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统战工作课题调研组
本报告分为两条主线,分别围绕着教育问题、基层治理展开。本文将通过深入调查,剖析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现状、基层党建和扶贫工作的进展,以及与学校帮扶相关的合作,调查少数民族地区中学现状、帮扶情况以及未来的帮扶计划;研究基层治理的有效经验,挖掘当地变化的原因,并提出了未来的发展和帮助需求。希望通过这份报告,能够为青海和甘肃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建议与思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
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它规定了国家社会生活中最根本的规则,不仅是我们个人规范自身行为的依据,也是国家和社会健康运作的保障。宪法总纲第四条的内容,是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生动反映,笔者努力尝试以甘肃省和青海省为例,探究宪法规则在现实生活中的生动表现,体会宪法的实践性魅力。
民族平等、民族独立、民族团结和国际主义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和谐观的重要内容。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和谐的前提,民族独立是实现民族和谐的基础,民族团结是实现民族和谐的集中体现。民族平等是马克思民族和谐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针对资本主义条件下普遍存在的民族剥削和压迫现象,马克思给予了深刻的揭露和严厉的批判,主张各民族一律平等,并积极支持各民族为争取民族平等所进行的斗争。他最初提出民族平等原则的基本出发点是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民族歧视,接着马克思第一次提出民族平等这一思想并付诸实践。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各项民族政策都充分尊重少数民族意愿,严禁民族歧视等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这是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在中国的生动实践。民族独立是马克思民族和谐思想的重要内容,要实现各民族之间的和谐,没有民族独立这一基础作保障是不可能的,民族独立是实现民族和谐的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是一个民族民族特性的体现,是民族文化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结晶,应当受到宪法的保护,得到全国人民的尊重。“民族团结是指不同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联系中的和睦、友好和协调、联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通过一系列顶层设计制度设计,为民族团结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充分挖掘马克思的民族和谐思想,无论对于促进和谐世界的构建还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都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充分吸收马克思主义民族思想的核心观点,结合中国国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创建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少数民族聚集地区的繁荣与稳定打下了坚实的制度基础,有利于充分发挥少数民族的聪明智慧和主动性,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不懈奋斗。
甘肃省与青海省的民族关系状况经历了嬗变过程,青藏高原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居住着汉、藏、回、土、撒拉、蒙古等43个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之间保留了独特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文化艺术和风俗习惯。
在古代中国历史中,青海地区往往是汉族王朝和北方游牧民族之间的交界地带。据史料记载,魏晋南北朝时,鲜卑民族诸部进入今天青海地区和河湟流域等地,并与戎羌合作建立地方政权。吐谷浑人在青海统治了300多年,推动了高寒畜牧业的发展和与其他民族的交流。
随着时代的演变,特别是蒙古帝国的兴起和扩张,蒙古族开始大量迁徙至青海地区,并与当地的藏族、回族等民族形成了交流和交融。这一时期的青海地区形成了以藏族为主体的吐蕃王朝,后来又被元朝和明朝统治。吐蕃王朝的统一使藏族形成,他们创立了藏文和制定了法律,对青海高原进行开拓。元代蒙古族大量迁徙至青海,回族也逐渐增多。
清朝时期,青海地区成为了中国的一个省份,康乾时期青海地区的民族聚居格局开始形成。汉族、回族、藏族、撒拉族、土族等民族在此共同生活和发展。清朝时期对青海地区进行了一定的统治和管理,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此外,在青海湖周边及西宁,还有不少汉族居住。这些汉族移民吸收了少数民族的生活经验,同时坚守着汉族的文化。他们与当地民族相互影响、融合,在饮食、宗教信仰等方面产生了一定的变化。在这个时期,各民族互通有无,文化交流频繁,各民族文化在这片土地上相互渗透、交融。
