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江县野生白草莓驯化栽培试验

2024-01-04 12:15周贵昌迟焕星侯小晓李美辉
耕作与栽培 2023年5期
关键词:台江县匍匐茎含糖量

周贵昌, 迟焕星, 侯小晓, 杨 睿, 林 炘, 李美辉

(1.台江县中等职业学校, 贵州 台江 556300; 2.贵州农业职业学院, 贵阳 551400;3.台江县智美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贵州 台江 556300)

台江县地处云贵高原东部苗岭主峰雷公山北麓,属中亚热带温和湿润气候区,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6.5 ℃,年平均降水量1 801.7 mm,无霜期320 d。境内高海拔地区均分布有野生白草莓,其中以红阳草场分布为主。

野生白草莓(FragarianilgerrensisSchlecht. ex Gay)为蔷薇科草莓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密集成丛,茎密被黄棕色绢状柔毛[1]。小叶具短柄,质地较厚,小叶片倒卵形或椭圆形。聚合果圆形,白色、淡白黄色或红色,瘦果卵形,光滑。野生白草莓口味独特,有清热止咳,利咽生津,健脾养胃以及滋养补血的功效[2]。浆果具有良好的色泽和酸甜适口的风味深受消费者青睐,同时又是一种具有较高营养价值和保健价值的绿色水果[3]。野生草莓营养丰富,富含维生素、糖类、氨基酸、有机酸、磷、钙、铁等人体所必须的营养物质,深受当地人喜爱[4]。由于野生白草莓果径小,产量低,在实际生产中应用较少,为提升野生白草莓品质以及在生产上的广泛应用,本研究开展野生白草莓驯化栽培试验,以期解决野生白草莓在生产上应用率低的问题。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及仪器

1.1.1材 料

野生白草莓采挖自海拔1 200~1 500 m的台江县红阳草场。

1.1.2仪 器

智能叶面积测定系统(YWJ-CH),手持测糖仪(ZMSZ-J),电热鼓风干燥箱(GZX-9240MBE),游标卡尺(0~150 mm)。

1.2 方 法

此次研究采用随机取样法分别对15株野生白草莓和15株驯化白草莓进行相关数据测量,测量项目主要有叶面积、含糖量、含水量、果径、坐果率、匍匐茎数量。

2 栽培方法

2.1 场地选择

台江县中等职业学校后山实训基地,土壤为多年耕作黄壤土。

2.2 栽培流程

1) 整地作畦:将地翻耕打碎除草,施足底肥(农家鸡粪2 kg/m2,三元复合肥1 kg/m2),作长10 m、宽1.2 m、高0.1 m的畦,施加多菌灵10 g/m2,3%辛硫磷颗粒7.5 g/m2进行拌土杀菌、杀虫。

2) 移栽:要求种苗已展开4~5 片叶,其叶片厚实,叶柄粗短,茎根直径在0.8~1.2 cm之间,将苗重控制在20~25 g之间,保证种苗体型健壮,无任何病虫害[5]。移栽时间选定在傍晚,以株距0.2 m、行距0.3 m进行定点栽培,栽植完成后浇定根水。

3) 水肥管理:栽植7 d后陆续施肥,施肥实行少量多次的原则,浇水以实际土壤含水量多少确定。

4) 中耕除草:每个季节中耕除草一次,其余时间保持田间无杂草。

5) 病虫害防治:用多菌灵杀菌,乐果和辛硫磷杀虫。

2.3 数据分析

数据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3 结果分析

由图1和图2可知,驯化白草莓与野生白草莓生长环境差异性大,驯化白草莓长势明显强于野生白草莓,驯化白草莓叶片明显大于野生白草莓叶片,驯化白草莓结果期比野生白草莓结果期提前30 d左右。

图1 野生状态

图2 驯化状态

由图3可知,驯化白草莓叶面积极显著高于野生白草莓叶面积,其影响因素主要有海拔差异、温度差异和施肥影响,驯化栽培后白草莓的叶面积平均增加1 296.65 mm2/株。

图3 叶面积

由图4可知,驯化白草莓含糖量略高于野生白草莓含糖量,含糖量平均提升0.99%。

图4 含糖量

由图5可知,驯化白草莓含水量略高于野生白草莓含水量,含水量平均提升2.38%。

图5 含水量

由图6可知,驯化白草莓单果直径略高于野生白草莓单果直径,果径平均增加0.86 mm。

图6 单果直径

由图7可知,驯化白草莓坐果率略高于野生白草莓坐果率,坐果率平均提升7.1%。

图7 坐果率

由图8可知,驯化白草莓匍匐茎数量极显著高于野生白草莓匍匐茎数量,匍匐茎数量平均增加3棵。

图8 匍匐茎数量

由表1可知,对白草莓参数进行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表1),结果表明,叶面积与含糖量、匍匐茎数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叶面积与含水量、含糖量和果径、含糖量和匍匐茎呈显著正相关(p<0.05);叶面积与果径、叶面积与坐果率、含糖量与含水量、含糖量与果径、含水量与果径、含水量与坐果率、含水量与匍匐茎数量、果径与坐果率、果径与匍匐茎数量、坐果率与匍匐茎数量无显著相关(p>0.05)。

表1 白草莓生物学特征相关性

4 讨 论

本试验通过比较野生白草莓与驯化白草莓的叶面积、含糖量、含水量、果径、坐果率、匍匐茎数量等6个指标的数据,为野生白草莓的引种驯化提供理论支撑。本研究表明,引种驯化后的野生白草莓叶面积、含糖量、含水量、果径、坐果率、匍匐茎数量都有明显的增加,其中以叶面积、匍匐茎最为明显。

相关性分析所得结果与李俊等[6]在马铃薯叶面积与产量、品质关系研究中叶面积与产量呈正相关的结论基本一致。叶面积与含糖量、匍匐茎数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是由于叶面积大光合作用累积产物多,营养充足使得含糖量增多,匍匐茎数量增加,这与Y.T.N.Reddy、莫治雄[7]在叶数和叶面积与芒果果实发育关系的进一步研究得出的结果基本一致;叶面积与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可能是叶面积大植株吸水性较强使得果实含水量增加。

野生白草莓从高海拔地区移栽到低海拔地区后,由于环境因素引起野生白草莓的变化,其中温度是引起变化的主要因素,主要表现在同时期移栽地和驯化地的温度相差较大,草莓的喜温性比较突出。因此,驯化后的白草莓长势比也高海拔的野生白草莓长势的好,花期、果期也提前,这与陈志银等[8]在海拔高度对杨梅花期和品质的影响初探结果相似。

猜你喜欢
台江县匍匐茎含糖量
水果越甜含糖越多吗
水果越甜含糖越多吗
台江县老同志文化助力脱贫攻坚
马铃薯匍匐茎糖类物质变化规律的研究
仙灵骨葆对老年妇女Colles骨折血清碱性磷酸酶及钙磷的影响
星巴克等热饮含糖量惊人
草莓不同节位匍匐茎子苗的光合特性
台江县举办中老年舞蹈健身队成立九周年庆典活动
海滨沙地单叶蔓荆匍匐茎对沙埋适应的生长对策
海岸单叶蔓荆沙埋胁迫下碳水化合物变化与其耐沙埋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