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 乐
(菲律宾国父大学教育学院 菲律宾 1550)
“双一流”建设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 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国家战略,而学科是建设一流高校的重要基础和根本前提,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紧密相连。我国研究生教育正处在由规模发展向内涵发展的转型期。以中国特色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指导研究生教育实践,切实推进研究生质量的发展创新和改革完善,对于国家“双一流”战略举措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高水平顶尖人才意味着高水平的生产力,因此,世界各国纷纷实施高等教育强国战略,不断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1]。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构建了适合自身发展特点的教育改革体系,我国也试图通过“双一流”教学改革进一步优化高等教育系统,逐步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和水平[2]。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我国高校的研究生教育发展正处于从数量型大规模扩招向高水平、高质量转折的时期。研究生教育作为双一流建设体系中的重要基础,各个高校首先将改革发展的视野瞄准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新形势下,教育的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3]。研究生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最高层次,肩负着培育一流创新人才、打造一流导师队伍、凝聚一流研究成果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使命与任务,是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和高校一流学科建设的核心要素和重要载体。学科是研究生教育教学的根本载体与划分依据,是推动“一流学科”建设的主要工具和手段。在学科建设过程中,学科的发展和进步直接体现在研究生教育上,从教学实际来看,研究生的教学内容与实践体系都以学科为单位和载体的。
研究生教育是培育高素质人才和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的渠道,是促进国家“双一流”建设进程、构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重要发展平台。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赵长禄在第二届研究生教育学国际会议开幕式致辞中指出,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体现着我国高水平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也反映着新时代国民教育的整体面貌。打造一流的研究生教育既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重要的建设内容、“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发展平台、众多一流大学建设发展中的重要目标,也是高校实现高水平人才培养、服务国家建设的必经之路。
2.1.1 一流大学:以北京大学为例
首先,从研究生人才培养来看。在“双一流”建设进程中,北京大学以优质博士研究生、国际留学生的优质选拔为出发点和突破口,完善研究生招生制度;以培养交叉学科背景下的综合性人才为切入点,大力支持新兴学科发展。其次,从研究生教育学科建设来看。目前北京大学共有48个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270 个博士学位授予权二级学科,有86 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另有3 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最后,从导师队伍建设来看。北京大学现有博士生导师2300 余人,其中两院院士有87 人,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教授有14 人,特聘教授153 人,杰出青年获奖者214 人,可以说北京大学的导师群体在资深教授和青年教师等多个层面都有其独特的优势。
2.1.2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以南京林业大学为例
首先南京林业大学结合一流学科培养目标,将绿色生态理念贯穿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全过程,培养具有绿色担当、创新精神并勇于实践的专业人才。其次,为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南京林业大学要求一流学科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研究生必须有国际合作培养的经历,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尖端人才。因此南京林业大学每年提供国际交流经费约1000 万元,用于国际教授的聘用和本校学生开展国际交流。最后,学校通过实施“科教协同创新学术型研究生培养”和“产学协同助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形成了既突出拔尖创新又服务重大战略需求和行业需求的研究生分类培养创新模式。
2.1.3 “双非”院校:以山西大学为例
