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龙嘉,耿玉石
(中共山东省委 党史研究院,山东 济南 250002)
“沂蒙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大众在百年奋斗史中形成的精神谱系中的一种。精神是文化的特质,从近代以来文化演进的维度研究“沂蒙精神”的形成、发展以及提炼,对于今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富有时代意义。
“沂蒙”,作为自然地理的概念是指山东省中部的沂蒙山区。山东省的地势特点是中间高,四边低。全省超过1000米以上的山峰共有6座,其中有5座在中部,即鲁中山区。这5座山是泰山、徂徕山、蒙山、沂山、鲁山。现在所说的沂蒙山区,主要是指由沂山和蒙山两座山构成的山区。沂山处在临朐、沂源、沂水三县交界处,海拔1032米。蒙山处在蒙阴县的南部、平邑县的北部,海拔1156米,为山东省第二高山。这两座山,山脉起伏,延伸宽广,形成了沂蒙山区。现在所说的沂蒙山区,实际上还包括位于沂源县北部、淄博市博山区南部的鲁山的一部分,鲁山海拔1108米。
“沂蒙”,作为党的和行政区划的概念来认识,形成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之后。早在1941年2月,中共鲁中区委于沂南县建立了沂蒙地委,又称鲁中区党委第二地委,辖沂水、沂南、蒙阴、费(县)东等县委。同时成立了沂蒙专署,又称第二专署。这是第一次以“沂蒙”命名的党的和行政的区划概念。
在党的和行政的区划中,“沂蒙”的核心县是沂水、蒙阴。全国抗日战争前半期,这两个县是中共中央山东分局的实验县,并且析置出了新的县。1939年10月,由沂水、蒙阴两县析置出南沂蒙,1940年3月改称沂南县。1944年5月,由沂水、蒙阴、临朐三县析置出沂源县。另外,1946年4月,由费县析置出平邑县。这样,“沂蒙”在党的和行政的区划中,就由原沂水、蒙阴、临朐、费县4县与析置出的沂南、沂源、平邑3县组成。
正是由于上述“沂蒙”的自然地理位置和党的、行政的区划,在全国抗日战争中期担任中共中央山东分局书记的朱瑞说,“沂山、蒙山、鲁山形成的三角区内,是山东党领导抗战的中心区”(1)1941年底之前。。1984年,中共中央将由沂水、沂南、沂源、蒙阴、平邑、费县和临朐7县组成的沂蒙山区作为全国18个连片扶贫地区之一,山东省政府把扶贫指挥部设在沂水县城。正是由于“沂蒙”的自然地理位置和党的、行政的区划,“沂蒙”及“沂蒙山区”的概念不应任意扩大和改动。
现在有一种说法,认为是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省委书记郭洪涛首先使用“沂蒙”这一概念,依据是1938年6月30日郭洪涛发出的《关于山东战略计划问题致毛泽东、刘少奇、张闻天电》,这需要作一点分析。2016年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抗日战争军事史料丛书》(八路军·回忆史料)中载的这份电文,在谈到战略任务时说,“七、八、九三月创造以蒙山、抱犊山为骨干,包括新泰、蒙阴、费县以及泰安、泗水、沂(水)(2)“水”字为编者所加,原始文件没有。、莱芜各一部之根据地”。电文在谈到“为什么选择以(沂)(3)“沂”字为编者所加,原始文件没有。蒙山为根据地”时,列举了五条理由,并依此列举了八条作战步骤。怎样看待这份电文?电文的注释说:“此件原抄件错漏较多,请郭洪涛对原抄件进行了校阅,根据其校阅的意见,并参考《中共山东党史大事记》,作了加工注释。”这表明,现在看到的电文已不是原始件,而是在70多年后进行了两个方面的改动,一是郭洪涛的校阅,二是编者参考了《中共山东党史大事记》,并进行了加工。那么,怎么看待这份改动了的电文?仔细阅读这份改动了的电文,可以发现存在着明显的矛盾之处,编者在电文中出现的“沂”字之后加了一个“水”字,其表意显然是指行政区划沂水县,并非是指沂山,更不是指沂蒙山。编者又在电文中出现的“以蒙山为根据地”之前加上了一个“沂”字,将“蒙山根据地”变成了“沂蒙山根据地”,其表意显然扩大了电文原始件的含意。电文后面再也没有出现“沂蒙”二字。通读整篇电文,可以发现编者的改动是违背原文表意的,因而得出结论说郭洪涛首先使用“沂蒙”这一概念,值得质疑。
精神是文化的特质。文化是在碰撞、交融中演变的。因此,我们研究“沂蒙精神”,就应从近代以来沂蒙山区文化的碰撞、交融中着眼。
山东进入近代社会,是从1860年清政府被迫签订《北京条约》开始的。在此之前,沂蒙山区的传统文化怎样?首先,当时沂蒙山区的社会文化是一种贫困中自给自足的农业文化。其次,自给自足的农业文化的特点之一是凝固性强、流动性差,加之沂蒙山区山峰连绵起伏,沟壑纵横交错,交通极其闭塞,就使得文化的凝固性更强、流动性更差了。沂蒙山区这种文化的精华表现在哪些方面?这需要深入地研究。我们认为表现在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国家兴盛,民众安居”。这八个字在不同阶层的人们的身上有不同的体现。在开明人士方面,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忧国忧民的文化;在普通大众方面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的文化;在底层大众方面,是“等贵贱,均贫富”的追求平等的文化。
1860年,当西方资本帝国主义国家闯进山东大地后,沂蒙山区社会的生产方式和思想文化都开始了缓慢的变化。作为异域文化的西方近代文化是如何进入沂蒙山区的呢?一种是进入式,如外国人进入沂蒙山区办教堂,沂水的王庄教堂就是典型一例。一种是吸入式,如沂蒙山区人出国留学,沂水的周锡麟和刘溥麟留学日本就是先例。不管是进入式,还是吸入式,西方近代文化都在与沂蒙山区的传统文化相碰撞、相融合,只是不像交通要道和大城市那样碰撞激烈、融合程度深。
