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图书馆是收集、保存文献资料的文化场所,具有保存知识、开发文献资源以及普及教育等功能。文献资源建设是图书馆对本馆文献资源实行积累和整合的过程,依据服务机构和服务对象的文献需求,实行系统的采集、遴选、组织和加工,建立起相应的藏书体系,以满足、保障文献需求。文章以海洋图书馆为例,介绍了海洋图书馆的文献资源概况,在分析海洋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并对海洋图书馆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图书馆;文献资源;资源建设
文献资源是指以文字、图形、电子信息和音视频等方式记录在不同种类的载体上的信息,包括图书、期刊、报纸、数据库、胶卷、磁带和影碟等。文献资源建设工作是图书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馆藏结构及资源开发,进而影响文献资源的利用。统计分析文献资源建设的情况,找出不足之处,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满足读者对文献的需求,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图书馆在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和文献资源的共享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服务模式和手段也在不断进步。
海洋图书馆作为国家海洋信息中心的一个部门,开展国内外海洋图书文献资源的搜集、购置、管理和查询、借阅服务,开展文献情报分析技术研究,承担文献情报支撑服务。自成立以来,海洋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进步快,但也有不足,随时发现随时改进,以取得更好的发展。
一、馆藏文献资源分析
1.纸媒资源。海洋图书馆是一个专业型图书馆,专业书刊以海洋学及其交叉学科为主,以计算机技术、测绘学、地理学和气象学等为辅。
专业书刊占比例最大,也是读者需求最多的类型,起到辅助科研的作用。社科类书刊大多数是历史地理、文学小说、生活百科方面的内容,用以丰富馆藏,满足读者多样的阅读需求。
(1)中文书刊。中文书刊种类多、数量多,内容庞杂,占据馆藏文献资源的主体地位。因其种类丰富、需求量大,借阅量也是最多的,利用率最高。
(2)外文书刊。本馆为了满足单位科研需求,建设了外文书刊文献资源,主要涉及区域海洋、沿海国家的政治外交等,展开综合性的区域研究。区域研究包含了海洋理化性质、沿海国家的经济建设、海洋大国的国际关系和全球的海洋工程技术等,从多角度对其他国家和地区实行研究。目前,基本覆盖了亚太地区、欧洲、北美、拉丁美洲和非洲等全球主要区域。这类研究需要对某一领域,如经济、历史或文化以及基本国情深入研究,需要本馆提供反映该区域的外文研究资料。
本馆外文书刊语种大多为英文以及日文、俄文等小语种。获取途径分为本馆采购、接受捐赠和国际交换。本馆通过互联网采购很难满足读者全部的需求,一般委托图书出版发行公司代购,直接从海外寻书邮寄回国内。本馆与全球多家机构建立联系,每年交换书刊,丰富了馆藏资源。有的外文图书分卷出版时经常不按顺序出版,如潮汐表,也没有多卷书一次性全部出版印刷的情况,这对外文文献的资源建设带来极大的挑战。
外文書刊在单位的受众相对狭窄,其借阅量较少,有效利用率较低,远低于中文专业书刊和社科书刊。获取外文文献的路径少、周期长、费用高,基本需要从国外采购。所以,在本馆经费减少的情况下,外文文献资源建设就被搁置下来,因而本馆很少全面、系统地建设外文文献资源。对于外文文献的采访,一般是根据单位读者需求展开,不再另行采购。
(3)灰色文献。灰色文献指非公开出版的文献,通常认为是未正式发表在期刊数据库或未正式出版在专著上的文献。包括非公开出版的政府文献、研究报告、产品资料和工作文件以及内部刊物、内部资料等。灰色文献流通渠道特殊,复本少。虽然有的灰色文献的信息资料并不成熟,但所涉及的信息广泛,内容新颖,具有特殊的参考价值。
本馆承担了收集海洋领域的灰色文献的任务,向本单位、沿海各地、涉海高校和科研院所征集灰色文献。征集到的灰色文献以本单位居多,以连续出版物为主。为加强本馆的灰色文献资源建设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灰色文献征集、管理和开发利用的一整套管理机制。本馆设立了专门的人员,负责征集灰色文献,设立专门的库房统一管理和开发利用。另外,征集到的灰色文献多数是内部资料,具有一定的保密性,对知悉人员、传播范围都有着严格的要求。既要让灰色文献被人了解和有效利用,又要维护好灰色文献出版者的权益。