甘肃历史上的民族关系演变同样是一个复杂而多样的历史过程。甘肃地区位于中国的西北边陲,历史上是东西方文化交流和多民族交融的重要地域。古代甘肃地区作为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汉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等多个民族在此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与融合。
在古代中国历史中,甘肃地区是汉族王朝与北方游牧民族之间的交界地带,也是汉族与西域文化交流的重要区域。在汉代,甘肃地区属于西域都护府,与当时的西域诸国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丝绸之路的发展,甘肃地区成为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汉唐时期,甘肃地区逐渐形成了多民族共存的格局,汉族、回族、藏族、蒙古族等民族在此地聚居和繁衍,保留并发展了各自的文化传统。
元朝时期,蒙古族逐渐控制了甘肃地区,并形成了政权。在蒙古族的统治下,甘肃地区的民族关系继续发展和变化。明清时期,甘肃地区受到了汉族王朝的统治,汉族成为了该地区的主要民族,但同时仍有其他少数民族存在,并与汉族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交流与交融,主要有回族、土族、藏族、苗族等,不同少数民族都有着各自的语言、宗教信仰和文化习俗,丰富了多元文化。各民族之间长期以来形成了紧密的联系和交流,相互影响、融合并共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同时,由于历史、地理和文化的差异,各民族之间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经济、教育和发展差距。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强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教育事业发展。各民族在这一阶段共同奋斗,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贡献。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青海省和甘肃省重视保护和传承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并充分发挥各民族文化在地方经济、旅游业等方面的作用。政府加大对各民族语言文字的保护和推广力度,支持各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为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与社会稳定,各省加强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政府通过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基层党建和社会管理,提高了各民族群众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和交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与融合。
新中国成立以后,《宪法》明确规定了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思想,它作为最基本的国策,自确立之初就保持稳定的地位。同时,中国共产党人审时度势,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创造性地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为少数民族自主管理本民族事务,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路径。
表1 甘肃省常住人口及民族构成情况
1.临夏州教育情况调研
甘肃作为我国连通四大板块的要地,民族组成多元,战略意义重大,在扎实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维护民族团结进步方面担负着重要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考察民族工作时提出,要“发展民族教育,培养民族人才”,甘肃地区的民族教育不仅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对国家政治稳定和经济社会发展承担着特殊而重要的责任。本文基于在临夏县中学的调研,对甘肃省民族教育的情况进行成果总结和问题分析。
(1)投资成果
