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倩倩 任友谊 代翠翠
《关于构建新时代人民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提高灌输授课质效”。近几年,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呈现新态势、释放新效能。总的看,提高灌输授课质效还缺少有针对性的对策研究,尤其是针对作为灌输客体的新时代官兵,还未能精准深入地把握其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方面的新特点,而这些正是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回避的时代印记。
新时代官兵的新特点,这个“新”主要新在成长环境,他们是伴随中国富起来、强起来而成长起来的一代,其成长历程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同频共振。
新时代官兵出生在一个伟大的国家,成长在一个最好的时代。国家的繁荣发展为他们提供了较前辈更为殷实的生活条件和更好的学习教育机会。“00后”生于改革开放后的第三个十年,恰逢中国经济进入了高速增长的黄金十年,可以说一出生就享受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红利。国家经济实力提升的同时,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也不断增强。伴随全球化与中国崛起而成长的新时代官兵,对世界的看法和对中国的定位更加开放和自信,大国心态进一步发展。过往任何一个时代的年轻人,恐怕都没有像今天这样,从一出生开始,就具有令人称羡的国际化基因,这是现代中国在这代青年人身上打下的最鲜明烙印。
同时,“95后”“00后”群体一出生就与网络信息时代无缝对接,网络对他们来说,不仅是一种工具,而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作为“网生一代”,新时代官兵比以往任何一代都更加充分地享有网络资源,也是受网络影响最深的群体之一,他们对网络的依赖是以往任何一个以代际划分的群体所无法比拟的。网络媒介悄然影响并形塑着他们的思维方式、思考习惯、话语模态和心理特征。
简而言之,新时代官兵思想行为的特点中,有许多积极向上的优秀品质。比如,成长过程中受到良好的教育,不仅使他们获得知识和技能,更令他们具有开阔的视野、独立的思考判断能力、强烈的进取心和自信心。相比以往,新时代官兵的学习能力、接受能力、创新能力更强;又如,新时代官兵的成长经历了中国入世、北京奥运、载人航天等标志性事件,作为伴随中国富起来、强起来的一代,他们的家国情怀深,政治认同强;再如,作为“网生一代”新时代官兵,他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受互联网的深刻影响,兴趣爱好更广泛,思想观念更多元与兼容。
总体来看,他们朝气蓬勃、好学上进、视野宽广、开放自信,是可爱、可信、可为的一代。这些新特点,要用信任、欣赏、发展的眼光去看,充分发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过去灌输授课中由职务带来的信息优势、身份带来的心理优势、年龄带来的阅历优势大大削弱。在此情况下,有的教育者谈“灌”色变,认为新时代官兵的认知水平和综合素质相较于从前有显著提升,能够利用网络技术自己获取信息,“灌输”发挥作用的程度越来越低,已经不合时宜;有的教育者回避与新时代官兵的代际差异,一味地进行单向灌输,所谓“我讲你听、我打你通”,认为教育者永远是正确的,永远比受教育者高明,只允许我滔滔不绝,没有你讲话的余地;还有的迫于无奈,采取强制灌输,制造一种政治高压,连批判带吓唬,以命令训斥的方式进行灌输,听也得听,不听也得听。这些错误的观念和做法使理论灌输效果大打折扣。
时代变了,对象变了,教育必须跟着变。习主席指出,“要深入细致分析研究官兵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精神文化需求,找到穴位、把准脉搏,有的放矢做好工作,增强时代性和感召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国防和军队建设也进入了新时代。这是灌输授课主客体所处的共同历史方位和时代环境。要关注教育环境的时代特征,扣住教育内容的时代属性,融入教育手段的时代元素,真正把时代这个取之无禁,用之不竭的资源用好用活,从而缩短灌输主客体的代际距离,让灌输授课有生气。