2.非书刊资源。本馆从20世纪60年代到21世纪初,通过购置、交换等方式,获取了大量的非书刊资料,包括缩微胶卷、电影片、唱片和录音磁带、资料照片、图件、产品样本等,用于充实馆藏、服务职工。语种除了中文以外,还有英文、俄文、日文及小语种等。
本馆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重视收藏缩微文献,利用缩微摄影技术,把纸本文献的内容转移到缩微胶片上,汇集成高解像率的胶片,有缩微胶卷、缩微平片等形式。当时的计算机技术还相对落后,缩微品相对于纸本文献具有存储量大、节省空间、记录准确、便于检索和流通、易复制、方便携带以及使用便利等优点。进入21世纪,随着计算机技术、数字信息处理技术的高速发展,对文献资源数字化加工、存储和利用成为新的发展方向。国内图书馆界对缩微文献的利用率也大幅下降,多数图书馆对缩微文献的服务处于停滞状态,本馆也不例外。有部分重要的缩微文献使用专门的缩微胶片扫描仪扫描,实行数字化转换,作为历史资料继续保留。
本馆曾收集了国外的海洋科技资料的影印件或复制件,由于复制质量较差,加之存放不当,导致字体颜色脱落,大多已无法正常阅读。本馆馆藏的胶片、胶卷仍然可用,已对其整理、排序。由于原有阅读、打印设备均已损坏无法使用,如要继续利用胶片胶卷,需要配置专用胶片阅读机。本馆馆藏有电影胶片、录像带等音像资料,且配置了放映设备。馆内收藏有供外语学习的唱片、录音磁带等参考材料,语言类的学习材料更新速度快,该类资料已无保存和使用价值。本馆曾购买过大量的卫星照片,包含正片、负片和样片等,目前保存情况良好,整理和排序后可作为基础参考资料留存。本馆曾搜集了各种图件(图集)产品,现已拆包上架,提供借阅服务。20世纪七八十年代本馆收藏了产品样本,主要包含国外海洋相关企业信息、产品目录、设备一般性说明书和产品技术资料等等。
二、存在问题及其原因
1.保存不完整。本馆自成立以来,多次搬迁,经过多次倒库、搬迁,书刊摆放位置多变,错架的情况比较普遍,给书刊文献的查找及利用带来很大的不便,且易造成书刊丢失、破损,破坏了文献资源的连续性。
本馆早期积累大量的非书刊文献资料,如卫片、缩微胶卷、磁带、海图和产品样本等,放置在仓库中。由于保管时间久远,20世纪八九十年代馆舍条件较差,一直以来没有设置专门馆舍,导致胶片和胶卷出现了色斑或污痕,音像资料损毁现象较严重,而且放映设备损坏,其余资料也出现了损坏、缺失等情况,且利用率低。
2.利用率有待提高。本馆的书刊借阅率有待提高,图书相对平稳,而期刊、报纸呈逐年下降趋势,以至于有相当的期刊、报纸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一是文献中的信息已过时,或被证实是错误的,没有了利用价值;二是文献中所含的信息虽然是对的,但是信息更新迭代快,文献更新快,原有文献被新出版的文献所代替,关注程度也不如新出的文献,导致借阅量下降;三是文献资源信息是正确的,但读者只是查阅相关内容,不需要借回去仔细研究,最初的文献信息就不会被关注。
3. 缺少评价反馈。本馆的质量评价往往滞后于文献资源建设。对学科发展变化及读者需求变化把握不足,文献资源建设的思路仍是以馆藏为主,以文献数量的增加作为文献资源建设的标准。而对于馆藏文献资源是否能完全满足读者需求、新入馆文献的借阅频次、利用率、图书老化等因素很少评价分析,不能全面了解馆藏文献资源建设情况,导致资源建设的盲目性、随意性。
本馆在日常的文献资源建设工作中发现,服务对象给予的反馈信息往往是其主动发过来的,本馆在采集反馈信息方面基本上是被动交流,很少主动收集。由于缺少收集反馈意见,使得本馆对文献资源建设的工作情况、服务对象的实际需求、文献资源建设对本馆本单位的作用了解不全面,不利于提升本馆的文献资源建设水平。
4.资金不充足。海洋图书馆由于经费的限制,不可能购入所有的文献数据库,购买的数据库文献资源有限,有时候会出现输入检索词后,查不全、查不到相应的文献资料的现象。并且,由于数据库的限制,对开展深层次的信息服务也造成了不小的影响。经费有逐年减少的趋势,给本馆的文献资源建设带来严峻的挑战。
三、解决对策
1.定期核查库房。定期对馆藏文献资源展开核查,对照财产账和实物,盘点开架区、闭架区书刊资源,及时查缺补漏,保证文献资源的相对完整性和连续性。
定期对各类非书刊资料实施清查与整理,对照实物核对财产账,摸清资料状况及可用性。对于已无保存和使用价值的复印件、唱片、磁带和样本资料等全部下架注销。对于音像资料,本馆的保管条件及设备无法满足要求,可移交给档案馆保存。
