笔。

1.人类同存于一个地球,共生于一个世界,在2012 年11 月,党的十八大提出并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该理论中中国把世界看作一个整体,将粮食安全治理看作全球需要共同且严肃对待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其中,“一带一路”倡议是新时代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大生动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 年9 月和10 月,先后提出了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作倡议。2017 年5 月,农业部联合发改委、外交部以及商务部发布《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农业合作的愿景与行动》,顶层设计“一带一路”农业国际合作原则、合作框架、合作机制、合作重点和未来合作方向[4]。这对于保障全球粮食安全,提高沿线国家现代化农业技术水平,促进全球经济发展一体化意义重大[5]。有学者表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人口众多、农业资源丰富、农产品需求旺盛,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仅在2018 年,中国与“一带一路”参与国农作物产品贸易额高达770 亿美元,进行农业相关合作项目有650 多个,投资存量高约94.4 亿美元,与五年前相比,增长超过70%,为参与国人员提供10 万余以上职位,带动国家粮食、畜牧、农产品等各种产业发展[6]。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之所以提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是要实现互利共赢、共享发展”。

2.面对粮食安全问题,中国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粮食安全之路。“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一词,来源于2019 年10 月14 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将粮食安全当做治国理政头等大事,提出“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确立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中国坚持立足国内,保障粮食基本自给,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实行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持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从而增强粮食生产能力,促进粮食产业经济稳步发展,逐步建立更完备的粮食安全体系。国家粮食安全保障更加有力,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也会走得更稳健、更宽广。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是立足中国国情、粮情,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实施新时期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新型粮食安全治理道路。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 不仅是对我国粮食改革实践和理论的概括, 而且是对现代农业粮食发展道路理论的总结与升华,是一条勇于探索创新、改革开拓的粮食安全保障之路。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坚持以人为本,保障民生,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遥相呼应。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坚持科学进步,促进粮食发展,用科技进步推动粮食生产,提高粮食生产率,有利于贯彻可持续发展观。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坚持以我为主,实现基本自给,保证中国人端中国碗,吃中国粮,确保口粮绝对安全。立足当前,走符合自身特色粮食安全治理道路,从而解决好自身粮食安全问题,为其他国家提供经验借鉴,这就是中国在全球粮食安全治理中的一大创新。

四、中国参与全球粮食安全治理的前景展望

放眼当前社会,整个世界正呈现出一种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状态,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社会变革正在加速推进。在此背景下,中国仍旧坚持发挥大国作用,承担大国责任,积极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携手世界人民端好自己“饭碗”。未来中国参与全球粮食安全治理趋势如下:

(一)同舟共济——合作应对全球粮食安全问题

粮食关乎人类最基本温饱需求,需要各国有战胜的决心和解决问题的行动,携手发挥自身优势应对粮食安全问题,是全球粮食安全治理的基本趋势。如此,才能实现人类更好发展的美好愿景。

一方面,中国与世界各国合作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维护好全球粮食安全。随着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大量二氧化碳在化石燃料、树木等焚烧过程中产生,导致地球存在越来越多温室气体。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不但会逐步吞噬土地,带来耕地资源压力,还会增加干旱和洪水等自然灾害风险,造成粮食种植受到影响而减产。对此,20 世纪九十年代,联合国制订《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提倡节能、环保,但严格执行国家较少,效果甚微。这说明各种公约条款不是抑制气候变暖“特效药”,而是需要所有国家共同配合、履行职责。2050 年,全球预计新增人口20 亿,要为这部分人口提供营养,就必须改善粮食生产的大生态环境。中国在未来继续带领世界各国共同遵循公约,扭转全球气候变暖趋势,为粮食生产营造更好环境。

另一方面,各国同心合力,确保更深层次全球海洋保护。海洋生物品种多、数量大,能为人类提供丰富和宝贵食物资源,保护海洋就保护了生物多样性,促进粮食安全发展。1995 年,联合国粮农组织为保护全球海洋资源,在日本东京召开的会议上,发表《京都宣言》指出:发展海洋渔业,提高水产品产量和质量,对粮食安全意义非凡。支持并鼓励部分有条件的国家和地区,发展无害生态水产养殖,这一措施能够很好提升粮食安全指数。2002 年9 月,世界可持续发展会议在南非召开,会议强调,“粮食安全和经济发展日益离不开水产养殖”。但人为影响正在损害海洋提供资源的能力,如过度捕捞和海洋污染物仍然在破坏海洋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海洋农业要走适度捕捞、高效养殖、精深加工、标准化生产道路,切换发展模式,由传统采捕天然资源型转变为提高经济和再生产能力的人工资源型。实行“生态养殖”,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可持续性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促成生产和生态环境两者协调发展。重视海洋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良性循环、海洋资源与环境资源协调发展,走出“先污染、后治理、再污染、再治理”恶性怪圈。要加大对海洋农业的科技投入,建立健全科技创新体系,强化科技支撑能力。

