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iteSpace 的国内外农村体育研究文献比较分析

2024-01-04 03:56:04周君华杨长建
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发文文献体育

朱 雪 周君华* 杨长建

(1.鲁东大学体育学院 山东 烟台 邮编:264025 2.烟台市芝罘区康和小学 山东 烟台 邮编:264002)

一、引 言

农村体育是新时代我国体育发展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全民健身计划、体育强国的重要支撑。近年来,关于农村体育报道日益增多,出台的多项文件均涉及农村体育的发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为农村体育的发展提供新的契机。由于之前关于农村体育的研究大多为理论性的文献,因此本文运用CiteSpace 对我国农村体育研究进行量化分析,以期对农村体育相关研究的开展提供参考,对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村体育发展和提升农村体育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资料与方法

(一)文献来源与检索策略

本研究中文文献来源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检索时在中国知网“高级检索”菜单下的“期刊”界面,检索主题词设定为“农村体育”。为保证检索文献质量,选取核心期刊、CSSCI 数据库,精确检索,排除准则为以会议、报纸、新闻等形式刊登的研究论文和重复发表的文章;外文文献数据来源于WOS核心合集数据库,检索主题词为“rural sports”“countryside sports”“village sports”。排除标准为文献类型为“Review”“Meeting Abstract”“Letter”等形式的文章及重复发表的论文。纳入标准均与“农村体育”相关的文献,检索时间至2023 年6 月30 日。

(二)研究方法

1.可视化分析法

CiteSpace 是由陈美超老师研发的一款可视化软件[1],同时借助数学和统计学方法对研究数据进行更深入的分析。为直观了解国内外研究农村体育的文献量变化趋势、作者、机构、研究热点等方面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本研究借助CiteSpace5.8.R2 可视化分析软件绘制知识图谱,归纳国内外研究特点和异同之处。

2.数理统计法

本文对所纳入的文献的作者、期刊等运用Excel进行频数统计整理,减少因软件误差导致的研究偏误。

三、结果与分析

(一)文献纳入情况

共检索文献2159 篇,其中CNKI 检索出1294 篇,通过筛选确定符合标准的文献共1254 篇;发表时间为1992—2023 年,时间跨度为31 年。Web of Science 核心合集数据库检索出865 篇,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最终得到198 篇;发表时间为2011—2023 年,时间跨度为12 年。

(二)发文量年代变化趋势

将检索出的文献按照年度发文量进行统计分析。每2 年为一个时间区间(总数为单数,因此2023年单独为一个时间区间)。统计时期中国内发表最早的论文为韩鲁安于1992 年在《天津体育学院学报》发布的《农民体育价值观念的调查与研究》[2]。由图1 可以看出,近年来中文文献发文数总体上呈现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萌芽阶段(1992 —2004 年),第二个阶段为快速增长阶段(2004 —2010 年),第三个阶段为下降阶段(2010 —2018 年),第四个阶段为回升阶段(2018 —2023 年)。其中,2010 年发文量最多,高达111 篇。由图1 可以看出,近年来中文文献发文数总体上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国外研究开始较晚,发文量逐步增长,但整体数量较少。

图1 农村体育文献量变化情况

从CNKI 统计数据看,发文量的变化可分为4 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萌芽阶段(1992 —2004 年),这一阶段人民生活水平低,经济条件差。1995 年,国务院印发《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全国人民为实施对象。但相对于城市居民,农村的设施、场地、农民意识更加受到学者关注。在1995 年出台《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时,研究更多倾向于农村体育的现状调查及对策实施。第二个阶段为快速增长阶段(2004 —2010 年),这个时期的研究以公共服务建设为主。2002 年国家体育总局、原农业部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为依据,制定《农村体育工作暂行规定》,提出要做好农村体育的管理和组织工作。相关学者对此问题高度关注,进行深入分析,这一阶段研究成果丰富,发文量达到高峰。第三个阶段为下降阶段(2010 —2018 年),这一时期发文量与前几年相比有所下降,但总体来说研究相对成熟,每年发文量都在28 篇以上。下降原因可能是由于前一阶段大量学者对此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研究,研究成果在短期内达到峰值,致使后期研究出现小幅度下降。第四个阶段是回升阶段(2018 —2023 年),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快,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消费内容多样,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健康生活意识增强,人民更加意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在研究方向上有了新的分支,这一阶段是“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第二年,属于成果爆发期,农村体育研究进入学者研究范畴。

