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系统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18F-FDG PET/CT表现

2024-01-05 03:13胡玉敬张新超蔡晓雨刘家乐边艳珠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23年12期
关键词:系统性淋巴瘤器官

郑 璐,胡玉敬,张新超,李 康,蔡晓雨,刘家乐,边艳珠*

(1.河北省人民医院核医学科,河北 石家庄 050051;2.河北省脑网络与认知障碍疾病重点实验室,河北 石家庄 050051)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naplastic large cell lymphoma, ALCL)是T细胞来源的侵袭性淋巴瘤,约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2%~3%[1-2];起病较隐匿,早期诊断困难,发现时多已处于晚期[3]。ALCL可分为原发系统性、原发皮肤、乳腺移植相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相关性和继发性系统性ALCL[4];临床以原发系统性ALCL较常见,可根据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 ALK)表达将其分为ALK+和ALK-ALCL[5]。既往针对ALCL的18F-FDG PET/CT研究多为病例报道。本研究观察21例原发系统性ALCL的18F-FDG PET/CT表现。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回顾性收集2016年2月—2023年3月21例于河北省人民医院接受基线18F-FDG PET/CT检查、随后经病理证实的原发系统性ALCL患者,男12例、女9例,年龄2~61岁、中位年龄18.0(9.5,44.5)岁;Ann Arbor分期Ⅰ期2例、Ⅱ期5例、Ⅲ期5例、Ⅳ期9例;其中ALK+15例、ALK-6例。排除标准:①18F-FDG PET/CT检查前接受抗肿瘤治疗(如手术、放射治疗、化学治疗等);②临床资料不完整;③存在其他影响18F-FDG摄取的疾病。检查前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仪器与方法 嘱患者检查前至少空腹6 h,控制其空腹血糖≤11.1 mmol/L。经静脉注射18F-FDG 3.7~5.5 MBq/kg体质量后,嘱患者安静休息60 min。采用GE Discovery Elite PET/CT仪;18F-FDG由河北安迪科正电子研究有限公司提供,放射化学纯度≥95%。嘱患者仰卧、双臂抱头,自颅底至大腿中段进行扫描;参数:CT管电压120 kV,管电流100 mA,层厚3.3 mm;PET,三维飞行时间(3D time of flight, 3D-TOF)法采集5~6个床位,每个床位2 min;以全能量X线衰减校正和有序子集最大期望值法(ordered subset expectation maximization, OSEM)重建图像,重建层厚3.3 mm。

1.3 图像分析和处理 由2名核医学科医师独立阅片,意见不一时经讨论达成共识。基于PET/CT图观察全部病灶位置、形态,记录其最大标准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 uptake value, SUVmax)及受累淋巴结密度、最大径;受累淋巴结融合成团时,测量其整体数据。采用相对阈值法,于GE AW4.6工作站以≥SUVmax40%为阈值自动勾画ROI,获得定量参数平均标准摄取值(mean standard uptake value, SUVmean)、肿瘤代谢体积(metabolic tumor volume, MTV)及病灶糖酵解总量(total lesion glycolysis, TLG)。

评估病变Ann Arbor分期:Ⅰ期,累及单一淋巴结区或单个结外器官/部位;Ⅱ期,累及膈上或膈下同侧2个及以上淋巴结区、伴或不伴局限性1个结外器官/部位受累;Ⅲ期,受累淋巴结区位于膈上、膈下和/或局限性累及1个结外器官/部位;Ⅳ期,弥漫性或播散性累及1个及以上结外器官,伴或不伴淋巴结受累。其中Ⅰ~Ⅱ期为早期,Ⅲ~Ⅳ期为晚期[6]。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5.0统计分析软件。以±s表示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中位数(上下四分位数)表示不符合者,分别以独立样本t检验及Mann-WhitneyU进行组间比较。行Spearman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病灶位置及形态 21例ALCL中,19例累及多部位淋巴结,其中累及颈部13例、纵隔12例、腹膜后12例、锁骨上下区8例、腋窝8例、肠系膜8例、髂血管旁7例、脾6例、腹股沟6例、肝胃间隙及门腔间隙5例、心膈角及肋膈角3例,肺门2例,咽旁间隙、肝门及内乳区各1例;2例仅单一部位淋巴结受累。12例累及结外器官/部位,其中6例累及软组织如皮肤、肌肉等,4例累及骨骼,14例累及脏器,包括肺部(4例)、肝脏(3例)、胰腺(2例)、肾脏(2例)、胃肠道(2例)及甲状腺(1例)。见图1、2。

图1 女性患儿,9岁,ALK+ALCL,18F-FDG PET/CT图 A.全身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 MIP)图示全身多发FDG代谢增高灶,包括颈部、纵隔、双侧腋窝、腹腔(肝胃间隙、肠系膜区、腹膜后)、盆腔(右侧盆壁内侧)及右腹股沟淋巴结; B.PET/CT图示左颈部淋巴结增大,部分融合,密度尚均匀,代谢增高; C.PET/CT图示左侧腋窝肿大淋巴结伴11 mm×8 mm钙化灶,同层面见纵隔多发淋巴结肿大、代谢增高

