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助力第三次分配的逻辑进路

2024-01-04 13:56李世仪
知与行 2023年5期
关键词:慈善思想政治教育

[收稿日期]2023-06-07

[作者简介]

李世仪(2001),女,江西南昌人,硕士研究生,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摘  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公益慈善事业是第三次分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时代新征程中对于完善分配制度、推动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和谐都具有重要意义。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第三次分配的能力的提高主要依托的是经济的发展和财富的积累,而其参与意愿的提高则需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针对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这三大类参与第三次分配的主体,可以通过培育奉献精神、加强慈善教育和增进捐赠认同,来彰显思想政治教育在第三次分配中的独特作用。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第三次分配;慈善

[中图分类号]D648;C913.7  [文獻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1308(2023)05-0057-09

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奋斗目标。当前我国社会中贫富差距仍然较大,两极分化依旧是共同富裕的一大障碍。因此,需要通过调整分配制度、完善收入分配体系,尤其是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的作用,来进一步促进分配公平和正义,从而助推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第三次分配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不言而喻,但在当前形势下,推进第三次分配的着眼点不应停留于经济领域中的分配层面,更应从人的思想和意识层面下功夫,这就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作用不谋而合。党的十八大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新时代新征程,思想政治教育要服务于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也要为第三次分配的深化发展服务。为此,思想政治教育重点在于从精神层面激发并提高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第三次分配的主观意愿,即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注入奉献精神、慈善教育、捐赠价值认同等内容,增强全体社会成员自觉参与第三次分配的满足感和获得感,在社会经济领域形成促进第三次分配的不竭动力。

一、第三次分配的重要意义

自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以来,我国秉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从国情出发,逐步构建社会主义分配制度。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2019年,《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上升到“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高度。2020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事业,改善收入和财富分配格局”。2021年,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1]。在此基础上,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提出:“分配制度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厉以宁在《超越市场与超越政府——论道德力量在经济中的作用》一书中提出了“第三次分配”的概念,他认为,“第一次分配是市场调节的效应,第二次分配是政府调节的效应,第三次分配则是习惯与道德调节的效应”[2]160。第三次分配是一种以个人道德力量作为驱动力,完全出于个人自愿而进行缴纳、捐献等行为的收入分配方式。由于其非强制性的特征,第三次分配目前主要集中于高收入人群和部分中等收入群体,通过募集、捐献和资助等方式,实现对社会资源和财富的又一次分配,从而进一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分配公平和正义。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市场主导的初次分配和由政府主导的再分配是主要的分配方式。但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之外,基于人的道德观念的第三次分配的作用逐步增强,已经成为我国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一环。

(一)完善分配制度

从分配制度层面看,第三次分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填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之后留下的空白,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分配制度。初次分配坚持“按经济效益进行分配”的基本原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机会公平和权利公平。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对于初次分配的效率和公平问题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如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原则。其后一个阶段,初次分配更加强调效率,这与市场经济追求高效率的准则相契合。而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则强调“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首次明确指出在初次分配中也存在公平问题。因为市场经济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等固有弊端,所以由市场主导的初次分配会因市场失灵而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再分配坚持“效率与公平兼顾”的基本原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初次分配中的不公平问题,从而实现收入分配结果的相对公平。政府在再分配过程中通过财政税收、转移支付、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手段进行收入调节时,需要克服社会资源和财富的有限性等问题,难以完全兼顾效率和公平。当政府政策和具体收入分配调节措施失灵时,收入分配可能陷入既无效率又无公平的双重困境之中。由此观之,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之后,收入分配中还存在市场调节和政府调节都无法施加作用的领域,这一空白领域就需要在第三次分配中通过超越市场、超越政府的道德力量来进行填补。第三次分配中的收入转移既不是初次分配中以经济利益为导向的功利性收入转移,也不是再分配中以政府政策为手段的强制性收入转移,而是以社会群体道德力量为依托的有温度、有人情味的收入转移,它有助于最大限度地实现收入分配的结果公平。把第三次分配制度化,纳入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范畴,构建起分配制度的基础性框架,属于从顶层制度设计层面出发来优化我国的分配制度。

(二)推动共同富裕

从经济发展层面看,第三次分配能够推动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分配制度对于促进共同富裕具有基础性作用,大力推动第三次分配有利于促进机会公平和结果公平,最终促进共同富裕。共同富裕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依靠全体人民共同奋斗,在实现共富的基础上让全体人民参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第三次分配通过激发社会主体的活力来实现效率与公平的平衡,让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成为推动共同富裕的主体力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共同富裕同样也是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上的共同富裕。

