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慧 易金彪
[提要]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城市韧性之间存在着彼此支撑、相互体现的密切联系,厘清两者耦合关系对于推动区域城市系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构建了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城市韧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中国十大城市群面板数据,利用PVAR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Dagum基尼系数以及空间Markov链方法探讨了两者之间的动态交互关系,并考察了两者耦合协调度的地区特征、区域差异和时空演变趋势。研究发现:第一,十大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与城市韧性均存在正向累进效应,城市韧性对高质量发展具有长效显著的促进作用,而高质量发展对城市韧性的强化机制有待进一步发挥。第二,十大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与城市韧性耦合协调度逐年提升,但整体水平仍偏低,其中珠三角城市群耦合协调度最高,其他城市群普遍处于中低水平。第三,考察期内十大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与城市韧性耦合协调的区域差异呈缩小趋势,且差异主要体现为城市群群间差异。第四,空间滞后效应会对十大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与城市韧性耦合协调产生显著影响。耦合协调度的“俱乐部趋同”现象明显,空间集聚效应与空间溢出效应并存,不同邻域水平下各个地区高质量发展与城市韧性耦合协调度的演变趋势表现出差异化特征。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深入推进,我国目前已经形成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为主体的城镇发展格局,城市群因其资源配置的高效、信息网络的发展、集聚效应的凸显已经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核心载体。[1]但与此同时,随着城市规模扩大、功能拓展与产业人口的高密度集中,城市的经济、社会、空间、生态结构也变得日益复杂,使得城市系统在面对不确定性冲击时呈现出更强的变动性。[2]新常态下多领域风险交汇所形成的复杂“风险综合体”,则极易触发连锁反应,进一步增加了城市在未知风险状态下的脆弱性,抵御外部冲击能力的地域性差异也日益凸显。如何在内外部双重扰动的冲击下,保障城市主体功能完善与系统正常运行,并快速调整、适应,是构建城市现代治理体系与高质量发展战略能否顺利落实推进的关键所在。韧性城市理论凭借其系统性理论、动态性思维、整体性规划为城市现代治理与持续健康发展指明了新思路和新方向,[3]国家“十四五”规划中首次提出“顺应城市新发展理念新趋势,建设韧性城市”,提升城市韧性已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在此背景下,探讨中国十大城市群城市韧性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动态交互关系,把握高质量发展与城市韧性的耦合协调程度与区域差异,厘清两者耦合协调时空演变规律,对于加深对城市韧性与高质量发展互动关系的理解,强化城市韧性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构建现代城市协调发展体系无疑有所裨益。
经济高质量发展概念自提出以来,一直是学者们广泛关注的话题。但就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准确测度与衡量来看,当前尚未达成一致观点,其根本原因在于对高质量发展内涵的解读存在差异。早期部分研究将高质量发展近似理解为由经济增长数量向质量的转变,采用全要素生产率[4]、技术进步贡献率[5]、劳动生产率[6]等反映经济效率的指标来衡量高质量发展水平。而随着对高质量发展内涵理解的进一步深化,相关研究越来越侧重于从多维视角出发对高质量发展加以测度,通过建立一篮子指标体系对高质量发展进行量化度量。