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广播剧的创作与发展

2024-01-05 17:55西南交通大学李蒙恩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3年18期
关键词:广播剧听众社团

■西南交通大学:李蒙恩

1. 广播剧概述

1.1 广播剧概念简介

广播剧是指创作者以声音为主要载体进行表演的戏剧形式,一般在广播媒介播出,或借助发售CD、互联网等途径进行传播。广播剧的主要内容是角色间的交流对话和旁白,并且要充分运用BGM、音响效果渲染氛围、刻画场景。由于角色对话是广播剧内容的主要部分、推动剧情发展的主要手段,也是听众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因此广播剧对配音者的业务要求是非常高的。首先广播剧要求表演者的表达要口语化,容易听懂理解,有个性和独特标识,吐字清晰,表达精准,情感真诚并富于变化,能够充分且正确地表达广播剧人物的意图。广播剧的音乐音效在保证逼真的同时应当具有特色,运用自如才能够起到让听众沉浸的效果。广播剧的旁白要帮助听众了解到剧情当中无法直接领会的情景以及人物的动作状态,起到补充的作用。广播剧利用各种声音建立基本的声音形象是第一步,还需要激发听众的想象力,通过听众的联想和想象使声音形象更加丰满立体。

广播剧的形式和种类繁多,按照播出的方式划分可以分为三类:单本广播剧、连续广播剧和系列广播剧。在新媒体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应用程度的提高,网络广播剧也应运而生并不断发展,衍生出改编自网络小说或实体书作品的广播剧、为企业的CM用途所制造的广播剧、情景喜剧式广播剧、说书式广播剧、原创广播剧等广播剧分类。

一般而言,广播剧是以语言和音乐为表达工具,使用专业录音设备录制并通过声音来传播的一种剧种方式。广播剧应当具有广播配音和表演剧目的双重特性。以声音作为媒介将信息以戏剧化的方式展现出来,塑造戏剧化场景,实现角色艺术创作。广播剧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仅通过借助声音的方法来完成角色刻画、情景建构、情节推进、气氛烘托等全部环节,人们用耳朵来增进认识,引发想象。广播剧可谓是“线性想象的艺术”。

1.2 广播剧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随着无线电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广播电台的建立,广播剧也应运而生。我国最早的广播剧是1932年上海电台播出的《恐怖的回忆》。1950年2月7日,为了纪念二七铁路工人大罢工,我国制作并播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部广播剧《一万块夹板》。在经历了50-60年代的发展成熟期、80-90年代的繁荣兴旺期之后,广播剧的发展被声画兼备的影视剧所制约。传统广播剧进入了艰难迈步的瓶颈期。

到了21世纪,新媒体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出现并兴起,网络广播剧也得以诞生发展。

我国最早的网络广播剧诞生于2000年。五年后,网络广播剧社团开始频繁活动,由于网络发展尚未成熟,受众规模小,时间久远,储存有限,当时的广播剧主要是由一些广播剧社团以及爱好者进行创作。此时的网络广播剧社团是完全非营利性质的,纯属为爱发电,没有资金支持,没有稳定人员,因此这时期的网络广播剧发展并不稳定。但这一阶段成立了很多优秀的知名社团,如星之声中文配音组、声创联盟中文配音社团等,为后期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

2015年以后,互联网音频共享平台开始尝试与广播剧配音社团进行合作,制作付费收听的广播剧,从此以后,部分广播剧配音社团开始进行商业化的转变。2017年5月,广播剧《夜色深处》正式独家上线于喜马拉雅FM,这也是中国网络广播剧诞生以来首部需要付费收听的剧目,标志着中国网络广播剧的转型之路正式开启。

2. 新媒体背景下广播剧存在的问题

2.1 内容创作方面

在题材的选择上,网络广播剧在原创的优秀剧本方面比较匮乏。目前的网络广播剧大部分都是由网络热门畅销小说改编而来,也有一些改写自热播的电视剧。网络小说中的快餐文化也直接影响到了中国网络广播剧,虽然内容情节曲折感人但是也存在着过于娱乐化的通病,欠缺对社会实际的反思,思想高度有待提升,对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宣传不够。

在内容制作方面,部分广播剧存在着品质不佳、内容不精等问题。因为不少广播剧的策划并不是专业编导或导演出身,并且自身专业水准良莠不齐,再加上策划自身主观因素,也直接造成了在剧本的撰写或者改编过程中只主观留下自身感兴趣的片段或者网民粉丝呼声高的片段,从而不仅存在听众觉得跳脱无法理解的情况,还会使剧本的整体完整性和作品的艺术性遭到破坏。此外,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广播剧制作互动性增强、门槛降低,配音演员的选择不再像过去那么严苛,配音的专业性减弱,往往是声音好听或者有特点就可以配音,艺术化处理等专业技巧上的东西则被忽略了,这就导致听众觉得“不贴脸”“跳戏”等现象的发生。