加大教育投入,提升教育质量。自2019年始,临夏州教育投资共计65 亿元,投资额逐年增加。2023年教育总投资将近20亿元,不断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围绕“有学上”总体目标,规划推动八个教育项目包括临夏县职业技术学校建设项目、临夏县振兴小学建设项目、临夏市第六中学建设项目等实施落地,不断完善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教育质量显著提高,2023 年临夏州高考500 分以上360 人,本科一批及提前批录取3197 人,较2022 年增加326 人。其中,双一流大学录取526 人,比去年增加118 人,本科一批上线率比2018年提高12.3%,本科二批及以上上线率比2018年提高26.33%,均创历史最高。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着力提升教育“软实力”。临夏州专任教师合格率小学100%,初中99.78%,高中99.43%,接近国家平均水平。政策导向良好,通过高层次、大规模业务培训,帮助边远山区的一线教师接受国家名校教师指导,有效提升全州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选派招聘高校毕业生到山区学校和薄弱学校任教,选派城镇教师到山区学校和薄弱学校轮岗支教,解决山区学校师资薄弱、教师派不进、留不住的问题。发放农村教师津贴、评优选先、表彰奖励、放宽职称评审条件等措施,不断提高农村教师工作生活待遇,充分调动广大农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鼓励与学校帮扶相关的合作。通过与一些具备资源和经验的高校或教育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可以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提供专业支持和帮助。这包括教育专家的指导、教学方法的改进、教材的研发等方面的支持,为学校提供更优质的教育资源。
表3 2010-2021年高考录取情况
(2)存在的问题
辍学率高,控辍保学有待提升。临夏回族自治州中小学教育阶段,少数民族学生占在校生的55.36%,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5.42%,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7.92%,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1.24%,职普比2:3,人均受教育年限8.5 年,各项指标均偏低,人均学历小学或初中水平。经交流得知,辍学原因共有三个主要方面。一是农村群众观念落后,重男轻女思想严重,不愿供女童上学,特别是少数民族女童,大多小学毕业就已辍学。以2018 年春季为例,和政县共有辍学学生806 人,少数民族学生757 人,占辍学人数93.9%,少数民族女生417人,占少数民族学生辍学人数55.1%。二是家庭期望低,家庭和学生对求学就业没有信心,一些地区在农忙时节要求学生停学务工,导致学生赶不上课程进度。三是部分家庭还存在特殊困难,九年义务教育虽然实施“两免一补”政策,个别家庭由于遭遇交通事故、重大变故或家人患严重疾病等特殊原因,仍需学生辍学顾家。
教育发展的软硬件环境亟待优化。我们考察了少数民族地区中学的基础设施和教育资源情况,发现由于地理条件限制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很多学校面临着基础设施薄弱和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教室设施简陋、图书馆、实验室等学习资源的缺乏,都严重限制了学生的学习条件和发展空间。
教师队伍面临严重的短缺和不平衡问题。一方面,由于学校条件和薪资待遇的限制,优秀的教师普遍不愿意来这些地区任教,导致师资力量匮乏;另一方面,部分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也有待提升。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发展。访谈发现,教师平均水平合格,但整体不高,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方式落后。部分中小学存在教师学科结构性短缺,体音美、信息技术、心理健康教育等专业教师不足,尤其是小规模学校师资不能充分满足课程开设需求,农村学生动力不足。此外个别县市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课程文化建设和日常教学工作的管理、监督和指导能力还需提升,个别校长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对学校文化建设和教师的专业成长缺乏引领。
(3)调研小结
扶贫先扶智,治愚先治贫,教育是扶贫助贫和防止返贫的重中之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甘肃省的教育整体发展水平不仅关乎民族特困连片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关乎民族团结和国家稳定。现在甘肃地区的民族教育相较之前已经得到了极大改善,接下来怎么提质提量,仍需整体政策和教育各部门的共同努力。
2.青海大学情况调研
青海大学将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和传统保留下来,融入到日常的教学与研究中,其中,作物育种与藏医传承成绩斐然。青海大学积极推动作物遗传育种。无论是繁多的种子还是细密的技术,都体现了青海大学在农业科研上的巨大投入和耐心研究。青海大学致力于研究适应青藏高原环境的地理特色作物,例如青稞、高寒禾本科作物等。他们通过对作物的遗传资源进行收集、保护和评价,并开展遗传改良研究,推动地方特色作物的优化和提高。不仅是地理特色作物研究,研究人员还努力开展抗逆性育种研究,针对青藏高原独特的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致力于培育具有抗旱、抗寒、抗病等逆境适应性强的作物品种。他们通过遗传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手段,提高作物对环境压力的适应能力。在此基础上,青海大学开展遗传资源的采集、鉴定、评价和保护工作。他们收集和保存了丰富的作物遗传资源,包括种质资源和野生近缘种等,为作物遗传改良和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材料。
