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英英 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
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智慧的结晶,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价值观念。传统文化也是中国艺术的源泉,包括绘画、音乐、戏剧等艺术形式。“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①出自朱熹的《观书有感》,意为事物呈现出勃勃生机是因为在不断地补充,常新,常盛,生机不减。,这些艺术形式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审美价值吸引着人们的关注,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传统文化也面临与现代语境相脱节,与当下的年轻受众具有较大的隔阂等问题。年轻人对部分传统文化的理解过于碎片化,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较低,面对多元文化冲击时容易缺乏文化自信。因此,如何以艺术的方式,使这些传统文化在当下最大限度地展现魅力,成为一个充满挑战的问题。
传统文化的当代转译是一种通过创新的方式重塑传统艺术形式的努力。它旨在将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相结合,使传统艺术焕发新的生命力和表达力。文化需要不断推陈出新,才能焕发生机,走向世界。唯有通过创新与变革,传统文化才能与时俱进,与年轻一代产生共鸣。推陈出新并不意味着背离传统,而是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赋予其新的内涵和表达方式。传统文化蕴含着深厚的智慧和潜能,而现代社会的变革也需要这种精神力量的指引。通过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相结合,我们可以创造出融合传统与时尚的艺术形式,让年轻人在欣赏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传统文化的推陈出新也需要借助科技和数字化的力量。利用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和互联网等技术手段,我们可以打破时空的限制,给人们提供全新的体验传统文化的方式。通过数字化手段,将传统文化呈现给更广泛的受众,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参与度。
人工智能介入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潜力。美国肯塔基大学计算机科学家希尔斯(Brent Seales)教授的团队在人工智能(AI)的帮助下,从一份2 000 年前被烧毁碳化的古代卷轴上成功识别出了第一个古希腊文字。人工智能可以帮助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艺术,通过数字化修复和保护技术,保存和展示传统艺术作品。通过海量的数据搜集和算法分析,人工智能可以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珍贵知识和艺术数据,激活中华文明厚重的文化积淀。从典籍、卷宗、文献到色彩、纹样、器物、工艺,这些数据之前长期沉寂在图书馆、博物馆和档案馆中,或者挣扎在即将消隐的非遗传承人的口口相传中。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算法的辅助,设计师和艺术家可以随机调用这些宝贵的文化财富进行重新创作,并利用强大的数据库开阔艺术家的视野,帮助设计师评估设计创新的价值,从而达到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文化遗产的初衷。利用人工智能的强大算力和算法,可以精准提取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的数据,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创意和元素,使其更具现代感和吸引力,从而实现文化艺术的复兴。通过与传统艺术形式相结合,人工智能还可以帮助艺术家创造新的艺术形式和交互方式,为观众提供身临其境的艺术体验。
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指数化迭代的新技术,从产生到普及仅仅历时几十年时间,却已经在艺术领域展现出强大的创作潜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人工智能算法将变得更加智能和具有创造性,为艺术设计师提供更强大的工具。同时,人工智能将与其他技术和媒介相结合,创造出更多样化和更强互动性的艺术体验。下文将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来展示人工智能如何赋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译。例如, GAN(生成对抗网络)技术可以模仿国画大师的风格,生成逼真的中国水墨画。交互式艺术利用机器学习和计算机视觉技术实现汉画像砖与观众的互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艺术作品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营造出身临其境的艺术体验。数字艺术和交互技术通过跨界融合和综合媒介的应用, 将传统绘画《唐宫仕女图》转变为极具互动性的新媒体艺术装置。