如韩君和张慧楠[7]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发、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对高质量发展内涵进行了解读;陈景华等[8]则进一步基于新发展理念构建了中国省际高质量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并进行测算;李金昌等[9]聚焦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供求体系的横向扩展与纵向提升,基于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视角构建了包含经济活力、创新效率、绿色发展、人民生活、社会和谐5大维度的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张涛[10]强调了高质量发展测度时应遵行的全面性、异质性、稳定性与动态性原则,构建了包括微观企业、中观行业以及宏观区域三个层次的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魏敏和李书昊[11]认为高质量发展是经济发展的整体性、充分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稳定性等多方面的综合,从理论导向和实践取向出发构建了涵盖经济结构、资源配置、市场机制、基础设施等10个方面在内的高质量发展测度体系。
近年来城市韧性理论逐渐成为学界一大研究热点,相关研究目前已经拓展至地理学、城市规划学、公共管理学、经济学等多个领域,就本文的研究主题来看,相关文献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第一,在概念与内涵理解方面。学界对于韧性概念的认知观点大体经历了由强调“抵抗力”和“恢复力”的工程韧性,[12](P.12-20)到关注系统不断调整而适应内外部变化的生态韧性,[13](P.31-43)再到追求建立和增加系统学习和适应能力的演进韧性[14]的演变。第二,在城市韧性测度与评价方面。部分学者利用性能曲线模型[15]、生产函数模型[16][17]等对能够反映对城市特定领域冲击的特征变量(如GDP增长率、失业率、基础设施等)进行动态评估与描述,以此来对城市韧性加以表征。更多的学者则通过多维度视角或构建指标体系来表征和静态描述系统应对冲击的抵抗、恢复和适应能力。如修春亮等[18]利用“规模—密度—形态”三维评估模型对大连市城市韧性进行了评估;Holger等[19]基于生产效率、基础设施、生活质量、社会包容、环境可持续性5大关联指标构建了城市韧性评价体系;国内多数学者则偏好于从韧性的四个基本维度:生态韧性、社会韧性、经济韧性和工程韧性出发对城市韧性进行测度。[20]第三,在城市韧性的影响因素方面。Constantine[21]指出技术进步、生产体系变革对于城市韧性起到了决定性影响;Dawley等[22]认为政策干预、动态能力差异等是导致区域韧性空间不均衡的主要原因;Khan等[23]发现城市空间规模与城市韧性之间有着紧密联系。还有学者就公众参与度[24]、社会网络联系[25]、数字智能应用[26]等因素对城市韧性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综上所述,尽管现有研究对高质量发展与城市韧性内涵的理解仍然存在差异,但就本质而言,两者的理念内核具有高度的契合性:一方面,韧性城市建设为城市发展与现代治理提供了新方向和新思路,强调提升城市自我组织、功能协调、快速适应的能力,重视外界因素和内部结构变化时城市本身的可塑性以及平衡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的包容性和可持续性,[3]体现了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本质。另一方面,长期以来我国在面对国际金融危机、贸易摩擦、新冠疫情等一系列内外部冲击时所表现出的快速调整适应与恢复反弹能力,都表明韧性不仅已然成为城市平稳健康发展必不可少的关键特质,更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体现。可以认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是提升城市韧性的目标,韧性提升则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27](P.249-264)但遗憾的是,目前关于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城市韧性的结合研究仍然十分匮乏,相关的实证研究更是少之又少。为此,本文基于系统论视角构建了高质量发展与城市韧性水平指标评价体系,基于十大城市群面板数据,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考察两者耦合协调程度的地区特征,并引入Dagum基尼系数以及空间Markov链方法探讨两者耦合协调度的区域差异和时空演变趋势,以期加深对城市韧性与高质量发展互动关系的理解,为强化城市韧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构建现代城市协调发展新格局提供经验参考。
1.经济高质量发展系统。城市群作为区域协调发展的未来形式和提升地区整体竞争实力的核心载体,其高质量发展对中国未来发展走势起着决定性作用,同时也是国家现代治理的重大议题。“十三五”期间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则明确回答了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目的、动力、战略等重大问题,是相互贯通、具有内在联系的整体,为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未来方向。由此,本文基于现有研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的普遍理解,以新发展理念为逻辑框架,构建了包含5大维度、28个细分指标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
