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禹羲
如今,使用长竿短线、单钩通线的年轻垂钓者越来越多,在春冬两季钓大鲫鱼时,七星标传统钓法的优势和魅力更为明显。
早在中国古代,传统钓法就已呈现出“长竿短线”的特征,何为“长竿短线”?顾名思义就是用较长的鱼竿搭配较短的线组进行垂钓。
之所以被称作长竿,是因为和台钓用竿相比,传统钓用的鱼竿更长,通常在7.2~13米之间,部分“超级大炮竿”长度可超过15米。当然,如果是在一些小沟渠或近岸水塘施钓,也能用6.3米或更短的鱼竿。
现在市面上的很多鱼竿存在不足尺的问题,竿子的实际长度小于厂家提供的参数表上的数据,不少知名品牌甚至也存在这样的问题,杂牌鱼竿就更是良莠不齐了,参数表显示10米的鱼竿,实测9.9米已属于微小误差,误差大的可能只剩下七八米,尤其是那些超过13米、14米、15米的超长鱼竿,误差会“水涨船高”。所以,垂钓者在购买鱼竿时一定要多做调研,选购足尺的鱼竿。
因竿子偏长,采用传统钓法钓鱼时,垂钓者需要经常收放竿节,持竿方式也很特别,垂钓者需要用肘部夹住距离鱼竿尾部有一定距离的竿身部位,以保持鱼竿平衡,垂钓者身后的这一段鱼竿仅用于配重,完全被浪费了。鱼竿越长,重量越大,这种情况就越明显。如果我们像玩台钓时那样以手握竿尾的方式持竿,必定感到非常重,钓一会儿就会筋疲力尽,手腕酸胀,毫无良好的垂钓体验可言。故而要想省力舒适地长时间垂钓,我们就不得不舍弃肘部至竿尾的那段距离,例如10米的竿子会舍掉1米左右,材质较好的轻型鱼竿舍弃距离会有所减少。此外,传统钓多以垂钓者持竿站立走钓的形式进行,很少像玩台钓那样坐在钓台上进行,而垂钓者站在岸边时,至少要与水体保持半米的安全距离(倘若在桥上施钓,因有桥栏保护,该距离可忽略不计),各种因素叠加,垂钓者就会感觉鱼竿似乎总是不够长,钓起来格外吃力。这就要求我们在购买鱼竿时一定要把竿节伸出来看看,有条件的可以现场测量一下它到底是不是我们想要的长度。
说完总长,再说竿节。竿节大致可分为短、中、长三种规格,短节长度为80厘米、90厘米,中节为100厘米、110厘米、120厘米,超过130厘米的就是长节了。竿长相同的情况下,竿节越长,节数越少,整体更硬挺,竿节越短,节数越多,整体越柔软。现在钓友普遍习惯使中长节竿,这种竿子的优点是整体挺拔程度、软硬程度比较合理,遛鱼时更加得心应手。
在有坡度的近岸垂钓时,我推荐使用9米、10米的鱼竿,用该长度的竿子可以摆脱岸边的大部分杂草,做到收放自如。当然,垂钓者也可以使用11米、12米、13米竿,施钓时可将后面的几节收起来,间接增加了竿尾配重,这种方法在操作传统钓法时使用率非常高。超过13米的竿子基本上就能称之为“大炮竿”了,使用时应搭配专用的“龙门架”,否则难以驾驭。
众所周知,鱼竿前端的第一节和第二节是比较易断的,除了质量原因外,日常遛鱼或伸缩竿子时操作不当是致其受损易断的主因。这就要求垂钓者用竿时尽量避免让竿身出现角度过小、某一点受力严重不均的情况,尤其在使用质量一般的长竿时更要注意用竿力道和控鱼姿势。所谓“宁可断线跑鱼也要保住鱼竿”,遛大鱼时,我们要注意把握控鱼节奏和抄鱼时机,在支撑不住的情况下不要硬碰硬。
经过一番持久的遛鱼过程后,各竿节之间被拉得很紧实,垂钓者收缩竿节时比较吃力,可以尝试在收竿的同时旋转竿节,或以适度的力道让鱼竿尾部快速垂直落至地面,使竿节吃紧处松动。同理,若下竿前抽不出竿节,我们也可以尝试使用此法让里面的竿节松动,如果此法不行,就要老老实实地拧开竿尾,将所有竿节倒出,查找具体哪两个竿节塞到了一起,使其松动后再逐节安装回去。整个过程切忌操之过急,装节时务必仔细配对,假如第四节之中插的不是第三节,或者将第三节反向插入第四节,都极易导致竿节断裂。
传统钓的精髓之一是钓草洞,而钓草洞经常出现挂底的情况,这令垂钓者感到非常棘手。由于草洞周围遍布水草,想让长竿脱身变得尤为困难。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利用竿身足夠长的特点,先提几下竿(不要只向上提竿,要多方向多角度提竿),注意不可用力过猛,以防断竿断线。若几次操作后无任何反应,就不要硬提了,我们可以尽可能地缩短鱼竿,然后拽线。拽线时也要注意安全,以免线被拽断鱼钩弹到脸上。