像沂水周锡麟、刘溥麟一样的留日学生,他们在日本加入同盟会,回国后在家乡或兴办学堂,或从事革命活动,投身辛亥革命,并献出宝贵生命,一生为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而奋斗。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本身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与西方近代文化相融合并经过创新而形成的。正如他自己所说:“余之谋中国革命,其所持主义,有因袭吾国固有之思想者,有规抚欧洲之学说事迹者,有吾所独见而创获者。”(4)中山大学历史系孙中山研究室.孙中山全集(第7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5:60.周、刘等人之所以能够在沂蒙山区传播、实践三民主义,是因为这里有接受三民主义的土壤,这里的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有能够融合的一面。
孙文主义的传播、辛亥革命,都在沂蒙山区的民众中推动了思想文化的解放,打开了历史进步的闸门,促进了社会的变革。但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并没有变,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并没有完成。历史表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我们称之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无力承担这一历史责任,只能让位于新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起始于五四运动,而五四运动是因山东问题引发的,所以五四运动在山东具有广泛而深入的影响。五四运动之后,山东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祥地之一,济南共产党早期组织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组织之一。沂蒙山区最早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是沂水县的李清漪、刘鸣銮和蒙阴县的刘晓浦、刘一梦,他们都是于1924年、1925年间在上海大学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他们开始把马克思主义传播到家乡,但是在大革命时期并没有产生大的社会影响。到1928年6月建立的中共沂水县委,是沂蒙山区最早出现的中共县级党组织。马克思主义与沂蒙山区的传统文化的精华相融合而形成的社会革命运动,则是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共产党领导的著名的1933年5月的沂水暴动、7月的蒙阴与新泰两县交界的龙须崮暴动,表明马克思主义已经在沂蒙山区扎下了根。但也应该指出,暴动举行的条件并不成熟,是执行王明“左”倾教条主义路线的产物,其悲壮的失败和严重的损失至今令人深思。共产党领导的沂蒙山区的革命运动的再度兴起,则是在卢沟桥事变之后。
全民族抗日战争开始不久的1938年1月15日,中共中央指示山东省委,“工作的重心应当放在鲁中区。……尤以莒县、蒙阴等广大地区为重心”。(5)中国抗日战争军事史料丛书编审委员会.中国抗日战争军事史料丛书(八路军·文献一)[Z].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15.从这时起到1943年8月,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文化经过碰撞、融合、发展,形成了新民主主义文化,其特质凝聚为“沂蒙精神”。因为有先进的理论和政党的指导,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是存在的,但主流是优秀文化的融合。
优秀文化的融合主要有六次。第一次是1938年7月下旬,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省委进入沂蒙山区,把马克思主义,中共的思想文化和路线、方针、政策带进了当地,并与当地的传统文化的精华相结合。第二次是1938年11月,黎玉、张经武率领中央派遣的近200名干部从陕北到山东,其中相当一部分进入沂蒙山区,接着八路军山东纵队成立,指挥部设在沂蒙山区,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共的思想文化和路线、方针、政策与当地传统文化的精华相结合。第三次是1938年下半年,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省委调清河区的第三支队一部、鲁东区的第八支队、胶东区的第五支队一部进入沂蒙山区,把山东不同地区的传统文化的精华带进了当地,并与当地的传统文化的精华相结合。第四次是1939年6月,徐向前、朱瑞率领八路军总部、野战政治部和抗大第一分校的部分干部进入沂蒙山区,8月成立八路军第一纵队,第一纵队指挥机关设在沂蒙山区,进一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共的思想文化和路线、方针、政策与当地传统文化的精华相结合。第五次是1940年7月26日至8月26日,在沂蒙山区召开了山东省联合大会,选举成立了山东省临时参议会和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这是一次全山东抗日根据地的马克思主义与各地传统文化的精华相融合的盛会。第六次是1941年9月下旬,根据中共中央书记处、中央军委指示,陈光、罗荣桓率领一一五师师部移驻沂蒙山区,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共的思想文化和路线、方针、政策与当地传统文化的精华相融合。如此高频率、高强度的马克思主义与优秀传统文化、民族革命实践相结合,不仅在沂蒙山区是前所未有的,就是在全山东省也是前所未有的。更为重要的是这种融合而成的新文化,不仅突破了沂蒙山区文化的地域性,也突破了山东文化的地域性。