青海是诸多民族文化交融荟萃的一片土地,诸如藏医学等传统文化学科在这里得到了空前的复兴,从上世纪的寺庙,直到创立学府,成体系地招收本硕博各阶段学生。在青海大学民族医学博物馆,传统与现代交融,流传与创新并行。丰富多样的民族医学知识和珍贵文物,透过每一件展品看到的是青海多元文化的历史底蕴。
在馆藏之外,青海大学重视对重要的藏医传统知识进行保护和记录,开设了藏医学专业,并设有相关的本科和研究生课程,致力于培养藏医学领域的专业人才。学生和教职员工通过系统化的教育,参与藏医学的实践活动和实习,增进对藏医传统医药的了解和体验,传授和传承藏医学的理论知识、临床技能和经验。青海大学的教师和研究人员积极参与藏医药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创新工作,他们积极收集和整理藏医经典文献、藏医方剂以及藏医临床经验,以确保其传统知识的传承和保存,他们开展针对藏药材资源、藏医方剂、藏医诊疗方法等方面的研究,推动藏医学的现代化和科学化。
在自主发展的基础上,清华大学与青海大学在进一步深化学术交流上达成共识,共同确定了在互访交流、学术研讨、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策略,旨在推动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科技创新为驱动的双边合作关系。清华大学对于青海大学的援建工作,不仅为后者带来了宝贵的资源,也帮助他们改善了基础设施,协助提高了教学和研究水平。在对口支援高校帮扶下,青海大学增设“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环境生态工程”“生态学”“储能科学与工程”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实现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博士点零的突破,实现一级学科硕士点全覆盖。
以新能源光伏产业为例,清华大学与青海大学开展学生和教职员工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新能源光伏领域的人才培养与技术交流。如今以青海大学教师的身份工作的清华大学电机系毕业生,在新能源光伏产业研究中心建功立业。清华大学和青海大学合作开展了一些针对新能源光伏产业的研究项目,涉及光伏电池材料与器件的研发、光伏发电系统的优化与集成、光伏电站运维与管理等,以此共同努力推动新能源光伏技术的创新和转化,将科研成果应用于实际生产中,推动光伏产业的发展。
1.民族独立与强国复兴
从斑斑血泪中重铸民族的魂魄,自狼烟滚滚中开辟崭新的中国,回首近代百年,中国共产党筚路蓝缕,矢志不渝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不懈奋斗着。为深入调研这一历史时期党在甘肃地区进行的民族解放政策,切实体悟革命者在民族团结与民族解放运动中艰苦的奋斗和无私的牺牲。2023 年7月25 日,我们来到坐落于甘肃省临夏市东郊公园的胡廷珍烈士纪念馆,寻访历史,吊唁先烈。在此之后,调研组成员又多方查阅资料,研读历史文献,力求最大程度还原历史真实,深入认识甘肃地区的民族解放进程。
在此过程中,我们意识到,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顺利解放少数民族杂处、地理与社会环境都相当复杂的甘肃地区,并让自身的统治扎根当地,深入民心,是结合了当时的斗争形势和客观事实,作出了极为英明合理、极富战略眼光的政策部署的,也是顺理成章、众望所归的。这中间自有历史文化上天然的契机,但更仰赖着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以及无数先贤的奋斗和忘我牺牲。下面以不同角度进行论述,来呈现围绕甘肃地区解放运动的调研成果。
(1)文化渊源
从历史文化角度来看,甘肃地区虽然相对于中原及沿海地带的大多数省份而言,具有更复杂的民族状况和更多元的文化传承,但一向归于中原政权的管辖治理,对于华夏的认同是深深刻写在人民心中的。这也正是在经历军阀割据等诸多混乱后,中国共产党能够快速获取甘肃人民支持,进而顺利解放的基础。在为期六天的实践调研之中,我们走访了坐落于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的藏传佛教名寺拉不楞寺、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县的布楞沟村,以及少数民族学生占总生员近50%的临夏县中学和三甲集、新庄坪、折桥村等极富甘肃特色的少数民族杂居的聚落。其中,无论是宗教佛寺、学校还是普通民居,都在生活细节中充斥着某种难以名状的亲切感,并不曾被民族、信仰、习俗的分异所阻隔。不可否认,多年来党政建设和民族政策的成果在这其中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但同根同脉的源流也确然是一切友善、接纳、交融的基石。
(2)斗争形势
在20 世纪上半叶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华夏子民都受到共同的敌人的压迫,拥有着同一个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理想。在对历史资料的查阅过程中,我们看到为期五年的兰州空战中甘肃人民的血泪和刚毅不屈,看到汉、回、藏、东乡等民族十万民众爆发的甘南民变中人民对白色恐怖的抗争,看到中共甘肃工委、陇右根据地和游击队的建立,民众对解放军的热情支援……在共同的革命理想下,甘肃人民对于中国共产党理念追求的拥戴和追随不难想见。
(3)政策部署
