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范围经济发展的思考

2024-01-09 22:07杨书苑安徽科技学院管理学院安徽蚌埠233100
关键词:农业生产经济

杨书苑(安徽科技学院 管理学院,安徽 蚌埠 233100)

侯保龙,张德化(安徽科技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蚌埠 233100)

自亚当·斯密《国富论》始,规模经济理论始终在经济学殿堂中占据重要一席。与之相较,范围经济理论则默默无闻。实际上,“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关系密切。规模经济是范围经济的基础,范围经济是规模经济的升级。规模经济引领了经济活动的专业坚守,而范围经济则更加能够全面展示生产之于人类社会的本源价值。囿于技术上、制度上、经济上和价值分配上的复杂性,范围经济效应估算和理论研究难度较大。一方面,农业生产的社会分工进一步分化有着天然的内生障碍(斯密猜想①),农业分工、经济和非经济报酬变动与农业组织结构演进之间的“内恰性”呈现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增加了农业范围经济的复杂性。另一方面,伴随着经济发展和农业技术进步以及农业产出效率的提高,整个社会消费高级化、多样化趋势不断增强,导致农业经济增长乏力,经济功能发挥的空间受到极大的抑制,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越发突出,农业规模化生产和唯产量至上观念更是受到了极大的质疑。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为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科学形塑“农业+多业态”,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实现农业的多维价值,坚定不移走农业范围经济发展道路。本文基于对农业范围经济理论的再认识,提出我国农业范围经济推进机制的特点,提出进一步发展我国农业范围经济的实践思路。

一、“农业范围经济”内涵与表现形式

(一)范围经济的内涵

范围经济理论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潘扎尔和威利格于1975 年提出,即当某企业由生产经营产品的数量从一种发展为多种,且随着产品种类的增加,平均成本下降,便产生了范围经济[1]。1980 年David J·Teece 在对美国石油工业进行详细论证基础上提出,范围经济产生于普遍和经常使用的专有知识或一种特殊和不可分割的有形资产[2]。1999 年钱德勒进一步将范围经济定义为在单个业务单元内使用生产或销售过程生产或销售多个产品所产生的经济[3]。显然,钱德勒对范围经济的解读已经超越生产环节的藩篱,从经营层面对范围经济进行了有益的探索。Robert S.Pendyck 也认为范围经济存在于单个企业的联合生产超过各自生产一种产品的两个企业所能达到的产量之和[4]。

与国外学者相比,国内学界对“范围经济”研究起步较晚,但是解读更加多元。丁晓正认为,范围经济产生于投入要素、生产设备的联合运用或联合市场计划或共同管理,成本优势源于生产、销售、管理或资金使用等多个过程[5]。而周天勇则创造性地提出范围经济有时空特征,进而区分厂商范围经济和区域范围经济[6]。任志安另辟蹊径,从知识共享角度提出,认为范围经济是指在不同用途的活动或过程中,或在不同的使用者之间,可用知识的共享,由知识总量增加的成本分摊而引起的共享成本下降[7]。本质上, 范围经济是对企业现有剩余资源或者副产品的利用和共享。其来源既有固定成本的不可分性,更有产品成本的互补性。

综上,笔者认为,范围经济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企业内部或企业之间生产经营两种或两种以上产品所造成的单位成本的降低。具体而言,包括内部范围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内部范围经济强调生产,而外部范围经济主要侧重于范围经济的实现,即相关产品的价值确认和估算、交易成本和外部性内部化问题。

(二)农业范围经济的内涵

广义上讲,任何产品(主要产品)的生产,往往都会伴随着另外一种或者几种产品(副产品)的生产,自带联合生产性质。实际上,联合生产情况向来复杂:一方面,某些生产过程中的产出都是经济产品,能够从市场层面进行成本核算;有些产出中既有经济品,也有非经济品(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从现有文献来看,学界基本认定联合生产是理解范围经济的关键。OECD 多次从联合生产、农村发展、环境外部性和粮食安全等方面,系统分析了农业联合生产的性质与强度及其与农业主体、农业非经济品与负外部性的相互关系。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尤其是随着农业经济功能的逐步弱化,农业的政治功能、社会文化功能、生态功能逐步增强,各种农业经济产出和其他非经济产出之间关系越复杂,农业范围经济的内涵更加丰富,农业范围经济效应的计量更加困难。

