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静林,禹世明,邓 冉
中共普洱市委党校普洱市社会主义学院,云南 普洱 665000
进入新世纪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洞察世界历史发展进程和人类社会前途命运,创造性地于2012 年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世界各国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中国愿同国际社会一道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近年来,这一理念逐渐成为国内学界的研究热点。本文围绕理念研究已有的成果进行分析,运用分析软件Citespace 对文献资料进行背景、现状、热点图谱描绘,在此基础上回顾提炼已形成的主要研究观点、共识,并对研究的趋势做下一步的展望。
研究文献来源自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主题进行检索,包括期刊、报纸、会议等资料在内的482 篇文献进行分析。
关键词是指单个文献资料在制作使用索引时,所用到的词汇,是对研究方向的高度概括,通过关键词的数据分析能够集中表现出近期学术界及官方主流意见对这一理念的关注方向与研究前沿。分析图谱中表现出的词汇频率出现越多,线条联系越紧密,表示学界的研究关注度越高,内容的重要性越强。通过导入文献数据,以关键词为节点进行可视化分析,最终生成的可视效果如图1 所示。
图1 关键词分析图谱
由图1 可见,国际传播、全球治理、对外传播、全球传播、中国故事、新时代、全球化七个词汇节点较大,连接线条较粗,表明这几个关键词受到的关注较高,在近期的研究中处于重要的前沿位置。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研究在保持尊重差异、寻找共识、扩宽渠道的基础上,如何增强传播、认同的有效性,突破对外传播的困境,打造出一套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国际传播秩序,加强话语权体系建设的重要性与急迫性日益凸显。
1.主要研究机构
从研究机构看,机构所处的地域分布主要集中在北京,以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中国国际交流协会、中央党校等为代表;从进行理念研究的高校力量看,北京大学国家战略传播研究院、河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等大学的内设机构是从事理念研究的主要阵地。
2.主要研究作者
从图2 所示的研究作者分析图谱看,在发文数量上,北京大学的程曼丽,中国日报社的周树春以及韩震、叶小文、任晓霏、余俊杰、余红艳等人发文量都超过了20 篇;从作者间沟通交流看,相互合作共同署名发文的情况较少,针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研究的组织化程度偏低,作者之间、机构间的合作交流还有待加强,需要形成合力共同推进研究。
图2 研究作者分析图谱
从理念产生的历史维度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对中国传统天下观的传承与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与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密切相关的。”“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思想,已经多次在中国历史上对民族兴亡、抵御入侵的关键时刻展现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天人合一,自然和谐”的文化传统更是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中的基因和智慧。自然不但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更是人类认同的最终目的。中华文明数千年赓续传承的以“和而不同”“天下大同”为主要内容的“和合”文化思想,与传统的“义利相兼”道义观相互交织,从“华夷之辩”的朴素天下观到“天下一体”的共同体意识,进而在新时期应运而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这既是中国共产党人对近代以来浴火重生中华文化价值旨趣的再次形塑,更是中华民族兼爱共赢心理意象最新的时代表述。
从理念传承的理论维度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共同体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作出令人信服的回答。”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 年手稿)》中写道:“共同体是实体,而个人则只不过是实体的偶然因素,或者是实体的纯粹自然形成的组成部分。”在马克思的预言中,“自由人联合体”是一种人类社会的生存模式,是国家消亡之后人类社会组织发展的全新形态,它兼顾了个人自由和集体归属,是马克思追求的真正的、最理想的共同体。
从理念实践的现实维度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在世界政治经济环境已经发生深度变化的新形势下,党和国家领导人深刻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为有效应对全球性挑战和共同体危机而提供的中国方案和政治智慧,更是中国共产党人全球视野、天下情怀和大国担当的全面展现。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取决于各国人民的抉择。”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疫情挑战和非传统安全风险相互交织,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格局加速调整,世界格局演进呈现日益复杂的态势。在坚定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道路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摒弃了“西方中心主义”和“文明冲突论”,为当代国家间的交往,族群间的交融,开创了一种不同于西方“民主模式”之外的文明发展新形态。
2018年7月29日,瑞士钟表行业还在集体度假中,又是一个星期天,没想到斯沃琪集团老板小海耶克(Nick Hayek)突然宣布要“退群”。
从理念包含的价值意蕴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既是世界历史理论之声,还是中国思想之魂,更是人类理想之光。 理念是以习近平总书记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认识和思考为基点,结合国际关系的发展变化,构建出的旨在促进和争取世界和平发展的重大理论创新。2022 年10 月16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坚持经济全球化正确方向,共同营造有利于发展的国际环境,共同培育全球发展新动能。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这是对世界历史规律的深度观察,是对乌克兰危机带来全球治理挑战及社会思潮交锋的深邃应对,是破解人类何去何从的理论预言。理念的价值不仅在于其有利于推动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的形塑与构建,更在于践行理念有利于形成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强大合力,有利于寻求人类文明的终极答案。