目前,关于此研究国内文献1254 篇,国外仅有198 篇,国外相对于国内来说发文量较低。就西方国家而言,由于城市化发展得很快,且城乡之间贫富差距较小,经济社会发展均衡,大大减少了城乡之间的差异,因此体育活动已经成为社会大众所不能缺乏的日常生活内容。美国被公认为体育强国,其大众体育计划在20 世纪70 年代中期开始大量实施,同时又在1990 年制定新的全民健身规划,其中规定在一定人数的空间内设立相对应数量的体育设施,同时借助大众传播媒介宣传大众体育,提高国民体育意识。

(三)核心作者分布

根据普赖斯定律[3],对于一个特定的主题,核心作者的发文数量占全部论文数量的50%。核心作者最低发文量为:,其中nmax表示发文量最高的学者所发表学术论文的文章总量。对国内外作者进行可视化分析。经过计算,国内m 值约为3.89,即核心作者最低发文数量为4 篇,国内共检测到422 位作者,发文数量4 篇以上作者有36 位,占总发文量的21.62%,显而易见小于50%,表明国内该领域还未形成固定的作者群体。国外m 值约为1.06,最低发文量为2 篇,发文数量2 篇以上作者共6 位,共24 篇,占总发文量的14.81%,小于50%,也未形成稳定的核心作者群。对国内外的作者进行可视化分析,国内作者田雨普发文最多,国外Kahn Kathleen 发文最多,见图2。

图2 国内(左)、国外(右)农村体育文献作者合作情况

由图2 的作者合作网络图中可以看出,国内作者中田雨普团队发文量最多,发文高达27 篇,其被引频次最高的是2005 年发表的《关于中国农村体育若干问题的断想》[4],指出在农村体育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在战略上提出自己的看法。其次是以胡庆山为代表的团队也较为突出,发文量26 篇,其以第一作者身份发文最早在2006 年,文章为《新农村建设中发展“新农村体育”的必要性、制约因素及对策》[5]。2005 年十六届五中全会中首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胡庆山提出“新农村体育”的概念,意识到农村发展体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影响农村体育开展的因素,提出发展思路。结合Citespace 分析结果发现,国内发文量高的作者都是各高校的教师以及博士生、研究生。作者之间的合作大多仅限于同校之间,跨校、跨地区、跨专业的合作较少,研究内容及结果较为单一,缺乏多样性的研究方向、方法。

相对于国内而言,国外学者发文量最高2 篇,共有6 位学者发文2 篇。其中,Kahn Kathleen 团队关于南非农村青少年的身体活动和久坐行为:水平、模式和相关因素和在南非农村少女中促进体育活动的模式研究;Haris Pojskic 团队是关于COVID-19 大流行期间青少年身体活动的水平和变化与城市和农村生活环境的背景分析研究。M Casey 团队主要围绕农村生活的少女在参与体育和非结构性体育活动方面的转变来研究。与国内不同的是,国外主要通过城乡居民进行体育活动身体上的变化对比来进行相关研究。

从作者合作网络图以及CiteSpace 合作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国内外均未形成稳定的研究群体,反映出各团队联系不够紧密。国内该领域的作者之间应该增进学术交流,增强专业写作能力,并形成稳定的核心作者群,在该领域内开展持续性的分析,这将有助于推动该领域的研究进展。