解读农业范围经济必须立足范围经济本意,恪守价值生产和价值实现并重原则,从联合生产角度出发,坚持用多产出、多环节理念进行诠释。因为从产出属性来看,农业生产首先是经济品和非经济品的联合生产。其次,农业产出的经济品和非经济品类别并不是绝对的,特定的情形下,原本的非经济产品甚至可能会变为经济品。另外,伴随着粮食生产能力逐步过剩、农村空心化问题日益严峻,农业生产主义逐步让位于农业后生产主义[8]。整个社会为提升农产品质量及食物安全而付出的努力日益增多,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以及其它乡村活动的整合度逐步提高[9]。城市消费农业、农村的现象逐步增加,城乡融合经验积累逐步增多[10],传统意义上的农业产业内部正在不断进行分解和消化。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生产主体、劳动对象、生产技术、劳动产品以及整个农业生产过程都在发生革命性变化,一些新兴农业产业不断从传统农业产业中孕育、萌芽、分离并成长壮大。有鉴于此,本文进一步认为,费希尔和科林·克拉克等学者按照生产者距离消费者远近程度以及生产过程与消费过程分离程度笼统地将扎根于土地、田园、水域和环境之上的农业动植物生产活动称为第一产业显得过于简单,已经无法适应乡村振兴时代农村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和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更无法准确描述当前消费需求升级和农村社会分工发展的阶段变化。面对农业经营多元化、农村田园综合体等,无法给予科学合理的解释。

(三)农业范围经济的表现形式

作为一个社会部门,农业的行为逻辑应该始终坚持以自然性为基础,将社会性作为第一要旨,用社会逻辑统御市场逻辑。农业范围经济理论是我国实行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多业态”发展策略的理论基础。

1.农业范围经济表现为农业生产空间维度上经济效益的提高。在安徽凤阳小岗村,多位村民充分利用小龙虾和水稻生长的生理和空间差异进行合理搭配、优化组合,对水域立体空间进行充分利用,小龙虾和水稻均实现了增质增量,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亩均增收2000 元。安徽蒙城县马集镇村民实施薯芋类和芝麻、蔓生豆类茄子和南瓜、西瓜的高矮轮作等,其成本收益比之前年份种植单一农作物的成本小、收益好很多。这是内部范围经济,属于农业区域的范围经济,它代表着某个区域农业的空间结构。另一方面,伴随着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运动的蓬勃发展,大规模家庭农场、大型农业企业、农业合作社联社不断出现,城市乃至整个社会消费不断转型升级:从消费农产品过渡到消费农村,农业的多功能性随之逐步展现,农业区域的范围经济进一步拓展为涵盖农业多功能价值的范围经济。我国正快速实现内部农业范围经济向外部农业范围经济的跃迁。

2.农业范围经济在时间上主要表现为农业生产整个过程中经济产品和非经济品的不同步产出问题。例如小麦、玉米、饲草、水稻等农作物成长时间较长,各种农业景观长期存在。相关条件具备情况下,各类农业景观等非经济品完全可能转变为经济品,农业外部范围经济随之实现。

3.农业范围经济还表现为同一个农业生产者在不同的地点生产经营同一种农产品,或者若干个农业生产者通过合作在不同的地点生产同一种农产品。以上经常被解读为农业规模经济效应或者农业产业化效应,实际上这是一种误读。因为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特点决定了在分散的承包地上耕作同一种农产品对于许多农户来说是一种常态,这不是一个农业生产者在同一个地点生产的总和,而是在多个地点生产的总和,所以其带来的成本的降低和收益的提高,不能称之为规模经济,而是一种跨地点的范围经济。

二、我国农业范围经济的演进机制

为了进一步挖掘农业内部潜能,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充分发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对农业的反哺带动作用,积极释放强农惠农政策的红利[11],解决务农主体老龄化、妇女化、低文化以及经营规模小、方式粗放、组织化程度低、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必须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实现对农业规模经济的超越,在原有生产状态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催生范围经济。

(一)共享农业投入要素产生农业范围经济

众所周知,无论是种植业还是养殖业生产均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在农业生产活动过程中,农业生产设备的地域性、季节性和周期性使用始终长期存在,而闲置的生产设施则会提高农业生产者的生产成本。当前,随着资本下乡速度加快,新知识、高技术对农业领域的渗透力度加大,传统的农业生产要素不断得以改造,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步伐加快,农业要素配置扭曲状况逐步得到矫正,实现了多部门配置优化[12],提高了农业生产要素使用效率,形成范围经济。

(二)共用人力资本而产生农业范围经济

生态功能在农业各种功能中居于核心地位。而农业生态功能的发挥不仅关系到农业生产功能的释放,更关系到农民自身的健康。而农民自身的人力资本也会因为与农业生态效率间呈双门槛区间效应和显著的“反N 型”关系而不断增加[13]。尤其是随着城乡制度性障碍逐步消除,农业劳动力职业化和组织化水平逐步提升[14],“接二连三”的大农业生产经营体系逐步构建,农业生态功能、文化功能、保障功能等得到进一步发挥并且得到整个社会认可,生态效应、文化效应、保障效应相互叠加释放,引致范围经济产生。