(二)狠抓落实:解决好威胁国内粮食安全三问题

未来中国要具体到行动,落实有利于全球粮食安全治理各项对策建议,不断优化自身以解决好本国粮食安全问题,给世界粮食安全治理提供有中国特色的借鉴参考。

第一,攥紧中国种子,全面实施种业振兴行动。“种子再小,能够改变世界,一项技术也可以创造奇迹”、“中国种子只有牢牢攥在自己的手中,才能保证我们端稳中国饭碗、实现粮食安全”,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揭示了种业振兴真谛,多次强调我国粮食安全关键在于种子。种子虽然渺小,但其既是农业发展所需“芯片”,又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源头,是极具战略意义的“国之大者”。面对极端气候和严峻国内外形势,想要端稳、端好中国人自己的饭碗,就更需要进行种业振兴,打好种子翻身仗,做到本土种源自主可控、种业科学技术发展自立自强,为中国饭碗注入坚强“中国芯”。中国需要生产大量粮食供十几亿人民吃饭,而良种在促进粮食增产方面具有关键作用,这无疑为未来中国解决粮食安全问题指出一条根本出路——大力发展种业科技。加强种业科技创新,加快培育和引进种业龙头企业,支持企业发展壮大以培育“育繁推一体化”为核心的全产业链,打造“中国种业硅谷”。对农业创新予以政策扶持,加大农业发展资金支持力度,鼓励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全力发展现代生物育种技术,大力推进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打赢种业翻身之战。

第二,针对农业氮排放量过高问题,中国有对应缓解方案。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农业氮排放国之一,农业生态系统氮平衡问题受到了国内外广泛关注。但迄今为止,中国尚未制定或实施减少农业氮排放的政策。氮氧化物对人类是一种有危害作用气体,过量吸入会对人体呼吸系统造成伤害。氮氧化物与空气中的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亚硝酸是酸雨的成分,酸雨腐蚀和破坏动植物,对农作物生长是灭顶之灾。在保证中国自身粮食安全条件下,缓解农业氮排放问题十分紧迫。立足于我国现阶段粮食安全的发展情况,要减少尿素肥料使用,尽可能用粪便替代合成肥料。对肥料施用进行立法规范,特别是对经济作物施肥,以及氮、磷污染过高地区,首先采取控制措施。为促进氮氧化物良性循环,可适当引导公众降低对动物产品需求,减缓养殖业发展规模和速度,控制养殖业规模,尽量减少动物产品出口,适当增加进口。

第三,遏制国内粮食浪费现象刻不容缓。粮农组织宣布自2020 年起,以每年9 月29 日,称为“国际粮食损失和浪费问题宣传日”,加快落实全球范围内行动,以减少粮食损失和浪费[7]。在中国,除平时所见餐桌浪费以外,还有粮食从生产到消费各个环节浪费。据估计,中国粮食产量分别在储存、加工和分配过程中损失了8%、2.6%和3%,每年损失约3500 万吨。解决粮食浪费问题,要加强节约粮食普及力度,必须将“爱粮节粮”意识刻到每位中国人骨子里。政府要完善节粮相关政策,进一步加强储存粮食作物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储粮环境,以提高粮食存储质量[8]。要支持和鼓励农粮作物企业进行技术改革,加大农业设备方面科研投入,推动新工艺,淘汰落后产能[9]。为提高未来中国粮食安全指数,还需借鉴和学习农业发达国家在粮食生产、贮存、加工等方面先进技术和手段,普及现代农业理念、技术与设施,从而更新粮食生产各个环节设备,提升粮食供应技术水平。

粮食安全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的永恒课题,手中有粮,心中才能不慌。当前,全球粮食体系正处于转型重要时期,国际机制和区域机制应发挥各自功能优势,弥补粮食安全治理短板,增强粮食体系韧性和弹性[9]。中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应该在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背景,针对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需要,采取对应粮食安全保障措施,把技术、资金等硬实力和知识、经验等软实力进行结合,继续推进全球粮食安全治理,进而构建中国与世界粮食共同体。全球粮食安全治理任重而道远,但在中国和世界共同努力下,未来必然走向成功!

猜你喜欢
粮食农业发展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珍惜粮食
珍惜粮食 从我做起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我的粮食梦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