新时代我军思想政治教育,首先新在灌输内容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部实践中产生的理论结晶,深刻改变了当代中国的面貌,引领党、国家和军队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一个个世人瞩目的“中国奇迹”,彰显了这一科学理论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灌输的根本原则。近年来我军的变化可以说是脱胎换骨,很多事就发生在官兵身边,像手中武器的换代、战法训法的革新、新质力量的涌现、野战食品的配送、新风正气的上扬,无不是强军思想伟力的生动诠释。要联系强国强军的生动实践,把这些活生生的事实搬进课堂,讲好中国故事、强军故事和官兵身边的先进典型故事,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提高灌输授课质效、厚植理想信念。同时还应注意,故事不等于道理,故事讲完道理不可能自动进入官兵大脑。灌输主体更要善于揭示故事背后的道理,注重就事论理、以事明理,举一反三、见微知著,见人见事见思想,才能使灌输授课既有意思也有意义,既有温度也有高度,从而使真理的味道让官兵可知可感,真正赢得官兵。
虽然灌输主体权威性和话语权的传统优势有所弱化,但在信息网络时代,教学双方互为权利主体、信息资源共同享有、主客体对话关系更趋平等,这些新变化也给灌输授课焕发新活力带来机遇。只有积极转变方式,依靠官兵、发动官兵、教育官兵,营造平等对话氛围、增进官兵参与度,才能真正打通话语渠道,消解代际冲突,让灌输授课聚人气。
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就是群众作为被教育者、成为教育参与者、进而成为教育者的过程。离开新时代官兵这个教育主体,再宏伟的教育目标也无法实现。要研究新时代官兵的新特点,选择适合他们的话语模式和灌输方式。积极吸纳网络话语符号,打破网络语言体系构筑的心理壁垒,走进官兵的心里。注重把宏大叙事与生活世界相结合,在保证内容本质不变的条件下重新包装改头换面,让灌输客体更有代入感地参与话题讨论。习主席指出:“接受马克思主义,离不开必要的灌输,但这不等于搞填鸭式的‘硬灌输’”。生硬灌输、强化记忆只见一时之功,不是长远之计。没有兴趣,官兵就很难学得深、悟得透。可充分发挥视频、声音、文字、图像、数据一体化优势,采取图解化、场景化等手段,建设数字史馆、开办网络课堂、实行在线教育等,让理论学习“学得有味,悟得入心”,重塑官兵理论学习的“兴趣圈”。综合运用新技术为灌输授课赋能。大数据、智能算法、5G等新技术在教育领域中已得到大量应用,运用新技术提高灌输授课质效是大势所趋,也必将大有可为。基于大数据为每位官兵绘制精准思想“画像”,制订个性化教育方案,将“想让官兵知道的”与“官兵想知道的”统一起来。搭建好课共享“云平台”,拓展延伸课堂,将好课送到演训场、边关哨所、远洋舰艇,让好课有“热度”,正能量带“流量”、主流成“顶流”。
新时代官兵思维的多样性、需求的广泛性和素质的差异性更加明显,影响官兵思想的外界因素也更多更杂。要提升灌输授课质效,就要瞄准官兵现实问题和活思想,使灌输话语跨越不同群体之间的“沟壑”,从时代之变分析思想之变,将总体“漫灌”与精准“滴灌”结合起来,注重以真情感染官兵、凝聚官兵,从而切实把好箭射到靶子上、工作做到心坎上,从而激发代际共鸣,让灌输授课接地气。
以情感人,这个“情”不仅仅是工作生活上的关心帮助,更重要的是思想政治上的悉心帮带。教育者要当好官兵政治上的领路人,以真情关爱感染官兵、凝聚官兵。当前官兵思想非常活跃,各种矛盾问题不断凸显,有改革调整的影响,有繁重任务的压力,有后院后路的盼忧,还有现实利益的诱惑。对于这些现实问题和活思想,要通过贯注进步的政治精神,用强军思想去释疑解惑,把认识上的“偏”、骨子里的“软”、灵魂深处的“私”彻底解决好,使官兵达到思想政治上的高度一致,才能把部队建成生死与共、战无不胜的钢铁集体。这也要求灌输主体本身就是灌输内容的坚定信仰者和忠诚实践者,只有真信才会产生真情,也只有灌输主体的真情才能感染官兵,在教育双方情感高度相容的前提下,把道理说清楚,做到通情达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