2.城市韧性系统。参考多数学者对城市韧性内涵的理解,本文将城市韧性划分为生态韧性、经济韧性、社会韧性和工程韧性四大维度。其中社会韧性是城市系统各主体在受到冲击时的抗压及适应恢复能力,主要受城市基本保障、社会参与、社区认同等因素的影响;[28]生态韧性强调城市生态环境在城市系统面对不确定性扰动时所具有的缓冲和支撑能力,重在突出人与环境系统的协调发展;工程韧性反映的是城市基础设施在面对不确定冲击时抵御、恢复、正常运转的能力,关系到系统整体的资源调配效率。[13]经济韧性是指城市经济体,如个体、产业、区域、国家等,在风险冲击中抵御扰动、恢复增长与重组路径的能力,与城市经济基础和社会资本等高度相关。[17]根据以上分析定义,本文构建了包含4大维度、27个细分指标的城市韧性指标体系。具体指标如表1所示。
表1 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城市韧性系统指标体系
1.PVAR模型。鉴于高质量发展系统与城市韧性系统之间复杂的互动机制以及可能存在的双向因果关系,直接采用普通面板模型可能会使得模型估计产生严重的内生性偏误。而PVAR模型凭借其能够兼具VAR模型的良好特性,又能将单一时间序列模型拓展至空间方向的优势,目前已被广泛用于内生变量互动关系研究。[29]因此,本文引入PVAR模型考察十大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与城市韧性的动态交互关系,建立计量分析模型如下所示:
(1)
其中,yit为被解释变量,包括高质量发展(hqd)、城市韧性(resil);θ0为截距项,θj表示滞后j阶矩阵,αi、βt分别表示个体效应和时间效应,μit为服从iid随机扰动项。
2.耦合协调度模型。起源于物理学中的耦合协调概念能够很好地反映不同系统在内外部因素作用下相互协调、共同演进的复杂过程。由此,本文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用以科学动态衡量中国十大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与城市韧性之间的动态交互程度。有关该模型的计算步骤请参考唐未兵和唐谭岭[30]的文献,在此不作赘述。本文还以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与城市韧性指数的比值用以衡量两系统的相对发展程度,当相对发展度在0.8~1.2之间时,表明高质量发展系统与城市韧性系统相对同步。耦合协调类型的划分则参考葛鹏飞等[31]划分为低度耦合协调(0≤D<0.3)、中度耦合协调(0.3≤Dab<0.5)、高度耦合协调(0.5≤Dab<0.8) 和极度耦合协调(0.8≤Dab<1)4个阶段。
3.Dagum基尼系数。本文采用Dagum基尼系数对中国十大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与城市韧性耦合协调度的区域差异加以考察。具体参考Dagum[32]基尼系数公式,可以进一步将总体基尼系数G分解为区域内差异Gw、区域间差异Gnb和超变密度Gt,三者关系满足G=Gw+Gnb+Gt。
4.空间马尔科夫链。本文引入空间Markov链方法用以描述各城市群不同时期高质量发展与城市韧性耦合协调度的动态演进特征[33]。Markov链的动态特征体现在状态Xt的条件分布仅依赖于其滞后变量Xt-1。假设Pij为某一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与城市韧性耦合协调度从t年的i层次转移到下一年j层次的转移概率,结合极大似然估计可以得到Pij=nij/ni。其中,nij为考察期内耦合协调度由t年i层次转移到下一年j层次的城市个数,ni为考察期内耦合协调度属于i层次的城市个数。表达式为:
P{Xt=j|Xt-1=it-1,Xt-2=it-2,…,X0=i0}=P{Xn=j|Xn-1=i}=Pij
(2)
空间Markov链则是把空间滞后因素引入传统Markov链中,通过将初始空间效应划分为N种类型,进一步将N×N阶的转移概率矩阵拓展至N×N×N阶的转移概率矩阵,这时Pij表示某一城市群在空间滞后类型为Ni时,耦合协调度从t年i层次转移到下一年j层次的概率,由此反映空间效应对十大城市群耦合协调度动态演变的作用效果。本文所采用的空间权重矩阵为根据各城市经纬度构建的空间地理距离权重矩阵。
本文研究对象包括京津冀、成渝、海峡西岸、北部湾、辽中南、长江中游、山东半岛、长三角、中原、珠三角十大城市群,并根据相关文件对其空间范围进行界定。最终样本为2003~2017年十大城市群共184个城市面板数据,数据来源主要为2004~2018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以及各省市统计年鉴。
首先基于前文指标体系测算出中国十大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与城市韧性水平,并利用PVAR模型对高质量发展与城市韧性之间的动态交互关系进行考察。
