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红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管理工程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0)
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定义为“基于实现学生特定学习产出的教育过程”,是由美国学者Spady等人于1981年提出的[1]。该理念要求教育以实现预期的学习效果为目的,利用反向设计的理念,使一切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课程设计都围绕着预期的学习结果展开。它实现了教育方式的转换,是学习产出驱动整个课程活动和学生学习过程。OBE关注这几个问题:学生预期学习成果是什么?为什么学生需要取得这样的学习成果?如何帮助学生有效地实现这些学习?如何评估学生取得学习成果的程度?
OBE教育理念应用研究聚焦在课程思政、专创融合、岗课赛证等。孙宝芸等[2]以“道路勘测设计”课程为例,以学生为中心,融合课程思政建设,采用线上线下混合+BOPPPS的教学模式,构建以学生的学习成果为核心的教学评价体系;邱斌等[3]以工程教育认证+德育教育+专创融合为抓手,构建了电子信息类专业模块化、层次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尚梦芳[4]结合专业岗位群的需求,构建“岗课赛证”一体化建设的国际货运代理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的校企双主体考评体系。但OBE教育理念应用在连锁经营与管理专业的研究较少,曹爽[5]在“连锁门店运营管理”课程改革中,将企业运营的标准流程引入课程体系中,结合多样化的教学,极大地保证了学生学习成果与教学目标定位的统一。
连锁企业在品类管理岗位设有品类经理岗、门店运营岗、数据分析岗等,典型任务包括商品组合选择、品类陈列优化、市场促销优化、数据分析与应用等。企业在品类管理的门店陈列、商品组合、市场推广、商品定价等方面不断尝试,以提升企业绩效。如丝芙兰(上海)的小众香氛品类管理,通过广搜集、精运营、重培训,优化线下门店陈列、线上曝光、市场推广,2021年小众香氛销售同比增长101%。湖北黄商集团战略实施品类管理,聘请品类管理顾问开展相关培训,制定品类业务计划书,升级改造门店,在2021年销售同比增长27.7%,并且未来将积极在多业态下品类管理方面进行研究及探索[6]。但《中国零售企业品类分析现状调研与实施(2023)》中提到,当前零售企业在品类管理执行中存在管理体系建设不充分,与市场营销、供应链等协同性较差,数据联动不足,专业人才和管理工具缺乏等问题[7]。
“品类管理”是连锁经营与管理专业国家教学标准中的核心课程。从企业角度来看,在专业调研中发现,44.88%企业认为它是职业能力提升的重要课程。从院校角度来看,青岛职院采用了混合式教学设计;山西职院基于虚拟店铺经营开展模块化教学;广州番禺职院、安徽商贸职院从产教融合的角度设计品类管理教学,依托校企合作企业、校企合作项目等完成实践学习;广东农工商、南宁职院采取基于岗课赛证的一体化建设课程[6]。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连锁经营与管理专业2021版人才培养方案》是基于OBE的教育理念进行设计的,“品类管理”是核心课程、“金课”建设项目,课程开设在第3学期,学时数为54学时(理论18学时,实践36学时)。旨在重点培养学生品类定义能力、品类角色定位能力、品类评估能力、制定品类目标和选择品类策略的能力,同时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品类管理的五大战术,并能够对品类管理在连锁企业内容的具体实施有所推动。在课程教学组织实施方式上,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的项目化教学模式,线上教学基于超星泛雅平台完成视频播放、案例引入、项目分享、讨论交流等环节,课程资源还包括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课程资源、企业的数据资源与实训平台。线下教学结合线上学习资源实施模块化教学,有机地践行项目、案例、情景、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课程教学团队共5人,其中高级职称3人,讲师2人,双师素质100%,1+X品类管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师资培训的教师3人,教师团队结构合理,师资强大。
