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学生党员教育模式的创新与发展,以提高党员教育的质量、适应信息化发展趋势、提高互动性和个性化。为实现这一目标,本研究采用文献综述法和案例分析法,以全面了解新媒体在高校学生党员教育中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新媒体技术为高校学生党员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可能性,包括多媒体教学、在线课程、移动应用、社交媒体和互动性教育,这些创新方式提高了学生党员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党性教育更加生动、深刻,促进党员的思想政治觉悟提升。同时,新媒体还有助于适应信息化发展趋势,提供更多在线资源,促进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然而,研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包括教育内容和形式的单一性、学习资源的不足、缺乏有效的互动与反馈机制以及党员教育的实际效果难以量化。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研究提出一系列创新措施,包括多媒體教学与在线课程的推广、移动应用与微信小程序的开发、社交媒体与在线社群的建设、个性化学习计划的制订,以及在线测评和反馈机制的建立。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学生党员教育模式的创新与发展十分必要,是未来高校党员教育的重要趋势。通过采取创新措施,高校和党组织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党员的需求,强化党员教育的实际效果,培养更有能力的党员,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作出更多贡献。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学生;党员;教育模式;发展
中图分类号:D267.6;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3)24-0182-03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2021年度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题“新时代高校辅导员政治素养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1zsszsx257
信息时代,高校学生党员教育作为培养未来党员和社会建设者的重要一环,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逐渐显露出对多样化学习需求的限制,因此,创新和改进学生党员教育模式势在必行。教育的本质是为学生提供最适宜和有效的学习方式,使他们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随着新媒体的兴起,学习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党员教育不再局限于传统教室内的讲授,而是更多地融合了数字化学习、虚拟实境体验、社交互动等多种元素。
(一)提升学生党员的党性教育质量
新媒体背景下,创新高校学生党员教育模式能够提升学生党员的党性教育质量。中国共产党一直强调党员的党性修养,但传统的党员教育方式往往难以满足时代要求。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为教育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能够以多媒体、互动式的方式传达党的政策、理论和精神[1]。通过新媒体,高校可以打造更具吸引力和实用性的教育模式,提高学生党员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党性教育更加生动、深刻,促进党员的思想政治觉悟提升。
(二)适应信息化发展趋势
新媒体背景下,创新高校学生党员教育模式能够适应信息化发展趋势。新媒体深刻改变了人们的学习和交流方式,学生党员群体更是新媒体的积极用户,因此,利用新媒体技术进行教育创新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如果高校学生党员教育无法跟上信息化步伐,那么将错失宝贵的机会,无法更好地满足党员的需求,也不符合时代的要求。
(三)提高党员教育的互动性和个性化
新媒体背景下,创新高校学生党员教育模式能够提高党员教育的互动性和个性化。传统的党员教育往往是一种单向传递,学生被动接受,难以激发兴趣。而新媒体技术可以提供多种互动方式,包括在线讨论、问答互动等,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党员思考和讨论,拓展学习的深度和广度[2]。同时,新媒体还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内容和计划,更好地满足学生党员的特殊需求。
(一)教育内容和形式的单一性
传统的党员教育往往侧重于政治理论课程,如党史、党纲、党章等,导致教育内容呈现出单一性。这种内容的单调性和枯燥性可能使学生党员感到乏味,难以产生兴趣,进而难以深入理解和内化党的核心理念[3]。此外,教育形式的僵化也是问题之一。当前的党员教育主要以传统的课堂授课为主,缺乏多样性和创新性,难以激发学生党员的兴趣。
(二)学习资源的不足
尽管新媒体技术不断发展,但一些高校在学生党员教育方面仍然面临资源短缺的问题。这可能包括缺乏多样性的在线课程、教材和学习工具,导致学生党员难以获得充分的教育资源,限制了他们的学习体验。由于教育资源的匮乏,学生党员可能错失了深入学习和理解党的重要理论的机会,这可能对他们的党性建设产生负面影响。
(三)缺乏有效的互动与反馈机制
在传统的党员教育模式中,学生党员与教师之间的互动相对有限,这限制了学生党员提问、讨论和分享观点的机会,也降低了教育的互动性和吸引力。此外,缺乏明确的学习评估和反馈机制,难以及时了解学生党员的学习情况[4]。这意味着学校难以提供个性化的支持和指导,无法满足学生党员的个体需求,从而影响党员教育的效果。
(一)多媒体教学与在线课程的推广
新媒体背景下,引入多媒体教学和在线课程成为高校学生党员教育中的一项关键创新措施。利用各种多媒体资源,如视频、音频、动画等,以更生动、多样的形式呈现教育内容,可以使学生党员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这样的教育方式能够跳出传统教材的限制,提供更生动、直观的学习材料,激发学生党员的学习兴趣,并提高他们的参与度[5]。另外,通过开发在线课程,包括直播讲座、网络讨论和互动教学,高校为学生党员提供了更灵活的学习方式。学生党员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和学习进度来规划学习进程,更好地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在线课程还能够鼓励学生党员积极参与互动,与教师和同学互动交流,讨论课程内容,从而增进对党的政策和理论的理解[6]。这一创新措施有望提高学生党员的学习效果,使党员教育更具吸引力和实用性。
(二)移动应用与微信小程序的开发
为了满足学生党员的移动学习需求,高校可以积极开发专门的移动应用和微信小程序,以提供学习资源和互动平台,使学生党员随时随地都能够开展学习,不再受限于传统教室或图书馆[7]。通过这些创新工具,学生党员能够更方便地参与党员教育,与党组织互动,并提高学习的便捷性和灵活性。这种教育方式也有助于更好地结合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培养更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党员,为未来的社会发展作出更积极的贡献。高校应积极响应这一趋势,推动党员教育与移动学习相结合,更好地满足学生党员的需求。
(三)社交媒体与在线社群的建设
高校可以积极利用社交媒体平台来建设党员学习社群,因为社交媒体已成为学生党员广泛使用的工具。这些社交媒体社群不仅可以用于讨论党的政策和分享学习心得,还能促进学生党员之间的交流和合作。通过社交媒体,学生党员可以建立更多的社交联系,形成良好的学习互助氛围,从而促进共同成长和进步[8]。此外,社交媒体还提供了实时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党员更容易获得最新信息和动态,有助于他们紧跟时事和政策变化。高校应充分认识到社交媒体在党员学习中的重要性,积极引导学生党员充分利用这一工具,以更好地参与党员教育和政治学习,提高党员素质和政治意识[9]。这将有助于培养积极参与社会发展的党员,为国家建设和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四)在线测评和反馈机制的建立