1.PVAR模型的GMM估计。为了检验面板模型是否存在单位根问题,本文首先利用LLC和IPC检验对样本数据的平稳性进行检验,结果显示城市韧性(resil)与高质量发展(hqd)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拒绝了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表明两者均为平稳序列。接着依据AIC、BIC和HQIC准则确定模型最优滞后阶数为1阶。进一步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十大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与城市韧性之间存在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而后采用GMM方法对模型参数进行估计。估计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基于GMM方法的PVAR模型估计结果
由表2结果可知,一方面,高质量发展(hqd)与城市韧性(resil)的滞后1期对自身当期的作用效果均为显著的正向影响,影响系数分别为0.787和0.973,表明十大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与城市韧性均存在正向累进效应和惯性发展特征。另一方面,城市韧性滞后1期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系数为0.372,且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高质量发展滞后1期对城市韧性的影响系数为0.061,但并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十大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与城市韧性整体上互为正向影响关系,城市韧性对高质量发展的促进机制更为完善,而高质量发展对城市韧性的强化效应则尚未得到充分发挥,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尤其是高质量发展对城市韧性的提升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2.脉冲响应分析。为了考察高质量发展与城市韧性未来各期对自身和彼此随机扰动冲击的动态响应变化,本文利用stata软件采用蒙特卡洛模型进行500次抽样,分析了中国十大城市群未来10期高质量发展与城市韧性的脉冲响应函数,以直观地展示中国十大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与城市韧性的动态关系和交互响应机制,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脉冲响应分析结果
第一,就高质量发展(hqd)与城市韧性(resil)对自身冲击响应情况来看,十大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与城市韧性对于自身的脉冲响应冲击均为显著的正向响应(图1a和图1d),其中高质量发展对自身的冲击响应在当期即达到最大值,其自身正向强化效应持续至第3期,随后不再显著,从第5期开始逐渐趋于收敛;城市韧性的自我响应最大值同样出现在当期,随后逐期衰减,但始终保持为显著的正向影响,在考察期内并未收敛至稳态值。上述结果同样说明十大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与城市韧性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正向累进机制和路径依赖特征,且城市韧性的自我强化机制更为明显且持久。
第二,就高质量发展(hqd)与城市韧性(resil)的交互冲击响应情况来看,其结果与GMM估计结果相一致。首先,高质量发展对城市韧性的冲击响应始终显著为正,其响应函数呈现出“倒U”型变动,在第三期达到最大值,随后逐渐减弱,在考察期内未收敛至稳态值;其次,对于一个标准差的高质量发展冲击,城市韧性的脉冲响应一直为正,但并不显著,其响应函数存在向下降后上升的波动趋势,在考察期内同样未收敛至稳态值。上述结果表明,城市韧性对高质量发展具有长远的正向影响,而高质量发展对城市韧性的促进效应虽然存在但在统计学意义上并不显著。
在上文验证了高质量发展与城市韧性之间存在明显交互关系的基础上,本文利用耦合协调模型步骤测算出2003-2017年中国十大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与城市韧性的耦合协调度。具体结果见表3。可以发现,我国十大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与城市韧性耦合协调发展度整体水平不高,其中仅有珠三角城市群在2013年之后达到高度耦合,其余城市群均处于低级、中级耦合水平,这说明我国高质量发展系统与城市韧性系统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还未得到充分发挥,仍然存在很大提升空间。从增长率来看,在考察期内十大城市群耦合协调度年均增长率均为正值。其中成渝城市群年均增速为最高,达到3.81%,其次为中原城市群(3.67%)和长江中游城市群(3.49%),其中增速较慢的则为辽中南、海峡西岸和山东半岛城市群,考察期内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42%、2.67%和2.71%。
