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浪!冲浪!

2024-01-02 05:46杯酒
垂钓 2023年10期
关键词:冲浪板冲浪尾部

杯酒

2012年1月,中国海南万宁日月湾国际冲浪节举行,该冲浪节由国际冲浪协会(ISA)中国杯和国际职业冲浪联合会(ASP)海南精英赛两大赛事组成,有包括中国在内的18个国家和地区的63名职业运动员参加了ASP比赛。这是ISA和ASP两个赛事第一次同时在我国举办,填补了我国冲浪运动的空白。

冲浪组织和赛事的发展

1908 年,亚历山大·休姆·福特(Alexander Hume Ford)在夏威夷的威基基海滩创立了“浮架独木舟俱乐部”(Outrigger Canoe and Surfboard Club),这是第一个冲浪组织,目的是“发展夏威夷最伟大的冲浪运动”,到 1926年面向女性开放注册会员时,会员已超过 1500人。

最初,这家纯男士俱乐部坐落在两家海滨酒店之间的一块小沼泽地上,只有一个冲浪板仓库加上一个露天休息所,像一个简陋不堪的草棚子,后来逐渐升级成了一个带舞厅的木结构建筑。

不过,阶级和财富在此时的冲浪场景中依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浮架独木舟俱乐部”约有二三十名冲浪健将和皮划艇运动员,但它的会员名单上却挤满了上百名富有的冲浪爱好者,他们大多在周末早午餐时使用这个俱乐部,外人禁止入内。

同样在1908年,杜克·卡哈纳莫库等人也成立了一家“海浪俱乐部”(Hui Nalu Canoe Club),这家俱乐部仅依靠一棵大树遮风挡雨,会员很少,但个个身手不凡。两家俱乐部之间距离很近,却井水不犯河水,仿佛完全属于两个世界。

后来是资本的力量解决了这一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开发商买下了海浪俱乐部使用了三十多年的地址,砍掉了那棵大树,作为新酒店的地基。

除了夏威夷,澳大利亚也因杜克·卡哈纳莫库的造访和表演逐渐兴起了早期冲浪文化。这个地区的海洋魅力格外大,人们几乎无法抗拒,整个海岸线都布满了美丽的扇贝形海滩,一年之中的大部分时候都气候宜人,水温舒适。因海滩游客较多,经常发生溺水风险,早在1907年,澳大利亚就成立了冲浪救生协会,三年之内在昆士兰州、维多利亚州和西澳大利亚州以及新西兰设立了冲浪救生协会分会。

20世纪30年代,加州冲浪运动发展中,两位加利福尼亚人起了关键作用。1928年,在科罗纳德尔马,著名的汤姆·布莱克参加了首届美国大型冲浪比赛——太平洋海岸冲浪骑术锦标赛,并赢得了冠军,这场比赛的形式和规则大部分是由布莱克起草的。这项锦标赛一直持续到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另一位约翰·布尔则在1946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成立了加州冲浪骑手俱乐部。

1961年,美国冲浪协会成立,继续以夏威夷和加州海岸为中心发展冲浪运动。

1962年,第一届世界冲浪锦标赛于澳大利亚的曼利海滩(Manly Beach)举行。冲浪终于成为世界规模的运动。各种冲浪赛事以及冲浪组织的出现强力地推动了冲浪在全球的流行。

美国、澳大利亚和巴西作为传统冲浪强国,其完备的赛事体系及人才培养体系成为推动冲浪项目发展的坚实动力。其中澳大利亚冲浪协会为培养冲浪后备人才,建立了冲浪教育认证体系。

1964年,国际冲浪联合会成立,开始每两年组织一次冲浪锦标赛。1974年,在国际冲浪联合会的基础上成立了国际冲浪运动协会(International Surfing Association,ISA)。国际冲浪协会起初是一个非营利性组织,其在1995年6月15日得到国际奥委会的承认,成为世界冲浪管理机构。协会在1964年成立初只涵盖制定竞赛、规则与评价体系,而后加入专业化的培训体系,为冲浪爱好者学习冲浪课程和了解世界最前沿的冲浪新闻提供一站式服务。ISA中的部门,如执行委员会、技术委员会、冲浪咨询委员会、运动员委员会以及医疗卫生委员会等分工明确、覆盖全面、权责分明。2019年,ISA成立反竞争操纵部门,同年6月13日颁布《防止操纵竞争守则》,与联合国《世界反兴奋剂机构(WADA)守则》一起为世界冲浪锦标赛营造公平公正的环境。