中国共产党一向重视西北地区的统战部署,对统一战线和群众工作从未轻忽对待。《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对于民族革命运动之决议案》《中共中央关于西北工作给刘伯坚的信》《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民族问题的决议案》等等翔实的历史资料,体现了党对民族工作的无比重视。陕甘宁边区卓越的建设成果和至关重要的历史地位,以及西北红军在解放战争中作出的巨大贡献,都体现出中国共产党针对西北地区民族工作的政策部署的杰出成果。
(4)革命先驱
对于近代以来甘肃地区的斗争和解放进程,无数革命先驱的贡献和牺牲同样是其中的关键一环。以胡廷珍烈士为代表的他们多为土生土长的当地人,在求学途中获得了先进的知识,同时接受了先进的共产主义理念的洗礼和感召,之后又作为新知识分子和革命者回到家乡参与革命斗争和建设。他们的追求普遍是高于个人利益的,拥有着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斗争意志,为党扎根少数民族地区、深入当地群众作出卓越贡献。胡廷珍烈士纪念馆中将之称为“陇原播火者”,是中肯且当之无愧的。在反抗压迫、争取自由独立的斗争中,他们的坚毅无私也带动了身边的更多人,成为一枚精神符号,感召着民族解放运动的不断推进。
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民族团结始终居于西北党政建设的核心位置。这样的施政理念不仅进一步促进了甘肃青海等西北地区的发展,同时也反哺了新中国的科技、工业、畜牧业等项目,创造了辉煌的奇迹。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原子城纪念馆的参观学习,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了这一点。“两弹一星”的研发过程中,居功至伟的不仅是于艰苦环境中奋斗不息的科研人员,同样少不了无数当地百姓的配合和支持。核试验基地选址金银滩草原,意味的是科研工作者的迁徙而来,以及世代生长于此的牧民的离去。老人、孩子、毡房、祖地,太多不愿离开的理由,最终都在党的号召下,在州长夏茸尕布一家一户的安抚劝说下,化为了扶老携幼的蜿蜒队伍,化为了一步一步远离故土的脚印。在纪念馆中听到讲解员对于这一段历史的讲述,我们能够无比真切地意识到这份不易和伟大。这是西北人民对于党和国家的信任,对于强国富民的殷切盼望和慨然牺牲,也是共产党多年民族政策成果的彰显。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在那个艰难建设的年代,各族人民紧密地团结在一起,为着同一个富强的中国而努力。这是深入实地、身临其境的切实调研带给所有支队成员共同的震撼。
2.脱贫攻坚与人民福祉
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的征程已是历史丰碑,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指引下,共同富裕、民生福祉成为时代的关键词。实践过程中,我支队来到甘肃省临夏州东乡族自治县高山乡布楞沟村,深入探访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考察过的贫困村,调研当地脱贫攻坚举措和成果,切实体会脱贫攻坚这一全中国轰轰烈烈开展的伟大事业,是如何深入渗透到祖国的每一个微小的细胞之中的。
十一年前,布楞沟村还是一个道路不通、闭塞落后的,名副其实的贫困村。2012 年人均纯收入仅有1624 元的布楞沟村,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自我脱贫能力低,是东乡县最偏僻、居住最分散、经济发展最落后、生活条件最恶劣的地方。从上世纪80 年代起,布楞沟村的136 户村民走得走、搬得搬,到2012年,村里只剩下351 人,贫困面高达96%。这样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对于生长于布楞沟的东乡人而言,无疑是无法跨越的天堑鸿沟。然而,党和国家对于脱贫攻坚、民族共同发展的重视是超乎想象的。2013 年2 月3 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了村里,亲切地对乡亲们说,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特别是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一定会给乡亲们更多支持和帮助,乡亲们要发扬自强自立精神,找准发展路子、苦干实干,早日改变贫困面貌。
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句话,铿锵地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于人民福祉的重视和对脱贫攻坚的决心。通过深入布楞沟村的旧民居,与村中土生土长的人们进行交流询问,我们了解到,十年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东乡县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基本要求,抢抓各类帮扶机遇,咬定目标任务,坚定信心决心、攻坚克难。同时,在中石化、厦门市湖里区、济南市历城区、方大集团等社会各界的倾力帮扶下,全县干部群众牢记嘱托、苦干实干、感恩奋进,全力推进布楞沟村扶贫开发工作。2014 年,布楞沟村在全县偏远特困村中率先实现了脱贫;2021 年底,布楞沟村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862 元,是2012 年的5.46 倍。迁户、修路、17 公里自来水管道、各方支援就业,崭新的幼儿园和小学,黄土上的新绿……短短十年间,布楞沟村从闭塞落后的悬崖聚落,蝶变为蒸蒸日上、蕴含无限活力的新农村,布楞沟的女性从只在后厨不能见客,到穿着特色民绣服饰走上央视T 台,布楞沟人的日常生活、人生轨迹、思想观念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共产党对自身民族政策、扶贫方针坚定的执行意志和卓越的执行能力。