这种新文化是什么?就是新民主主义文化。在六次大融合期间的1940年1月9日,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作了题为《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与新民主主义文化》的讲演,2月20日在延安出版的《解放》期刊上刊登该文时将题目改为《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指出:“所谓新民主主义文化,一句话,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他又指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6)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98.半年多后的1940年9月2日,山东省临时参议会通过的《山东省战时施政纲领》第五条规定:“普遍实施新民主主义教育,发展文化事业,培养专门人才,发扬民众抗战精神,粉碎敌人奴化教育。”(7)山东革命历史档案资料选编(第五辑)[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2:134.这是山东抗日根据地首次将新民主主义文化作为建设的目标之一提出来。当年的11月11日,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发出号召:“创造一个新民主主义的新山东。”(8)山东革命历史档案资料选编(第六辑)[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2:57.这是山东抗日根据地首次提出以新民主主义论为指导,创造一个具有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新社会形态。无疑,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新民主主义社会建设自此进入了新阶段,作为山东抗日根据地中心区的沂蒙山区亦然。
值得今天研究者关注的是,在山东省联合大会召开期间的1940年8月16日杨希文所作的《急待开展的山东新文化运动》报告,报告阐述了全国抗日战争期间文化运动的重要性,指出了文化运动的任务是“争取群众、坚持抗战、团结进步,反击日寇的文化进攻,辅助其他抗战建国工作,奠定新文化的基础”;确定了文化运动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的或真三民主义的”,是抗战的、民族的、民主的、大众的、科学的;提出了文化运动紧急任务;号召开展战地新文化建设。显然,杨希文的报告接受了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的观点,只是在对文化运动性质的概括中增加了“民主的”说法。
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建设需要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其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正确性是关键。在山东抗日根据地处于最困难阶段,也是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推进的重要时期,中共中央委派刘少奇到山东指导工作。刘少奇在山东指导工作的1942年4月至7月,正是整风运动开展之始,所以刘少奇在参加与领导山东分局做出《抗战四年山东我党工作总结与今后任务》的决议时,贯彻了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的精神。从思想文化的角度看刘少奇指导山东工作,应该承认极大地推进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建设。刘少奇尖锐指出,没有认真发动群众,普遍实行减租减息,改善雇工待遇运动,是山东各项工作中最薄弱的一环。决议要求,“认真改善群众生活,普遍动员组织基本群众,真正地依靠群众,反对脱离群众的一切官僚主义错误倾向”。决议指出,“开展群众运动,打破官僚主义,在山东不只是一个艰难的工作问题,而且是一个严重的观念斗争问题”;“为了彻底展开真正的群众运动,首先必须在党尤其是在领导机关内,加强关于党与群众的联系、群众工作的意义及重要性的教育”;要“彻底纠正与克服脱离群众、轻视群众,不作群众工作、忽视群众运动和组织、忽视群众生活的改善、甚至违反群众利益的非阶级非党的观念”;“在今天的山东,如果不能在认识上、在实际工作中把群众工作提高到建设根据地工作的第一位,则一切工作都做不好,一切计划与政策都将是空洞无力的,即我们便必然失败”;“为展开群众运动,动员并组织群众,必须认真地普遍地实行减租减息、改善雇工待遇”。(9)山东革命历史档案资料选编(第九辑)[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3:78-79.在刘少奇提出批评之后,山东分局立即作出了开展减租减息、改善雇工待遇的群众运动的决定,并将群众运动作为中心工作。