基于OBE并融合《品类管理岗位规范》(T/CCFAGS 013-2019)、《品类管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T/CCFAGS 013-2020),在2021版人才培养方案中,对“品类管理”的预期学习成果进行梳理,具体学习成果目标如下。
1.素质目标。(1)课程支撑度高:一是团队合作能力(ST1-2),能够在团队中发挥团队合作精神,与其他成员协同有效地工作;二是职业发展规划能力(ST3-3),能够理解并描述行业与企业发展历史、行业现状、未来趋势、岗位相关知识等,并撰写切实可行的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规划。(2)课程支撑度中:一是职业(劳动)、家庭、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ST1-1);二是创新创业能力(ST2-1),能积极运用相关知识以及个人经验,敢于突破常规,运用创意思维在创作活动中提出独到的见解;三是沟通表达能力(ST1-3),在服务过程中能灵活应用口头、图形和书面等方式沟通;四是现代信息工具的使用技能(ST2-2),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工具,收集、识别、分类、评价、引用和规范管理多种信息资源,以处理连锁经营与管理任务和有关问题。(3)课程支撑度低:身心健康(ST3-1)和创业能力(Gb5-4)。
2.知识目标。(1)课程支撑度高:能够展示对专业基本知识的理解,并识别和阐述其具体实践及应用的领域(Gb1-1);(2)课程支撑度中:能够描述专业群其他专业的业务和问题、核心理论与方法,并识别和阐述其具体实践及应用的领域(Gb1-2)。
3.技能目标。(1)课程支撑度高:一是认知与工具运用能力中的商品管理问题(Gb2-2)和客户管理问题(Gb2-4),能够选取合理的管理办法与工具完成商品的采购、储存、配送、陈列、销售等;能够选取合理的客户服务内容、服务方法、客户管理方式等完成客户服务与管理;二是问题解决能力(Gb3-1),能识别经营中的突出问题,创造性设计有效解决方案,并考虑政治、经济、社会效益相统一等因素。(2)课程支撑度中:一是认知与工具运用能力中的市场调研(Gb2-1)和“场”管理问题(Gb2-5),能够选择合理的调研方法、信息分析方法、调研报告展示工具;能够选取合理的设计工具完成企业门店的陈列图、布局图、促销广告、价格牌等的设计。二是专业综合实践能力(Gb4-2)。
根据岗位流程及预期学习成果,课程内容重构为课程认知、品类调研、品类分析、品类实施与回顾,实行项目化教学,每个支撑度的内容包含基本知识、实训、课程思政等。
1.支撑度高的学习成果对应的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包含五个部分:一是消费者需求认知(Gb2-4),它在品类管理中具有核心地位,以其为导向完成商品选品、定价、陈列、促销等;二是课程在企业的重要性,并能够掌握在企业的职业发展路径规划能力(ST3-3);三是品类管理的基本流程与管理思想(Gb1-2),如ECR、CPFR等;四是品类管理流程中使用到的方法(Gb2-2),如图谱法、二八分析法等;五是数字化的品类管理思维,基于数据分析结果为企业提供决策依据(Gb3-1)。课程实训以小组作业为主,个人作业为辅(ST1-2)。
2.支撑度中的学习成果对应的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包括四个部分:一是连锁企业经营的基本原理,不同业态的品类管理需求(Gb1-1);二是品类市场调研(Gb2-1、ST2-2),调研消费者需求、竞争者、商品市场情况等;三是高效的商品陈列、选品,优化门店布局、商品陈列等(Gb2-5);四是新品开发、布局设计、定价、促销活动形式的创新(ST2-1)。通过技能竞赛、1+X证书等方式,个性化为学生的实践提供平台(Gb4-2),指导学生完成项目汇报及师生互动(ST1-3),并在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ST1-1),比如企业担当、工匠精神、数据保密等。
3.支撑度低的学习成果对应的课程内容。该部分主要包括: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需关注学生身心健康(ST3-1),融入连锁知名企业和企业家的创业故事及创业精神,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Gb5-4)。