AIGC 是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t)的缩写,指的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生成的艺术作品。生成艺术的核心是利用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算法,通过训练模型学习艺术家的创作风格和特征,然后生成新的艺术作品。这种方法能够产生独特的艺术作品,同时也为艺术家提供了创作的灵感和工具。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视效导演、新媒体艺术家曹雨西利用人工智能进行创新创作,推出了《人工智能山水》系列作品。他的创作思路以当代艺术家的审美需求为出发点,不过多关注水墨艺术的风格流派和技法的区别。曹雨西通过在互联网上搜索山水画的关键词,并涉猎不同语言中“山水画”的逻辑,寻找互联网定义的山水画内容作为创作素材。为了适应StyleGAN 模型的学习需求,曹雨西对山水画进行了裁剪和重新构图,将不同密度和大小的山水画裁剪成方形输入模型的素材,作为StyleGAN 的学习材料。这种裁剪和重新构图的方式为人工智能提供了多样的选择,以探索不同可能性。曹雨西还尝试将历代名家如张大千的经典抽象水墨作品作为选集,将这些数据输入人工智能模型,测试其是否能够生成符合张大千风格的内容。通过利用人工智能,曹雨西在传统水墨画创作中实现了创新。他通过数字化技术和人工智能模型,探索不同风格和时间脉络下的山水画创作,为传统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交互艺术结合了人工智能和互动技术,通过观众与艺术作品的互动来创造艺术体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对观众的感知和反馈,使艺术作品根据观众的行为和情感做出相应的变化。交互艺术作品可以通过传感器、摄像头、语音识别等技术与观众进行互动,使他们获得个性化、参与性强的艺术体验。交互艺术以用户体验为核心,在设计过程中注重分析用户的基本情况、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数字交互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人们的行为和感知方式,因此,人们习惯于用交互方式对待事物。互动和大众参与是交互艺术的主要特点,数字交互设计体现了作品与使用者、个人和群体之间的关系。
中央美术学院公共艺术与体验设计工作室的史远在自己的本科毕业作品《妖间何事》中展现了交互艺术在激活传统文化中的创新性应用(见图1、图2)。史远将汉代经典的画像砖浮雕艺术与数字艺术和智能交互相结合,创造出一个跨越时空,可以自由探索、惟妙惟肖的汉文化艺术世界。
图1 光影交互艺术装置《妖间何事》现场展示
展览中,参观者可以拿起展台上的手电筒照向墙壁上静止悬挂的LED 屏幕中的汉代画像砖。当手电筒的光线触达画面时,红外摄像头即刻识别到光线的定位信息,并通过光晕蒙版调取播放相应的数字动画。顷刻间受光崖壁上的人物就被激活,他们载歌载舞、烹羊宰牛,形象生动地展示了汉代先民的生活状态。通过红外摄像头识别手电筒光线的位置,系统可以跟踪光线位置播放对应的数字动态画面,创造出与观众互动的艺术体验。
这种创新的艺术形式为观众提供身临其境的时空穿越体验,从手电筒照射出的光束中可以窥见汉代先民的社会生活与精神世界,感受中国人心中的大汉盛世。通过数字艺术和智能交互,传统文化以崭新的形式展现出来,激发了更多年轻观众对汉代文化的探索热情。同时,这件作品被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选中,作为汉代画像砖艺术的现场体验装置并委托艺术家对内容进行重新定制开发(见图3),这些具有前瞻性的研究和实践为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的馆藏作品展示提供了全新的应用场景和艺术体验范式。
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为艺术设计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通过虚拟现实头盔或增强现实设备,观众可以身临其境地体验艺术作品。人工智能技术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艺术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包括图像识别、姿态追踪、情感分析等。这些技术使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艺术作品更加沉浸、交互和个性化。
故宫与腾讯合作举办了“‘纹’以载道——故宫腾讯沉浸式数字体验展”,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结合裸眼3D 技术和数字化展示的创新应用。该展览利用VR和AR 技术还原了故宫中的倦勤斋部分场景,通过裸眼3D 的数字文物和高清放大文物,提供了超越实体文物展览的沉浸式体验。观众可以欣赏到高达5.3 米的裸眼3D 数字文物,这些数字文物不仅在尺寸上十分逼真,还保留了原始文物的细节和质感。这种数字化的展示方式使观众能够近距离欣赏和理解传统工艺美术的精髓。增强现实技术则可以将数字文物与实际展览场景相结合,使观众能够与虚拟的文物进行互动,深入了解其历史和文化背景。
在数字艺术和新媒体艺术领域,人工智能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艺术家可以利用机器学习算法进行图像处理和图形生成,创造出独特而引人入胜的数字艺术作品。此外,人工智能还可以结合数字艺术和交互设计,打造出令人惊叹的互动艺术装置作品,为人们提供了超凡体验。这些作品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与观众的互动,使观众能够与艺术品进行实时的、个性化的交流。通过人工智能的融合,数字艺术和新媒体艺术不仅能够呈现出更加创新和前卫的形式,还能够创造出独特而丰富的艺术体验,将观众带入一个全新的艺术世界。