刘少奇的指导,山东分局的决议,首先从思想文化的观念层面上解决了党与群众关系这一根本问题,又从实际工作的实践层面上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减租减息改善雇工待遇的群众运动。这在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新民主主义社会建设中,尤其是在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中,起到了历史性作用。
从刘少奇到山东指导工作开始,山东分局领导人就根据中央指示和山东的实际情况,认真检讨、研究对敌斗争和军事建设问题。在对敌斗争方面,确立了“政治攻势为主,游击战争为辅”的战略方针和“分散性、地方性、群众性游击战”的斗争方针。在军事建设方面,决定更加密切与群众的联系,实行主力部队、地方部队、群众武装三结合的体制。军队与群众关系问题,是人民军队建设的根本问题。当时在“部队中产生了一种对群众工作极不正确的认识,以为我们进行群众工作,单只为着军队,殊不知道我们军队本身之所以有存在之必要和不顾牺牲进行战斗,就是为着群众”。(10)中国抗日战争军事史料丛书编审委员会.中国抗日战争军事史料丛书(八路军·文献四)[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16:93.为了解决这一错误观念和在这一错误观念指导下的实践中的问题,部队从上到下,特别是在干部中,彻底克服这一偏向,加强群众观念,从而在军民之间形成了一种鱼水之情。
1943年7-8月间,共产党领导的敌后山东抗日根据地已发生了四个方面质的变化。第一,粉碎了国民党顽军李仙洲部配合第三次反共高潮进行的入鲁反共的图谋。第二,礼送国民党的中间派于学忠部及山东省政府撤出山东。第三,同日伪军、地方顽军经过激烈战斗,夺取了于学忠部撤离后的沂鲁山区和诸(城)日(照)莒(县)山区两大战略要地。此举与冀鲁豫边、冀南、太行抗日根据地军民胜利进行的卫南战役、林南战役一起揭开了中国抗日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第四,山东省临时参议会一届二次会议通过了新的《山东省战时施政纲领》,规定:“按照新民主主义原则,加强民主建政”;“按照新民主主义原则,加强经济建设工作”;“发展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教育事业”。(11)中共山东党史大事记[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2:350.同时决定将“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更名为“山东省战时行政委员会”。上述四个方面的质的变化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山东抗日根据地已成为敌后山东抗战的中流砥柱;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已建设成为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并将进入一个更高的发展阶段;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文化已建设成为“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沂蒙山区,尽管自1942年始就不再是山东党、政、军、民领导机关的驻地,但依然是中心区之一,并且从社会性质来说已成为新民主主义社会,其新民主主义文化的特质“沂蒙精神”已淬炼而成。
敌后山东抗日根据地,经过1944年全年和1945年春夏季的局部反攻,特别是1945年8月9日苏联对日宣战后的全面反攻,得到了迅速扩展。与此相伴随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也得到了新的大发展。
1945年9月全国抗日战争胜利到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山东解放区的新民主主义文化,经历了一次大融合和一次再发展,又经历了军队与干部北上东北、建立巩固的根据地和南下江南、解放全中国两次大传播。1945年下半年至1947年1月,华中解放区的军队、干部陆续移入山东解放区,这是南方华中解放区的红色文化与北方山东解放区的红色文化的一次大规模融合。沂蒙山区是这次大融合的重点地区之一。1946年下半年至1948年上半年山东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对各阶层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实际的触动是极为深刻的。沂蒙山区亦是如此。大融合和深触动,推动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再发展。历史发展到这时,“沂蒙精神”进一步突破了沂蒙山区的地域局限,成为整个山东解放区的新民主主义文化的精神特质,而且经过“北上”与“南下”的两次大传播,又突破了山东解放区的地域局限,远播于白山黑水、大江南北。