2.2 出品流程方面

在版权问题上,很多广播剧制作团队的版权意识比较匮乏,往往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在选择剧本时没有征得原作者同意就开始采用其作品并改编剧本,二是在制作广播剧时大量使用没有经过授权的音频素材。由于版权意识匮乏而引起的版权纷争往往会使广播剧制作竹篮打水一场空。

网络广播剧的推广是全网全平台宣传,比起传统广播剧来说力度更强、速度更快、覆盖面更广。不过在推广活动中,网络广播剧配音社团对出品的网络广播剧推广宣传通常只在微博等社交平台社团官号或者在播放平台进行,宣传的范围可能只是平时一直关注的“圈内人”,难以起到“破圈”的宣传效果,难以影响到圈外对此并不了解的新鲜血液。

3. 广播剧未来发展的建议

3.1 内容制作方面

3.1.1 内容题材创新,提高作品质量

想要从根本上提高作品质量和受众喜爱度,创造出真正优秀的作品,高质量的原创剧本是关键。大部分网络广播剧的内容一般都是改编自小说或是电视剧,由于改编的大热IP本身自带粉丝,所以点击率和收听率会随着粉丝的支持而提高不少,但这并不代表制作团队的实际水准和作品的真正质量,无法经受住普通听众的检验。原创广播剧剧本是中国网络广播剧打破困局的关键突破口。没有文字版的小说、没有画面版的影视剧,广播剧是唯一渠道,内容的精彩给了观众收听的必要性。其次,要在内容题材上进行创新,现阶段广播剧的题材大致分为三种:耽美、古风、现代,以营利为主要目的的配音社团会选择市面上比较受欢迎的题材进行创作,以爱好为主要目的的配音社团又无力进行创新,就导致了广播剧题材越来越匮乏,没有新意,同质化严重。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提升和受众规模的不断增大,网络广播剧发展时机正好。有了良好的发展契机,要怎样牢牢把握提升自身质量是广播剧配音社团必须思考的问题。而优秀的内容与剧本是重中之重,如果有专业写手加入网络广播剧社团,甚至有优秀的网络小说作家专门为网络广播剧的制作而创作剧本,从内容方面提升了网络广播剧的内容品质,那网络广播剧就走出了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3.1.2 创作有高度、思想有深度、内容有温度

由于网络上限制较少,且大部分的配音社团是以营利为目的,因此在创作上往往会更倾向于迎合听众喜好,创作一些虽然情节曲折、风格猎奇但是内容空洞、单薄浅显的作品,这样一来,虽然短时间内会吸引一些听众,但是经不起推敲的作品最终会淹没在同质化的海洋里,被淡忘、被听众厌倦。因此,想要真正获得听众的喜爱,制作出真正成功的作品,就需要三个“度”,即创作有高度、思想有深度、内容有温度。在保证并不断提高广播质量的同时应当着眼于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关注社会事件与人民生活,反映社会问题和人民心愿,将广播剧作品与现实生活结合,拓展作品格局,提高作品境界,丰富作品内涵,推进社会发展。

如知名广播剧《默读》,改编自priest著作的知名IP小说,邀请了原作priest参与到剧本改编的过程中,确保各种细节和回忆都能够完美重现,这一点也获得了书粉的肯定和认可。另外默读这本小说本身就很优秀,他以各个案件进行串联的方式作为小说的整体架构,各个案件看似独立,却也互相联结,通过破解一个个案件的过程,揭示出背后隐藏的社会问题,并且上升到价值观,体现出冷静的节制与审慎的反思,在揭示社会黑暗面的同时,又留有余温,告诉听众这个世界依然有温暖和希望存在,起到督促社会进步的作用,在广播剧内容创作方面,该广播剧不仅邀请了原作者参与到广播剧内容改编,还采用了拥有雄厚班底和知名配音演员的广播剧社团,选角完美,素材运用得当,真正做到了创作有高度,思想有深度,内容有温度。

3.1.3 加强广播剧创作队伍的建设

要保证广播剧制作团队的专业化,增强培养力量,通过专业的培训和激励机制,促进不甚专业的广播剧创作者早日独当一面。广播剧的策划是作品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这对策划的个人水平也提出了高标准的要求。配音演员应当具备一定的专业水平,在处理文稿进行表达方面具备优秀的能力。从气息控制到普通话到情感表现,从语言技巧到情感渲染,专业的培训对于一个配音演员来讲是非常重要且有必要的。比如后期制作环节,一个专业的后期制作必须进行很多专业软件培训,同时也要求他们拥有大量的后期剪辑经验,所以专业后期制作有能力将网络广播剧各种声音(包括人声和音乐、音效)的衔接处理得十分自然巧妙,尽量避免暴露任何破绽。然而很多网络广播剧的后期编辑都是自学软件,不专业的后期剪辑占较大的比例,所以专业剪辑高手的加入对提高广播剧的质量会有很大帮助。

