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时雨 李永昌
摘要:现阶段疫情趋于常态化,为营造更健康的生活环境,提高疫情时代下社区人居生活质量。通过运用知觉现象学的理论基础,探讨疫情时代下的多元化康养空间设计模式,研究五感疗法在不同结构下的多元运用,同时提出疫情下多层级康养模式,从服务功能多元化、资源均好性、弹性与可持续性、空間美学性、防疫单元分合5个层级的各方面进行合理性规划设计。建设疫情下更具人性化的康养型空间。为营建疫情时代下多元化康养社区提供参考。
关键词:疫情时代;康养社区;空间需求;知觉现象学;五感疗法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23)23-0038-03
Abstract:At this stage,the epidemic situation is gradually becoming normal. In order to create a healthier living environment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community residents. By using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perceptual phenomenology,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iversified health care space design mode in the epidemic era,studies the diversified application of five senses therapy under different structures,and proposes the multi-level health care mode under the epidemic situation,and makes rational planning and design from five levels of service function diversification,resource uniformity,elasticity and sustainability,space aesthetics,and epidemic prevention unit integration. Build a more humanized health care space under the epidemic situation.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diversified health care community in the era of epidemic.
Keywords:Epidemic era;Health community;Space requirements;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Five senses therapy
(一)研究对象多层次心理需求分析
1.第一类人群为治愈后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者以及长期抗击病毒的医护人员。患者在经历长时间的封闭治疗后,尚未能融入正常生活中,易存在强烈的病耻感;医护人员由于长期处于高强度、高负荷、高风险的工作环境中,易产生巨大压力,同时又面临无法救治更多的感染者而产生的无助感,这些情绪通过长时间的积累,都会引发不同的心理问题的产生[2]。2.第二类人群为经历过独居14天隔离生活的人群,14天内处于一个紧张的环境中,时刻担心自身是否被感染,难免会出现恐慌不安的情绪;3.第三类人群为普通人群,这类群体虽未被感染,但时刻处于疫情时代下,仍会出现焦躁不安的情绪,同时疫情也会对人们的出行产生一定程度的限制,人们在工作之余缺少一个安全的度假环境。
(二)多层级康养单元模式
多层级康养单元模式包括5大部分:服务功能多元化、资源均好性、弹性与可持续性、空间美学性、防疫单元适应性分合。
1.服务功能多元化指在规划社区内地块时,提供同一地块多种功能用途,为人群提供多样化的服务,满足不同年龄层次多样化的需求;2.资源均好性指的是所处不同空间的人群达到同一集散地、享受同种资源的距离均等性;3.弹性与可持续性是指在社区空间的设计中要同时考虑当前以及未来长远的发展,既要维持当前环境系统的相对稳定性,又应当预留出一定的弹性发展空间,顾虑到空间长远的发展[2],满足不同阶段下对于疫情的防控需求;4.空间美学性强调在公共空间美学的表达方面注重趣味性,注重人对物体的美学感受,营造使人感到舒适美的空间氛围;5. 防疫单元适应性分合是指建立不同的生产、生活、娱乐单元,满足常态化管理以及疫情阶段下防控的多重需求。
(三)康养单元中五感疗法多元化运用
1.五感疗法理论概述:五感疗法是通过人体的五大感官感知来进行的一种SPA的艺术,能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人的身心,减缓人的精神压力,从而让人的身心得以恢复正常状态。五感疗法通过使用自然疗法来治疗身心疾病,相较于药物治疗,它对人体不会产生任何副作用。2.五感疗法与康复环境的内在联系:康复环境是通过一定的手段使人的身心达到康复效果的环境,五感疗法与康复环境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必然联系,人对环境的感知是通过五感来进行的,通过设置能刺激人体感官的植物景观,为人们营造良好的康复环境,即通过五感疗法帮助人们更好地感知空间环境,从而达到身体疾病的恢复[4]。五感疗法运用于康养空间中,将人们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以及味觉进行设计性的结合,构建一个能够对人们产生良好刺激的感官空间环境。