(四)主要刊文期刊

由于数据检索的缘故,为了检索结果更具有权威性和科学性,国内文献的来源期刊为核心期刊和CSSCI 数据库。只针对发文量前10 位机构进行统计,国内前3 位是《体育文化导刊》《北京体育大学学报》《成都体育学院学报》(见表1)。国外在前十位发文机构中,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发文量最高(17 篇)(见表2)。

表1 中文文献前10 位发文机构

表2 英文文献前10 位发文机构

数据结果分析表明,发文量前10 的刊物刊发了50%以上关于中国农村体育运动的论文,30.07%的论文刊登于高校体育运动专业学报,发文量第一的刊物《体育文化导刊》发文量158 篇,占总发文量的12.60%,说明该期刊对此领域具有持续的关注度。在其收录文章中,最早发文于2003 年,2 年内收录的文献内容大部分是关于实施农村体育有利条件及重要意义,论述大力开展农村体育有利于推动体育事业健康发展,并对农村体育事业具有重要意义。在2007—2011 年间,此期刊收录的论文大多为农村体育现状调查研究及发展对策研究。从2012 年开始,主要发表新农村体育发展思考和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在2015 年和2016 年收录的10 篇文献中,全部是关于地方农村体育发展对策研究,说明该刊物紧跟时代特点,形成了一定的研究专题。总体而言,核心期刊和CSSCI 检索到的文献来自高等体育专业院校学报占比多,非体育专业学报发文占比少,说明体育专业学报对农村体育发展持续关注。

由表2 的统计结果发现,发文量前10 的外文期刊中,发文较多的期刊研究内容主要有公共卫生健康类、农村研究类。发文量第一的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刊登内容主要是国际环境与公共卫生研究。在发达国家大多把大众健康看成是最大的财富。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成为新的热门领域,要求通过社会健康服务进入每一个家庭,并动员每个人都要努力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以预防疾病。国外发文机构主要有专门的农村卫生杂志、农村研究杂志、农村历史、经济、社会、文化研究杂志等。

国内外发文期刊的种类不同,国内发文数量多,多数论文发表于体育类院校学术期刊;国外学者进行农村体育跨领域研究,主要发文刊物以卫生健康方面的研究为主。国内有关农村体育方面的研究缺少跨领域、跨地区的研究,并缺少从不同方面提供农村体育发展的方向和策略的研究。

(五)研究热点与前沿分析

1.关键词共现分析

关键词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意义,所以论文的主旨可以通过关键字或主题词总结和凝练,专业领域的研究和发展可通过统计主题词或关键字来判断[6]。对本文统计结果进行可视化分析(见图3),结果显示:中文文献频次排名前5 的关键词依次是农村体育、群众体育、新农村、全民健身、乡村振兴;英文文献关键词频次排名前5 的依次是physical activity、sport、health、youth、adolescent。

图3 国内(左)、国外(右)农村体育文献关键词共现图谱

结合可视化分析发现,国内关于农村体育的研究,学者们更多关注的是农村体育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在农村体育刚起步阶段,探究其现状和发展方向是必不可少的,了解其现状才能对症下药。群众体育是农村体育发展的基础,任何时期的体育发展、体育服务、体育管理都离不开人民大众。十六届五中全会中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农村体育”概念随之而来,与之伴随而来的是学者对于新农村体育的探讨。在2006 年,大量学者对新农村体育发展的若干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研究较为成熟。在全民健身理念提出时,我国始终倡导推进全民健身,2017 年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学者又把目光转向了体育振兴乡村,全面推进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治理转型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需要[7]。新时代中国农村体育迎来农业农村现代化、城乡融合、健康中国、小康社会、全民健身等契机,面对城乡发展不平衡、体育需求和体育供给等矛盾。农村体育要主动对接国家最新战略,助力乡村振兴、带动共同富裕、推进健康中国、巩固小康社会。