不仅布楞沟村,而且在支队所造访的三甲集社区党群活动中心、新庄坪牛羊养殖专业合作社党支部、折桥村党群服务中心,我们所调研的结果都汇集在“意志”与“能力”两个关键词。在三甲集社区,我们从党建引领、网格管理、产业培育、移风易俗四个方面深入了解了当地的民族统战工作。其中,网格化管理模式——一种将社区划分为不同网格,每个网格安排一支网格队伍来负责管理、治理和服务的方式——意味着要构建一个通畅的交流和合作机制,实现统一战线的巩固和发展。网格管理解决民众关注的问题,特别是医疗、搬迁等问题,通过网格化管理将不稳定因素、矛盾纠纷等问题进行记录和化解,确保社区稳定和安全。配备稳定高素质的网格队伍。每个网格都有一位网格长和相应的兼职辅助人员,来配合推进工作,发现问题并解决。通过这些措施和网格化管理的实施,社区治理工作得到了有效推进。同时,借助信息平台和民意收集,实现了民意参与和民意反馈,进一步完善了社区治理的格局。
此外,关于构建民族团结和民族融合,社区抓执行、负责落实,通过解决矛盾和基层工作的推进,加强民主团结的建设;通过联席会议的成员单位合作,提高工作共享和问题解决的效率。充分利用各项制度和共享平台,通过利用公共平台和思想文化建设,解决社区服务、治理和文化传承的问题,实现一级文明和社群建设;关注解决民生和就业问题,充分利用地理和资源优势,解决民生就业问题;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养共同的时代情怀和民族文化,共同推动民族文化传承。对于折桥村这样东乡、回、汉杂居,东乡人口占70%以上的聚落,我们更能体会到民族工作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性。无论是增强民众摆脱贫困、奋斗致富的合力,还是充分发挥民族特色发展商业、旅游业,都是以民族团结为首要基础的。
中国共产党对脱贫攻坚不惜代价的投入,以及历经十数年终于滋养出的累累硕果,是不身临其境地去看,去感受每个平凡村落的旧貌与新颜,很难对这份艰难与伟大有体感知的。人的力量战胜漠漠黄沙,战胜距离的遥远和现实条件的恶劣,创造出以人民福祉为核心的奇迹。这样的奇迹在西北荒旷的土地上频繁地上演。2010 年8 月7 日,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发生,甘肃省政府当即规划灾后重建一所全封闭寄宿制独立高中——临夏县新区舟曲中学。新区舟曲中学于2012年正式落成开学,当我们造访时,看到的已是专业教师编制240 人,办学规模为60 个教学班,3000 名学生在校2300 名学生的独立高中。其中专业教师超过200 人,有兰州市金城名师1 人,省级骨干教师4 人;市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11 人;省级青年教学能手4 人;市(州)级青年教学能手4人;市级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9 人;博士研究生1人,引进北京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四川大学等名校毕业的硕士研究生76 人,教育部直属6 所师范大学免费师范生30 人,高层次人才占到教师人数一半以上。新舟中学在全省高级中学中硕士研究生、重点大学毕业生所占比例最大,师资基础最雄厚。昔年灾后重建时的政策倾斜和社会援助,已成为当地的历史底蕴和发展的底气。
3.民族繁荣与多元发展
民族的繁荣与发展不仅体现在民生领域,也在文化艺术方面多有呈现。中国共产党以其战略眼光和深谋远虑,对于民族特色产业进行不懈的扶持、支持和发扬,不仅令其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助力,也促进了大量民族特色艺术产业的传承和发展。在党的支持和政策的扶持下,东乡女大学生马箫箫积极创业,推动东乡族刺绣的走上T台、迈向世界,让东乡刺绣从单纯的民俗传统变得时尚、丰富、与时俱进,开掘出民族传统中雄厚的潜力。
东乡县刺绣产业工艺由甘肃省临夏州东乡族自治县土本土商贸有限公司运营,车间经营项目有针纺织品、床上用品、服装鞋帽、家居装饰,主营项目有创新开发后的传统工艺手工刺绣品,利用手工刺绣、剁花、编织等独特工艺手法,传承经典民族手工艺术产品,并面向海外出口市场,将本地优质的手工艺术产品输出到全国乃至海外。目前车间合作熟练手艺人数230 人,本聚车间108 人,居家流动就业人数为458 人,覆盖自然村数为11 个村,提供劳动力1100 余人次,带动了东乡县家庭的收入提高。目前,东乡县刺绣产业工艺通过自身发展和高效运营,已经具备带动58 户家庭,约近200 多名人口的收入提高,估计提高劳动收入2000 余元。最多的时候有230 多个绣娘,平均收入每人每月能在1500 元左右,高的则有3000-4000 元,基本等于以前一年的收入。通过“产业+就业”相互融合的方式,马箫箫先后开展了18 期“绣美东乡”刺绣培训,培训绣娘近千人,通过采购、帮销近9 万件订单,实现近600 名东乡妇女居家就业增收。在促进经济发展、绣娘增收的同时,刺绣这一非遗项目也发挥了带动新农村建设步伐的积极作用,绣娘们从足不出户,到渐渐走出家门,乃至走向世界。东乡民众的思想观念也在潜移默化中有了更好的变化。
除此以外,西北地区和很多传统美食和宝贵的传统文献、药用动植物,都作为民族文化不断进行着传承与发扬。在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下,青海大学于1987 年始建藏医学院,设有青海大学藏医药研究中心,有藏药分析实验室、藏药药理实验室、藏药工艺实验室三个国家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藏医药文化数千年的智慧被后人善加利用,作为医学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传承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