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学专业

2024-01-08 06:33延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延安大学学术期刊中心
关键词:考研陕西省大赛

生物科学专业前身可追溯到抗战时期延安自然科学院生物系,1986 年恢复建系设三年制生物教育专业(专科),1987 年首届招生,1993 年获批生物教育本科专业,1994 年招收本科生,2001年更名为生物科学专业。2008年确定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2013年为陕西省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专业,2016年为陕西省首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学院。2019年入选陕西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0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生物科学专业建有“陕西省红枣重点实验室” “陕西省区域生物资源保育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陕西省生态农业科技创新示范站” “陕西省黄土高原菌产业生态循环发展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微生物资源开发与绿色循环利用陕西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等5个省级科研平台和17 个市级科研平台。拥有陕西省生物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陕西省生物科学与技术虚拟仿真实验中心等多个教育教学实训平台。

生物科学专业立足陕北,面向陕甘宁蒙晋毗邻区并辐射全国,紧扣新时代生物科学发展脉搏和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及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突出专业的师范性和科技性,建立知行合一、产学研一体的协同育人机制。面向全国输送具有延安精神特质、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系统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并富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能够在生物学及相关领域从事教育、科研、技术研发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生物科学专业充分发挥专业教师博士占比高、团队协作强、平台水平高、高层次人才集中、校地合作紧密及学校地处革命圣地的区位优势,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目标。

延安大学生物科学专业目前有专任教师38 名,其中教授8 人(三级教授2 人),副教授15 人,讲师15 人。有硕士生导师25 人,博士生导师2 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 人,陕西省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作委员会副主任1 人,陕西省高校教指委工作委员会委员2 人。获得宝钢优秀教师奖3 人,学科带头人2 人。拥有教育部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 支,陕西省生物学教学团队1 支,省级科研创新团队4 支。教师中荣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陕西省教学名师、陕西省师德标兵和陕西省三秦学者等省级及以上人才称号多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33人,占比86.8%,学历结构合理。本专业在校学生264人,年招生人数约60人,生师比约为6.95∶1。

本专业充分发挥现有人才、平台、团队等自身优势资源,以地方特色产业资源、物种资源以及区域产业发展需求为落脚点和着力点,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建设,近年来,承担了国家、省、市级科研项目200多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项,荣获省部级科技奖6项。发表学术论文1 000 余篇,其中在NatureCommunications、ProgressinNeurobiology、Horticulture Research及一区期刊上发表论文150 多篇,有18 篇论文入选ESI 高被引和热点论文,被SCI、EI、ISTP、SSCI 收录500 余篇。授权国家专利100 多件(其中发明专利15 件),编著出版教材10余部。本科生考研率与就业率连年居高,考研率年均保持在35%以上,学院连续23年被评为“延安大学考研工作先进单位”。专业人才培养成效凸显,学生在国际遗传工程机器设计竞赛(iGEM)、“互联网+”“挑战杯”等各类大赛中获奖100 余项,其中获iGEM 大赛获金奖2 项、银奖2 项,全国互联网+大赛国家级铜奖2 项、“挑战杯”国家级铜奖1 项,各类大赛省级奖73 项。陕西省高校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及全国“华文”比赛多个教学奖项。本科生参与发表论文18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100余篇。

猜你喜欢
考研陕西省大赛
“鸟人”大赛
插秧大赛
陕西省自强中等专业学校简介
考研,我是怎么坚持过来的
考研,我是怎么坚持过来的
陕西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实践与思考
聚焦两会
工作十二年后,我才去考研
陕西省阅读文化节
说谎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