为了强化党员教育效果,高校可以建立科学的在线测评和反馈机制。通过在线测评,学校可以定期考核学生党员的学习成绩和知识掌握情况,从而了解教育效果和学习进展,这有助于全面评估学生党员的学术表现和政治素质,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引导和支持。另外,反馈机制也至关重要。通过即时的反馈,学校可以提供学习建议、改进措施和个性化指导,帮助学生党员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提高他们的学术能力。这种互动式反馈有助于建立更紧密的师生联系,促进学生党员积极参与和个人成长[10]。在线测评和反馈机制不仅有助于学校更好地跟踪党员的学习情况,也有助于确保党员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五)学科交叉与实践结合的课程设置
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党员,高校可以积极推行学科交叉与实践结合的课程设置。这意味着不仅仅强调政治理论,还包括其他学科的知识,如社会科学、经济学、文化等。通过多学科教育,学生党员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党的政策和理论,将党的思想与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知识相融合,从而更好地应用到实际中,更好地服务国家和人民[11]。同时,实践活动也应融入课程,使学生党员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这种实践教育不仅培养了学生党员的实践能力,还锻炼了他们的领导才能和问题解决能力。这种创新教育方式能增强党员教育的综合性和实用性,为学生党员的个人成长和未来工作提供坚实的基础,也为党的事业不断发展贡献更多优秀的党员力量。
(一)数字化学习与虚拟现实
未来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将进一步深化数字化学习与虚拟现实技术的融合,这将带来一场教育革命,使学生党员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党的历史和理论。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学生党员可以“亲临”党的历史场景,亲身感受党的发展历程,甚至参与虚拟的党内决策过程,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党的理论和政策[12]。此外,数字化学习将为学生党员提供更多的在线资源,包括党的文件、研究材料、多媒体课程等。学生党员能够随时随地访问学习内容,将学习融入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提高学习的便捷性和灵活性。他们不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能够更自主地掌握学习进度[13]。这一趋势不仅能够提升党员教育质量,也能够培养更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党员,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注入更多活力和智慧。高校和党组织应积极引领这一发展趋势,不断创新教育方法,以适应未来数字时代的党员培养需求。
(二)自主学习与学习路径定制
未来,个性化学习将成为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的一大趋势。这意味着学生党员将有更大的自主权和控制权来选择学习内容,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来制定学习路径[14]。新媒体平台将提供多样的学习资源,包括在线课程、学术文章、党内理论材料等,帮助学生党员实现自主学习的愿望。学生党员将有更多机会追求自己感兴趣的主题,深入研究相关领域,从而更好地理解党的理论和政策,并将其融入实际工作中[15]。这种个性化学习将培养出更有创造力、有独立思考能力和自我激励动力的学生党员,为国家和党的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16]。高校和党组织应积极倡导和支持这一趋势,为学生党员提供更广泛的学习选择和更高的学习自由度。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学生党员教育模式的创新和发展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任务,但相信通过对相关问题的深入思考和不懈探讨,必能够找到更有效的教育路径。期待新媒体技术与教育理念的融合,将推动未来学生党员教育更好地创新与发展,为党和国家培养更优秀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 王铭扬.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实践探索研究[J].吉林教育,2023(26):94-96.
[2] 马克.如何推进国企基层党建工作[J].現代企业文化,2023(10):125-128.
[3] 石文静.提升国企基层党建工作价值创造能力的实践[J].现代企业,2023(2):90-92.
[4] 王世辉.提升国企基层党建工作有效性的思考[J].企业文明,2023(1):53.
[5] 梁星全.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3,36(1):6-7,13.
[6] 宋健.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2(11):116-118.
[7] 贾琬朝.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发展路径研究[J].学周刊,2021(19):7-8.
[8] 陈阿娣.新媒体时代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探析[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1(6):48-49.
[9] 王传伟,谢刚,杨婷.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的重要性、困境分析及对策研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1):14-16.
[10] 管乐.基于新时代背景下增强高校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实践探讨[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20(6):96-99.
[11] 陈超.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探索和思考[J].作家天地,2020(24):152,154.
[12] 阎彩红.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政教育的创新[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3(9):180-181.
[13] 丁铂.新媒体下高校学生党员理想信念的教育[J].现代交际,2019(23):148-149.
[14] 陈安伟,王文红,洪绍威,等.提升国有企业基层党建工作价值创造能力的实践与研究[J].当代电力文化,2019(S1):144.
[15] 雷子舒.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探索和思考[J].现代交际,2019(9):139-140.
[16] 宋雨.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培养研究[J].戏剧之家,2018(2):140,142.
作者简介 秦瑞鹏,讲师,研究方向: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