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孩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2024-01-08 09:40丁炜涵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大连116029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3年27期
关键词:陪伴妹妹家庭

◎丁炜涵(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大连 116029)

随着二孩政策的放开,越来越多的家庭成为二孩家庭。很多年轻父母在二孩出生前没有做好准备,对二孩出生后需要面对的问题缺乏充分的思考,例如夫妻二人如何分配带孩任务、如何处理大孩与二孩的关系等。准备不足使得当二孩生下来时,父母会有些手忙脚乱或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调查发现,部分父母在生二孩之前没有和大孩做充分的沟通,致使大孩在二孩出生后焦躁烦闷,甚至惶恐不安,以为自己要失去父母的爱了[1]。面对自己身份和家庭结构的变化,多数大孩会在心理上产生不适应的感觉,甚至感到难以接受,继而引发问题行为。面对大孩的不适应,父母应该给予心理安抚,处理和平衡好两个子女的教育问题,并争取学校的帮助,家校协同,做好大孩的教育工作。

一、大孩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不平等的爱

二孩出生后会在一段时间内成为家庭的“焦点”,父母和其他家人会将更多的注意力转移到二孩身上,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对新生儿的照顾上,使大孩产生了被冷落的感觉。此外,在面对大孩的负面情绪和不当言行时,父母因家庭事务繁忙会出现一些不耐烦的情绪,这种不耐烦的情绪和对新生儿的关爱形成对比,引发了大孩不满、怨恨甚至嫉妒的情绪。这些不良情绪会严重影响大孩与二孩之间的相处以及和谐家庭氛围的构建。此外,二孩的出现改变了原有的家庭生活模式,大孩得到的关注、父母陪伴时间甚至家庭内部资源会随之减少,大孩难免会产生心理落差,如果处理不及时,很可能会引发同胞之间嫉妒、竞争甚至敌对等消极互动。

(二)父母陪伴的缺失

二孩的到来,会让家庭在一段时间内陷入忙碌之中,有些父母会因忙不过来而把大孩暂时寄养在长辈家中。为了弥补对大孩的亏欠,部分父母会选择在物质上尽量满足大孩,忽视了情感上的陪伴,而情感上的陪伴恰恰是孩子成长道路上必不可少的“心理营养”。研究表明,父母情感陪伴的缺失会使儿童产生心理上的失落感,有些儿童甚至会故意做出一些不当言行来引起父母的关注,由此引发一系列家庭矛盾[2]。

(三)不当的教育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场所,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有些父母在二孩出生后甚至还没出生时就告诉大孩:“弟弟妹妹比你小,你日后要懂得谦让。”在日常生活中,当两个孩子之间出现争吵和打闹时,有些父母没有问清事情的缘由就把错误归咎于大孩。父母的偏袒在无形之中给大孩造成了心理压力,长此以往,会使他们形成隐忍、喜欢默不作声,受了委屈后习惯独自承受的性格特点。而对于二孩来说,父母的宠爱更是成了他们的“保护伞”,他们在与家人相处时习惯以自我为中心。如果家长不及时转变教育方式,会给两个孩子的性格形成造成不良影响。

二、家庭应对策略

(一)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

首先,家长应该在二孩出生前就尽可能多地预设一些可能出现的问题,通过阅读专业书籍、翻阅优质公众号或是寻求一些过来人的帮助来做好充足的准备。与此同时,要做好大孩的工作。例如,告诉大孩,弟弟妹妹的出现并不会夺走爸爸妈妈对他的爱,反而会让他多一个玩伴,日后不仅会和他一起分享快乐,还会为他排忧解难,让他的人生之路不再孤单。二孩出生后,父母要尽量做到公平对待大孩与二孩,注重对大孩的情感陪伴,少一些不耐烦和训斥,这对大孩的健康成长以及良好家庭氛围的营造至关重要。

(二)消除大孩的心理落差

弟弟妹妹的出现会让大孩觉得自己的父母成了两人共享的父母。一项调查研究发现,很多大孩认为自从有了弟弟妹妹,爸爸妈妈就变得不像从前那样爱自己了[1]。因此消除大孩内心的这种落差感便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父母要尽量避免大孩遭受不公平的待遇,例如总是对二孩亲切疼爱却对大孩严格冷酷,一味地让大孩迁就二孩;另一方面,父母要注重对大孩的情感陪伴,可以通过微笑、拥抱和抚摸来表达对大孩的关爱,或者陪大孩玩游戏,让大孩体会到父母对他的关心,让他觉得父母不会因为弟弟妹妹的出现而减少对他的爱,父母的爱从未改变。

(三)增加与大孩的互动

父母可以通过一些日常小事来锻炼大孩,例如帮助父母一起照顾弟弟妹妹,借此让大孩体会父母照顾家庭的辛苦,理解父母有些时候对他并不是故意忽视而是顾之不及。对于大孩的良好表现,父母应多多表扬和鼓励,或进行适当的物质奖励,强化大孩的良好行为,帮助大孩建立自信心,大孩也会在与家人的互动中感受到亲情的温暖,从而更容易从心底接受弟弟妹妹。

(四)培养大孩的独立意识和责任感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7~12 岁的孩子认知发展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具有去自我中心性和可逆性倾向[1]。也就是说,这个阶段的孩子有摆脱父母、寻求独立的意愿,并且能够从他人的角度看待问题,接受他人的意见,修正自己的想法。在这一时期,父母可以让大孩自己整理衣物和书包,独立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果学有余力,可以教弟弟妹妹识字,帮父母分担家务等。这不仅能满足大孩的独立意愿,还能锻炼大孩的动手能力。此外,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大孩对事物有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当大孩的意见与自己相左时,父母要以平等的姿态与大孩沟通,允许大孩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让大孩感受到被尊重和被理解。这对大孩今后的性格养成和健康成长有着重要影响。

三、家校协同,助大孩走出心理困境

当大孩出现一些“反常”的行为表现时,父母如果缺少应对之法,可以寻求老师的帮助。例如,通过线上询问或者到学校实地观察的方式,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请老师多留意孩子在学校的状态,帮助孩子更好地融入集体生活,树立自信心,感受到自己的重要价值。家校协同,帮助大孩化解内心危机。具体来说,包括以下两方面。

(一)加强家校沟通

班主任应多关注班里的大孩,与家长多交流,反馈大孩们在学校的表现,同时,提醒家长多留心孩子在家的表现,一旦发现孩子能和弟弟妹妹融洽相处时要及时肯定,通过言语表扬和物质奖励进一步强化大孩的积极行为。召开家长会,向家长推荐一些相关的育儿书籍和优质的家庭教育公开课程,使家长掌握科学的教养方法,在育儿道路上少一些迷茫。

(二)组织主题班会与亲子活动

班主任可以精心设计相关的主题班会,让大孩说说弟弟妹妹的优点,说说家庭中“最让你感觉到幸福的一件事”等,引导大孩在回忆和思考中,感受到弟弟妹妹不只有调皮捣乱和令人懊恼的一面,也有可爱和纯真的一面,正是这些给家庭生活带来了不少乐趣,从而接纳弟弟妹妹。还可以布置一些亲子互动的周末家庭作业,让孩子和家长一起完成,如花样传球、速度大比拼等。轻松和欢快的游戏能促进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情感交流,增加彼此之间的情感联结。当孩子在父母的协助下完成某项任务时,会增加对父母的信赖感。

猜你喜欢
陪伴妹妹家庭
陪伴
我的妹妹不爱我
“疫”路陪伴 架起“侨”梁,心“联”你我
陪伴
家庭“煮”夫
我的妹妹 等
带妹妹
妹妹出生后
恋练有词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