(三)共享农业信息促进范围经济形成

虽然学界普遍认可农业生产的联合性质,但是研究的视角大都局限于同样的要素投入产出两种或两种以上传统农产品方面,忽视了产出信息及其市场化问题。一般来说,农业信息资源通常具有价值转化性、可传播性、可共享性和公共品属性,农业生产者通过共享多种农业信息,降低交易成本,形成农业生产的范围经济[15]。其次,农产品多种产出也丰富了农产品市场信息,扩大了市场空间,密切了农业分工与合作,提高了农业生产设备和劳动力在空闲的时期内转向其他品种生产的可能性[16]。另外,农业生产信息产生和共享,增加了与非信息生产要素结合的机会,形成一体化产业体系与现代化经营模式,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17]。尤其是农业信息化市场建设和发展,促进农业经营形式不断多样化,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逐步完善,农业范围经济不断彰显。

(四)农业再生产各环节间关系重构形成范围经济

由于农业生产周期长,农业再生产环节在时间上缺乏连续性,无法像工业部门那样通过分工和重组实现时空的叠加。产前部门(农业生产资料供应部门,工业部门)、农业产中部门(农业自身)、农业产后部门(加工、销售、服务)长期处于分离状态,联系较差。在农工商对立背景下,农业生产者以生产原料提供者身份进入市场,竞争能力较弱,获利较少。1990年以来,我国大力推动农业产业化战略,逐步实施农业生产专业化、农产品商品化、生产销售经营一体化以及各环节社会服务系列化,通过农工商综合体或农联,农业逐步形成了产前、产中、产后等各环节的一系列服务体系,在加强分工和提升农业专业化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各部门之间的协作,提高了农业投入产出效率[18],促进农业范围经济发展。

三、我国农业范围经济发展的实践路向

实践上,我国农业发展基本上已经进入供过于求阶段,整个社会对农业的需求已经从消费农产品升级为消费农村。但总体上来说,农业范围经济的实现是一个渐进的、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促进我国农业范围经济健康发展,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寻找着力点。

(一)强化农业集体经营

农业范围经济发展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经营体制,加强农村集体经济建设,不仅有利于完善和优化农村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而且有利于完善农业生产要素和基础设施、实现农业经济发展。首先,制定、修订和完善村级集体经济法律法规,为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创造了优越的创业环境。其次,做好集体经济组织构架设计工作。再次,完善村庄治理,加强村集体经济领导者的能力建设,完善村集体经济长效运行机制。最后,做好核心农业产业选择工作。农业范围经济的实现,关键在于农业+多业态。而多业态的发展程度取决于核心农业优势产业的选育构建。经验分析表明,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优先选择最具特色的产业是正确选择。

(二)活用农村土地资源,促进农村新型产业发展

农业范围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农业。改善农业经营,全面振兴农业,实现“农业+多业态”,还需要积极引进二产及三产层面的经营思维,实现多元创意激发,发挥产业相乘所引发的综合效应,将极具本地特色的农业资源进行整合,实现农村土地资源活用和最大化利用。同时逐步降低环境负荷,促进农业生产经营者开创新事业。

(三)活化村庄乡土资源

伴随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传统乡土社会的封闭性被打破,农民生产生活的空间分离程度加大,村庄建筑在物质层面的实用功能逐渐减弱,传统的农业生产工艺、传统农耕文化和村庄社会价值开始动摇。传统村落如果要发展下去,就必须调动村民的自觉性,构建村民、村集体和基层政府参与机制,科学规划以农村社会价值、农耕文化价值为核心的乡村发展路径,这为发展农业范围经济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

(四)探索农业的社区支持机制

农业的自然依赖性和部门化决定了农业范围经济的实现必然离不开友好的社区关系。而“社区支持农业(Community Support Agriculture)”从来都是以区域性为特征并兼具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地区经济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等多种价值取向。“社区支持农业”加强农产品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联系,促进区域农业和相关事业带动区域活动,减轻环境负荷,促进城乡交流共生,创造新的农业范围经济新业态新模式。

四、结论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解决好“三农”问题,促进农业健康发展,需要注重推动农业范围经济的发展,为此有必要对农村土地资源和村庄乡土资源做到活用和最大化利用,增强区域经济发展实力,同时要加强集体经营管理,探索社区支持机制,最大化调动农民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解放农村社会生产力,推动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注 释:

① 亚当·斯密最早发现了分工与专业化的发展是经济增长的源泉。他揭示了农业生产力滞后于制造业的原因关键在于农业生产领域的分工深化有天然的内生性障碍。人们往往认为农业家庭经营难以融入分工经济依据为:(1)农业生产的生命性特征不稳定;(2)农艺活动周期存在“农忙”与“农闲”的季节性交替;(3)农业不是一个存在明显迂回经济效果的产业。由此可以基本判断农业家庭经营与分工经济存在内生矛盾。

猜你喜欢
农业生产经济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用旧的生产新的!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