在理念来源的背景逻辑研究方面,首先是对理念的思想进行了溯源。毕文锐、戴兆国、陈向阳等学者认为,马克思的经典理论、中国的传统思想和当代中国外交思想分别从三个学理维度为理念的诞生提供了肥沃的思想养分,理念不仅是习近平总书记个人领导特质的意蕴升华,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的治国理政方略与现实为民情怀的集中体现。其次是对理念的时代背景进行了分析。韩庆祥认为理念是在西方发展模式面临困境,国际政治博弈呈现激化趋势,不确定性事件频发,人类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增长失衡、治理失范的巨大挑战的背景下产生的。在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层面,有的学者提出全球气候急剧变化的前提下,人类需要一种更科学的认识去指引实现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出现就是历史必然和最终答案。
在理念传播的国际拓展研究方面,关注热度持续升温,学术论坛、研讨会纷纷举办,一批国家级基金项目立项、结项。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1—4 卷为代表的多本理论著作被翻译为多个国家的语言版本,面向海外发行,知网收录的高水平论文数量逐年上涨,国际传播正在成为理念研究的重要热点。在传播区域和受众层面,学者对不同语言区进行分类研究后指出,国际上影响力较大的国家对理念的关注度较高,但理念在俄语和阿拉伯语区域,都不同程度存在着理念得到国家领导人和精英的认同。在理念传播路径层面,研究者提出要适应国际传播要求,一方面传播主体要尽量多元,并大力培养跨文化话语传播者;另一方面内容诠释上要努力消除国际社会对中国崛起的偏见和误解,并借助Twitter、Facebook、Tiktok 等社交媒体平台,扩大理念的传播范围与效果。
在理念面临的挑战阻力研究方面,虽然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已经形成了普遍性的认知共识,但是由于现代国际政治的复杂性和西方固有价值框架的延续性,理念在实践上依然面临着来自各个层面的复杂阻力。有学者认为,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由于大国间的隐藏利益博弈,有可能在区域导致集团间的利益分配不均,甚至于可能会引发国家间的领土争端,这些潜在可能出现的问题或许会影响理念未来在全球的布局。在对外传播层面,基于西方主导世界舆论语境的大环境尚未改变,有的学者认为理念还面临着媒体关注度较低、正面阐释和深入报道不够、刻意污名化等阻碍。在自身传播上,还存在着主体单一、内容“大空”、平台滞后等不足,而理念更深层面所蕴涵的“多元关系思维”与西方传统“实体世界观”的观念差异,是阻碍理念跨文化传播的关键藩篱。在新冠疫情对共同体理念的影响研究层面,有学者认为,随着病毒的不断变异,使得全球疫情防控比较困难。西方在卫生健康治理机制上的失序,将疫情政治化的同时对中国抗击疫情取得的巨大成效肆意污蔑,一定程度上给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双赢合作设想带来了负面挑战。
理念目前的研究现状存在着研究视角不够宽广,核心内容不够深入的问题,研究成果主要局限在政治学和传播学学科,对于更多的学科拓展不够,有待形塑更加开放的研究格局,在研究方法上对数据的研究较少,定性分析居多。
首先是在对理念的体系研究上。无论是经济共享、政治协商、文化认同、生态一体、共建共享等理念的核心内容,还是在对理念与习近平总书记的其他重要论述的关系研究方面,仍需要不断拓宽研究视野。需要对理念提出的客观要求持续进行关注,加大对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内在要求、社会发展模式的路径探索及中华民族命运走向的必然选择等理念的产生背景进行长期观察。要对理念的丰富内涵和主要特征进行提炼总结,进而加强对理念的理论、实践价值进行学理性归纳;对理念的体系进行再梳理、再深化,不断开拓研究观察的多维视野。
其次在学科的交叉研究上。除了继续在传统的政治学和传播学进行理论深耕外,需要将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纳入研究视野,并且结合经济共享的全人类发展的最大需求,加快理念外延的研究,特别是对全球金融、全球经济相关内容的覆盖。假若没有实际的利益,看不见结果的理念宣传,无疑是无源之水,全球的发展中国家,需要在“一带一路”倡议为代表的共同体建设实践中获得更多切身实惠。
首先是要打造更多符合人类共同价值的文化产品。理念的传播不仅仅需要载体和平台,更需要内容和声音。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形象塑造,文明传播,故事表达,都需要有成功的文化产品进行理念转化,而好的文化产品,一旦上升到艺术的高度,能凝聚起全球民众对人类发展的文化共识。
其次是针对不同类别的区域国家制定差异化理念传播策略。对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中国和持有“输出威胁论”的政治团体和民间组织,就需要在表明立场,释放善意的同时进行妥善沟通,对经济、科技的对华逐步脱钩保持警惕。对拿中国人权说事、泼污水的西方媒体和反华政客,就要拿出《中国新疆反恐前沿》和《美国对印第安人实施种族灭绝的历史事实和现实证据》之类的权威纪录片和官方报告进行强硬反制。对待以亚非大多数国家为代表的积极认同区域和国家,就需要在对外援助的同时,不断讲好中国的脱贫攻坚和生态文明故事,加大经济层面的贸易和往来,擘画未来美好愿景。对持观望态度的中立区域和国家,就需要加大双向投资,通过体育、音乐、艺术等形式增强互信,团结更多朋友,最大程度争取对理念的支持和认同。
首先是要加深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深刻理解。结合当代风云变幻的国际政治形势看,俄乌危机揭示了民族主义仍是全人类在21 世纪无法跨越的重大挑战。西方民族国家理论指引下的右翼民粹政客,人为制造的“民族型”民族主义。这一过程自然会导致诸多含有民族对抗和国家分裂的要素产生,这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倡导的和平内敛、寻求共赢,无论是精神源头还是外在表露明显都是极不相符的。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取决于各国人民的抉择。”这是国家领导人对世界形势剧变的观察结论。
其次是在如何彰显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上要多做探索。中国一直以来坚定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倡导践行多边主义,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在国际上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但是随着国际关系出现的新变化,美国推出的“亚太经济框架”更是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和提速而蒙上了一层阴影。因此,在坚持反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的大前提下,如何通过大国外交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推动新型国际关系的构建,对描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宏伟蓝图,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