新媒体艺术家王晨皓的作品《合奏》是一个六联屏交互体验装置(见图4)。六联屏上的六位唐宫仕女置身于巨大的腾讯会议界面框中,正襟危坐、吹拉弹唱,这一幕形成了奇异的反差感。这些唐宫仕女来自中国唐代名画《唐宫仕女图》。体验者通过点击交互面板上的小道具来激活物理装置,从而联动影像进入虚拟混维空间。作者尝试通过解构《唐宫仕女图》等经典画作,并使用交互体验设计语言去构建自己理解的中国古人心怀感恩与喜悦、处乱不惊、超然物外的深层精神世界。
作品中六位仕女身处斗室,悠然弹奏,不管遭遇任何一种危机(水淹、风吹、电击、烟熏、火烤、爆瓜),侍女们都不为所动,她们以静制动,继续协力弹奏好每一首乐曲。该作品旨在传达积极、乐观的精神以及东方文化崇尚的淡定与超然的心态和格局。
这件融合了数字艺术和交互技术的新媒体艺术装置作品以幽默的基调和象征主义的手法再现了当代生活中的各种危机给人们带来的身体伤害和心理冲击。它具有较强的艺术疗愈效果,向观众传达了直面危机、保持淡定的积极情绪价值。艺术和科技相融合的方式为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复兴提供了新的路径。《合奏》这件体验式公共艺术装置作品获得了业界的一致肯定,荣获了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创作一等奖、HONOR Talents 2022 荣耀全球设计大赛艺术互动装置赛道全球总冠军等多项大奖,在国内和米兰设计周展出时受到了不同地区和国家观众的热烈欢迎。它在北京艾恩艺术中心HONOR Talents“美向新生”艺术巡展展出时吸引了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各国大使驻足观赏,幽默且艺术化的体验打破了文化差异的壁垒,让各国大使主动关注中华传统文化。这种跨越文化差异以艺术体验达成情感链接的艺术作品能够促进国际间的文化交流和相互理解,为传统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的复兴提供了传播路径。
在应用场景与设计需求渐趋多样化、设计模式不断创新、跨界设计趋势成为主流的背景下,传统的视觉设计所看重的单一的知识与技能,难以解决当下现代社会复杂的数字化、虚拟化生存需求。
李政道曾说:“科学和艺术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吴冠中也谈道:“科学揭示宇宙的奥妙,艺术揭示情感的奥妙。”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可触媒体之父石井裕教授也指出:“麻省理工的研究人员,在努力追求以下四种层次的互补,以创作出足以打动人的作品。艺术:让我们向世界提问。 科学:让我们对世界给出解释。设计:让我们问题的解方准确解决。而技术则使得该解方足以被实现、被执行。”(见图5)
智能时代,艺术家和设计师与计算机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过去,计算机主要是作为完成设计工作的辅助工具,而现在,其与人与智能工具结成了合作伙伴。在这个新的合作关系中,专业人员像一位杰出教师,向人工智能传授以往的经验和知识。艺术家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工具进行实验和探索,快速生成多个创作方案并进行修改和优化。这种高效的创作过程为艺术家提供了更多时间和空间去探索和深化他们的创意。艺术家与计算机共同探索创造的领域,相互借鉴和学习,共同推动创意的产出。近年来,在美术院校毕业设计的创作过程中,很多学生尝试在一开始利用人工智能生成模型的输出作为创作的起点,再进行自主创作和深化,在后期创作遇到瓶颈时用AI 工具进行分析和评测,获得更为精准的设计反馈以推进创作深化。新一代的设计师和艺术家开始学习驾驭智能工具,在保持独立思考、作品原创性和作品的创作深度之间探寻一种平衡。可以说,工具的民主化大大降低了艺术和设计领域的技能门槛,“人人都是艺术家”也许在将来的艺术与设计领域不再是空谈。
人工智能赋能中国传统文化面临一些技术挑战。因为人工智能缺乏人类的情感和亲身经历的体验,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知容易流于浅层数据,这可能导致决策的偏颇、生成内容的失真和艺术风格以及表意的误差。数据的获取和隐私保护也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为了训练和应用人工智能系统,需要搜集大量的数据,而这些数据可能涉及个人隐私和版权等问题。要解决这些技术挑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创新,以提高人工智能在传统文化艺术中的应用能力。在人工智能赋能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过程中,还需要平衡文化保护和创新的关系。在推动传统文化艺术的创新过程中,需要谨慎处理保护和创新之间的平衡,尊重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和精神。
知识和创新是推动人类进步的源动力,人工智能和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传统文化的现代转译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和挑战,同时也需要我们保持开放的思维和持续性的探索,以推动艺术与科技的共同进步。吴军老师在《智能时代》这本书中说道,历次工业革命除了技术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引发了思维的革命,思维方式好与坏、先进与落后,决定了一个人能否利用好技术革命的成就,使自己成为时代的主人。“凡是过往,皆为序章”,让我们共同努力,积极拥抱智能时代,让传统文化在推陈出新的道路上绽放出更加夺目的文明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