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炤华
许多有识之士对此非常焦虑不安,大声呼吁艺术的重要,其中就包括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他认为科学与艺术二者是密不可分的,经常回国向各方面积极宣传这种思想。
李政道先生说:“美苏之争的实质是什么?我们一直以为是军备竞赛,是工业竞争,是钢铁比赛,直到世纪末我们才明白,他们竞争的最深层的东西是有艺术气质的高科技人才。”
在20 世纪50 年代美苏空间技术竞争中,苏联于1957 年11 月把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送上了天,美国一直自认为是20 世纪科学技术第一超级大国,这一下举国感到耻辱。各部门首先指责教育界,教育界认真反省后提出这样的观点:美国的科学教育是先进的,但艺术教育落后,即两国科技人员不同的艺术素养导致了美国空间技术的落后。为此,1967 年美国哈佛大学设立“零点项目”研究,之所以用“零”命名,是表示对艺术教育认识的空白。“零点项目”花费了上亿美元,参加的科学家超过百名,他们在100 多个公立和私立学校做实验,有的从幼儿园起连续追踪20 年,出版了几十本专著、上千篇论文。他们的研究成果导致了美国国会于1993 年3 月通过了克林顿政府提出的“2000 年目标:美国教育法”,在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将艺术与数学、历史、语言、自然科学并列为基础教育的核心学科,为此还制定了《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并总结出这样的结论:缺乏基本的艺术知识和技能的教育绝不能称为真正的教育。
为了引起国人对于艺术的重视,李政道曾在炎黄艺术馆、北京医科大学等地与国内的科学家、音乐家和画家一道,举办“科学与艺术研讨会”。曾赴美考察过“零点项目”的与会专家说:“美国所有的大学,艺术之普及是我们不能想象的,所有学科的学生都可选艺术课程,专业艺术教育与非专业艺术教育界限不清,常常一个化学博士又是一个著名的演奏家。”(李政道先生急切倡导艺术之事,可参考《中国青年报》等媒体的相关报道。)
那么,艺术和近代科学技术的大发展到底是什么关系?科技乃至经济的繁荣真的离不开艺术吗?
答案是肯定的。否则如何解释文艺复兴以来艺术的繁荣先于科技和经济,而不是反之呢?我们通常认为:科技发达了,经济就繁荣,经济繁荣了,艺术才昌盛。但经济起来了,艺术还趴着的情况并不鲜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样的地区创造力不足,其经济发展对其他地区的依赖较多,往往是授人以柄,被他人控制,经济繁荣无法持续和长久。
对这个问题李政道先生是怎么看的呢?他认为:“伟大艺术的美学鉴赏和伟大科学观念的理解都需要智慧……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创造力”这个词又出现了,李政道先生所说的艺术的鉴赏和科学观念的理解都需要的“智慧”是什么呢?这种“智慧”在什么地方起作用呢?这要从一个欺骗了世人数百年的实验说起。
有这样一个广为人知的故事:在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总是趋向于它们在宇宙中的自然位置,重的物体的自然位置是趋向于地球的中心(也即宇宙的中心),也就是下落;而气体、火焰等轻的物体自然位置是天空,所以它们往上飘。因此,越重的物体下落得越快,越轻的物体下落得越慢。到了文艺复兴时期,这一观点受到了人们的怀疑。于是有一天,著名的天文学家、物理学家伽利略来到了同样著名的意大利比萨斜塔上,在众目睽睽之下将一只铅球和一只木球同时从塔上抛下,木球和铅球同时落到了地上。于是,亚里士多德的理论被伽利略推翻了,这就是著名的“自由落体实验”。
可惜著名归著名,但未必就是事实。伽利略本人在著作中虽然提到过类似的实验,但从没说过这个实验是自己做的,而且在伽利略之前就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比萨斜塔实验”这个故事出自伽利略的学生维维安尼之口,记录在他的著作《伽利略生平的历史故事》中,与伽利略同时代的其他人都没有关于这次实验的记载。
到了20 世纪,许多科学史家便对这一说法提出了质疑:16 世纪时,在还没有高速摄影和精确计时器的情况下,伽利略怎么能得出木球和铅球同时落地的结论呢?更不要说得出自由落体定律,算出重力加速度了。于是很多学者纷纷模仿伽利略,再现当年的实验状况,结果发现,不同物质构成的球体在同一高度同时落下后,由于空气阻力和各种不可控制的干扰因素的影响下,存在着相当大的落地差。比如同样大小的铁球和软橡皮球在30 米的高度同时落下,其落地差竟达7 米,也就是当铁球落地时,软橡皮球距离地面还有7 米,任何人用肉眼都可以看出来!“比萨斜塔实验”就这样被推翻了。其实,重量不同的物体不会同时落地是一个常识,如果我们在家里自己做这个实验的话,也会得出和亚里士多德一样的结论。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不是说伽利略纠正了持续1900 多年的错误理论吗?
是的,伽利略的确纠正了亚里士多德,但不是这么干的。人们之所以会相信维维安尼这个“比萨斜塔实验”的故事,就因为这个故事符合日常经验,怎么证明木球和铅球是否同时落地呢?找个高的地方扔下去呗。其实哪有这么简单,许多看似简单的事情都复杂着呢,简单粗线条的方法往往都行不通,因为单凭日常经验判断问题是不行的。
要通过做实验得出科学可靠的结论,就要求实验是不受任何干扰的,偶然因素起重要作用时的观测结果不能为据,实验者要使实验在严格控制下进行,其他人在别的地方以同样的条件和方法做这同一个实验,也能得出相同的结果。而“比萨斜塔实验”就是不可控的,不但空气存在阻力,而且没有准确的计时和测量装置。
这可就有点麻烦了,别说铅球,就是木球落地的速度都极快,得以“秒”计算,而伽利略生活的时代可没有秒表。伽利略要想做成这个实验的话,就必须获得极其精准的时钟,或者有20 世纪才有的高速摄影机!不可能,此路不通!那就得另寻他途,铅球下落的速度要是能很慢就好了,必须慢下来,但铅球仍然还得是“自由落体”(指仅受重力影响的落体),不能拿绳拽着,否则实验就没有意义。到了这个份儿上,伽利略的实验看来是搞不成了。
就在这个节骨眼儿上,李政道先生所说的“智慧”出来帮忙了。伽利略自幼爱好绘画和音乐,爱好艺术使伽利略有着超乎常人的想象力,而绘画则使他具有很强的空间理解力和想象力。
这时,伽利略就运用他的空间想象力,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来“冲淡”地球的重力。他制作了一个仪器,这个仪器有一个可以由螺杆调节倾角的斜槽,斜槽上标有距离刻度,他用观察小球在斜槽上的运动来代替“自由落体”,巧妙地把无法控制的垂直运动,转化为可以控制速度的斜面运动。斜面越陡,速度就越快。当斜面几乎被竖立起来,倾角接近90 度时,小球就自由落下,而斜面接近水平,倾角很小时,小球的速度就变得可以测量了。伽利略采用类似中国古代“铜壶滴漏”的水钟来计时,水钟的底部有小口,流出的水量在一定的时间内是相等的。水钟对于高速做垂直运动的“自由落体”是没用的,但记录斜面上小球的运动足够精确了。他记录下相等的时间间隔中,即水钟流下相同数量的水时,小球到达的位置,从其中的规律中得到了自由落体定律,算出了重力加速度的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