1976年,国际职业冲浪联合会(The Association of Surfing Professionals,ASP)成为职业冲浪的唯一管理机构,伊恩·凯恩斯被任命為执行董事,并将总部迁至亨廷顿海滩。ASP批准了世界锦标赛、ASP资格赛、大浪世界巡回赛、ASP世界长板锦标赛和ASP世界青少年锦标赛。ASP总部于1999年迁至澳大利亚昆士兰,但北美地区办事处仍设在亨廷顿海滩。

ASP每年举办世界冲浪巡回比赛、职业资格赛(WQS)、冠军赛(WCT)、长板冠军赛、大浪赛、青年赛。

2012年1月,中国海南万宁日月湾国际冲浪节举行,该冲浪节由国际冲浪协会(ISA)中国杯和国际职业冲浪联合会(ASP)海南精英赛两大赛事组成,有包括中国在内的18个国家(地区)的63名职业运动员参加了ASP比赛。这是ISA和ASP两个赛事第一次同时在我国举办,填补了我国冲浪运动的空白。

ASP先后得到Ocean Pacific、可口可乐、G-Shock的赞助,但是这些赞助都没有持续下去,他们把冲浪做成一项主流运动的目标也没有实现,但是依然成就了一大批世界冲浪冠军。目前ASP的总部在加州,并且在纽约、日本、澳洲、法国、南非、巴西、夏威夷都有办事处。

2015年,ASP更名为“世界冲浪联盟”(World Surf League,WSL)。

2016年8月,国际奥委会全会表决通过,冲浪进入2020年东京奥运会,这也是冲浪项目首次亮相奥运会。

2020年12月7日,国际奥委会同意将冲浪列为2024年巴黎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一块冲浪板的变迁

20世纪前

14.5~18英尺长的木板叫做欧罗(Olo);7~13英尺长的木板叫做阿拉亚(Alaia);3英尺长、16英寸宽的叫派珀(Paipo),主要是小孩使用,多由纹理细密的夏威硬木寇阿相思树(Koa)制作,还有一些由多油的松木如面包果树和夏威夷刺桐制作。

1900—1920年

20世纪初,冲浪运动在美国复兴。夏威夷被美国吞并,美国定居者带着对当地文化和冲浪运动的好奇来到岛上,使这项运动变得更流行。

20世纪前20年的冲浪板以夏威夷当地建筑用的红木板为材质,又重又长,常人很难驾驭。

后来,乔治·弗雷斯把一块16英尺长的冲浪板切成两半,做出了一块更轻、更短、更易操控的冲浪板,平直而没有弓起的“鼻子”。

这一举动成为夏威夷海滩上的热门话题,所有人都跟风行动起来,跑去木工作坊锯开冲浪板,一时间到处都弥漫着红木粉末的味道。

1910年,传奇冲浪手杜克·卡哈纳莫库定制了他的专属冲浪板。它有明显的“鼻子”和方形尾巴,长4.5米,宽23厘米,厚3厘米,重约35公斤。这种设计成为随后几十年流行的冲浪板的原型。

1930年代

1929年,汤姆·布莱克制作首块空心冲浪板(被戏称为“雪茄板”)。他在实木上钻大量的孔以减轻重量,又在孔上覆盖胶合板,并涂上清漆。他在1931年为这种设计申请了专利,此后大量公司开始制造汤姆·布雷克设计的空心板变体。

1934年,由于冲浪手们发现冲浪板“咬”不住波浪,容易滑出去,约翰·凯利(John Kelly)和弗兰克·希萨尼(Frank Heathcote)削去冲浪板两侧的一些圆滑而挺拔的部分,并砍掉冲浪板的尾巴,试图在陡峭的波面上有更好的操控性。

冲浪板变得更长更窄,并带有V字形尾部,机动性更强,可以钻管浪,这种板就叫做热卷浪板(Hot Curl Surfboard),从而开创了现代冲浪的先河。

1940年代

第二次世界大战推动了材料技术进步,如玻璃纤维和聚酯树脂、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开发和完善使得冲浪板的各种新式设计得以实现。