从物质层面看,需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大力提升第三次分配在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构建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为共同富裕的实现奠定物质基础。此外,在重大疫情和自然灾害之下,第三次分配也有利于增强我国经济运行和发展的稳定性,为共同富裕的实现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当前虽然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但“经济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的人民立场没有动摇。近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第三次分配在物质层面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性和优越性得到充分彰显,以慈善、捐赠为主要形式的第三次分配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各地民政部门、慈善总会积极引导动员社会慈善力量助力疫情防控,把第三次分配在抗击疫情和稳定经济发展态势中的作用最大化。2020年暴发疫情后,在全国各地公益慈善组织积极动员之下,广大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踊跃为疫情防控提供资金支持和物资支持,社会募捐的资金和物资为打赢这场防控和抗击疫情的阻击战贡献了强大的物质力量。2022年全国多地出现疫情反复的情况,第三次分配再次成为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中的中坚力量。第三次分配在疫情防控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办难事的优越性的充分体现。

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变。从精神层面看,第三次分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的美好精神生活需要。第三次分配是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的,主要依靠人在道德力量驱使下的自愿捐赠行为,能够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弱势群体对分配领域公平正义的渴望和期待,在一定程度上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相契合。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的动机是由人的需求所决定的,需求是从低到高逐级形成并得到满足的,人在不同时期会有一种不同的需求占据主导地位,而其他需求则处于从属地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体现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人在满足了生理、安全、归属与爱的需要之后进一步追求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基于道德力量的第三次分配能够满足人的自我实现的需要。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物质文明建设取得一定成效,越来越多的人把关注点转向精神文明建设,以期实现人生理想和社会价值。通过参与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等方式助力第三次分配,能够进一步激发人们内心的道德感和正义感,为人们获得社会尊重、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创造机会和条件,从而在精神层面上满足人们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

(三)促进社会和谐

從社会发展层面看,第三次分配能够助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和谐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基本要求之一,其内涵十分丰富,意蕴十分深远。和谐不仅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和为贵”的思想精髓,而且在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中形成了个人自身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社会各系统及各阶层之间的和谐、个人与社会及自然之间的和谐、国家与其他各国之间的和谐这五个不同维度的内核。厉以宁认为,社会协调发展有三种解释:第一种是指收入分配的协调,第二种是指社会上各部门的协调发展,第三种是指生活质量的提高。[2]169从这个意义上看,第三次分配在这三种解释下都能够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注入强大动力。其一,第三次分配完善了分配制度,有助于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缓和收入分配中的人际关系摩擦,从而起到促进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发展的作用。其二,第三次分配弥补了市场调节和政府调节的不足,在对教育、医疗、环保、公共服务等部门的捐赠中实现部门协调发展,实现社会各系统以及各阶层之间的和谐。其三,社会生活包括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第三次分配的参与主体能够获得一定的精神力量,而捐助对象则能够获得一定的物质力量,从这两个维度来看,第三次分配从整体上提高了社会生活质量,促进了社会协调发展,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思想政治教育在第三次分配中的作用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谈到增进民生福祉、推进共同富裕的时候要求进一步完善分配制度,“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都是第三次分配的参与者和建设者,“有意愿有能力”是对其参与第三次分配的内在要求,其中有意愿是思想基础,有能力则是物质保障。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人的主观意愿与实际行为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有意愿参与第三次分配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即使在能力不足的情况下,也会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多种渠道来提升经济实力、提高个人收入、积累可支配财富,实现从没有能力到有能力的转变,从而积极投身于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反之,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如果没有参与第三次分配的意愿,那么即使拥有足够的甚至是过剩的资源和财富,也很难为第三次分配贡献力量。“有意愿”需要从思想层面上进行引导,而“有能力”则需要在经济、政治层面上予以支持。思想政治教育解决的就是“有意愿”的问题,把“有意愿”放在“有能力”之前讲也充分说明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在第三次分配中发挥独特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第三次分配中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公益慈善事业的作用。

(一)激发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为达到捐赠条件而努力创造物质财富的动力

物质基础是实施捐赠的重要条件,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企业进行财富积累,引导社会组织增强经济实力,引导个人勤奋工作,使之实现从没有捐赠条件向有捐赠条件的转变。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和经济功能。