3.多功能复合空间:疫情时代下的室内空间将设计更多聚焦于拉近与大自然的距离,建筑材料选用上大比例采用玻璃,摒弃传统的清水混凝土,同时增设阳光房、将空间界面中的玻璃面积扩大,最大限度满足疫情时代下不适宜外出人群与大自然接触的需求,感受到大自然的亲近,享受阳光的温暖。
在室内娱乐区域的设计中,应当注重各功能区之间的安全距离,疫情时代下人与人之间的社交安全距离应保持在1.5~2米左右,可将此数据融入各功能区的距离控制当中;疫情时期下“封控”成为人们谈之色变的话题,此时人们最大的需求便是安全的室外社交,室外景观康养空间显得尤为重要。社区内景观配置以及人们交谈、娱乐的场所应当兼具休闲娱乐性与疗愈性,并增设公共性与私密性的空间,满足人群多元化需求,实现空间的多功能复合性。
(一)视觉疗法运用
视觉疗法是通过空间中的“色彩”“形态”和“动态”此3种视觉感知来刺激人的视觉感官系统达到疗愈的效果。
形态,即物体在视野中呈现的某种固定状态,这些状态也是构成复杂事物的基本符号母题。不同符号有其自身特殊的内涵,同时,不同的视觉符号带给观者的内心感受具有差异性。例如,轮廓分明的几何形体容易带给人尖锐、锋利之感;反之轮廓圆润的几何形体则会带给人温顺、柔软之感。疫情下由于人们大多充满焦虑情绪,因此在空间设计中应当避免过多使用尖锐性物体。例如,在室外长椅外形的设计上应使用流畅的曲线形态,在符合人体工学的前提下带给人内心的舒适感,如图4。
1.关注不同年龄层次人群的需求:疫情时期下的康养社区面向全社会人群,因而在空间设计元素的选用上应当考虑不同年龄层次人群的需求。
不同年龄层次人群,人眼所接收到的色彩敏感度不同。孩童对色彩的感知较弱,色彩鲜艳的物体更能激发他们玩乐的兴趣,儿童活动空间中可以进行大面积多重色彩的搭配,提升空间的趣味性,增加儿童的关注度;由于当今社会大环境下工作压力较大,刚刚进入社会工作的25岁左右的青年人更喜爱低饱和度低明度的色彩搭配,空间中大面积应用此类型色调会使他们身心放松,放下工作生活中的浮躁与焦虑;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视觉神经退化,对色彩的敏感度下降,身体免疫力下降,极易受到疫情的危害,因此,大空间以及丰富跳跃的色彩可以带给老年人愉悦与希望。
2.室外空间植被与色彩丰富性:丰富的植物色彩、景观小品色彩和悦动的流动水体能有效刺激人的视觉感官,带给人们更好的视觉情感体验[10]。在植物的色彩选择上,多色设计最受欢迎,绿色类植物占据首位,其次是粉色类植物和黄色类植物,因此在植物色彩配置上选用绿色系植物、紫色系植物、粉色系植物和黄色系植物等,这类植物可以使人身心放松,起到康养的疗效。除此之外,在植物视觉设计方面还可加入五彩斑斓的草本类植物,草本类植物本身具有一定的疗效作用,还可以增添环境的色彩氛围,丰富的色彩能够更大程度地激发人的视觉系统,刺激人的视觉灵敏度,带给观赏者更丰富的视觉感受[10]。
(二)触觉疗法运用
1.室外小品契合人体触觉系统:通过触觉疗法可以很好地调动人体的触觉感官系统,达到疗愈的功效。在调查研究中发现,草坪、花池、桌椅凳最受人们的欢迎[10]。因此,在室外空间中大面积设置触感柔软的草坪、造型别致的花池、材质近人的桌椅凳。在社区内小路的铺装上,使用鹅卵石以及木质纹理,鹅卵石的触感较为强烈,可以很好地刺激人的触觉感官系统,其次,鹅卵石还有很好的按摩疗效;木材性格最温情,最亲近人类,通过对生活中人们行为的观察,相较于石凳来说,人们更愿意坐在木质座椅上,因此空间中应当增加曲线流畅,有设计感且尊重人体工学的木质座椅,契合人体触觉系统。
2.室内设计增添空间温情性:室内空间设计中,应当多运用木材、丝绸、轻软一类的装饰物来装饰室内空间,此类充满温情触感的材质以及装饰物会使居住者产生充分的安全感。
室内空间界面的设计上应当运用不同肌理的材质,不同材质属性不同会产生不同的表情特征,每种材质有其特有的纹理感以及凹凸感,触摸时会使体验者产生丰富的内心感受,同时也会增加空间的趣味性。儿童空间室内陈设物材质选择上应选用轻软,安全性能高的材质,最大程度保护儿童的安全,避免磕碰受伤;老年人的居室中应当大量选用木材,丝绸以及棉织品,此类材质属性更契合老年人的内心需求;中青年正处于思维活跃时期,结合其心理特征,则更偏爱跃动的空间类型,因此空间应具有更多的设计感,采用不同肌理的材质以及独特的空间造型,丰富空间属性,但给人丰富的触觉感受。
(三)听觉疗法运用
从听觉系统出发,通过自然或是人工的方法激发空间当中使人身心舒畅的音效,目的在于缓解人们紧张、焦虑的情绪,起到疗愈身心的作用。
温情的音效会使人感受到身心愉悦,进而起到放松身心的疗愈效果[11]。例如,古巷小桥边潺潺的流水声、静谧的夜里被感官无限放大的雨滴声、清晨的鸟鸣和盛夏的蝉鸣、壁炉中篝火点燃木头发出的噼里啪啦的燃燒声、小动物安逸的酣睡声。因而在康养景观的设计中可以人为增加此类音效,种植多种树木,吸引小鸟,营造空间中鸟语花香的氛围感;亦或是将跌水景观的设计融入室内外空间当中,聆听跌水音,使人身心舒缓,缓解人焦虑的情绪,使人们在室外小憩时也如同身处天然无雕饰的大自然当中。
音乐治疗自古以来便被用于疾病的辅助治疗中,人们使用音乐调节自身的情绪,缓解压力,当代音乐治疗也被纳入学科范围。在康养社区设计中融入音乐治疗方法,增设音乐治疗空间,完善音乐治疗模式,配备专业医学人员,对不同群体进行针对性治疗,使体验者在享受中达到疗愈的效果。