构建基于OBE与“岗课赛证”一体化考核体系建设,采用过程性与发展性评价相结合、线上与线下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期末和平时成绩的比例为6∶4,其中期末成绩以笔试形式完成。过程性评价包含考勤(10%),智能化考勤平台实施;课堂互动(6%),超星记录学生的课堂互动表现,如回答问题、发表讨论、随堂调研等;期中测试(10%),1+X品类管理职业技能证书考试学生选拔;课程实训项目(54%),5次的实训作业阶段性考查学生理论知识的运用与实践能力,校企、师生、生生互评;期末大考核(20%),根据给出的商品数据,进行品类管理优化分析研究,校企双主体考评。发展性评价是面向参加技能竞赛选拔的学生及获奖的学生,根据不同竞赛及成果情况附加不同分值。
课程思政考评要点包含:吃苦耐劳、守时诚信、相互尊重、善于思考、自我要求、追求上进意识、团队协作、公平公正、信息安全意识等。
依托课程改革,强化了学生学习成果,丰富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提升了学生对企业及岗位技能的认知,增强了学生学习知识与技能的能力。课程授课对象为2021级连锁1班的56名学生。学生总评成绩符合正态分布,平均成绩为81.9分,相较2020级提高了4%,学生理论知识总体较为扎实,特别是参加1+X考证的学生,2021级报名30人,通过28人,通过率为93.33%。
校企双方共同考评的小组和综合实训,能够使学生切实掌握企业在品类管理方面的技能要点,形成依据数据优化品类的管理思维。在涉及品类的相关竞赛中,2021级学生在中国零售新星大赛中获得全国一等奖1项;在高校数智化商业决策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获得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在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品牌策划竞赛全国总决赛获得一等奖3项;在广东省职业院校学生专业技能大赛智慧零售运营与管理赛项获得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等。
在课程教学中,课程思政与创新创业意识的融入,促使学生的学习心态、创新创业意识、专业信心增强,推动学生反哺社会。另外,2021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完成验收2项,挑战杯“绿美广东”获校推到省3项。
依托课程改革,教师对专业及课程的培养目标与培养方法理解更为深入,校企双方共同修订“品类管理”课程标准。通过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构,教师发现了教学问题和研究品类管理专业问题,提升了教学水平与科研水平。教师团队教师获2022年广东省普通高校青年创新人才类项目立项,职称晋升2人,1+X证书培训师资力量新增3人。在课程优化过程中,团队教师深化了教学理念,融入课堂思政,获课程思政校级课题立项。
校企合作企业在专业课程中进入校园,可形成阶段性渗透。在大一基础课程渗透企业文化,组织学生参加麦当劳市场开放日;在大二核心课程渗透岗位技能与职业发展路径,核心课程企业导师介入教学与考评,麦当劳总监入校开展职业规划讲座;在大三拓展课程渗透企业管理职能技能,提供就业岗位与机会,组织企业开展招聘宣讲,为学生提供实践实习单位。依托课程优化建设,深入产教融合,提升了学生职业技能与企业适应能力,实现了OBE的教育理念。
“品类管理”课程自开设以来已有6年,建设工作一直在路上。从“岗课赛证”一体化建设到基于OBE的建设优化,是教师在人才培养与专业发展深度理解上的课程建设优化升级成果,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因学生存在各种原因,没办法实现集中去企业真实环境学习品类管理运营,同时学生的学习水平不一,实训项目依据每名学生学习水平进行制定与分配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后期应加强此方面的建设。
基于OBE教育理念的人才培养方案学习目标及要求,“品类管理”从专业群广泛知识与技术、认知与工具运用能力、创业能力、综合素养等方向优化课程内容体系,构建课程认知、品类调研、品类分析、品类实施回顾的内容体系,在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专创融合等元素,切实关注学生学习成果,提升了学生的职业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