从宏观层面看,思想政治教育能够营造有利于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意识形态进行形塑或变革,使其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而影响人们对经济社会的立场、观点和看法。价格、供求和竞争是市场经济体制的三大机制,在利益驱使下,市场经济内部存在一定的社会风险和道德风险,如果单纯追求利益最大化,就会扭曲市场秩序,导致功利主义、利己主义思潮盛行,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全面健康发展。第三次分配是分配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第三次分配的有序进行也离不开良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风气。思想政治教育能够通过道德激励和道德约束来提高市场经济参与主体的思想道德素养,规范市场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行为,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创造优良的环境和风气,从而增强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对经济发展的正向预期,有利于激发企业良性经营、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动力,激发社会组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汇聚经济力量和社会力量的动力,激发个人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创造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动力。

从微观层面看,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完善和提高个体的思想道德素质,对经济发展起到直接的促进作用。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经济关系是社会关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其思想道德素质直接影响其经济行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直接作用于人本身的实践活动,它通过一系列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培养人在经济生活参与中的道德意识、法律意识等,从整体上营造风清气正的市场环境、稳定和谐的社会风气。以企业为例,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中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增强员工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培育员工的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企业参与第三次分配的能力、实力。在良好的市场环境和社会风气影响之下,社会组织和个人也会在其实践活动中不断增强工作积极性,从而创造更多的资源和財富。总之,在物质财富积累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激发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为达到捐赠条件而努力创造经济价值的动力,激励其实现第一次飞跃,即从缺乏参与第三次分配的物质条件发展到具备这种物质条件,从而为第三次分配的顺利进行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增强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捐赠的意愿和力度

在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有能力通过捐赠等方式参与第三次分配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考虑其作为第三次分配参与主体是否有捐赠的意愿,并思考如何加大其捐赠力度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捐赠意愿、加大捐赠力度,实现由不参与捐赠到自觉主动参与捐赠的转变和从少捐赠到多捐赠的发展。在精神文明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工程中,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激发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的捐赠意愿,加大其捐赠力度。社会文明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论述中突出强调了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要求“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其中,弘扬奉献精神就有利于增强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第三次分配的意愿。纵观中国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孕育了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品质。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全社会道德水平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应有之义。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和“弘扬民族精神”在其中并驾齐驱。奉献精神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崇高道德品格,又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的过程中重视弘扬奉献精神,既是对中华优良传统美德的继承,又能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道德力量是第三次分配的最大驱动力,思想政治教育在思想道德建设过程中加强奉献精神教育,有利于提高人们为了维护集体利益而自愿让渡部分个人利益的意识,增强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通过捐赠等方式积极参与第三次分配的意愿,为推进第三次分配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在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既有能力又有意愿参与第三次分配的基础上,思想政治教育借助文化载体、活动载体、传媒载体、网络载体等,进一步弘扬奉献精神和慈善精神,夯实精神文明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的有益成果,有利于提高社会主体通过各种方式参与第三次分配的强度,从数量、频次等方面促进从少捐赠向多捐赠的发展,在全社会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氛围下增强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第三次分配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第三次分配的社会参与程度。在这个意义上,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实现了第二次飞跃,即实现了由不参与捐赠到自觉主动参与捐赠的转变和从少捐赠到多捐赠的发展。

(三)营造慈善捐赠文化氛围,培养全民慈善捐赠习惯

以公益慈善事业为主要形式的第三次分配的深入发展需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营造捐赠文化氛围,使得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形成捐赠习惯,从而推动第三次分配朝着制度化的方向稳定发展。思想政治教育通过重点加强对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的捐赠文化教育来发挥约束和调节作用,这种调节作用的约束力与规章制度的强制力不同,后者侧重于从对行为者的客观要求出发对其行为进行约束,而前者更多的是从行为者的主观意愿出发来调节其社会行为。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在加强社会捐赠文化教育和提高全民道德素养的同时,着力强化行为者的捐赠自觉和自律,使得“积极参与第三次分配”的观念深入人心并落到实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重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上都存在与第三次分配相契合的价值要求,而以慈善公益事业为实践导向的捐赠文化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导向相一致。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可在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过程中加强捐赠文化教育,打造捐赠文化生态,从而形成全民慈善捐赠的文化氛围,培养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的捐赠习惯。在国家层面,和谐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遵循,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历史任务。第三次分配在完善分配制度、缩小收入差距的基础上助推共同富裕进程,从而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在社会层面,平等和公正是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取向,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要求实现平等和公正。第三次分配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过程中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张力,有利于进一步促进社会平等和公正。在个人层面,“友善”强调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尊重、关心、帮助,形成和谐的社会主义人际关系。从这个层面看,第三次分配依靠道德力量驱动,通过社会公益慈善事业,以捐赠等方式实施,体现了人们的友好和善良。捐赠文化的源头可从五千多年的中华传统文化基因中找到,先秦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孔子提出的“仁”的思想内核中就已蕴含了推己及人的慈善精神,慈善捐赠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因此,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过程中发挥好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能够促进第三次分配和捐赠文化教育的内容融入社会经济生活中,加大对捐赠文化、第三次分配的宣传力度,能够营造浓厚的慈善捐赠文化氛围,培养全社会广泛参与第三次分配的捐赠习惯,最终形成第三次分配的文化生态,实现更高层次的第三次飞跃,为第三次分配的可持续发展营构良好的社会风气和文化环境。

