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姚树洁
近年来,重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不仅为高端人才创造了众多就业岗位,吸引本地人才回流创业就业,还为本地企业和科研机构夯实了引育各类人才的基础。据统计,2020 年以来,重庆每年引进的博士后人才已经突破1000 人大关,本地高校院所博士后出站留在本地工作的比例达到90%,在全国名列前茅。
不过,与先进城市相比,重庆人才引育和科技发展还存在短板和提升空间。例如,在制造业方面,存在人才队伍“青黄不接”的现象;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与北上广深等地的差距较为明显,除了重庆大学和西南大学的规模及实力比较强大以外,其他大学的发展明显受制于办学经费不足等问题,很难吸引国内外一流人才,本地生源比重偏高。另外,重庆的产业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偏弱,对“高精尖缺”人才的吸引力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因此,要把重庆打造成长江上游最具吸引力的经济增长中心和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重庆需要从补齐人才引育的短板入手,充分发挥本地人文社会环境优势,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人才高地。重庆市委、市政府强调,要在超常规引育人才方面下足功夫,目的就在于此。具体的战略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明确区域经济空间布局和人才需求方向。要构建可以支撑本地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产业链、供应链;强化本地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引育人才能力,促进资金、资源集聚,服务具有本地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
构建高效能、高效率、高质量的科技创业就业园区。要吸引国内外高水平的科研机构、大型科技公司、金融企业“落户”重庆,打造高水平科技创新及产业园区,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人才集聚中心。
把握“政策导向”和“问题导向”两个维度。构建吸引人才、培育人才、服务人才的系统工程。从政府层面,要把人才成长、工作、生活的社会负担降到最低,把人才的相关政策落实到位;深入了解科技人员日常面对的困难,制定灵活的服务政策;构建“一卡通”“一站办”的特殊社会服务体系等。
建立完整的人才动态信息库。强化数字赋能,实时掌握科技人才的发展动向,及时反映人才及其家庭所面对的各种新情况、新困难,及时调整政策,优化服务意识和服务体系,做到无遗漏地服务科技人才的各种需要。
创造良好的人才生态环境。在为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提供一流的平台和服务的同时,要聚焦工资、奖励、子女教育、父母养老等方面,努力缩小与其他城市的差距,甚至在某些关键领域实现超越,创造重庆人才引育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