例如,《默读》当中所有的配音演员得到了听众的一致好评,尤其是骆闻舟的配音者刘琮和费渡的配音者杨天翔老师。所有的CV完美贴合原著,演技精湛,情感充沛。背景音乐和主题曲制作精湛,《默读》节目组特意邀请了制作人和歌手为广播剧精心创作了主题曲,制作人和歌手也专门去阅读了原著,根据情节进行创作,画面感极强,为广播剧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默读》广播剧的后期对各种音响效果和配乐的运用恍若天成,整个广播剧的风景安排非常紧凑合理,叙事能力极强。

3.2 市场推广方面

3.2.1 着力进行品牌建设,积极营销

一个节目想要拥有持久的活力和影响力,就需要树立自身的品牌效应。广播剧在打入市场的过程中,就必须重视自己的品牌建设,并经过有意识、有目的的精心策划和建设,逐步树立一批有价值和影响力的广播剧品牌,达到在广大听众中形成一定知名度和美誉度的目的。比如说可以聘请明星艺人来参与配音创作来提高听众的关注度,增加认知度等;或者可以通过推出明星配音团队、制作出知名代表作,来打造出具有鲜明特色的配音工作室的品牌名片。

同时,在走向市场的道路上离不开市场营销,营销方式的确立必须适应广播剧的自身特色。目前广播剧的市场化道路才刚刚开始摸索,其营销方式需要不断进行创新,可以是参考别人的经验,也可以是探索适合自身特点的独特方法。首先广播剧可以借助车载电台开展宣发推广,另一方面可以利用网络的影响力传播力,通过抖音、小红书、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与快看漫画或漫画家进行合作,进行宣传营销。广播剧播出时,可以推出主题曲、同人曲,可以完善推出广播剧周边产品,与听众形成良性的互动,增加听众间的传播效应。

3.2.2 打造知名IP,联动其他领域品牌出圈

广播剧可以将剧中的角色、特定场景、主题曲甚至CV本人等在高热度的情况下打造成为知名IP,与广播剧以外的其他领域以联名的形式进行合作,推出新产品,突破次元壁实现出圈,吸引原本身处其他兴趣圈、对广播剧没有接触的人关注、了解制作的广播剧,增加受众,提高广播剧的关注度。比如茶百道在2022年10月与五大知名CV景向谁依、苏尚卿、羊仔、杨天翔、顺子进行了联名合作,不仅为茶百道拓宽了消费人群,增加了销量,也为这些配音演员以及他们的广播剧作品、所属的配音社团增加了粉丝。

3.2.3 广播剧与粉丝经济结合

目前,已经有很多广播剧社团吸引并积累了不少粉丝。社团里的知名CV会进行直播、举办粉丝见面会、配音表演会,社团或工作室也会举办周年庆、见面会等活动与粉丝接触。粉丝则会通过收听广播剧、在社交平台转发广播剧宣发信息参与广播剧宣传,付费收听广播剧、购买相关周边、在比赛中为广播剧配音社团或CV本人进行投票等方式对自己喜爱的配音作品或CV表达支持。如果广播剧配音社团可以将粉丝经济的相关理论和知识与自身发展进行结合,那么将会在整个广播剧市场中突破重围、大放异彩。

4. 结束语

在经历了几十年的命运跌宕之后,网络广播剧冲破了传统广播剧所面临的困境,迎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然而除了机遇之外,互联网也给广播剧带来了更多的竞争者,各种新媒介的广泛应用,让广播剧原创剧本匮乏,内容创作良莠不齐,出品流程亟待完善等问题暴露得更为彻底。因此,广播剧的未来发展之路,不仅需要提高内容创作,实现内容题材的创新,提高作品质量,创作出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作品内容,还应当加强广播剧创作队伍的建设保证创作队伍的专业水平,同时,应当加快进行市场化转型,进行品牌建设,增加曝光度,与粉丝经济相结合,更好的创收才能够进行更好地创作。

猜你喜欢
广播剧听众社团
缤纷社团
广播剧还有前途吗?
让听众“秒睡”的有声书
浅析微广播剧有效传播的三大特质
好太太都是好听众
2018中国广播剧年会在辽宁丹东召开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用屠呦呦精神创作屠呦呦广播剧——一次科研般严谨的艺术创作
K-BOT拼插社团
老年听众需要电台长篇连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