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脱贫时代临沧“直过区”可持续生计跟踪调查研究

2023-02-19 05:17字文君
普洱学院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临沧生计贫困人口

字文君,杞 丹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管理与经济学院,云南 临沧 677000

2020 年末脱贫攻坚收官,临沧“直过区”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后,扶贫工作进入从集中型贫困治理向常规型防返贫和继续减贫治理战略转变。此时,通过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进一步优化提升临沧“直过区”的扶贫脱贫系统工程,科学制定可持续脱贫战略,增强政策的协调性和持续性,做好后脱贫时代的扶持工作,加快构建可持续脱贫机制,挖掘贫困群众的内生性脱贫路径,不断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自我脱贫的源生动力,注重贫困群众扶贫的可持续。将能避免出现“新穷人”,避免出现一边生产穷人,一边扶持穷人的局面发生①。

一、可持续生计理论及其分析框架

(一)理论内涵与研究现状

1.理论内涵

贫困治理理论体系中可持续生计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保障贫困人口的生计得以可持续。可持续生计理论以分析经济社会与外部物质环境之间的关系为基础,揭示了贫困人口致贫的多维成因以及其内在规律,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贫困治理方案与策略。该理论以贫困人群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改变生计资产结构和过程,促使脆弱人群降低风险、提升恢复能力和持久发展能力,并彻底消除贫穷,构建一个整体性的、可持续的发展观。

20 世纪90 年代初,可持续生计框架被提出。经过多年实践与经验总结后,世界各地非政府组织(NGO)、社会发展工作者、学者及研究者开发了一种基于互动参与式工作理念的理论框架,该理论框架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和系统性。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将生计资本分为人力、自然、物质、金融和社会等五个类别,详细描述了农户特别是贫困农户在市场、制度政策和自然因素等各种风险环境下如何充分利用丰富的财产、权益和潜在策略来提高生计水平。农户生计资本结构、生计过程和生计目标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交互变化得到了反映②。基于对可持续生计及其分析框架的观点把控,核心观点主要在于强调提高贫困者改善生活能力,积极引导和发挥贫困者在反贫困行动中的作用,关注贫困人口和农户的生计维持能力,设立消除贫困为目标,让每个贫困者都享有幸福权利。同时,注意保护和改善自然资源基础和生态环境系统的稳定,以降低环境的脆弱性,同时增强并维护贫困人口的生计能力和资产。

2.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郭家骥(2012)认为基诺族作为“直过民族”,在历史的演变中逐渐适应了生态环境和资源物产,与周边的傣族等其他少数民族形成了一种互利互惠、优长互补的民族关系格局。温士贤(2014)认为,怒族村落的家计经济在市场经济的扩张中逐步瓦解,怒族社会的生计必须转型才能维持日常生活的正常运行。栾驭(2012)在社会融入视角下提出,农民工生计资本欠优导致其融入城市社会困难,融合、协助是解决生计脆弱性的关键;郝文渊(2014)在研究中运用了参与式评估方法,分析了藏区牧民的生计资产和生计策略之间的关系,并提出增加生计资本存量对于实现可持续生计起到积极作用的观点;苏芳(2015)认为,所有生计方式研究都与贫困有关,贫困农户保障家人的基本生活物质和社会文化需求是他们维持生计的基石;徐莉(2016)提出了一种反贫困策略,即性别贫困靶向与性别统计的参与式策略,旨在改善少数民族山区贫困女性的生计状况;宁泽逵(2017)将信息化水平视为解决贫困户生计问题的核心。胡原(2019)坚持可持续稳定脱贫的“以人为本”思想,提出构建风险防范机制、长效增收机制和应对生计策略;龙沙波(2021)指出,宏观消费扶贫政策能作用于微观贫困农户的可持续生计,可提升扶贫质量;苏芳(2021)认为,通过在教育扶贫过程中提供智力、科研和精神价值观等多方面的支持,可以解决相对贫困中的基本生计问题。

