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易
“年糕,年糕,年年高”,冬至打年糕是我们家乡的传统习俗。
冬至前后,寨子里散发着一股熟悉的味道,十里飘香,引得人们纷纷驻足。“是年糕,打年糕喽!”寨子里运来一车车糯米,白花花的,仿佛车上撒了白霜,看着十分亮眼!大人们争着拿糯米去蒸糕,孩子们也迫不及待地跑去厨房看热闹!糯米放入蒸笼,米香一点点飘到小朋友们的鼻子里,诱惑十足!在厨房的蒸汽中,孩子们的脸被映得红彤彤的,像烤红的炭炉一样,看着十分喜庆。
不一会儿,糯米蒸好了,可以打糕了!人群开始骚动,孩子们看着又白又香的糯米,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蒸糕师傅大喊一声:“可以开始了!”人群中好几个穿白衬衫、身强力壮的哥哥就挽上衣袖,拿着木槌,拼尽全力地舂糯米。活泼淘气的孩子们也会抓紧机会,好好体验一番打糕的快乐。可淘气的糯米不是跳上他们的脸颊,就是飞到他们的手中,不久,他们一个个就都变成了“小花脸”。
等到糯米变得黏稠成团,年糕就打好了。阿姨们为了让街坊邻居吃着不粘手,先在砧板上铺上薄薄的一层熟豆粉,再用菜刀将黏糊糊的年糕切成长条状的小块。轻轻一咬,软糯香甜,年糕独有的米香味在嘴中弥漫,说话时,仿佛空气中都带着浓浓的甜味,让人欲罢不能。大伙一边吃年糕,一边谈论今年的收成,丰收的喜悦在人们的欢声笑语中四处回荡。
可孩子们就不同了,我们最讨厌年糕上面的熟豆粉了,每次都要拍掉那些粉,粘得满手都是黏糊糊的年糕才开心!
冬至打年糕,打的是春种秋收的丰收年景;品年糕,品的是邻里之间的温暖情谊!
指导老师/丁国超
发稿/沙群
手工打出来的年糕真的又糯又香,哇,馋得我口水都要流出来了!//@小静老师:天南海北,民俗风情各不相同,唯有吃年糕是一致的,因为年糕意味着對未来的期待。祝同学们年年高、节节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