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林
“公”“私”之念源远流长,“公”“私”之辩经久不息。《礼记》中也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左传·昭公三年》有句:“公事有公利”。“公”的观念和意识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被认为是高尚品德、集体秩序、普适规则。然而全球化与市场经济的滥觞,追逐利益、个人主义、极端自我等思潮滋生蔓延,无视、漠视集体利益,甚至戕害他人利益等背德违法行为层出,公德阙如,私德不端。因此加强对“公”的重新认识和理解,有利于重树社会风尚、提升社会文明层次、提高民族道德水准。
“公”的观念属于中国集体意识的范畴,是中华民族集体文化的体现和标识,使用广泛、变化多样、内涵深刻,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和把握,才能完整而深刻理解其内涵及变迁。
(一)公平、公正之意。从字形构造上看,“公”是会意字,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解释:“公,平分也,从八,从厶(si 音)。八犹背也。韩非曰:背厶为公。”“背”即违背、相反的意思,而“厶”则是“私”的原字。韩非是这样定义“私”和“公”的,“自环者谓之私,背私者谓之公。”(《韩非·五蠹》)。“自环”即把自己围起来,以自己为中心,就是今天的“自利、自我或者利己”;而“公”则是把圈起来作为自己的那部分向外(大众)开放或平分,那就是“背厶谓之公,或说,分其厶以与人为公”。(《韩非子·五蠹》)从这里可以看出“公”的本意或者原初意义就是“平分”“分享”,可以进一步引申为“众人、集体”。
(二)权力、君主、公共等意义。这是从“公”的甲骨文和金文等原始构造的象形意义上考察出来的含义。“公”的象形意义是指古代祭祀场所的平面图,左右两侧设置屏障、长方形空间的平面图,在这个场所中主持祭祀的人就是“公”。在甲骨文、金文中,“公”字主要是祖先、尊长、君等含义。较早使用的“周公、召公”等,就有“君主”“王”之意。“雨我公田,遂及我私”(《诗经·小雅》)“夙夜在公”“敬尔在公”“退食自公”等,在这里,“公”的含义已经由原来的权力、君主等引申为“公务”“公职”“公共”等含义。专门处理集体事务的机构或者人员,而这些集体事务就是“公”。“公”的政治意义体现出来,就是所谓的“公家”“公门”“公服”,因此有“枵腹从公”“力疾从公”“欺公罔法”等说法。
(三)满足“天下、普遍、全体”的追求、规范的含义。这是从原理性和道义性的层面出发,常见的“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就是这个意思。天下人的“私”都能合理实现,天下人的“心”都能得到满足。《老子》第十六章有言:“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殁身不殆。”《老子》认为:天地没有偏私地运作着,所以能够长久不灭,王者应该效法天地的“德”。《庄子·大宗师》有言:“天无私覆,地无私载,天地岂私贫我哉?”真正的公、彻底的公、纯粹的公,这是公的最高境界,才能做到满足天下人的公。荀子也认为“公生明、偏生暗”,“政令法,举措时,听断公,上则能顺天子之命,下则能保百姓,是诸侯之所以取国家也。”在这里“公”成为一种规则、规范和道义,放之天下而皆准。《论语·尧曰》:“宽则得众,敏则有功,公则说”;《墨子·尚贤上》:“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举公义,辟私怨。”都是这方面的含义。
中国传统文化中“崇公抑私”“大公无私”“公而忘私”的文化教导和诫勉为修身、齐家、治国、安邦提供了思想指导。如《吕氏春秋·贵公篇》中有“昔先圣王之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则天下平矣。平得于公。”“公”从最初的个人道德,逐渐上升到公共道德,进而升华为天下大德。
“公”本身的含义就有众人、多数的意思,“公”作为一种道德、规则、大道等含义;“公”既是一种规则约束,也是一种价值追求。“公”充分体现了人的社会性一面,以及要过集体生活的本能。
(一)团结如一众志成城的集体主义。集体主义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刘泽华先生指出:“公、私问题是中国历史进程全局性的问题之一,它关系着社会关系和结构的整合,关系着国家、君主,社会、个人之间关系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关系着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道德与价值体系的核心等重大问题。”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安稳、团结、忠诚。人们依附于土地而生存,祖祖辈辈都在同一片土地上生活,逐渐形成几代同堂的大家族,每个人在家族这个集体中都有自己的位置和角色。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形成了同舟共济、携手互助的公共精神。“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从而养成了集体主义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
在家国同构的政治格局下,统治阶级为了确保其统治地位,政治上的高度集权,形成了政令一统天下,莫敢不从的集体从众心理。“书同文、车同轨”,“六王毕,四海一”,古人常常家国并举,强调“天下一家”(《后汉书·孝桓帝纪》)、“四海之内若一家”(《荀子·王制》)、“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颜渊》)这种政治上的集权、统一,给人民大众带来了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不负人民心系苍生的爱国主义。爱国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文化基因,家国一体的观念深入骨髓。儒家经典《礼记·大学》中的“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即是强调治国方针在本质上与齐家一致,也就是所谓的“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历代统治者都奉行“爱民”“重民”“保民”思想,“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致力于推进国家的治理与繁荣,做到“爱国如家”(《汉纪·惠帝纪》),“君子万年,保其家邦”(《诗经·小雅·北山之什》)。