图2 患儿男,11岁,ALK+ALCL,18F-FDG PET/CT图 A.MIP图示全身多发FDG代谢增高灶,累及膈上及膈下多部位淋巴结,以及骨骼、右胸、双肺、胰体、双肾及脾脏; B.PET/CT图示右胸局限性高代谢,同侧伴胸腔积液形成,第4前肋及第6侧肋代谢增高; C.PET/CT图示双肾实质不均匀高代谢,形态无明显异常; D.PET/CT图示髂骨、骶骨局限性代谢增高,部分骨质破坏

21例中,19例淋巴结形态欠规则并融合成团,17例密度均匀,3例可见坏死,1例可见钙化(钙化灶最大径11 mm,图1);受累淋巴结最大径1.60~22.50 cm、平均(8.27±4.77)cm,其中7例可见最大径>10.0 cm病灶,包括Ann Arbor Ⅲ期2例、Ⅳ期5例。

2.218F-FDG PET/CT代谢 21例ALCL受累淋巴结及结外器官/部位均表现为高代谢,受累淋巴结SUVmax、SUVmean分别为17.04±9.94、9.96±6.15;全部病灶MTV、TLG分别为92.54(67.61,249.21)cm3、723.46(419.78,1461.17)g。

全部晚期病灶的MTV[200.72(81.06,338.90)cm3]及TLG[953.36(548.06,1 606.80)g]均高于早期病灶[60.24(6.78,80.24)cm3,251.88(14.91,723.46)g](Z=-2.984、-2.686,P=0.003、0.007)。晚期(19.17±10.42,11.24±6.50)与早期(12.77±7.90,7.39±4.81)淋巴结病灶SUVmax、SUVmean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427、-1.382,P=0.170、0.183)。

2.3 相关性分析 受累淋巴结最大径与其SUVmax、SUVmean无明显相关(P均>0.05),而与全部病灶MTV、TLG呈正相关(r=0.696、0.767,P均<0.001)。Ann Arbor分期与受累淋巴结最大径、SUVmax和SUVmean,以及全部病灶MTV和TLG呈正相关(r=0.467、0.458、0.702、0.780、0.664,P均<0.05)。

2.4 单因素分析 ALK+ALCL患者年龄小于ALK-ALCL(P=0.029),2种类型ALCL患者之间其余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表1 ALK+与ALK-ALCL患者临床资料及PET/CT表现比较

3 讨论

间变指恶性肿瘤缺乏分化,异型性显著。ALCL是罕见的外周/成熟T细胞淋巴瘤亚型[2],其临床表现出现较晚,包括外周淋巴结或腹部淋巴结肿大、结外浸润、骨髓受累、发热、盗汗及体质量减轻等;骨髓浸润时可出现贫血或全血细胞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升高[7]。原发系统性ALCL约占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12%,患者多年龄较小,确诊时常处于Ann Arbor Ⅲ~Ⅳ期[3,8]。本组原发系统性ALCL患者中位年龄18岁。

18F-FDG PET/CT是简便、无创的分子成像方式,有助于定位病灶及明确分期[9]。恶性肿瘤细胞、尤其淋巴瘤摄取18F-FDG多高于正常组织。本组ALCL累及淋巴结SUVmax、SUVmean与其最大径无明显相关,但与Ann Arbor分期呈正相关,可能原因在于ALCL通常累及多个部位,而SUV仅可能反映肿瘤代谢活性最强的区域,却非肿瘤整体的活性;本组全部病灶MTV、TLG与受累淋巴结最大径及Ann Arbor分期均呈正相关,且在早、晚期病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ALK是受体酪氨酸激酶,表达于ALCL、炎性肌成纤维细胞瘤、非小细胞肺癌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 DLBCL)等。本组21例中,15例ALK+、6例ALK-,前者占比较高,与YUAN等[10]的报道一致。既往研究[1]显示,ALK+ALCL受累淋巴结SUVmax高于ALK-ALCL。本组不同亚型ALCL累及淋巴结SUVmax未见明显差异,可能与样本量较小有关。此外,文献[11]报道ALK+ALCL对化学治疗反应更佳、预后更好,而ALK-ALCL侵袭性更强、预后更差。探讨二者PET代谢差异有助于临床采取适当干预手段。

本组ALCL 主要18F-FDG PET/CT表现如下:①横膈上、下多部位淋巴结及多器官受累,淋巴系统中以颈部受累居多,结外器官受累则见于肝、肺及骨骼等;②受累淋巴结多融合,密度多均匀,少见坏死、钙化;③18F-FDG摄取增高,多处于Ann Arbor Ⅲ~Ⅳ期。ALCL主要应与以下疾病相鉴别:①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ngioimmunoblastic T-cell lymphoma, AITL),典型PET/CT表现为弥漫性病灶累及全身多数淋巴结,常沿淋巴管走行呈对称性分布[12];②DLBCL,广泛累及淋巴结和结外器官时18F-FDG PET/CT表现与ALCL相似,以胃肠道为最常累及结外器官[13-14]。

综上所述,原发系统性ALCL18F-FDG PET/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其代谢参数SUVmax、SUVmean、MTV及TLG变化明显。但本研究为单中心小样本回顾性观察,有待后续加以完善。

猜你喜欢
系统性淋巴瘤器官
器官也有保护罩
HIV相关淋巴瘤诊治进展
类器官
对于单身的偏见系统性地入侵了我们的生活?
肺脏:隐藏多年的造血器官
超声引导经直肠“10+X”点系统性穿刺前列腺的诊疗体会
人体最“没用”的器官
不一致性淋巴瘤1例及病理分析
鼻咽部淋巴瘤的MRI表现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1例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