(四)味觉疗法运用
味觉疗法主要是通过刺激人的味觉系统来达到身心舒畅的作用,但味觉疗法通常会被设计者所忽略。味觉疗法空间的设计目的是使游客不但能 “游”能 “赏”,还能 “品”,充分表现出对游客的尊重和关怀[13]。
在室外康养环境中,可以增加温室种植园、自主采摘园,此类园区内的植物、水果不受时间、季节的限制,同时种植的植物需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人们可以根据自身爱好自主种植、采摘并进行烹饪,使人们放松身心,体验田园乐趣。
(五)嗅觉疗法的运用
嗅觉疗法通过“闻”,对环境中的各种气味进行嗅觉系统的感知。大自然中的花草香、果香、土壤的香气,抑或者是室内空间中的茶香、木香以及具有安神作用的香薰,此类温情的气味会使人们感觉到身心获得舒适感,排解不良情绪,对身心健康产生着积极的作用。
在室外空间中通过种植带有香气沁人的花草以及植物来刺激人的嗅觉系统,大自然中的植物与人类息息相关。在我国自古以来便有植物入药的习俗,许多植物既有沁人心脾的气味又有很强的药用价值。古时人们常将松柏、艾叶等挂在居室门口起到杀菌、抑菌的作用[14]。因而,在疫情时代康养型社区的空间模块设计中可以开辟出系列型天然植物氣味疗愈空间,体验者依据自身的疗愈需求在特定的疗愈空间闻香治疗,起到消除紧张、舒缓身心的作用。橙子与柠檬此类散发清香的植物可以缓解紧张不安的情绪,消除抑郁;薰衣草的气味可以改善失眠,稳定情绪,缓解压力;薄荷的气味可以增加思维灵敏度,使人头脑清醒。因此在植被种类的选择上应当多种多样,结合人体对于健康的需求,选择造型美观且对人体健康有利的植被。同时建立温室花房,满足秋冬季节人们观赏,体验,休闲的需求。
疫情时代下,人们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度提高,整个社会也应当把关注点放在如何更好地营造人们健康家园的层面上。疫情时代下的康养型社区区别于以往传统的康养模式,在做好疫情防护的基础上,设计一套完备的弹性康养系统。在这个人与人接触被迫有距离的时代下提出多层级的康养单元模式,适应疫情防控时期以及疫情常态化阶段多元化空间需求。同时在空间的设计中探究人们的感官体验,将人们对于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味觉的感知运用于康养社区空间设计当中,营造一个使人舒适、令人舒缓的康养社区环境。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明清古籍版刻插图的‘园林图像设计研究与图册汇编”(项目编号:19BG108)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王一.健康城市导向下的社区规划[J].规划师,2015,31(10):101-105.
[2]孙文尧,王兰,赵钢等.健康社区规划理念与实践初探——以成都市中和旧城更新规划为例[J].上海城市规划,2017,(03):44-49.
[3]杨立华,鲁春晓,陈文升.健康社区及其测量指标体系的概念框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03):1-7.
[4]李树华,姚亚男,刘畅,康宁等.绿地之于人体健康的功效与机理——绿色医学的提案[J].中国园林,2019,35(06):5-11.
[5]车乐,杨伊.疫情应对视角下的康养住宅规划策略探析——以五指山翡翠综合康养区为例.[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成都市人民政府.面向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治理—202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9住房与社区规划),2021.854-864.
[6]张呈瀚,高晓明.健康理念导向下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导则研究.[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重庆市人民政府.活力城乡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9.1478-1486.
[7]季建乐,方睿,杜欣玥.基于两种典型呼吸系统疾病的儿童康复景观设计研究[J].设计,2019,32(21):42-43.
[8]刘琳娜.后疫情时代健康住宅标准研究[J].城市住宅,2021,28(07):160-161+164.
[9]袁文浩.活力系统模型下的社会创新设计研究[J].设计.2020,33(19):152-154.
[10]李田.基于五感疗法理论的养老社区康复环境设计与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20:
[11]郭超宇,杜欣玥,黄海梅,季建乐等.基于五感疗法理论的阿兹海默症康复花园设计研究[J].艺术科技,2019,32(11):29+51.
[12]李燕.植物在景观空间中的延伸[J].设计.2016,(09):138-139.
[13]张莉萌,杨森,孔倩倩,王鹏飞等.基于五感疗法理论的休闲养生农业园规划设计[J].浙江农业科学,2016,57(04):538-541.
[14]高翔,姚雷.特定芳香植物组合对降压保健功能的初步研究[J].中国园林,2011,27(04):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