(2)国外研究现状

20 世纪80 年代中期,伴随着世界转型,学界开始聚焦可持续生计问题。生计思想出现在Robet Chambers 的著作中,钱伯斯(Chambers,1992)认为,要建立在能力、资产和活动基础上才能获得生计,同时生计是能够达到可持续发展的。而后,Chambers 与印度经济学家Sen、英国学者Conway首次提出了“可持续生计”概念。在Sen 的可行能力理论指导下,“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SLA)被广泛应用,并成为贫困农户生计分析的经典方法,用于分析与农户生计和贫困问题相关的复杂因素(Babar Shahbaz,2007)。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视角出发,以实现生计的可持续角度来研究农村的发展问题更具有现实意义(乔纳森·吉尔曼,2000)。“贫困不是结果,而是问题,经济发展能帮助人民脱贫,但脱贫更建立在可持续的经济社会发展之上”(Mitchell Toomey,2015)。2015 年9 月,193 个联合国会员国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U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即:SDGs)中强调的“以综合方式彻底解决社会、经济、环境3 个维度发展问题,转向可持续发展道路”作为指导可持续稳定脱贫和可持续生计的重要依据。

(二)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

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是一种方法,用于整理和分析导致贫困和脱贫后不可持续生计相关问题的因素。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建立后,随着人们对生计发展需要和各国各地区消除贫困工作的推进,可持续生计理论开始被世界各国广泛运用。当前,生计分析框架主要有三个:英国国际发展署(DFID)于2000 年建立的“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美国援外合作组织于1994 年提出的“农户生计安全框架”以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于1995 年提出的“可持续生计途径”。三种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中,英国国际发展署建立的“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SLA)被广泛采纳和应用,其主要内容和关键元素包括环境脆弱性、五大生计资本、政策机构或过程、生计策略和生计输出等。贫困家庭根据自身的生计资本状况,采取正确的生计策略,以达到改善未来生计状况的目标。

二、临沧“直过区”可持续生计框架构建内容

(一)环境(背景)脆弱性

脆弱性背景是临沧“直过区”贫困群众可持续生计脆弱性的外部环境,主要包括社会经济波动、国家及地方政策变化、自然灾害、环境危机、地方以及边境种族冲突、疾病、失业、突发事故等多重诱因。从整体空间视角来看,临沧“直过区”地理上多为山高坡陡、农田耕地不足、山区自然灾害频发,“直过区”既是深度贫困地区,又是我国西南边境地区的重要生态环境屏障区。产业结构单一、农业教育人口素质呈现“三低”,即:农业机械化程度低、受教育水平低,人口素质低,医疗、交通和通讯等基础设施滞后。脱贫不稳定农户都分布在地势较高的山地,贫困人口对自然资源与环境的依存度高③。

(二)生计资本

生计资本是可持续分析框架(SLA)的核心内容,是当地贫困人口维持生存、摆脱贫困状况或寻求发展而拥有的各种全部可利用资本的总称④。临沧“直过区”所拥有的生计资本,可反映出该区域内贫困家庭的资产状况。生计资本的多寡决定了贫困家庭抵抗生计风险能力和选择生计策略的机会大小。贫困群众脱贫摘帽后的可持续生计资本,主要包括五大类型:可持续生计自然资本、可持续生计物质资本、可持续生计人力资本、可持续生计社会资本和可持续生计金融资本等五个维度。

(三)政策、机构和过程

“政策、机构和过程”主要指由国家制定的影响山区农村家庭的生计的制度、组织、政策以及相关法律规范⑤。中国的扶贫政策从策划、颁布、实施和反馈都是政府主导,基层社会和贫困者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⑥。国家生态保护政策、法规和环保措施等都是“政策、机构和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生计策略

生计策略,是指农村家庭不同生计资本差别组合或交替使用⑥,是临沧“直过区”贫困家庭为实现生计目标或追求生计输出而对其生计资产进行组合和使用,是贫困群众在各种生计资本基础上,对生存与发展、生活与生产关系的处理。贫困群众利用现有生计资本、相同生计资本的差别组合、不同生计资本的交替组合使用,以获得生计的可持续。

(五)可持续生计输出与产出

可持续生计产出,是指通过可持续生计策略的完善和调整,实现可持续生计产出目标⑦。在英国国际发展部的可持续生计框架中,列举了5 种可能的生计成果,包括增加收入和收入来源、改善福利、减少环境脆弱性、提高事务安全性和更可持续地利用自然资源。基于此,临沧“直过区”可增加脱贫家庭的收入,提升农户的自然资源利用能力,确保农户安全获取食物、饮水,提高农户的生活水平,确保“直过区”脱贫攻坚成果向乡村振兴的动能转换。

