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佳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包含高中语文教学“阅读”与“表达”两个层面的内容,通过阅读和表达激发学生思辨思维,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开展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教学活动,教师要重视教学内容的整合和梳理以及教学活动设计,将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体现在教学环节中,促进学生发展语文核心素养。结合教学实践,本文重点探讨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教师在设计语文任务目标时,要立足于理性思维和理性精神的培养,为思辨性阅读和表达教学活动开展提供方向。任务群目标是对思辨性阅读和表达教学效果的系统体现,可以分阶段地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因此,语文任务群目标的设计不仅要清晰、明确,还要针对性地指向学生思维能力发展。从课标总目标视域看,在设计语文任务目标时,要重视任务目标设计的整体性、连贯性和系统性,从学期、学生段、任务群、阅读文本等方面构建完整的目标体系,充分发挥教学目标“承上启下”的作用,在落实课程总目标、核心素养目标的基础上实现课文学习要求,通过循序渐进的教学目标体系,使学生逐级发展,提高语文能力。
例如,统编高中语文高一必修一第六单元,单元以“学习之道”为目标,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分析和论证等方法树立正确学习观念,优化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自身学习能力。本单元以《劝学》《师说》《反对党八股》《拿来主义》等文章组成,前三篇是旧教材中也出现的文章,由于不同教材版本编排形式、方向等方面的差异,文章编排方式也具有一定差异。统编版将五篇文章集中到“学习之道”这一人文主题中,文章以前三篇文章为主要探究内容,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在开展教学前,教师要设计任务目标,为开展思辨性阅读和表达教学活动开展奠定基础。从语言视角看,教师可以将目标设计为明确议论文观点要具有针对性、掌握议论文中出现的论述思路;从思维视角看,教师可以设计运用不同论证方法写议论文、运用驳论方式参与辩论活动等教学目标;从价值视角看,教师可以将目标设计为树立正确学习观念、改进学习方法等。通过设计全面、综合的任务目标,既满足学生对知识学习的需求,又兼顾学生语言能力、思维能力的提升,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学活动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为思辨性阅读和表达奠定坚实基础。
立足于语文任务主题整合教学内容,教师要对任务群内的教学任务进行梳理、整合,使学生在系统、结构的教学活动中循序渐性地提升和发展思辨能力。例如,统编高中语文高一必修一《劝学》一课中,教师可以设计“讲一讲”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说一说”在实际生活中要怎样学习才能取得良好效果?怎样才能拥有君子的品质?在教学《师说》一课中,教师可以设计“写”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以写的方式评析阅读文本。在教学《反对党八股(节选)》《拿开主义》时,教师可以设计“画”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绘制思维导图,明确文章主题和理论知识,而在教学《读书:目的和前提》《上图书馆》一课中,设计表演教学内容,让学生结合教学内容将文章的写作顺序、结构等内容以表演的形式展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通过说、写、画、演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与表达能力,实现综合发展。在此基础上,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重视教学内容的结构化,第六单元主题鲜明,在教学时,教师要立足于单元核心话题,构建系统性的教学知识结构,如在教学《反对党八股(节选)》时,教师要重视文本中思想、意识的凸显,将时代背景、精神传承作为切入点,融入时代特点和创作背景;在教学《拿来主义》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阅读、合作探究,根据学生自己的主观意识与理解归纳论点,并搜集论据支撑论点,提高学生独立思考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全面学习阅读文本。
教师在开展思辨性阅读和表达教学时,要灵活设计教学活动,确保课堂教学活动顺畅展开。在整体规划教学流程的基础上,灵活处理任务群阅读要素。如教师可以将单元教学任务穿插到课堂教学中,促使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实现听、说、读、写有机结合,真正感受语文学科的魅力,逐渐形成思辨思维。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语文教学情境,构建单元文本之间的密切联系,使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学习之道”,形成正确的学习意识和学习思维。例如,在开展《拿来主义》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展示鲁迅先生其他的议论文,并播放朗读音频,让学生在朗读情境中感受鲁迅先生的写作风格和论点论据等内容;在《劝学》《师说》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说一说实际生活中的学习方法,使学生明确怎样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提高学生自身能力。在开展《反对党八股》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侧重引导学生挖掘、分析教条主义、主观主义、宗派主义的内涵与现实危害,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搜集相关背景资料,参与社会调查采访,创设认知情境,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明确作者反对党八股的现实针对性和深远历史意义。
评价是促使学生明确自身不足的重要教学环节。为了充分发挥评价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教师可以设计丰富的评价维度和明确的评价标准。例如,在开展第六单元“学习之道”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立足于思辨性阅读和表达,以阅读和表达两方面作为评价主要层面。针对阅读的评价标准,教师可以设计信息摄取、文本理解、内涵分析等评价项目,确定评判标准。针对“表达”,教师可以设计观点、事例和效果等评价项目、标准,并且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增加评价的多元性和立体性,设计朗读评价活动,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开展朗读活动,以情感、流畅、语速、语调等为评价标准,教师可以通过不同方面的观察,梳理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并在评价活动时针对学生实际情况适当提出建议,促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弥补自身不足,充分发挥语文评价功能。同时,针对学生阅读与表达的评价,教师可以在表达活动中开展生生评价活动,为后续开展高效教学活动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活动时,教师要明确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内涵,突出学生思维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的培养。思辨性问题是开展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教学活动的基础,突出学生思辨性思维的应用和提升。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在设疑、情境、回答、解答等方面主动投入,积极思考,有利于学生感受思考的乐趣,深入开发自身智力,从而对语文学科产生浓厚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