三、思想政治教育促进第三次分配的实现路径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传递和建构价值观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够推动教育对象的主导价值观向社会主流价值观转变,从而正确引导教育对象的行为,使其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从实践角度看,探讨思想政治教育促进第三次分配的实现路径,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如何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增强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以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等方式参与第三次分配的主观意愿。在此基础上,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培育奉献精神和公共精神、加强感恩意识和责任意识教育、增进全社会对慈善捐赠的价值认同,来对促进第三次分配发挥重要作用。

(一)培育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互助共济的奉献精神与公共精神

俗话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中,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发生了各种各样的灾祸和磨难,人们正是依托互助共济的精神,才得以生存发展下来。这种精神是产生于社会实践中的具有自发性和自觉性的精神品质,也是高尚思想道德素养的重要体现。互助共济、乐于奉献的精神根植于深厚的历史土壤,今天仍然在社会上发挥着潜移默化的积極影响作用。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写给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的贺信中强调“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继续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4]。当代中国以志愿精神、雷锋精神为代表的互助共济奉献精神成为推动全社会慈善捐赠、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发展的力量源泉。在提高全社会思想道德水平的具体实践中大力弘扬同舟共济、乐于奉献的中华优秀传统精神,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关注公益慈善事业和社会志愿活动的浓厚氛围,从而提高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第三次分配的自觉意识。比如就企业而言,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培养员工互助共济的奉献精神和公共精神,能够协调企业内部人员之间的关系,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提高企业管理的有效性和经济性,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的力量源泉,最终促进企业经济效益增长,在经济层面上增强企业参与第三次分配的能力。当前,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中,关于奉献精神的内容不断丰富,其中中国共产党的百年精神谱系里就饱含着奉献精神的深刻内涵。弘扬奉献精神,无论何时何地都应该一以贯之。

就个人的全面发展和国家的文明进步而言,公共精神是搭建社会文明这座金字塔所必不可少的基石,对二者都有促进作用。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在本质上都具有社会性,是社会的组成部分。公共精神意味着共同享有和共同参与的底层逻辑,具有一定的政治性色彩。比如对社会组织来说,培育社会组织的公共精神能够增强社会组织的公共性,使其辐射更广泛的社会群体,筑牢第三次分配的社会基础。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培育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的公共精神,激发其以捐赠等形式参与第三次分配、促进社会共同发展的意愿。

言而总之,重点培育并大力弘扬互助共济的奉献精神和公共精神,能够激活三大主体参与第三次分配的自发性和自觉性,在全社会凝聚起投身公益慈善事业、主动参与第三次分配的共识,形成星火燎原的蔚然态势,营造有利于第三次分配的社会氛围和风气。因此,在对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要进一步弘扬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精神,推动互助共济的奉献精神和公共精神转化为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第三次分配的实际行动,实现奉献精神、公共精神内化于心和外化于行的有机统一。

(二)加强对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的感恩意识、责任意识教育

感恩意识和责任意识并不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通过后天教育来激发、点拨、强化的。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给正在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实习的西藏大学医学院学生回信,肯定他们献身西藏医疗卫生事业的志向,勉励他们“练就过硬本领,毕业后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以仁心仁术造福人民特别是基层群众”[5]。这些学生在写给习近平总书记的信中“表达了对党和国家的感恩之情,以及学好本领后报效祖国、建设家乡的决心”[5]。而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更是一种感恩意识和责任意识的隐性教育,给予大学生感恩和责任的精神力量。在第三次分配中,感恩意识和责任意识的力量也十分强大,感恩意识和责任意识是激发第三次分配参与主体内生动力的催化剂。因此,加强对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的感恩意识、责任意识教育,也是重中之重。