三、临沧“直过区”可持续生计实践的方法与路径——“3 增强5 坚持”

临沧“直过区”贫困群众精准扶贫只是解决贫困群众脱贫摘帽的第一步工作,巩固好贫困群众脱贫成效,促进贫困群众脱贫的持续性和稳定性,防止曾经脱贫的群众再次陷入贫困,这是精准扶贫的目标。临沧“直过区”贫困群众的“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迈向脱贫致富的小康生活的新起点。

(一)临沧“直过区”可持续生计实践的“3 增强”

1.增强贫困主体素质的可持续发展

临沧“直过区”贫困主体素质的积累和提高,既是当地可持续稳定脱贫的根本驱动力,也是当地可持续稳定脱贫的核心。为此,必须坚持“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的基本原则,继续通过“教育扶贫”手段来提高临沧“直过区”贫困人口的人力资本水平,增强贫困主体素质的可持续发展,并从根本上解决临沧“直过区”返贫问题,实现当地可持续稳定脱贫⑧。

2.增强扶贫供体资源可持续发展

临沧“直过区”供体作为一种社会资源,它的有效供给和平等分配,既是实现当地可持续稳定脱贫的必要条件,也对当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因此,临沧“直过区”在未来的可持续稳定脱贫过程中,应不断拓展“直过区”的扶贫资金筹措渠道和完善资金管理,继续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直过区”教育、医疗、养老等保障体系,全面发展社会公共事业。

3.增强扶贫载体循环可持续发展

临沧“直过区”载体作为当地贫困人口赖以生存的重要自然资源,它不仅是可持续稳定脱贫的基础条件,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依托,对实现可持续稳定脱贫起到稳定和调节的作用。因此,必须保护“直过区”的生存环境,保证当地载体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真正做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同时,在临沧“直过区”可持续稳定脱贫工作过程中,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遵循新时代的生态文明观和总体要求,坚持综合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发展“直过区”节约型农业、循环型农业、生态型农业。

(二)临沧“直过区”可持续生计实践的“5 坚持”

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共享发展可持续稳定脱贫基本理念

后脱贫时代,临沧“直过区”可持续稳定脱贫,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保证当地贫困群众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让改革发展成果公平惠及当地贫困群众,确保当地贫困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在临沧“直过区”实施精准扶贫政策后,当地贫困人口摆脱了绝对贫困的状况,但仍有绝大部分人口仍处于相对贫困的阶段。因此,乡村振兴的关键时期,临沧“直过区”的扶贫工作重点,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原则,巩固已经取得的脱贫攻坚成果,推动“直过区”的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实现相对贫困人口的可持续脱贫,并确保“直过区”贫困群众能够共享发展成果。

2.坚持贫困人口实现共同富裕的可持续稳定脱贫目标导向

一是要以临沧“直过区”的基层党组织为桥头堡,充分发挥其战斗堡垒作用,带领贫困群体实现可持续稳定的脱贫,满足临沧“直过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望,确保贫困人口真正实现共同富裕;二是精准识别临沧“直过区”的先富、后富群体和“相对贫困”的参考标准,发挥先富群体对后富群体的示范带动作用,通过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的策略,精准施策带动临沧“直过区”的后富群体;三是提高投入资金是确保脱贫可持续稳定的重要手段,也是加强共同富裕工作的财力支持;四是激发临沧“直过区”、贫困人口自身的“造血”意识和自我脱贫能力,提升临沧“直过区”实现共同富裕的信心;五是根据临沧“直过区”贫困家庭所处的脆弱性环境和生计资本拥有状况,科学制定“直过区”相对贫困人口的多维贫困甄别体系、识别标准和评价系统。

3. 坚持将保障贫困人口在背景脆弱性上的可持续稳定改善作为前提条件

贫困人口的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实证分析表明,脆弱性背景是导致他们陷入贫困陷阱的重要因素之一。临沧“直过区”要实现贫困人口可持续稳定脱贫,必须改善其恶劣的生存环境。为此,继续采取“易地搬迁”措施,针对生活在恶劣边境地区的贫困人口,按照“固边、惠民、富民”和“一线守边、二线固边、三线服务”的边境扶贫路子要求⑨,采取循序渐进、梯度转移的移民搬迁方式,加快边民脱贫致富,确保边民不流失、守边不弱化,破解临沧“直过区”“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的严峻问题。