1946年,洛杉矶圣莫尼卡救生员和冲浪板设计师皮特·彼得森(“彼得森浮标”的发明者,该浮标成为美国和世界救生员的必需品)设计制造了第一块塑料空心冲浪板,配有红木骨架和玻璃纤维包边。

1947年,乔·奎格和鲍勃·西蒙斯(被称为现代冲浪板之父)联手打造了第一块聚氨酯泡沫芯冲浪板。该冲浪板配有云杉木实心轮廓、泡沫芯、薄的三明治板和纤维胶涂层。

1948年,乔·奎格将他的冲浪板切割成两半,每边减去1英寸,然后重新连接起来,使冲浪板变窄,宽度为21英寸。此外,他在冲浪板尾部设计了一枚纤维胶“刀片”,可以在高速下提高冲浪板的可控性。

1949年,西蒙斯的“勺子”模型面世:一块宽24英寸的板,带有圆角方尾和勺子般的鼻子设计。西蒙斯选择仅使用云杉木,并覆盖树脂纤维。他的模型重约25磅,比同期大多数冲浪板更快、更易控制,更容易在波浪上进行更激进的动作。

西蒙斯也是首先尝试平行双鳍的先驱之一,他把基本的水动力学原理应用在冲浪板和尾鳍设计中,使冲浪板变得更加曲线化和功能化。

乔·奎格和马特·凯夫林(Matt Kivlin)将西蒙斯的技术用于自己的设计,完善了“马里布洋芋片”的设计。“马里布洋芋片”是一块云杉木芯、尾部装有稳定鳍的冲浪板,轻木心材质、树脂纤维玻璃外层取代了本来的实木心与轻木层,可让人在波浪中轻松而频繁地转弯,后来启发了现代长板的发展。

1950—1970年

1955年,韦尔奇设计了革命性的“猪型”。这种云杉木制冲浪板长10英尺,重25~30千克,具有宽大而明显的尾部和相对窄小的“鼻子”,这可以实现更好的操控性,适用于不同的波浪。

1958年,霍比冲浪板(世界上最大的冲浪板制造商之一)开始专门生产聚氨酯泡沫冲浪板。

1958年后期,为加强聚氨酯泡沫强度,中脊开始出现在冲浪板中部。

20世纪50年代末,帕特·冈恩通过制造11英尺长、重约40磅的红木大浪冲浪板改进了大浪冲浪板的设计,由于其卓越的质量而获得认可,这提高了他作为一名大浪冲浪手的地位。

在1960年,戈登·克拉克离开霍比公司并创建了Clark泡沫公司,该公司成为世界领先的聚氨酯泡沫模块生产商,服务于冲浪业和其他行业。

1966年,澳大利亚人鲍勃·麦克塔维什和加利福尼亚人乔治·格林诺共同研究设计了格林诺“汤匙板”(George Greenough Spoon),以跪姿驾乘,使冲浪手更轻松地在高机动性的波峰上转向滑行。

1966,夏威夷的传奇设计师迪克·布鲁尔(Dick Brewer)设计了名为Bing Pipeliner的管浪板,最适用于速度快的空心卷浪,也是20世纪60年代最具影响力的长板之一。

1967年被称为短板革命的一年。

受到乔治·格林诺的跪板启发,鲍勃·麦克塔维什设计了“塑料机器人”——一种9英尺长、具有深V形尾部的冲浪板。

迪克·布鲁尔则开发了“迷你枪”冲浪板——将9.6英寸冲浪板切成8.6英寸。该设计包括锐利的V形尾翼、平坦的底部、尾翼輕微提高以及“硬”尾(长边框),提高了速度,增加了控制性。

著名膝板冲浪手史蒂夫·利斯(Steve Lis)设计了“鱼”冲浪板,这是一款具有突出鼻部、双鳍翼和分叉尾部的冲浪板。

同年,冲浪板设计师汤姆·摩里设想出可拆卸鳍翼系统的想法,推出AVE装置(水面运动装置和可互换的工程鳍翼系统),由六个不同的聚丙烯鳍翼组成,可在冲浪板尾部的底板上连接。