外文文献关键词通过可视化软件分析结果显示,对于农村体育的发展,学者关注的是体育活动对身体健康的影响,通过城乡对比,说明体育活动的益处,鼓励农村人民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其次,儿童和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只有新一代的青少年变强,国家才能变强[8]。任何一个国家都高度重视青少年成长,只有从小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才能有利于对抗疾病的发生。国外学者比较关注农村青少年身体健康,研究显示儿童和青少年缺乏身体活动的情况正在增加。高收入国家的许多研究报告称,超重和肥胖随之增加[9]。

通过关键词共现图谱中“农村体育”“乡村振兴”“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等关键词的分析,不难看出,中文文献大多是农村体育现状和发展研究,而国外的研究侧重点与国内截然不同,大多是关于城乡参与体育活动在健康水平方面的差距研究。与国外研究相比较,国内研究缺少多角度分析。

2.关键词突现分析

关键词突现性指一定时期内关键词出现频率的快速增加,反映该时段的研究热点或新的研究趋势[10]。本研究使用CiteSpace 对关键词进行了突现分类,总结了乡村体育研究的发展历程,发现农村体育科学研究不同历史时期的研究热点。本研究按照关键词的突变强度列出了排在中文文献和英文文献前16 名的关键词(见图4)。

图4 国内(左)、国外(右)农村体育关键词前16 位Burst 分析表

对国内关键词Burst 分析,进行文献回顾,大致可以进一步将前沿性主题分为3 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1992—2006 年,突现强度较大的是农村现代化、健康中国、全民健身,其突现强度均在8 以上,说明受到国务院颁发《全民健身计划》的影响,鼓励大众积极参与体育活动,而农民体质和健康水平关乎农村社会的发展,之后学者围绕全民健身来论述农村体育的发展。王小娟在《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中的农村学校体育发展路径实证研究》一文中提出中国乡村学校体育发展是中国乡村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11],将全民健康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大布局中,对如何做好中国乡村学校体育发展的研究是对全民健康国家战略的具体贯彻。蒋晖认为农村体育要主动对接国家最新战略,助力乡村振兴、带动共同富裕、推进健康中国、巩固小康社会,进而完成时代转向,打造城乡体育融合发展模式[12]。

第二阶段是2007—2018 年,这一阶段的突现强度较第一阶段偏低,时间较短,较明显的关键词是新农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农村体育公共服务、河南省、体育管理等,2006 年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同时,国家体育总局印发了有关开展新农村体育与健康工程建设若干意见的文件,以促进新农村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有关新农村体育的研究进入学者的视线。顾民杰认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体育健康工程的实效性建设是实现全民健康、提高国民幸福指数最终目标的重要途径[13]。2010 年至2013 年,“河南省”突显程度增高。河南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居多,大大高于全国水平[14]。因此,河南省的农村体育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影响总体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进而影响国家新农村体育与健康工程建设的发展。

第三阶段是2018—2023 年,这一阶段的突现强度最低,突现强度较大的是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乡村振兴、农村体育活动等,胡庆山在《上海体育学院学报》中发表的《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价值审思与现实困境》一文着重阐述了对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现实问题及其促进措施[15],并主张体现乡村“民本”的农村体育服务供给。在未来几年内,可以预见研究者们会持续保持对乡村振兴、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农村体育事业的研究热情。因此这3 个关键词的研究前沿最明显。