4.坚持持续增加贫困户生计资本的可持续稳定脱贫重点领域

临沧“直过区”贫困人口需要的生计基础是不可或缺的,它包括自然、物质、金融、人力和社会等各项资本,这些是维持可持续生计所必需的。临沧“直过区”民众对生计资本拥有的优劣与多寡,决定着人们生活质量状况的好坏。后脱贫时代,要使临沧“直过区”相对贫困人口实现可持续稳定脱贫,就必须在巩固原来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持续稳定地增加贫困人口的各类生计资本。根据临沧“直过区”和贫困户的生计资本状况,坚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做到靶向治疗,实施精准施策方略,开展全方位扶持,可持续增加临沧“直过区”贫困人口的各种生计资本。

5.坚持临沧“直过区”贫困人口自身的发展能力,是其能够稳定脱贫关键所在

临沧“直过区”贫困人口要彻底脱贫,实现由贫困人口向非贫困人口转变,必须提升临沧“直过区”贫困人口自身的脱贫能力,发挥其脱贫的主观能动性意识,帮助临沧“直过区”贫困人口积极主动地将国家的帮扶措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逐步培养可持续生计能力,包括环境适应能力、资源整合能力、风险控制能力和生计创新能力。破除临沧“直过区”贫困人口“援助依赖症”⑩;改变临沧“直过区”贫困人口传统落后的小富即安、安贫乐道的生活陋习,消除贫困人口“懒、散、慢”等传统陋习;对临沧“直过区”贫困人口进行技术培训,提高他们可持续稳定脱贫的技能、本领,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

四、临沧“直过区”可持续生计实践路径展望

后脱贫时代,规避返贫风险,实现持续稳定脱贫将是扶贫政策的逻辑延续,更是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⑩。可持续生计观念和可持续生计分析方法已在世界各国各区域社会反贫困治理中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成效。阐明了可持续生计的策略方案在各生计要素中可以采取的各种方法、步骤,诠释着人类面对贫困问题时不断探寻新的“思考方式”。临沧“直过区”在国家宏观战略、政策方针之下,明确“直过区”贫困治理方向,特别是返贫治理的关键与主题,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动态的贫困治理模式,努力建立以可持续生计为价值导向的“可持续生计嵌入生态治理模式”⑩,构筑人地关系和谐的农户生计方式,可踏上“直过区”稳定脱贫的新路向。

注释:

①李小云.农村减贫需要由“扶贫”向“防贫”转变[J].中国乡村发现,2019,(02).

②王富珍,周国华.基于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的山区县域脱贫稳定性评价[J].农业工业学报,2019,(02).

③潘国臣,李雪.基于可持续生计框架(SLA)的脱贫风险分析与保险扶贫[J].保险研究,2016,(10).

④伍艳.贫困山区农户生计资本对生计策略的影响研究——基于四川省平武县和南江县的调查数据[J]. 农村经济问题(月刊),2016,(03).

⑤申秋.中国农村扶贫政策的历史演变和扶贫实践研究反思[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7,(01).

⑥王恒.连片特困地区农户生计资本对生计策略影响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32(02).

⑦吴晓俊. 中国农村返贫困境分析与可持续扶贫探索[J].求实,2010,(06).

⑧付耀华,石兴安.“贫困文化”视域下滇西边境片区“贫困加剧、回归、潜伏”精准扶贫研究[J].中国名城,2016,(06).

⑨李涛,何静.我国脱贫攻坚战略转向:相对贫困研究热点综述[J].财会月刊,2022,(05).

⑩苏芳,安妮妮,薛冰.后脱贫时期可持续生计研究展望[J].地球环境学报,2021,12(05).

猜你喜欢
临沧生计贫困人口
BY THE SEA
依傍着澜沧江的秘境 临沧
6月25日全国铁路调图 云南临沧与丽江间首次开行动车
百年铁路,今朝梦圆 大理至临沧铁路建成通车
隐形贫困人口
以石为业四十年:一个端砚工匠村的生计之路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登高方觉天地厚 继往开来谱新篇——云南省临沧公路局发展回顾与展望
要让贫困人口真正受益
2月2日世界湿地日 湿地与未来——可持续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