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吉乐 张东星 王 蕾 武慧敏 郑晓珂,3 马利刚※
(1.河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2.河南中医药大学医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3.河南省中药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 郑州 450046)
“课程思政”的育人理念由上海市委、市政府于2014 年首次提出[1],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试点[2]。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3]。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开创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教育部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进一步提出了“课程思政”的概念[4]。课程思政,简而言之,就是高校的所有课程都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作为新时代党加强高校人才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新举措、新方向,课程思政从根本上回应了“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等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5]。
为了了解当前我国课程思政研究现状,为今后开展“课程思政”相关研究提供方向,文章利用可视化软件CiteSpace 5.8R3c,对中国知网(CNKI)中所收录的我国“课程思政”相关中文文献和中文核心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
1.1 研究工具使用CiteSpace 5.8R3c 可视化分析软件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
1.2 数据来源文献数据来自CNKI,检索所得文献分为中文文献和中文核心文献,起止时间设定为2017年—2021年,检索词设为“课程思政”,来源类别选择学术期刊。结果共导出中文文献5158篇,其中中文核心文献460篇。
2.1 文献发表情况历年的文献数量变化情况,反映了该领域研究的理论水平和发展速度,是衡量该领域学术研究情况的重要指标[6]。自2018年起,中文文献和中文核心文献发文量均呈快速增长趋势(见图1)。并且随着社会各界的重视,未来几年,课程思政研究的快速增长趋势还将持续。
2.2 机构合作情况分析在CiteSpace中将网络节点设置成机构,绘制课程思政研究的机构合作图谱。
中文文献方面,共有61个机构对课程思政相关领域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机构为各大高校。其中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园艺园林学院、临沂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郑州轻工业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发文频次分别是6 篇、5 篇、4 篇和4 篇,是课程思政研究中的主要力量。见表1。
表1 课程思政研究中文文献高产机构信息
在中文核心文献方面,主要研究机构为各大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出现频次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其中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2019年就发表了课程思政相关的核心文献,发文时间相较于其他机构早,在我国课程思政研究中起到引领作用。见表2。
表2 课程思政研究中文核心文献高产机构信息
2.3 关键词分析关键词作为学术论文研究主题和内容的精炼表达,其关联性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学科领域中的研究热点[7]。因中文核心文献的关键词更具代表性,故以下研究我们主要分析中文核心文献。
2.3.1 共现分析将网络节点设置为关键词,得到关键词共现关系图(见图2)。在课程思政研究的中文核心文献中,关键词“思政课程”“立德树人”“思政教育”的中介中心性均大于0.2,出现频次均在30 次以上,为该领域研究的热点内容。通过结果看出,近几年来课程思政研究的内容相对集中,主要围绕思政、教育、改革等方面开展,研究热点的相对集中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课程思政相关研究的全面发展。
图2 课程思政研究中文文献(上)和中文核心文献(下)关键词共现关系
2.3.2 研究路径演进高频关键词在相关领域研究很有代表性。利用时序排列功能对高频关键词出现年限进行分析,可以展示国内课程思政研究在不同时间阶段的研究前沿及发展脉络[8]。
通过对中文核心文献关键词的梳理,发现我国课程思政研究热点多在2018 年—2021 年提出。2019 年之前,我国课程思政研究处于启动阶段,研究较少,研究热点集中在“协同育人”“思政教育”等方面;2019 年以后,我国课程思政研究内容进一步丰富细化,且开始将思政与微生物学、护理、大学物理、大学英语、新闻史学等具体学科融合。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研究热点同样涉及互联网、翻转课堂、在线教学等方面。见图3。
图3 课程思政中文核心文献时区演化图
2.3.3 热点关键词预测选择“关键词”为节点,进行可视化分析,然后对其分别进行突现分析。中文核心文献突现的13 个关键词中,最大的节点是2019 年的“思政课程”,最小的节点是2020 年—2021 年的“思政课”。而“在线教学”“实践路径”“思政教学”的突现时间从2020 年至今,说明在未来几年,相关研究仍然可能是热点。见图4。
本研究利用CiteSpace 5.8R3c可视化分析软件,直观展示了当前我国课程思政研究领域的文献发表量、机构、关键词等多个层面,从而全面了解当前“课程思政”相关研究的现状。
从以上分析中可知,“思政课程”是中文核心文献中的最高频关键词。“思政课程”指的是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而设定的课程[9],“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用字相似,但意思不尽相同。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是思想政治教育从显性灌注到隐性渗透的转变。从关键词突现图中也可以看出,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关于在线教学的研究在未来将可能是热点。
从以上分析中也可以看出当前“课程思政”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在机构合作图谱中,中文文献和中文核心文献各大研究机构的中介中心性均为零,说明在课程思政研究中各大机构不曾合作,联系不甚紧密,信息尚未能够有效传递。加强交流合作,可能进一步推动“课程思政”研究领域的发展。同时还发现,当前我国关于“课程思政”的研究还停留在“育人”层面。事实上“课程思政”的教学素材还可包括“工匠精神”“自主创新”“科学精神”等广泛内容,研究人员可以尝试从这些层面上开展研究。同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从2020年暴发至今,对我国教学模式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此过程中,国内广大医生和科学家通过刻苦钻研,取得了众多抗疫成果。教学工作者也可以从这方面入手,将“课程思政”与教学内容联系起来。
综上所述,我国关于“课程思政”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未来可加强机构间合作,从更深层次、更多方面继续开展相关研究,并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实现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教育教学之间的良性互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学科为引领,构建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和其他各学科协同一致、合力育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格局,使学校各方力量、各种资源、各类课程都能发挥育人价值[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