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熟转基因抗虫杂交棉品种中棉所9712

2024-01-05 16:14:23张学贤郭立平戚廷香吴建勇唐会妮王海林乔秀琴张梦邢朝柱
中国棉花 2023年11期
关键词:抗虫性品种选育杂交种

张学贤 郭立平 戚廷香 吴建勇 唐会妮 王海林 乔秀琴 张梦 邢朝柱

收稿日期:2023-04-24     第一作者简介:张学贤,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棉花遗传育种研究,zhangxuexian@caas.cn。*通信作者:邢朝柱,博士,研究员,主要从事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研究,chaozhuxing@126.com

基金项目:中原英才计划——中原学者(212101510001)

A mid-maturing insect-resistant transgenic hybrid cotton cultivar, CCRI 9712

Zhang Xuexian, Guo Liping, Qi Tingxiang, Wu Jianyong, Tang Huini, Wang Hailin,

Qiao Xiuqin, Zhang Meng, Xing Chaozhu*

摘要:中棉所9712是2021年通过河南省审定的转单价抗虫基因杂交棉品种,在2018―2019年河南省杂交春棉区域试验中,平均生育期107.5 d,株高112.8 cm,单株结铃18.6个,铃重6.8 g,籽指11.2 g,衣分39.7%,霜前花率94.8%;2年平均666.7 m2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284.6 kg、113.4 kg和107.7 kg,纤维品质达到国家棉花品种审定II型品种标准。主要介绍了杂交棉中棉所9712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适宜种植区域及栽培技术要点。

关键词:棉花;杂交种;中棉所9712;品种选育;河南省;抗病性;抗虫性

1 亲本来源及选育过程

中棉所9712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选育的抗虫杂交春棉品种,亲本组合:A2-10A×GKz中杂A49-668。母本是以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的丰产品种中棉所12选系作为轮回亲本,与抗病材料进行轮回回交转育,经过多代南繁北育及严格鉴定筛选而最终得到的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的非转基因常规棉品系A2-10A;父本GKz中杂A49-668是从中棉所17×GK1杂交后代中系统选育而成。2010年配制杂交组合,2011―2013年进行小区品系比较试验,2014―2015年在河南安阳、商丘和开封等地开展多点比较试验,表现突出;2015年和2020年先后获得有效区域为黄河流域的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生产应用),证书编号分别为农基安证字(2015)第116号、农基安证字(2020)第086号。2018―2019年参加河南省杂交春棉区域试验(区试),2020年进行生产试验。2021年通过河南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棉20210001[1]。

2 特征特性

2.1 主要农艺性状

中棉所9712是转单价抗虫基因杂交棉,植株塔形,稍松散;叶片掌状、中等大小,叶色绿;铃卵圆形、较大,有钝尖;吐絮畅而集中,易收摘,纤维色泽洁白(参见中心插页彩版)。在2018―2019年河南省杂交春棉区域试验中,平均生育期107.5 d,株高112.8 cm,第一果枝节位6.4,单株果枝数13.8,单株结铃18.6个,铃重6.8 g,籽指11.2 g,衣分39.7%,霜前花率94.8%。

2.2 产量表现

中棉所9712在2018―2019年河南省杂交春棉区试中表现:2018年8个试验点中平均每666.7 m2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286.6 kg、114.0 kg和110.7 kg,分别比对照鲁棉研28号[2]增产14.7%、9.6%和12.6%;2019年6个试验点中平均每666.7 m2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282.5 kg、112.7 kg和104.6 kg,分别比对照鲁棉研28号增产15.1%、12.3%和15.2%(表1)。2020年河南省杂交春棉生产试验中,中棉所9712在6个试验点平均每666.7 m2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285.2 kg、113.5 kg和106.8 kg,比对照鲁棉研28号增产9.1%、6.4%和10.3%(表2)。