首先,山西大学拥有一批国家级的学科建设平台,其中包含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学科、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等。现有博士学位19 个、硕士学位39 个、硕士专业学位种类24 个,自主设置交叉学科博、硕士点各2 个。其次,山西大学目前有博士生指导教师341 人(其中校外兼职指导教师81 人),学术型硕士生指导教师1376 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741 人,专业学位硕士校外兼职指导教师419 人。最后,山西大学在办学规模快速发展的同时,研究生培养质量也明显提高,近几年博士、硕士毕业生获得省级以上优秀学位论文奖篇数达262 篇。
一是研究生人才培养多元化。一方面,各层次高校的研究生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上正在从培养知识型人才向培养技能型人才转变。另一方面,许多高校在研究生人才培养计划上,要求博士研究生必须具有1—2 年出国交换生经历,以开阔研究生的国际视野。
二是学科类型结构进一步优化。研究生学位主要包括学术型学位及专业型学位。近年来,截至2020 年8 月,我国研究生数量已经超过100 万人次,专业硕士学位人数达到了27%,能够满足当今社会发展对于高水平高质量的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三是研究生导师队伍不断扩充。导师的专业化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培养的研究生的水平,因此各层次高校应积极引进国内外高水平学科带头人,为研究生培养提供优秀的“领路人”。
首先,研究生教育课程设置的广度与深度不够。许多高校在设置研究生课程时,创新性不足,只是简单设置考研必备课程或学科领域的基础课程,课程内容未能深入学科更高层次的领域。其次,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践。许多高校在设置研究生课程时,只重视学科理论知识的逻辑性教育,忽视了实践性教育。这种问题在教育学、文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等学科表现得较为明显。最后,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占比存在不平衡。例如高校对硕士研究生实行学分制的管理,但在学分体系中,必修课、公共课学分占比较大,专业选修课学分比例较小。
首先,一流院校的本科学生往往会继续选择一流院校深造攻读硕士学位,而“双非”院校的学生在选择深造院校时也更倾向于一流院校,这种逆向流动对“双非”院校的招生和生源质量来说是一个巨大挑战。其次,研究生选拔制度不合理。目前高校研究生的选拔方式主要有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或院校自主招生考试两种。考试内容对学生知识记忆能力的考核占较大比重,而对学生灵活应用知识能力的考核不足。最后,传统招生的生源结构被打破。随着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的改革,越来越多学生开始转向报考专业硕士,而学术型硕士的生源呈下降趋势。
首先,高校原有的高职称教师其第一学历大多为本科。而教师规模不足的院校中,学历水平不高的教师也会带研究生。其次,多数刚刚申请硕士点的高校中,学科带头人严重缺乏。学科带头人是院校学科建设与科研实力提升的关键因素,是专业发展进度的决定性因素。学科带头人等顶尖专家、学者的缺失直接导致学科建设动力缺乏,研究生培养水平的提升也受到严重制约。
首先,以课程内容设置为基础。各高校应结合自身办学条件与学科发展特点,开设实践类课程。理工科本身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因此针对文学领域,高校应设置实地调研、案例分析、田野调查等内容。其次,优化课程结构。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应设置以学科基础理论知识为主的必修课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选修课,适当提高选修课在学分、种类以及数量等方面的比重。最后,要重视多元化课程评价方式的运用。高校应定期收集学生的评价和反馈信息,委托第三方机构定期评核课程的科学性、适用性和尖端性,结合研究生学习的不足和需求,及时优化课程内容和发展计划。
“双非”院校应依托于院校的优势学科发展吸引更多的优质生源,还应在选拔制度上进行改革,对学生的科研意识与探索精神提出明确要求,重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考核。在研究生生源选拔过程中,“双非”院校应不断创新考核模式,一是在考试初试环节,优化自主命题结构,基于本校不同学科的办学实力和发展趋势,围绕学科专业知识和相关创新点,设计初试题目,以提高报考学生与院校招生的匹配度;二是在复试环节采取多样化的考试组织形式,用“笔试+面试”的方式来考核学生的综合素养。
首先,高校应强化校内原有硕士生导师的专业培养,提高其学术水平,积极鼓励并支持硕士生导师积极参与国内外学术论坛与会议,激发其研究热情与意愿;其次,高校应优化硕士生导师的育人模式,提高育人质量,要求导师将工作重心放到教学上来,帮助学生明确研究方向,制订研究计划。同时,在专业的研究过程中,高校教师应当给予学生及时的理论与实践指导,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科研价值观;最后,高校应当引导导师树立高尚的师德师风,明确导师的教学任务和基本职责,使其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教学工作。
首先,高校应为学生提供足够的科研项目和实验基础设施,营造科研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科研积极性。高校还应不断培养研究生群体热爱科研、投身科研的精神,强化学风建设,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其科研热情;其次,支持学生参与国内外学术论坛。高校应增加研究生培养经费,为学生外出参加学术论坛和会议提供支持,保证学生可以直接接触更高水平、更加丰富的学术观点;最后,深化校企合作,营造良好的实践教学氛围。高校应结合自身优势学科建设与发展,充分考量研究生育人所需的实践教学资源,创建优势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实践教学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