从人民方面来说,爱国主义不仅是一种自然的情感,还是一项应尽的道德义务。人民视君主、天子为靠山、为神明。因此有“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说法,有“雷霆雨露俱是天恩”的感激。人们应在道义上牺牲小家、成全大家,做到“苟利社稷,死生以之”(《左传·昭公四年》)。《孟子·离娄上》指出:“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当源于家庭亲情的爱国主义,在位阶上超越于家庭伦理而成为更重要的道德义务时,爱国主义精神就初步形成了自身的应有意涵。
(三)胸怀天下海内一家的天下观念。《列子·杨朱》云“公天下之身,公天下之物,其唯至人矣!”讲的是圣人处世以公的信念。凡此,皆极言“公”之于治天下的极端重要性。中国人喜欢以己度人,推己及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是一种天下皆亲的情怀,其实就是天下为公的情感。“天下为公”的认知,成为中华文化天下观一大基石。在古人眼里,“天下”不只是地理概念,更是一个政治概念。认为“天下”可以建构为一个理想世界。中国古人的天下观,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是道德情怀与理想追求的统一。
“以天下为己任”的道德情操,是中国古代天下观一大支撑。传统文化中的“兼爱天下”思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中国人历来奉行“克己奉公”“天下为公”的大同境界的精神,所推崇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天下为己任”等,体现的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兼爱天下”“天下胸怀”的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国际主义情怀,是仁爱精神的自然延伸。先秦典籍中包含大量关于德泽天下、德化万邦的论述,体现着古人超越家国之爱的天下意识。如曾辅佐商汤取得天下的伊尹,告诫商帝太甲要恢弘自己的品德,将之推及家、国、天下,做到“始于家邦,终于四海”(《尚书·伊训》)。《诗经·大雅·崧高》盛赞西周著名政治家申伯的崇高德行,认为他“揉此万邦,闻于四国”。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大道之行,天下为公”。2018 年4 月,他在会见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时指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三“为”三“谋”的提出与凝练,是习近平总书记领导中国共产党人赋予“天下为公”的新时代内涵,是对传统文化“公”的内涵高度升华与创新发展。
(一)志存高远大展宏图的个人梦。个人寓于集体之中,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写道:“离群索居者不是野兽,便是神灵。”马克思说“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个人遵守集体的共性,才能形成集体的统一性。个人并不淹没于集体之中,只有保持个人的特性,才能保留集体的多样性。尊重和发展个人的特性,使之与集体的共性协调、适应,达到共同进步和发展,形成同频共振、同气相求的状态。习近平同志强调:“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民族梦必须同个人梦融合起来、统一起来,梦想才有生命,梦想才有根基,梦想才有力量。”
每个人都有一个只属于自己的梦,马克思在谈到职业选择时说:“为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而工作。……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为理想、为人民、为国家而奋斗,让青春绽放绚丽之花。
(二)大公无私以身许国的中国梦。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共产党宣言》郑重指出,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在其“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只有坚持人民梦的本质属性,中国梦才有根基;只有紧紧依靠人民,中国梦才能筑就;只有不断为人民造福,中国梦才能梦想成真。正所谓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使用实践力量的人就是人民群众。“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人民群众是党的执政之基和力量之源,任何社会实践都离不开人民群众。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的目标,“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
(三)天下大同协和万邦的世界梦。中国梦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是中国梦和世界梦的统一。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协和万邦”“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天下一家”的世界大同思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追求可谓“道洽大同”,从内容、特性、本质等方面高度一致。因此,我们要实现的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世界人民。“中国梦”助推“世界梦”,“世界梦”带动“中国梦”,共同推动世界和平发展。
中国的富强离不开世界,也有益于世界,这是中国梦世界维度的内涵,反映了中国梦的文明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中国致力和平发展的承诺,将始终贯穿在中国梦的实现进程中。中国欢迎各国搭乘中国经济发展快车,分享中国经济发展的红利。
中华民族五千年奋斗的历史,一再证明了中国人的基因里沉淀着团结一致、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公共”精神品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绽放着“独木不成林”“众人拾柴火焰高”“公共”道德伦理。“公”是国家建设的重要价值基础,对于普通大众来说,“私”是可以理解的,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公”是绝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