随着短视频的兴起,很多垂钓者为了吸引流量而使用竹竿或木竿施钓,别有一番特色。此外,若草洞距岸较近,我们也可使用长一些的台钓竿施钓,中得大鱼后通过收放失手绳即可应对。台钓竿质地相对于长竿而言更软,能给垂钓者更好的遛鱼体验。
目前市面上常见五种材质的鱼竿。第一种是很轻的碳纤维鱼竿,它柔韧性好,强度高,不易折断,耐腐蚀,是当下的主流钓竿,缺点是导电性很强,故而使用碳素鱼竿时一定要避开电线和雷雨天气。第二种是玻璃钢鱼竿,其体积偏大,较沉,显得笨重,手感稍差,但十分抗压,皮实耐用,适合高强度施钓,成本比碳素竿低很多。第三种是合金鱼竿,如钛合金、铝合金材质,这种鱼竿重量较大,好在其强度和弹性都很不错,不易老化,经久耐用,但价格较高。第四种是新型复合材料鱼竿,这类鱼竿不仅强度有所提高,手感也更加轻挺,很多长竿也不过三四百克的重量。不过,现在市面上的这类钓竿质量参差不齐,买家在选购时要擦亮眼睛。第五种是由天然材料加工而成的鱼竿,使用率较高的原材料是竹子,竹竿的优点是具有一定的韧性,不会轻易折断,缺点是强度不足,不适合钓大鱼。另外,随着科技的发展,渔具产品也融入了一些“黑科技”,如增加鱼竿耐用度的树脂材料,还有一种顶级的石墨烯材料,用这种材料生产的鱼竿走的是高端路线,其强度、韧性、轻便性都有了质的飞跃。
关于朝天钩钓组,垂钓者既可以去渔具店直接购买,也可以自制。如今市面上的鱼线越来越好,很多进口原丝质量可圈可点,既轻便又有韧性。传统钓钓组用线以尼龙线、碳素线和PE线为主,长度原则上不超过4.5米,很多钓友用线都在4米左右,实践证明,无论是在中鱼收竿时还是往钩上穿蚯蚓时,该长度都比较合理。线若过长,操作起来不够自如,过短则甩不出去,中大鱼时易致竿梢受力瞬间过大而爆竿,遛大鱼时则易“拔河”。此外,在两三米深的水域用过短的线组钓鱼时,调好的七星标会非常靠近竿梢,垂钓者的手只要稍微抖一下,浮标就会明显摆动,水下的鱼钩也容易来回移动,影响鱼儿咬钩。当然,在较浅的小面积水域钓小鱼时,我们也可以用3.5米左右的鱼线,这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之前的文章曾提到使用,4号、5号、6号朝天钩时,可相应地搭配0.8号、1.0号、1.5号或2.0号鱼线。鱼钩越大,沉底的速度越快;鱼线越粗,下沉的速度越慢,灵敏度越差。因此,垂钓者要根据钓场的具体环境来搭配线组,我不建议使用粗线小钩、细线大钩的搭配方式,比如用大力马线搭配较小的朝天钩,整个钓组的下降速度会大打折扣,在一些较深的水域甚至无法沉底。小钩配尼龙线比较合理,只是遛大鱼时易跑鱼。
有一种观点认为,传统钓法的精髓就在于朝天钩的使用,不用朝天钩钓组就算不上传统钓法。朝天钩主体多呈腰鼓状或米粒状,也有呈梯形状的,总之都是自带配重的。20世纪50年代,它在长江中下游省份,特别是那里的平原地区非常流行,至90年代又与台钓一起逐渐为全国钓友所知,后也向国外进行了传播,现在日本也有人使用,可选钩型有伊势尼、チヌ、伊豆、袖等,包含带倒刺和无倒刺两种。
传统钓钓组可以自制,这需要制作者有良好的视力和足够的耐心,应注意鱼钩不是平面的,它有一点点偏移。另外,朝天钩在水下一定是钩肚朝上的,若是钩肚朝下,即便钩子有倒刺,咬钩的鱼也很容易逃脱。另外,双钩施钓也是可以实现的,这就和台钓有了异曲同工之妙,鱼获量也会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凡事都有两面性,使用双朝天钩钓鱼,七星标的信号会比较混乱,影响垂钓者判断,蹭线和挂底的情况会增多。
春风来送暖,柳绿花变红。举竿来垂钓,心旷又怡情。如今,使用长竿短线、单钩通线的年轻垂钓者越来越多,在春冬两季钓大鲫鱼时,七星标传统钓法的优势和魅力更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