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新品种“晋甘1号”的选育及机械化栽培技术

2024-01-06 08:16:53耿培云赵丽丽
农业知识 2023年12期
关键词:叶球甘蓝口感

耿培云 赵丽丽

甘蓝是一种重要的十字花科蔬菜,在我国蔬菜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每年栽培面积达到100余万hm3,居世界首位,可供应我国消费需求和出口贸易。

目前,国内一些科研育种单位、大型育种公司已经自主选育成功不同类型的甘蓝新品种,适宜不同地区栽培和满足不同的消费习惯,主要以圆球形种植面积较大,主栽品种为中甘11、中甘21,也有尖球类型的品种,以春丰为主。但甘蓝品种在风味品质、耐裂性、抗病、耐逆性等综合性状表现优良的还较少,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所通过连续多年的努力,克服细胞质雄性不育硒制种等育种难题,在广泛搜集大量优异资源的基础上,开展了甘蓝新品种选育工作,最终育成了圆球形雄性不育杂交种晋甘1号。

一、选育过程

从2015年开始,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所广泛搜集国内外不同类型的甘蓝种质资源并进行分类,同时结合引进的雄性不育系材料进行聚类分析,对近几年搜集到的265份种质资源性状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开展品种鉴定和筛选试验,调查记录育种材料的球形、色泽、口感、耐热性、耐裂性、抗病性、耐逆性等性状,采用高代自交系和雄性不育系的方法对性状表现优良的种质材料开展了系统化的选育工作,至2020年获得了综合性状表现优良材料共9个,包括圆球和牛心形雄性不育系材料和自交系材料。2019年和2020年秋季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所试验基地开展品种比较试验,2021年和2022年在安徽、河南、江苏等省适宜甘蓝种植的示范区域进行多点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其中组合3的表现性状为株型整齐、中早熟、球型圆整、耐裂球、抗枯萎病等,受到种植者和经销商的高度认可,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平均产量达到7.8kg/m2以上,因此,将组合3定名为“晋甘1号”,并且在2023年获得了植物新品种保护(品种权号:CNA20181174.5)。

二、特征特性

“晋甘1号”属于中早熟甘蓝品种,圆球形,生育期70天左右。植株整齐且长势强,外叶呈现灰绿色,蜡粉中等类型,叶球鲜绿色,心叶为黄色,高抗枯萎病、霜霉病、软腐病和黑腐病,具有耐裂性、耐热性较强,口感脆甜,生食、熟食口感均好,风味佳,综合品质表现好。该品种适宜在安徽省及周边省市种植,亩产量可达到5600kg以上。

(一)丰产性

1.品比试验

以中甘11为对照,于2020~2021年开展品种比较试验。采用7×20孔穴盘育苗,当幼苗长到3叶1心时即可定植,株行距40cm×40cm,每小区定植60株,小区面积20m2,3次重复。从表1可以看出,晋甘1号在2020年和2021年每亩地分别比对照增产466.8kg和493.6kg,增产率为8.94%、9.27%,熟性均比对照晚7天左右,中心柱较短。

2.区域试验

在区域试验中,由表2可知,在2021年,晋甘1号和对照品种中甘11的田间发病情况均较2022年轻,这是由于2022年雨水较多,不良气候条件导致甘蓝霜霉病、软腐病和黑腐病的发病率提高,但总体上看,晋甘1号的田间病害发病率均较低。

3.生产试验

耐裂球性是评价结球甘蓝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决定甘蓝商品性和经济效益的重要参考依据。采收时间长的品种具有较强的耐裂球性,这对于延长商品的供应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也更有利于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通过生产试验,从表3可知,在对两个品种随机抽取调查500株甘蓝发现,晋甘1号的裂球率均较低,2021年和2022年的裂球率分别为8.6%和10.2%,品质均优于中甘11。

(二)商品性

在进行品比试验时,对晋甘1号和中甘11两个品种的经济性状进行调查,从表4可以看出,晋甘1号植株开展度中等,叶球形状球形,外叶鲜绿,心叶黄色,中心柱长与球高比为0.4,结球紧实,叶球质量达2.15kg。2022年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所检测营养品质,由表5可知,晋甘1号总糖含量3.55%,维生素C含量395.6mg/kg,粗蛋白含量1.35%,粗纤维含量0.48%,口感细腻甜脆,而中甘11口感风味较淡。

(三)营养品质

营养品质是衡量甘蓝品种的又一重要指标。本试验于2022年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所检测甘蓝的营养品质,由表5可知,晋甘1号总糖含量3.55%,维生素C含量395.6mg/kg,粗蛋白含量1.35%,粗纤维含量0.48%,口感细腻甜脆,而中甘11口感风味较淡。

三、机械化栽培技术要点

(一)播种

晋甘1号适宜种植区域在安徽省及相似生态地区夏、秋季种植,8月上中旬播种,11月上中旬可采收;定植于冷棚中,8月下旬至9月上旬播种,12月上中旬至1月下旬采收;春季播种时间为1月下旬至2月下旬播种,于5月中、下旬采收;生产反季节叶菜类蔬菜,根据不同生产区域的气候条件安排适宜的茬口,科学安排播种时间。