2.3 纤维品质

2018―2019年河南省杂交春棉区试中取样,经农业农村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HVI校准棉花标准校准),纤维品质结果:2018年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0.6 mm,断裂比强度33.7 cN·tex-1,马克隆值5.0,长度整齐度指数85.9%,断裂伸长率4.1%,反射率78.2%,黄色深度7.0,纺纱均匀性指数158.4;2019年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0.1 mm,断裂比强度 33.5 cN·tex-1,马克隆值5.0,长度整齐度指数85.3%,断裂伸长率5.3%,反射率71.3%,黄色深度7.7,纺纱均匀性指数150.2。据2年平均结果(表3),中棉所9712纤维品质达到国家棉花品种审定II型品种标准。

2.4 抗病性、抗虫性

2018―2019年河南省杂交春棉区试中,经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植物保护研究室对中棉所9712进行抗病性鉴定,结果:2018年枯萎病相对病情指数(病指)16.9,黄萎病相对病指33.8,耐枯萎病、耐黄萎病;2019年枯萎病相对病指18.6,黄萎病相对病指32.3,耐枯萎病、耐黄萎病。2020年河南省杂交春棉生产试验中,经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进行棉铃虫抗性鉴定,中棉所9712抗虫株率达100%。

3 适宜种植地区

该品种适于河南省植棉区春播种植,应严格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允许的范围推广。

4 栽培技术要点

4.1 播期和密度

营养钵育苗于4月初播种,5月上中旬移栽;露地直播于4月下旬播种。每666.7 m2播种2 000~3 000株,高肥水地适当稀植,低肥水地适当密植。

4.2 田间管理

底肥每666.7 m2施磷酸二铵30 kg、尿素12 kg、氯化钾12 kg;7月中旬重施花铃肥,结合浇水每666.7 m2追施尿素13~18 kg、氯化钾7~10 kg;8月上中旬补施盖顶肥,每666.7 m2追施尿素5~7 kg;后期用2%(质量分数,下同)尿素及0.5%磷酸二氢钾溶液喷施,防止蕾铃脱落。整个生育期全程化学调控(化调):化调应少量多次,蕾期、初花期和花铃期每666.7 m2分别施用缩节胺(纯品)0.5~1.0 g、1.0~2.0 g和3.0~4.0 g。

4.3 病虫害防治

根据棉铃虫发生轻重,适当施用农药进行防治,2代棉铃虫一般不需防治,当3代、4代棉铃虫百株2龄以上幼虫超过5头时应及时防治;全生育期重点防治棉花蚜虫、红蜘蛛、盲蝽和烟粉虱等害虫[3]。加强棉田病害发生监测,提早采取措施防治枯萎病和黄萎病[4-5]。

参考文献:

[1] 河南省农业农村厅. 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公告第74号:第八届河南省主要农作物品种第十次审定会议通过审定品种公告[EB/OL]. (2021-07-05)[2023-04-23]. https://nynct.henan.gov.cn/2021/07-06/2178136.html.

[2] 王留明,王家宝,杨静. 抗虫棉新品种鲁棉研28号[J]. 中国棉花,2006,33(12):17-18.

[3] 张学贤,郭立平,戚廷香,等. 转基因抗虫杂交棉中棉所9713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 中国棉花,2022,49(11):31-

33.

[4] 任玉紅,张文蔚,司宁,等. 棉花黄萎病的综合防治策略研究[J]. 中国棉花,2018,45(2):28-30.

[5] 张艳. 棉花枯萎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J]. 河南农业,2017(4):33.

(责任编辑:付毓 责任校对:王小璐)

猜你喜欢
抗虫性品种选育杂交种
多举措促玉米杂交种制提质增产
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1-25 23:57:29
欧黑抗虫杨N12对美国白蛾的抗虫性研究
林业科技(2020年3期)2021-01-21 08:28:46
提高桑蚕一代杂交种杂交率的方法和措施
四川蚕业(2020年2期)2020-07-10 03:14:48
杂交种子为什么不能留种
科学导报(2018年47期)2018-05-14 12:06:10
鄂西多花木蓝的栽培利用及推广
耐密高产玉米新品种荣鑫338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中药资源迁地保护的现状及展望
南丰蜜桔高糖优株“ZZL—03”及未来品种选育方向
现代园艺(2016年17期)2016-10-17 07:29:04
茶树的抗虫性和抗性育种研究
海南蔗区不同甘蔗种质对螟虫抗性差异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