表3 十大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与城市韧性耦合协调度
为了更直观地体现出十大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系统与城市韧性系统协调发展的变动趋势,本文进一步绘制了十大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指数、城市韧性指数、耦合协调度以及相对发展度的变动趋势图,具体如图2。从图中可以看出,十大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指数与城市韧性指数在考察期内均表现为明显的上升趋势,其中城市韧性水平上升趋势较为平稳,而高质量发展水平则存在一定的波动趋势,且普遍在2016年起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而从耦合协调度的变动趋势来看,除了辽中南城市群在考察期内存在短暂的下降波动外,其余城市群均表现为平稳的上升趋势,表明高质量发展系统与城市韧性系统两者互动机制总体趋势向好。从相对发展度变动趋势来看,十大城市群普遍表现为先波动下降,随后波动上升的变动趋势,其中北部湾、海峡西岸、辽中南、长江中游,以及珠三角城市群的相对发展度始终明显大于1,表明城市韧性系统滞后于高质量发展系统,互动机制存在失衡趋势。而成渝、京津冀与中原城市群的相对发展度大多在0.8~1.2之间波动,表明高质量发展系统与城市韧性系统两者发展相对同步,值得一提的是,上述三个城市群在考察期内耦合协调度年均增长率也一直处于较高水平,这说明高质量发展系统与城市韧性的相对同步发展对于两者协调互动机制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而多数城市群存在城市韧性明显滞后于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因此在未来应注重高质量发展与城市韧性间的权衡关系,加强韧性城市建设。
图2 十大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与城市韧性变动趋势
根据Dagum基尼系数计算出样本考察期内十大城市群城市韧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的空间差异,发现样本其内耦合协调度总体差异均值为0.119,具体由2003年的0.127波动下降至2017年的0.099,变动幅度为-10.45%,表明各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与城市韧性耦合协调水平差异呈现下降趋势。从各城市群均值来看,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城市群耦合协调水平基尼系数相对较高,均值分别为0.132、0.114和0.108,说明上述城市群内部耦合协调水平存在较大差异,究其原因可能主要在于北京、深圳、上海等城市在各自城市群内部的突出领先地位;中原和山东半岛城市群基尼系数则相对较低,分别为0.047和0.049,高质量发展与城市韧性耦合协调水平内部差异较小。从考察期内变动趋势来看,北部湾、中原、长三角和辽中南城市群基尼系数下降幅度较大,年均降幅均超过了2%,分别为4.28%、2.55%、2.28%和2.08%,城市群内部耦合协调水平趋于平衡。而珠三角、海峡西岸、成渝城市群基尼系数则在样本期内呈现上升趋势,年均增幅分别为1.13%、0.71%和0.38%。图3绘制了样本期内十大城市群耦合协同总体差异变动趋势。
图4中绘制了部分代表性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与城市韧性耦合协调程度群间差异的时间趋势图,可见考察期内十大城市群耦合协调程度群间差异的均值在0.108~0.140之间呈现出波动下降趋势;从各城市群间差异相对大小来看,珠三角城市群与成渝、中原、长江中游、京津冀城市群,以及长三角与成渝城市群之间耦合程度差异最为明显。由此可知,我国高质量发展与城市韧性耦合协调程度区域间差异整体呈现出下降趋势,且不同城市群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为珠三角、长三角等发展较为成熟的城市群与其他城市群之间的动态差异。因此,在现阶段我国城市韧性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程度仍然相对偏低的情况下,要注重发挥领先城市群的“头雁效应”,耦合协调程度较低的城市群则应加快转变地区发展理念,增强高质量发展与城市韧性之间的协调性。
图4 部分代表性城市群群间差距①
Dagum基尼系数差异来源贡献度的变化能够反映高质量发展与城市韧性耦合协调差异产生机制的变化,本文接下来测算了群内、群间以及超变密度的贡献率以十大城市群耦合协调度考察差异来源,结果见图5,从差异来源均值来看,考察期内城市群间、城市群内以及超变密度分别贡献了十大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与城市韧性耦合协调差距的69.979%、6.547%和23.474%,这表明中国十大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与城市韧性耦合协调差异主要来自于城市群间差异。因此,采取积极措施降低不同城市群群间差距是解决我国高质量发展与城市韧性耦合协调程度区域不平衡问题的重点。