2.及时更新补充馆藏。文献资源随着出版年限的增加,其内容往往变得陈旧过时,易失去利用价值,越来越少地被读者查阅。文献资源老化既是一种客观的社会现象,又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但基本上遵循以下规律:(1)涉及基础学科类型,如数学、物理等文献比较稳定,其理论、思想相对固定,使用周期最长,应长期留存;(2)涉及技术型,如计算机等新技术不断出现,使用周期比较短,应定期更新;(3)涉及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型的文献,发展速度最快,使用周期最短,应时刻追踪前沿热点,不断补充新文献资源入库。
海洋图书馆应该在馆藏文献资源建设过程中,充分考慮文献的使用周期问题,针对需求实行补充,尽最大努力满足读者需求。同时,还要考虑到政策因素等对学科、专业的影响,做好文献的及时补充。
3.引入质量控制系统。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质量控制是一项多层次、系统性的工作,通过对文献资源的采访、加工、组织、管理和利用等方面的控制,可以减少文献资源建设过程中的主观性和盲目性,从而提升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质量和服务能力。本馆在文献资源建设的过程中可引入质量管理系统,增加满意度调查相关方面的内容。不仅有利于馆藏结构的优化,也为文献资源建设的实施提供参考,促进了文献资源建设工作从传统的经验管理转为科学的质量管理。本馆将质量管理的思想融入文献资源建设的管理工作中,对提升图书馆服务质量、提高信息传递质量都起着重要作用。
资源建设质量控制流程图
4.建立共享机制。单个图书馆提供的文献资源非常有限,读者不一定每次都能从中获得自己所需要的内容。如果各个图书馆、科研机构之间能够合作,建立共享机制、相互传递文献,就可以使单个图书馆的文献服务更加深入。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海洋图书馆可采取这种办法,既能走出经费不足带来的困境,又能提高文献资源服务水平。本馆可以联络高校、科研单位尤其是涉海院校、海洋相关机构和沿海省市馆,联合共建文献资源共享平台。通过资源的共建共享,分担购买文献资源的经济压力,避免重复购买同一数据库,合理利用文献资源和经费,通过文献传递弥补本馆不足,提高文献服务能力,满足读者的文献需求。同时,共享平台也提供了更广泛的文献资源,对于开拓本馆的新职能、文献资源开发等有很大的帮助。
另外,本馆也可以购买数据库会员、账号用来下载文献资源。使用数据库账户,可以直接下载搜索到的文献资源,把有限的经费用在实际的需求中,而不是把整个数据库买下来,避免了资源的浪费和不必要的花费。而且,下载文献资料不受时间空间限制,不仅可以在上班时间、上班地点查阅,还可以在自己的电脑上下载。建议多购买账号,可以满足多个部门的文献需求。
5.创新读者服务理念。当下,纸质文献资源逐步减少,数字化文献资源日渐增加,若想吸引读者入馆,图书馆必须做出改变,馆员必须创新读者服务理念,建立与读者的互动交流机制。本馆馆员可改变视角,以读者的角度看待图书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创造出一个集学习、交流、活动于一体的现代化图书馆。
6.鼓励读者参与文献资源建设。本馆可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服务,如向各部门收集推荐书目、举办读书会等系列活动,提高读者对图书馆馆藏资源的关注度,引导读者参与文献资源建设工作。如有条件,可每年举办一次读者交流会,交流心得,了解文献需求。
四、结语
综上所述,提高文献资源建设的质量是海洋图书馆的工作方向,海洋图书馆应围绕这一目标,实行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实现自身价值,为本单位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 贝,刘 彬.基于馆藏结构分析的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研究——以长江大学武汉校区图书馆中文图书为例[J].甘肃科技纵横,2017,46(10):55-58+73.
[2]王占坤,董文静,杨 娜,等.数字环境下海洋专业图书馆知识服务平台建设研究[J].海洋信息,2018,33(04):61-65.
(作者单位:国家海洋信息中心)
作者简介:裴炜昕(1992—),男,汉族,山东泰安人,硕士研究生,助理馆员,研究方向:图书文献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