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淼
(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历史研究部 北京 邮编:100025)
目前,学术界关于古农书作者的研究数量颇多,但其中大多数是对某一本古农书作者生平和其农学思想的介绍,或是就某一个问题进行针对性研究,少有从群体角度进行的论述分析。尽管中国古农书及其作者群体的时间跨度长、背景差异大、个性特征强,但仍表现出一定的群体性特征,这些特征与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背景息息相关,其中延续的血脉对于今天的农业人才培养仍有参考价值,古农书作者的群体研究值得重视。
中国古代社会是典型的“四民社会”,公民被划分为“士、农、工、商”四种身份。士人是中国古代文人知识分子的统称,他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者、传承者。因受时代背景影响,古代农民的文化水平有限,往往只能通过口头传授、亲身教授的方式传播农业知识,而具有高学识的士人成为古农书写作的最主要群体。
作为中国古代的精英知识分子,古农书作者所属的士人群体往往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具有较为出色的知识修养和高尚的文化追求,在文化发展上具有重要的话语权。进士是隋唐以来中国科举考试制度中功名的最高等级,类似现代教育制度中的博士学位,考取难度极大。在古农书的作者中,有不少获得进士功名的才子,如《群芳谱》的作者王象晋、《植物名实图考》的作者吴其濬、《宝训》的作者郝懿行等,他们运用自己丰富的知识和卓越的见识,认真钻研、精益求精,完成了影响巨大的农学著作,受到世人瞩目。
此外,古农书作者中,获得举人、秀才、贡士等头衔的更是不胜枚举。当然,不能仅以功名来衡量古农书作者的才识,但他们确实是各个地方文化领域的佼佼者。可以说,古农书作者群体中聚集着历朝历代相当一部分的高学历人才。
虽然同属于士人群体,但古农书作者之间有着差距甚大的社会背景,面对的境遇千差万别。其中既有出身贫寒的平民百姓,也有世家大族的地主后代,还有出身名门的官宦世家。如《茶经》的作者陆羽出生之后便被父母遗弃河边,受人抚养长大,终身寄情于茶事,未曾做官;《补农书》的作者张履祥生于下层知识分子家庭,家道中落,少孤家贫,与兄相亲相助,勤俭持家;《四民月令》的作者崔寔出身于地主家庭,掌管着家族的生产大事;《耕织图》的作者楼璹出身名门,家学深厚,在中央和地方历任官职。
可见,无论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农业生产的状况都是士人群体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不同出身的古农书的作者们都将“农业为立国之本”这一思想深刻地烙印在心中。
在古农书作者群体中,既有专业型人才,又有复合型人才。书画茶酒等是士人群体的文化情趣、性情陶冶的载体,涌现了诸多颇有成就的专家。古农书的作者群体除农学研究外,同时还担任着不同的社会角色,他们将农学与文学、书画、政治、经济等领域结合,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例如《荔枝谱》的作者蔡襄同时还是北宋著名的书法四大家之一,《北山酒经》的作者朱肱是受历代推崇的医学家,《豳风广义》的作者杨屾是赫赫有名的教育家,《野菜谱》的作者王磐在绘画领域也颇有成就(见表1)。
表1 部分具有多重身份的古农书作者信息
不同的社会角色,使得各个古农书作者在写作之中蕴含了不同的风格,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古农书,也丰富了古农书中的内容,扩大了古农书的影响面[1]。
农业生产方法和技术从根本上来自生产实践,广大劳动人民辛勤耕耘、突破进取,植五谷、饲六畜,农桑并举、耕织结合,在生产生活中积累了丰富的农业生产智慧。诸多优秀古农书的创作也与作者在农业劳动实践上的身体力行密不可分。
以士人群体为主的古农书作者,并非“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只凭文字资料进行整理和创作。他们十分关心农业生产的状况,并且到田间地头参与农事活动,将熟读的古书与亲身获得的经验相结合,深入思考、反复调研,写成了一本本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古农书。例如氾胜之在关中地区发展农业,尤其是推广冬小麦种植,取得了大丰收,被老百姓尊为“农师”,为写成《氾胜之书》奠定了实践基础,对中国农业科学技术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总结;陈玉璂在家乡留心农业及生产工具,亲自考察,并向老农咨询,终于完成了古农书中少有的农业生产工具专论《农具记》。
在充分实践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写成的古农书,充分反映了农业生产的现实状况,符合农业生产需求,对推动农业生产进步意义重大。
古农书中凝聚着劳动人民长期的生产智慧,其中的精华可以追溯至数百年甚至上千年,因此其写作绝非一蹴而就,往往要经过长期的积淀才能完成,对于个人而言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人生七十古来稀”,甚至有些古农书作者倾尽心力,在完成著作之时已过花甲之年,甚至已是古稀之年。例如,陈旉隐居西山,秉持严肃认真的态度,只将经过亲身实践、确定无误的内容写入书中,在74 岁高龄之时终于写成南方首部水田农业著作《农书》;陈淏子在明亡之后不愿为官,退守田园,率领家人种植花草并设“文园馆课”,在77 岁时终于完成大型园艺专著《花镜》见表2。
表2 部分高龄成书的古农书作者信息
表3 部分古农书作者的开创之作
古农书作者将推动农业生产当成了毕生的事业,富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即便是在晚年,仍然能够不遗余力地倾尽热情、奉献智慧,不求回报,其无私奉献的精神令人动容[2]。