图5 十大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与城市韧性耦合协调区域差异的来源分解
为了进一步揭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城市韧性耦合协调程度的空间转移特征,采用空间Markov链对其耦合协调度的动态演进规律进行分析。利用四分位点将各地区高质量发展与城市韧性耦合协调水平划分为低水平、中低水平、中高水平和高水平四个区间,由低到高依次记为Ⅰ、Ⅱ、Ⅲ、Ⅳ。
由表4分析可知,在未考虑空间滞后因素的情况下,十大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城市韧性耦合协调程度的转移概率矩阵呈现两个典型特征:首先,耦合协调发展存在“俱乐部收敛”现象,耦合协调程度处于低水平、高水平的城市主对角线上的概率分别为91.5%和97.6%,向上转移和向下转移的概率分别为8.5%和2.4%,表明低水平城市耦合协调发展容易陷入低端锁定,而高水平城市耦合协调发展则呈现出显著的趋同态势,可能导致形成“马太效应”,加大城市韧性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发展的空间差异。其次,低水平、中低水平和中高水平城市向上转移的概率分别为8.5%、23.7%和19.2%,均明显小于主对角线上的概率值,且与主对角线不相邻的概率值均为0,这表明十大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和城市韧性耦合协调度时空演变是一个持续推进的动态过程,在外生环境的约束下,呈现出一定路径依赖特征,易形成自我固化,难以实现跨越式发展。
表4 2003-2017年十大城市群耦合协调度的空间Markov链转移概率矩阵
在考虑了空间效应之后,本文进一步探究邻域环境对城市韧性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水平的转移特征有何影响。由表4可知,空间滞后因素对十大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与城市韧性耦合协调水平的转移具有显著影响,具体来看:
第一,十大城市群中邻近区域耦合协调水平的变化对城市耦合协调程度向上转移概率总体起到了正向促进作用,即邻近区域耦合协调水平越高,本区域城市耦合协调度向上转移的概率也会有所提升。例如,随着时间推移和邻域耦合协调水平的提升,类型Ⅰ向类型Ⅱ转移的概率分别为8.4%、29.6%、76.2%和100%,类型Ⅱ向类型Ⅲ转移的概率则为12.1%、18.4%、31.0%和64.3%,这表明高质量发展与城市韧性耦合协调存在“以邻为善”特征。值得注意的是,当空间滞后类型为Ⅳ,邻近区域为高水平城市时,初始状态为中低水平的城市向高水平转移的概率为3.6%,说明存在跨越式发展的可能。这同样印证了耦合协调程度较高城市强大的辐射作用。因此,要采取相应积极措施加强领先城市对欠发达城市的带动作用。
第二,十大城市群中邻近区域耦合协调水平的变化对城市耦合协调程度向下转移概率的影响效应在不同初始水平城市间存在差异性。具体表现为,当城市初始耦合协调度为中低水平时,随着邻近城市水平的提升,其向下转移的概率呈现“U型”变化,当初始耦合协调度为中高水平时,其向下转移的概率整体为上升趋势;当初始耦合协调度为高水平时,其向下转移的概率呈现“倒U”型变化。究其原因,当邻近城市耦合协调度差距过小时,部分城市受落后地区更强的路径依赖特征导致形成“低端俱乐部收敛”。而当邻近城市耦合协调度差距过大时,由于要素禀赋薄弱、先进地区虹吸效应等原因,导致低水平城市对高水平城市的空间溢出效应和辐射带动效应反而产生不良反应,进而导致耦合协调水平不升反降。
第三,空间滞后因素对不同耦合协调水平的城市影响作用有所不同,其中对低水平、中低水平城市转移概率影响最大,对中高水平、高水平城市影响较小。具体而言,在空间滞后类型为Ⅳ时,耦合协调度为低水平的城市保持初始状态的概率由82.8%下降到0%,中低水平城市维持平稳的概率也由75.1%降低为28.6%,这说明十大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与城市韧性耦合协调时空演变具有空间集聚与空间溢出效应并存的特征。在耦合协调高水平城市溢出效应的作用下,低水平城市能够突破耦合协调水平的低端锁定。相反,在不同的空间滞后类型中,高水平城市保持平稳转移的概率一直维持在95%以上,表明高水平区域具有较强的自我强化特征,不易受到邻近城市的影响,而低水平、中低水平则较易受到邻近城市的影响。