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短板设计迈出了最大的一步,圆尾(roundedtail)的设计被提出和普及,成为当时最易转弯和控制的尾部设计。

20世纪70年代后期,迪克·布鲁尔进一步开发和锐化了他的尾部设计,以“更好地咬住浪壁”。与此同时,鲨鱼尾随着圆尾、方尾和菱形尾成为标准尾部设计之一。

1980年代

美国Channel Islands运动品牌的创立者之一兼设计师阿尔·梅里克(Al Merrick)让三番板(triplane)再次流行起来。这种双槽设计被称为“三片”,这个设计给冲浪板带来了更快的速度。

1981年,西蒙·安德森在双槽中间添加一条槽,改三槽,该设计及其三槽配置一度被称为“三角”。不久,世界上大多数冲浪手都改造了他们的小鳍系统来获得“三角”,它成为市场上最流行的设计。

1982年,澳大利亚人格伦·温顿的四槽设计流行起来。同年,新西兰设计师艾伦·拜恩采用了“底部通道”(Channel Bottom)的设计,在冲浪板尾的后部有一条沟槽。该设计旨在加快水流向冲浪板底部的速度,使其更快。

同期,“菱形尾”(方尾与圆角)在“三角”冲浪板中大为流行。

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三角”设计的确立,冲浪板的设计再次发生变化,重点是使现有的厚尾部变薄、变轻和变窄。这个设计时期被称为“平静时期”,没有大变化。

1990年代

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澳大利亚设计师莫里斯·科尔(Maurice Cole)推出了倒V形设计,倒V形位于冲浪手中间并流入两个平行的凹槽,直到尾部,以增加冲浪板的速度。

1993年,莱尔德·汉密尔顿(Laird Hamilton)开始设计拖曳冲浪板,减小其大小,增加其重量。

1994年,CAD(计算机辅助设计)、 CAM(计算机辅助制造)软件的开发使计算机设计的冲浪板形状变得更加高效和精确,并实现了部分冲浪板设计过程的自动化。

20世紀90年代中期,FCS改进了老式的“槽和螺栓”系统[由汤姆·莫雷(Tom Morey)在1968年发明],成为“插头和圆锁”结构,允许冲浪者尝试不同大小、形状和材料的鳍翼。

“单体双凹面”底部配置于同一时期重新兴起,其由中间的浅凹面和流向尾部的两个凹面组成,提高了板子的速度和转弯能力,这被称为那十年之中最重要的变化。

在20世纪90年代,长板冲浪(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衰落)再次流行起来,此时的长板更轻了,且通常带三个鳍翼。在后来的几年中,长板开始占据冲浪板销售的大份额。

21世纪以来

21世纪初,卡尔·埃克斯特罗姆(Carl Ekstrom)开始与其他厂商联手生产基于他的非对称理论的冲浪板。

体积成为冲浪板尺寸的一个关键点,特别是随着CAD/CAM机器的发展,冲浪板的体积可以轻易计算得出。日常冲浪者开始大量订购好上手和方便充气的厚冲浪板,日常冲浪板市场明显转向“短、胖、宽”的设计。

2005年,世界最大的聚氨酯泡沫生产商Clark Foam突然关闭,直接影响了板条制造商,导致冲浪板价格上涨和全球供应减少,引发了“材料革命”。聚苯乙烯泡沫(EPS)作为替代品,一直活跃在冲浪板的历史舞台上,填补了冲浪板材质创新的空缺。

环氧树脂系综合体技术,即以聚苯乙烯泡沫(EPS)、玻璃纤维布和环氧树脂(epoxy)的组合,生产更轻,更耐用的冲浪板。

新手购买冲浪板往往会在PU/PE(聚氨酯坯料/聚酯树脂)或EPS/epoxy(聚苯乙烯发泡/环氧树脂)之间做决定。

(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
冲浪板冲浪尾部
船舶尾部响应特性试验与计算
冲浪少年
超声及磁共振诊断骶尾部藏毛窦1例
MAKING WAVES
爆图团
夏天,咱们玩水去!
奇特的创可贴
跟踪导练(二)
玩水更轻松,平衡充气式智能冲浪板
弯式尾部接头注塑模具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