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侯立军
近年来,廊坊市高度重视奶业健康发展,深入贯彻落实河北省奶业振兴规划纲要,持续强化政策支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奶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据行业统计,2022 年底全市奶牛存栏4.16 万头,规模养殖场29家,生鲜乳年产量22万吨,廊坊伊利、廊坊味全和福成五丰3 家乳制品厂液态奶年产量16.9 万吨。青贮玉米、苜蓿等优质饲料作物面积达15万亩,青贮40万吨。
近几年伴随着京津冀一体化发展进程,廊坊市依托现有各种优势,大力发展城郊型畜牧业,加强招商引资,为奶业发展注入活力,建成廊坊首家超万头牛场——文安优源润泽牧业,安次区引进了完达山乳业的自有万头牧场建设项目,带动本市奶牛养殖总规模,实现增量增产。
积极落实扶持政策,实施了粮改饲、奶牛场智能化提升、家庭牧场升级改造等项目,促进全市奶业生产稳定发展,生态持续改善。目前奶牛养殖规模化率100%,粪污综合利用率100%,智能化牧场管理的奶牛场达到24个,占83%。
突出“全产业一体化发展”,延伸产业链条,通过发展饲草合作社、公司,通过土地流转,种植粮饲兼用型玉米;建成有机肥厂,对粪污进行了资源化利用,实现从种草、养牛、粪污制肥返田的闭环生态产业链。
釆取多种形式,组织奶牛养殖企业参加培训,提升科学饲养水平。支持奶牛养殖场智能化改造提升、利用先进的牧场管理软件、废弃物综合利用,通过以上综合措施,奶牛场设施设备不断提档升级,先进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奶牛平均单产提升到10吨以上。
奶源质量安全十分关键,坚持内强品质、外强品牌,严守乳品质量生命线,严格监管生鲜乳的生产、运输,上半年检查生鲜乳收购站28 家、生鲜乳运输车70台,均依法依规运营,全市生鲜乳市场秩序良好。农业农村部组织的第三方全覆盖抽检,抽检合格率连年保持100%,主要指标均达到欧盟标准。
受俄乌战争、国际粮食市场动荡影响,豆粕、苜蓿等草料价格出现大幅波动上涨,2023 年8 月,玉米、豆粕价格全面突破3000 元/吨、5000 元/吨。养殖奶牛饲料成本占所有成本的七成,总体经营成本较往年大幅上涨。为了降低成本,苜蓿、燕麦等辅料各个牧场能少用则少用,能用国产就不用进口的,只求保证奶牛“温饱”。已有奶牛养殖场减少奶牛存栏数量,或转产为肉牛养殖。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牛奶总产量达到3932万吨,同比增长6.8%,牛奶的总体供应量大增。社会购买力下降,消费量大减,奶源过剩现象出现。
国外的原奶与成品奶的价差多为1∶1.2~1.5,我国则为1∶5~10,远超国外。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过高的包装费、广告费、管理费,牛奶本身为日产生活用品,在我国则成为了奢侈品,造成了当收入降低时,首先选择的就是“断奶”。
进一步加强对奶牛养殖企业的政策及资金支持力度、奶牛参保、风险补贴等相关政策措施,维护好奶企、奶农的养殖积极性;培植打造种养加生态循环绿色发展新模式。同时降低乳品加工品企业的门槛政策,鼓励奶牛场自建或者联合建设乳品厂,培育打造出一批本市的自有品牌,保护奶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河北省奶牛体系廊坊试验站在全市积极组织奶牛场参加各类培训、考察工作,全面推广饲养管理、DC305管理软件应用、智能化设施改造等实用增产技术,提高奶牛场的技术水平。加大破解种业“卡脖子”技术推广力度,全面提升种业竞争力。不断夯实奶牛育种基础,扎实推进良种登记、人工授精等基础工作,继续扩大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奶牛体型鉴定规模。
支持家庭牧场转型升级,扩大养殖规模,提升智能化水平,提高盈利能力。同时积极推动本市奶业种养结合、农牧循环养殖模式,建立其奶源稳定、质量保证的可控奶源基地。
2008年国家出台了乳品加工企业的新标准,在当时起到了良好的收效,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现有的环境条件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几大乳企依托政策赋予的优势地位,一家独大,已经形成了事实上的“寡头垄断”,应当调整门槛标准,让更多的社会资本,包括奶牛场自身及多家牛场联合进入乳品加工行业,提高市场竞争度,降低成品奶价,让老百姓有更多的选择。提高牛奶性价比,进而普及消费,才是未来重点。
由于鲜奶的“鲜”的产品特点,保质期只能是24~48 小时,超期就会影响鲜度。由于我国消费的特殊性,牛奶的消费主体为孩子与老人,每年的各个节日前,消费量提升,过后则消费量下降。夏天消费量提升,冬季下降。而牛奶的产量则是冬季提升,夏季下降,刚好与消费成反比,这样就造成了乳企夏季吃不饱,冬季吃不了,间接影响了奶牛场的收益。应当增加巴氏杀菌奶的市场供应量,广泛宣传巴氏奶相对常温奶的产品优势。延长牛奶保质期的方法有很多种,包括保质期15天的低温酸奶、保质期更长的常温酸奶、超高温灭菌奶(保质期最长可达6 个月的纯牛奶)、保质期1 年的奶粉,此外还有在我国没有广泛推广的奶酪,应当开发适合中国人口味需求的奶酪,改喝奶为“吃”奶。
要度过寒冬不仅需要政策支持,更需要行业自我提升。乳企和牧场要共同面对,双方都要苦练内功。一方面,乳企应主动让利,承担社会责任,保护奶牛场的养殖热情;合理使用进口原料粉,合理广告投入、合理分配员工收入;想办法增加销路,让产品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另一方面,奶牛场要联合大中院校、科研院所,引智引力,实现原料本地化,降低生产成本,压缩开支,提高生产效率,静待奶业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