对于企业和社会组织而言,文化建设对社会经济的作用发生机制与第三次分配对收入转移的作用发生机制类似,既不在市场调节范围内,也不属于政府调节的具体内容,而是借助超越市场和政府的道德力量来发挥调节作用的结果。因此,在建设企业文化、组织文化的过程中,应当有意识地融入感恩意识和责任意识,激发并强化企业员工、社会组织成员内心的感恩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打造知恩图报、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形象和组织形象,从而在广泛参与第三次分配的实践中提升企业和社会组织的社会绩效,为它们参与第三次分配提供源源不断的驱动力。

对个人而言,教育活动贯穿始终,思想政治教育中感恩意识和责任意识的教育更需要“从娃娃抓起”。目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中关于感恩意识和责任意识的教育还不够系统化、理论化,因此,把感恩意识和责任意识教育有机融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时俱进的内在要求以及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深化和拓展,更是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需要,能够彰显思想政治教育对经济社会建设的思想引领作用,同时有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促进感恩意识的提高和社会责任感的增强,为第三次分配的进一步深化发展提供精神支撑和思想保障。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遵循人们认识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内在逻辑,明确目标定位,并构建循序渐进的目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重视相关教育内容的衔接。比如:在小学阶段,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通过“真、善、美”的感恩故事情境,培养学生爱国爱党、热爱人民、热爱集体的情感认同,激发学生的爱心和责任心;在初中阶段,注重筑牢学生的思想基础,通过培育具有人文关怀的校园文化,营造互助奉献的校园氛围,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在高中阶段,注重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念,通过举办一系列与感恩和责任相关的校园文化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学生感恩社会、回馈社会的高尚道德素质;在大学阶段,注重增强学生的实践意识,通过发挥社团组织的引领作用、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等方式,鼓励学生在社会慈善公益事业的实践中提升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三)增进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對慈善捐赠的价值认同

在培育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的奉献精神与公共精神、加强其感恩意识和责任意识的基础上,增进其对慈善捐赠的价值认同,乃是从价值观层面强化第三次分配参与主体的内在驱动力,进而为第三次分配夯实社会基础,为促进第三次分配的长远健康发展创造积极有利的条件。

从企业和社会组织角度看,企业和社会组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旨在通过思想宣传来引导企业和社会组织内部思想的发展方向。可采用宣讲团等形式,面向企业员工和社会组织成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加强关于慈善捐赠的宣传和教育,弘扬团结互助、关爱奉献、共建共享的精神,不断增强他们的感恩意识和责任意识,以潜移默化的文化氛围增进他们对慈善捐赠的价值认同。根据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阿吉里斯、麦格雷戈等人提出的“自我实现人”的假设理论,管理工作应该更加重视人的因素,尤其是人的价值,而不应把重点仅仅放在计划、组织、监督和控制上。慈善捐赠正是自我社会价值的一种实现方式,企业和社会组织应在以思想政治教育助力慈善捐赠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通过内在激励满足人的“自我实现”需要,增强企业员工和社会组织成员参与第三次分配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为企业和社会组织本身参与第三次分配夯实基础。

从个人角度看,慈善捐赠既是一种个人行为,又是一种社会行为。价值认同是把慈善捐赠行为从个人层面上升到社会层面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借助文化载体、网络载体等媒介,让更多的人了解慈善捐赠的理论意蕴和逻辑进路,让人们在理性认知和情感体验的基础上认可第三次分配的价值,并将这种价值转化为主体自觉追求的目标。培育和增进个人对慈善捐赠的价值认同,应当从顶层设计出发,激发人们通过投身社会公益慈善事业以及其他各种方式来参与第三次分配的热情和信心,促使慈善捐赠朝着规范化、理性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提高第三次分配的民众参与度,推动第三次分配潜在参与主体的壮大,从而在横向延展和纵向拓展两个维度上增加第三次分配的广度和深度。

[参  考  文  献]

[1]  新华社.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强调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统筹做好重大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N].光明日报,2021-08-18(1).

[2]  厉以宁.超越市场与超越政府——论道德力量在经济中的作用[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35.

[4]  习近平.贺信[N].光明日报,2019-07-25(1).

[5]  新华社.习近平回信勉励在首钢医院实习的西藏大学医学院学生 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 以仁心仁术造福人民特别是基层群众[N].光明日报,2020-02-24(1).

〔责任编辑:余明全〕

猜你喜欢
慈善思想政治教育
慈善之路
慈善义卖
慈善义卖
慈善义卖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