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与感情的协奏

2024-01-06 13:10吕雨璠
星星·诗歌理论 2023年12期
关键词:白鸽琴弦砂石

吕雨璠

智 慧

陈敬容

鞭打你的感情,从那儿敲出智慧,

让它像条河,流去斑斑血泪,

抚摸并疗治一切创伤,

最后给带来新生的朝阳。

假若琴弦破碎,

弹不出快乐的调子,

那么,让智慧高歌,

让热情静静地睡。

拍着翅膀,拍着翅膀,

白鸽啊,蓝空里你要飞翔——

当你的影子掠过明澈的湖水,

水底的砂石将闪出宝光。

1946年9月29日于上海

——选自谢冕编选《中国百年诗歌选》,山东文艺出版社2022年版,第140页。

同为九叶诗派中的一员,唐湜曾这样评价陈敬容的诗:“将思索的钓钩抛到深情的潜意识的湖里,钓上一些智慧的火花来。”(唐湜《严肃的星辰们》)他注意到了“深情”与“智慧”在陈敬容诗歌里的重要性。《智慧》这首诗在命名上颇为直接,它所传达的意涵却并非“智慧”的简单彰显,也并非围绕“智慧”展开一系列形而上的表达。在短短十二行里,陈敬容抒发了自己历经挫折后的生活态度,她没有用绝对的智性组织诗句,其中亦有感情的参与,这两者达成了可贵的平衡。

诗的开头将“鞭打”这一附带痛感的动词置于感情之前,以此引出“智慧”。朝感情施加的是鞭打,不是重创,更不是取缔。我们可以看到,被智慧带走和疗治的是血泪、创伤,它们唤出了智慧又被智慧放逐,感情本身在这个过程中得以有了修复、新生的可能。在第二节里,智慧仍然没有牢牢占据诗歌的中心位置。我们注意到在“智慧高歌”之前,存在着一个先行条件:“假若琴弦破碎,/弹不出快乐的调子”,是感情自身出现了危机,智慧才获得了登场的机会,整理“烂摊子”,同时被允许发出强音。到了第三节,智慧拥有了实在的形体——白鸽,伴随着智慧独立身份的确认,诗人对它的态度转为颂扬,甚至是敬畏。她以白鸽投下的影子这一暗淡的事物作为契机,使“水底的砂石将闪出宝光”。第一节里,智慧“抚摸并疗治一切创伤,/最后给带来新生的朝阳”,那时的智慧尚不具备独立、实在的形体,却展现了非凡的能力。从把智慧比喻为河,突出其洗刷和疗治的功能,再到“让智慧高歌”,祈盼智慧飞翔于蓝空,诗歌在空间层面越来越向上拓展,情绪、声调也渐趋昂扬。值得玩味的一点是,诗人(潜意识里)不愿直面智慧的闪光,而是让智慧的阴影投射到水底的砂石上,从砂石上看见宝光。在诗人的赞美背后,也许承载了更多复杂的意绪。

对智慧态度的转变,不意味着智慧就脱离了主体的控制,相反,它透露出主体具有高度的自信,或者说是一种精神自觉。整首诗并非受难式的被动视角,而是存在一个坚实的主体,多次以“让”这一命令式的口吻,影响着感情和智慧的起伏运动。在“鞭打”“敲去”“让”等动词前,主语全都被省略,诗人没有直接揭示这几股力量的来源。是不可抗拒的命运,还是一种由时代所带来的伤痛?生活的无常与主体坚强而冷静的应对形成了诗中另一组平衡。率先出现的“鞭打”一詞,并非主体故意施之以自身的痛苦,而是一种对生活的洞察与接受。诗人没有因此沉溺于感情的无边愁海之中,而是借势“从那儿敲出智慧”,以智慧应对生活的无常,并展开期待:“最后给带来新生的朝阳”。生活的无常构成第二节的开始:“假若琴弦破碎”。第一节中,感情因鞭打留下血泪、受到创伤,用智慧尚有修复的可能。到了第二节,当琴弦“破碎”,智慧不再能像一条小河静静地流淌了——它需要更高的音量,更为主动和有力的姿态。与此同时,诗人没有对生活予以否定,她并不认为琴弦的破碎就会导致世界的喑哑,她说“让热情静静地睡”,“睡”一字缓和了前文由“破碎”所传达出来的紧张之感,为热情和快乐保留了苏醒的可能。唐湜在论及这首诗时提到:“感情的波浪平静了下来,不再沸腾,可仍然在理智的光照下流荡。”(唐湜《黎明之岸——陈敬容论》)第三节中那飞翔在蓝空里的白鸽,既是智慧的象征,也寓意着一个鲜活生命的苏醒。诗人对其给予了真切的期盼,亦可看作对自我的勉励:“白鸽啊,蓝空里你要飞翔——”,白鸽的影子与水底的宝光形成隐秘的关联,象征着主体与智慧不可分割的关系——智慧可能不易被观察到,但它切实存在于那里;影子随白鸽而移动对应生活的无常,当影子遮蔽明澈的湖水,智慧就在这时闪出宝光。

在这些意外事件登场之前,即在智慧救场之前,智慧便已存在,并统摄了全部的意象和情节。智慧遭遇了负面情境,然而它又安排自己来化解主体的危机。但从现实生活来看,诗人的智慧可能伴随着这些伤害,甚至稍晚于这些伤害出现,进而形成一种清晰稳定的形态。更重要的是,当我们进入这首诗歌,如同看见水底砂石上的宝光,它将给予我们生活的启示。

猜你喜欢
白鸽琴弦砂石
砂石在铁路上的妙用
白塔上的白鸽(外二章)
春天的午后
白鸽的梦想
砂石换填法在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我把雨丝当做琴弦
额头上的琴弦
砂石采砂量核定方法的一些探讨
砂石含泥量对混凝土的影响
伤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