对国外关键词进行突现分析,相对于国内关键词,国外关键词突现强度偏低,并且持续时间不长,原因之一可能是由于检索时长只有12 年。其关键词突现强度较大的是youth、gender、physical activity、life、attitude。结果显示可以分为3 部分,第一阶段为稳定期(2010 —2012 年),此时期大多是研究农村儿童和青少年缺乏体育活动所带来的肥胖等不良现象。Sygit 等人研究探讨了体育活动是组织和管理城市和农村环境中人口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因素,提出应采取综合措施,提高公众健康意识,促进健康教育,特别是在学龄儿童和青少年中,应该为被忽视的农村地区提供适当的体育基础设施[16]。第二阶段为发展期(2012 —2019 年),此时期主要是农村成年人进行体育活动的性别差异以及体育活动所带来的好处,Kinsman 等人考察和描述与南非东北部农村少女身体活动有关的便利因素和障碍,在此基础上,制定促进这一人群休闲时间进行身体活动的模式[17]。第三个阶段为新兴期(2019 —2023 年),此阶段对农村居民体育活动的态度以及生活习惯有所研究,说明在2019 年开始以及未来一段时间内,这两方面一直是国外的研究前沿和趋势。

通过关键词突现分析不难发现,国内关键词突现时间长、强度高,说明国内学者对农村体育相关问题已做大量研究,在相关领域已经进行了深入研究。就内容来看,国内已从农村现代化、全民健身角度转向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研究,对于这些主题的研究热度还将继续。国外研究大多是关于城乡青少年性别在体育活动方面的差距、城乡不同人群对待体育活动的态度等。

四、结论与展望

从数量看,国内发文数量较大,内容丰富,研究开始时间早,增长速度快;国外发文数量较少,开始研究时间晚。

从发文作者分析,国内团队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作者,但只局限于团队中的合作,并没有进行跨地区、跨专业的合作;国外作者发文数量少,均未形成稳定的核心作者群。

就研究热点而言,国内外研究方向大不相同。国内关于农村体育的研究从全民健身角度分析、从新农村建设视角研究、从公共体育服务观点探讨;国外单是从城乡居民身体素质等的差距方面进行分析。

(一)借鉴国外经验,助力乡村振兴

通过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对比,比较出作者、研究方向、研究热点和前沿的不同。国内学者应加强对农村居民个体的关注和研究,增加交流与合作,更进一步提升研究成果品质,增加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国内对此研究只是单从体育学科角度,国外是从医学、生物学等角度,因此国外经验有助于我国学者加强对农村人口身体素质的研究。国外居民健身意识强,对大众体育研究成熟度较高,研究方法和内容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在未来的研究中,随着农村体育研究的不断深入,要立足于我国国情,把握好未来发展方向,突出体育在乡村振兴中的价值,更好地建设农村。

(二)采用多元方法,增加研究手段

当前有关农村体育的研究手段主要集中在实地调查或可视化分析阶段,缺少其他新颖的研究方法。国内相关学者在对农村体育近三十年的研究中,已通过多种研究方法对此进行分析,不断丰富研究成果。随着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研究方法在不断更新,学者应从以往对农村体育的定性分析转变为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应更加具体化和科学化,数据支撑更具有说服力。

(三)多角度深入研究,推动乡村振兴

科研工作者应多角度深入研究农村体育,推动乡村振兴发展。从研究前沿和热点看,不同时期,社会背景不同,研究角度也不同。已从农村现代化、全民健身角度转向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研究,对于这些主题的研究热度还将继续。因此国内学者可从这些角度切入,层层分析,既要延伸,又要拓深。同时研究对象要具体化,在以往研究中,不应泛指农村居民,对农村妇女、老年人研究少之又少。研究内容应多元化,不只是农村体育,从多方面进行研究,如农村体育产业、农村家庭体育等。

由于本研究所采集数据来源不同,且部分数据字段存在遗漏现象,使得本研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总而言之,农村体育作为全民健身、乡村振兴的一种措施,对我国经济发展也有推进作用,从农村体育研究这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有着独特的使命和责任。

猜你喜欢
发文文献体育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速读·下旬(2021年11期)2021-10-12 01:10:43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11-25 00:50:04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今日农业(2020年14期)2020-08-14 01:10:16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大东方(2019年12期)2019-10-20 13:12:49
校园拾趣
爷孙趣事
以牙还牙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商情(2017年1期)2017-03-22 16:56:36
2016体育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