中国的古农书大多是私修农书,没有官方的物质组织支持,是知识分子根据自身意志写成的著作。古代文人大多怀着“重农”“敬农”的积极态度,充分地肯定农业在社会运转、民生福祉所能够起到的不可磨灭之作用与价值[3]。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之中,古农书作者形成了自发而深刻的农耕人文关怀。《农政全书》的作者徐光启自号“玄扈”,原意指与农时季节密切相关的一种候鸟,古人曾将管理农业生产的官员称为“九扈”。他虽身居宰相之高位,却每每借回乡之时机抓紧时间总结、研究和发明农业生产技术,足见他对于农业有着深厚的感情。《蚕书》的作者秦观在诗中多次描述家乡田间的劳作场景,不厌其烦地与蚕农交流经验,他对于蚕事的观察细致入微,借以诗歌记录和称颂,喜爱之情真挚动人。
田居四首(节选)
秦观
入夏桑柘稠,阴阴翳墟落。
新麦已登场,余蚕犹占箔。
古农书作者秉持着“耕读传家”的优良传统,寓情于农,将农事生产与个人修养的养成高度结合,为农学之发展增添了熠熠光辉。
每个时代的农书反映着当时的农业生产状况和需求,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但由于农业生产的周期较长,其中蕴含的精华也必然是历代传承,在继承中进步的[4]。因此,古农书作者承前启后,总结历史经验,为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与传播、农业思想的形成与深化做出重要贡献。
中国古农书的发展是一脉相承的,辑录前人著作中的资料基本成为中国古农书编纂的共识。也正因如此,古农书中的精华才能代代相传,古农书中的智慧才能流传至今。唐代韩鄂所作《四时纂要》参考了《保生月录》《山居要术》《地利经》等著作的记载,并以月份作为时间线索进行梳理,形成了一部集大成之作的月令体农书;元代官修农书《农桑辑要》摘取了《齐民要术》《务本新书》《四时类要》《士农必用》等重要古籍的内容,同时在写作中注意避繁就简,一目了然,极大地增强了此书的实用性和指导性,为元代初期北方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通过引用前人著作,古农书中保存了许多佚失的珍贵古籍;古农书的作者们广读群书,对先人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总结,为后世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史料。
在继承前人农学遗产的同时,古农书的作者们对于所处时代的农业生产状况进行深刻的了解和分析,记述了最先进的农业技术,对将来的农业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的判断,这也反映在他们所著农书的内容、形式和特点上。《王祯农书》中首创《农器图谱》,其中记录的农业机械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远远超过历代农书,其体例成为后世历代大型农书农具专题的典范;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首次应用了一些重要的近代科学研究方法,例如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利用数据论证问题等,其中已经孕育了启蒙思想的萌芽。
诸多古农书对于农业相关研究内容、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的创新,大大推动了农学研究水平的提高,为后世的农业生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5]。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在中国农业的万年历史中,形成了丰富的农业思想理论,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底蕴,对指导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推动古代农耕文明发展功不可没。古农书的作者非常重视对历史经验进行总结反思,“以农为本”的思想贯穿各大古农书的字句之中。以《齐民要术》为例,书中引用谚语“智如禹、汤,不如尝更”,强调农业生产来自实践,用之于农,也取之于农;强调“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认为人们应当在掌握天时、巧用地利的同时,尽力劳作,才能事半功倍;在总结灾年穷窘的原因时,提出“奢侈无度”这一因素胜于自然灾害的破坏,主张节制消费。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丰富深刻的农业思想为古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内在的文化动力和精神支持,不断推动着农业生产的延续和进步。
综上所述,中国古农书的作者具有普遍知识文化水平较高、积极参与农业生产实践、重视在传承和发展中创新等群体特点。在古代农业社会之中,他们将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创造出了无比辉煌的农学成就。
乡村振兴,人才是基石。乡村人才振兴的关键,就是要让更多人才愿意来、留得住、干得好、能出彩,人才数量、结构和质量能够满足乡村振兴的需要。当前乡村人才振兴面临着不少难题,例如人才的总量不足、年龄结构不合理、总体质量偏低,人员流动性较大、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不健全等[6,7]。
针对上述问题,从古农书作者群体的特点中,或许可以找到可资借鉴之处。第一,在今天的农业人才政策中,依旧要加大教育投入,重视培养高学历、高技术的农业科技人才,使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都得到提升;第二,在农学教育中,既要重视要注重专业型、特色型人才的培养,又要着力打造复合型人才,满足乡村发展各个领域、各个层次的需求;第三,号召农业人才积极参与到农事生产之中,在亲身实践中培养深厚的三农情怀,能够发自内心地、长久地为乡村振兴事业助力;第四,在注重知识学习传承、打牢基础的同时,培养农业人才的创新思维,着力强化创业创新人才引育举措,加强政策扶持,增强乡村人才吸引力[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