基于城市韧性的多维度特征和新发展理念,本文分别构建了城市韧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PVAR模型对高质量发展与城市韧性之间的动态交互关系进行了考察,在此基础上,本文测算了中国十大城市群2003-2017年高质量发展与城市韧性耦合协调度,应用Dagum基尼系数法、空间Markov链具体分析了十大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与城市韧性耦合协调水平的区域差异特征与时空演变规律。研究结论如下:第一,十大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与城市韧性均存在自身正向累进效应,城市韧性对高质量发展具有长效显著的促进作用,而高质量发展对城市韧性的强化机制有待进一步发挥。第二,十大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与城市韧性耦合协调度逐年提升,但整体水平仍偏低,其中珠三角城市群耦合协调度最高,其他城市群普遍处于中低水平。此外,现阶段耦合协调水平较低的城市群,如成渝、中原、长江中游和北部湾城市群,有着更高的增长率,即高质量发展与城市韧性耦合协调存在后发优势,而凸显后发优势的关键在于维持高质量发展系统和城市韧性两者的相对同步发展。第三,十大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与城市韧性耦合协调的基尼系数在0.099~0.128之间,呈波动下降趋势,差异主要来自于城市群群间差异。其中群内差异较高的分别为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城市群,不同城市群群间差异则主要来自珠三角、长三角等领先城市群与其他城市群之间的动态差异。第四,空间滞后效应会对十大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与城市韧性耦合协调产生显著影响,不同邻域水平下各个地区耦合协调度的空间演变表现出差异化特征。总体来看,高质量发展与城市韧性耦合协调度的“俱乐部趋同”现象明显,空间集聚效应与空间溢出效应并存。
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第一,正确处理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城市韧性提升之间的权衡关系,重视两者的协同建设。鉴于当前十大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与城市韧性耦合协调度仍然普遍不高,且多数城市群存在城市韧性滞后于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在未来应重新审视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城市转型升级目标和战略,并在实践中对城市韧性提升给予足够的重视,加快部署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城市韧性协调推进的顶层设计。
第二,积极推动跨区域、跨部门、跨领域的地区韧性发展规划制定,因地制宜把握战略重点。当前十大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与城市韧性耦合协调度存在明显的区域不均衡问题,且区域差异主要来源于城市群群间差异,该趋势对于新常态下保障全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以及构建新发展格局极为不利。因此,应组织并调动跨区域、跨部门、跨领域的地区韧性发展战略制定,构建符合地区发展特征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
第三,加快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现代城市发展体系,强化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研究发现,我国十大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与城市韧性耦合协调度具有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即耦合协调度高的城市对邻近地区具有积极的辐射带动作用。因此,未来应加快建立以深圳、上海、北京等中心城市为支撑点,辐射周边城市群的韧性城市支持网络。同时,由于“低端俱乐部收敛”和高水平城市牵动效应的存在,中低水平城市能否有效调整自身发展格局、优化韧性结构将决定区域整体抗风险能力与高质量发展进程能否有效推进。在未来要继续加强对中小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指导,确保城镇化规划与区域规划相结合、静态规划与动态规划相结合,使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形成层次丰富、功能完备、韧性强劲、布局合理的现代城市发展体系,支撑并促进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注释:
①由于篇幅所限,本文采用“1”“2”“3”“4”“5”“6”“7”“8”“9”“10”分别代表京津冀城市群、中原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海峡西岸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北部湾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