1949年新中国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的执政党。1956年我国经过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开始了由新民主主义文化向社会主义文化的转变。从革命党变为执政党,由新民主主义文化变为社会主义文化,在革命中形成的群众路线面临着新的考验。党在思想文化方面确立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群众观点;在实际工作方面形成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领导方法,如何传承,又如何光大?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沂蒙山区共产党人为了整治山穷水恶的自然环境,改善人们的生存条件,党群一心,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既取得了丰硕的物质成果,又推进了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但也应该看到,由于官僚主义的侵蚀,部分地方存在着党群关系拉大距离的现象,部分群众存在着“一穷两难三不通”的境况。(12)一穷,即人均纯收入低;两难,即吃水难、上学难;三不通,即不通车、不通电、不通广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沂蒙山区党、政府和人民群众,同心协力,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搏浪前行。例如,经过1985年至1995年十年的奋斗,沂蒙山区七县在全国18个连片扶贫的地区中,率先实现整体脱贫。又如,于20世纪末在市场经济中崛起的沂水镇,成为独具特色的“中国三城(食品城、布鞋城、油顶城)”。在经济快速发展中,沂蒙山区党、政府、人民群众创新性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但是,我们应该正视,在1938年至1989年长达半个世纪的革命、建设、改革的岁月中,并没有从沂蒙山区乃至全山东的新民主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提炼出其特质——“沂蒙精神”。“沂蒙精神”的首次面世是1990年,之后又经过了三次完善和提升。
1989年政治风波之后,中共中央经过反思,决定下大力气抓党的建设。在抓党的建设中,一方面重视思想文化建设,一方面发扬优良传统,密切党群、干群关系。1990年3月,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同年4月,中共山东省委书记姜春云第一次把“沂蒙精神”概括为“立场坚定,爱党爱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16个字。根据省委指示,1991年山东省召开了首届“沂蒙精神”研讨会。显然,“沂蒙精神”的面世,与政治风波之后党中央通过的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有关,“沂蒙精神”的前8个字“立场坚定,爱党爱军”,在当时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随着苏联解体、东欧巨变,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实践陷入低潮。这样的世情在中国国内引起了一定反响,主要表现为有的人对社会主义前途缺乏信心,有的人对改革开放产生质疑。在这历史发展的紧要关头,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88岁的邓小平到南方视察,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他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他反复强调,要抓住时机,加快发展。邓小平南方谈话后的6月9日,江泽民在中央党校发表了讲话,表示倾向于使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提法。7月28日,江泽民在临沂视察时提出了“弘扬沂蒙精神,振兴临沂经济”的要求。江泽民虽然没有对“沂蒙精神”的内涵发表意见,但是提出了“沂蒙精神”要为经济服务,也就是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1997年7月,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和临沂市委召开“沂蒙精神”研讨会,对沂蒙精神做出了新的提炼,即“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与1990年4月时对“沂蒙精神”的表述相比,去掉了“立场坚定”,增加了“开拓奋进”。2001年5月21日至6月1日,中共中央宣传部长丁关根到山东调研时,对“沂蒙精神”提出意见建议。临沂市委据此对“沂蒙精神”做了新的提炼,即“爱党爱国,艰苦创业,改革创新,敢为人先,不懈奋斗,无私奉献”,将原有的16个字增加到24个字,把“爱军”改成了“爱国”,把“开拓奋进”去掉了,增加了“改革创新,敢为人先,不懈奋斗”。
2002年11月召开的中共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2004年7月,山东省委宣传部、临沂市委等部门召开了“沂蒙精神”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研讨会。研讨会决定将“沂蒙精神”的表述恢复为1997年7月的表述,即“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与2001年对“沂蒙精神”的表述相比,把“爱国”改回了“爱军”,去掉了“改革创新,敢为人先,不懈奋斗”,恢复了“开拓奋进”。