(二)育苗

该品种一般采用直径4~5cm、深度3~4cm的128孔穴盘育苗,也可采用72孔穴盘育苗。育苗基质可以自制也可购买专用的蔬菜育苗基质,播种前需要将基质拌湿,达到“手握成团不滴水”为宜,将拌好的基质装入穴盘中,用刮板将基质刮平。点播甘蓝种子,对于发芽率达到95%以上的种子每孔播1~2粒种子,工厂化育苗采用机械化混拌基质、装基质、播种和覆盖基质流程。出苗前温度控制在25℃~28℃,基质湿度保持在70%~80%。出苗后最适宜的温度为夜间12℃~20℃,白天23℃~28℃,日照强、温度超过30℃需要采用遮阴网、地面喷淋来降低环境温度,出苗后2叶1心时的基质含水量为75%左右,3叶1心至成苗基质含水量为65%左右。喷施1~2次复合肥(N-P-K比例为15∶15∶15)以促进幼苗生长,提高光合作用。甘蓝苗期病害主要有猝倒病和灰霉病,可通过环境调控来进行有效防控,出苗后应降低温度、控制湿度,适当增加植株间通风透光性,也可喷施化学药剂进行预防,选择75%百菌清可濕性粉剂600倍液、64%杀毒矾600倍液等药剂,间隔5~7天喷施1次,连续喷施2~3次。也可以在播种前,使用11%氟环·咯·精甲悬浮剂以1∶80~1∶100比例对水将药剂稀释成药浆,将药液与种子充分混匀后再进行播种。

(三)定植

1.定植前准备

避免种植在前茬为十字花科作物的地块,定植前采用22kW以上自动走式撒肥机施入基肥,采用22kW以上拖拉机结合旋耕机耕翻整地起垄,旋耕土壤深度应超过25cm,保证土壤疏松、无土块、碎土率80%以上,作垄高度15~20cm、垄顶宽度100~110cm、垄沟宽度25cm。每亩地施入3000~3300kg有机肥和30~50kg复合肥。

2.定植及管理

穴盘苗5~6片叶时可定植,选晴天傍晚或阴天定植。采用蔬菜幼苗定植机,根据定植要求调整轮子间距、株距、行距和栽培深度,每亩地定植3300株。根据茬口安排,定植环节应在覆膜后进行。确保幼苗定植后不漏苗、不倒伏。定植前浇足底水,定植后、缓苗前需在每天傍晚再浇1次水,7天后即可成活。

(四)定植后管理

1.肥水管理

莲座期每亩地施入含氮高的复合肥20~25kg,结球初期每亩地追施复合肥(N-P-K比例为15∶15∶15)25~30kg,促进叶球生长和结球紧实。整个生长期不能缺水也不宜积水,采收期酌情浇水,可根据市场需求确定采收期控制浇水时间和浇水量,延长采收期应少浇水或者浇小水。

2.主要病虫害防控

晋甘1号生长期主要病害有霜霉病和黑腐病,二者分别为真菌性病害和细菌性病害,真菌性病害防控同苗期病害防控的方法,细菌性病害黑腐病可采用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6%)、枯草芽孢杆菌可分散有悬浮剂(200亿芽孢/ mL)、咪鲜胺微乳剂(15%)等药剂进行防控,交替用药,每7~10天喷1次。

露地定植前,需要对地下害虫进行防治,如地老虎、蝼蛄、蛴螬、根象甲等,可采用5%毒死蜱颗粒剂、90%敌百虫或3%辛硫磷颗粒剂制作成诱饵,在定植前2天均匀撒到地面,可起到较好的防治效果。生长期的虫害主要有蚜虫、菜青虫、菜蛾、斜纹夜蛾等,可悬挂黄色、蓝色诱蟲板诱杀害虫,用诱虫灯诱杀菜蛾等蛾类害虫,采用2.4%阿维·高氯可湿性粉剂、8000IU/mg苏云菌杆菌可湿性粉剂、5%氟啶脲乳油等化学或生物药剂喷施防治。

(五)采收

定植后70天左右,用手捏叶球,当感觉叶球紧实的时候可陆续采收,由于晋甘1号的耐热性和耐裂性强,因此,可根据市场需求延长采收时间 ,并按照不同类型商超和市场消费者需求进行包装,科学调控采收后储藏和运输的环境条件,以提高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叶球甘蓝口感
保康红豆杉性别分化过程中大小孢子叶球和内源激素的变化分析
甘蓝家族中的“颜值担当”——羽衣甘蓝
适宜慈溪市种植的紫甘蓝品种筛选试验初报
36个结球甘蓝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及聚类分析
长江蔬菜(2021年2期)2021-03-15 08:58:44
变色的紫甘蓝
青菜口感嫩的办法
饮食科学(2019年5期)2019-11-21 13:17:53
庄园熟酸奶 品味奢华口感
甘肃农业(2017年13期)2017-08-17 09:19:30
耐热早秋甘蓝润夏一号栽培技术
长江蔬菜(2016年10期)2016-12-01 03:05:34
酸奶加热口感更好吗
早熟甘蓝新品种旺旺
长江蔬菜(2014年1期)2014-03-11 15:0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