纵观上述1990年至2004年“沂蒙精神”的提炼史,对照2013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看望沂蒙老区人民、重温“沂蒙精神”的谈话,可以看到,对“沂蒙精神”的提炼存有某种“单向性”。
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之始,中央作出了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以端正党风。不久,全党又深入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从严治党拉开了序幕。在这一背景下,2013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到山东临沂视察,就“沂蒙精神”发表了谈话。他说,“这次来沂蒙,就是看望老区人民,重温沂蒙精神”;“革命胜利来之不易,主要是党和人民水乳交融。怎么交融,党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为人民谋解放,另一方面,是人民跟党走”,他十分感慨地说,“可歌可泣”。(13)沂蒙精神志[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9:356.这一段朴实而深刻的话语,表达了水乳交融的党群关系,是中国革命胜利之本的思想;水乳交融的党群关系的形成,是党与群众“双向”努力的结晶。这个“双向”,首先是党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摆在第一位,并为之而奋斗,再者是人民群众信任党、热爱党、跟着党,奋斗前行。习近平又说,“山东是革命老区,有着光荣传统。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对我们今天党的建设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14)沂蒙精神志[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9:356.这一段语重心长的话语,表达了“沂蒙精神”的核心是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党群、军民关系,这种精神不仅是沂蒙山区的,也是整个山东优良革命传统的观点,还表达了“沂蒙精神”对现实的党的建设有着重大作用的观点。
2022年5-6月间,中共山东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召开。大会通过的报告对“沂蒙精神”做出了新的提炼,即“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显然,新的提炼是在习近平提出的“水乳交融、生死与共”八个字的基础上,增加了“党群同心、军民情深”八个字。这样就鲜明地显现出党群之间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关系是“沂蒙精神”的核心。军民关系是党群关系一个方面的反映。
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不论是在夺取政权的革命年代,还是在取得政权的和平年代,都是决定党生死存亡的大问题。中国共产党早在二大通过的第一个党章中就指出:“党的一切运动必须深入到广大的群众里面去”。自此,经过大革命和土地革命的淬炼,党提出了群众路线的概念,并日益深刻地认识到群众路线的重要性。全国抗日战争中,党经过认真提炼,使群众路线具备了成熟的理论形态,其标志是1942年毛泽东为中共中央所写的《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其中提出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正确的领导方法。在全国抗日战争接近胜利的1945年党的七大上,把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精神载入了党纲和党章。刘少奇在修改党章的报告中对群众路线做了系统的阐述。他指出,党的群众路线,“就是要使我们党与人民群众建立正确的关系的路线,就是要使我们党用正确的态度与正确的方法去领导人民群众的路线”。他阐述了党的群众路线所包含的四项内容: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新中国建立后,党随着地位的变化,对群众路线的认识也在深化。在1956年党的八大上,邓小平在修改党章的报告中提醒全党注意:“由于我们党现在已经是全国范围执政的党,脱离群众的危险比以前大大地增加了。而脱离群众对于人民可能产生的危害,也比以前大大地增加了。”党情民情要求党要认真宣传和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反对党组织和国家机关中滋长着的官僚主义。党在漫长的夺取政权和执掌政权的岁月里,一直坚持与人民群众建立一种正确关系的群众路线,这种正确的党群关系,就是充分体现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的关系。
历史已经证明,现实正在证明,贯彻执行体现“沂蒙精神”的群众路线,是坚持党的领导,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的至为重要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