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思政教育对学生就业创业的影响分析

2024-01-02 05:09:37赵旭
大学·研究与管理 2023年11期
关键词:影响分析创业就业

作者简介:赵旭(1981—),女,学士,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教育。

摘  要:在新的教育形势下,高职院校更注重对综合人才的培养,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发挥个人学习价值从而提升学生就业率。高职院校作为为社会输送人才的重要教育机构,应根据当前教育现状制订合理的培养计划,缓解学生就业压力。教师应引导高职院校学生认清当前我国就业形势,引导学生树立正确职业价值观,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和学习主动性,增强学生创造能力,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思政教育可以有效引导学生思想发展,应在教学中将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内容相结合,提升学生思想认知水平,基于此,文章就高职思政教育对学生就业创业影响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高职思政教育;就业;创业;影响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31-0157-04

就业不仅是高职毕业生的生存问题,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高职院校教育对学生影响深远,在校技能教学和思政教育对学生日后参加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认清当前就业形势,可以帮助学生有目的地提升自我,逐步实现人生价值和理想。在当前教育改革形势下,传统教学思想仍存在于高职教学中,影响毕业生就业创业[1]。高职院校应针对现状提出相应的教学改革措施,挖掘思政教育育人功能,促使学生思想观念转变,实现学习和就业衔接,顺利走向工作岗位,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率。

一、思想政治教育對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的影响

(一)有利于学生认清就业形势

高职院校毕业生需要思政教育思想指导,了解我国当前经济发展形势,提高就业率。我国每年针对教育、经济发展等都会不断提出新政策,只有学生充分了解当前发展形势,才能了解未来就业前景,制订明确的发展目标。因此,思政教育是学生学习和择业的基本依据,是就业发展的方向标。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思政知识,帮助学生分析未来就业局势,明确学生发展目标,结合学生特点为学生提出合理规划意见,使学生毕业后即可顺利进入企业就业。高职院校学生多生于电子产品发达的现代社会,在成长经历中对网络和电子产品比较熟悉,由于学生缺乏自我约束的能力,导致一些学生沉溺于网络,在虚拟的世界中迷失了自我,缺乏基本就业观念,心智不成熟,缺乏承受能力,即使在毕业后也很难通过自身所学知识获得就业机会,面临沉重的就业压力。鉴于实际问题,教师应注重提升学生认知能力,加深对社会建设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会与他人合作,具备团队合作意识,努力成长为积极乐观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在岗位中发光发热[2]。

(二)有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择业观

高职院校开展思政教育,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从而正确看待择业、就业问题,积极探索走出就业困境的途径,在校学习期间就应制订好学习目标,为职业规划奠定良好基础。高职学生往往会因为不知为何而学感到迷茫困惑,在校期间学习缺乏主动性,不注重知识积累和技能提升,给就业发展埋下巨大隐患[3]。思政教育和就业指导结合,可以为学生勾画未来就业蓝图展望未来,对自身能力和社会发展有正确认知,引导学生做好未来就业规划,为未来社会学生就业制订明确目标。学生在有了合理的就业规划后,就会对自己未来即将走向的方向充满憧憬,会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以此达到思政教育的目标。在开展思政教育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思想道德观念和情感渗透,提高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和职业道德,为学生提供人文关怀指导,能够站在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未来就业问题,帮助学生积累就业经验,提高职业素养。教师应以学生为核心,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将国家最新就业形势介绍给学生,在养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兼顾学生创新思想培养,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将这种思维习惯带入学习和未来就业工作中,掌握生存发展的主动权[4]。

(三)有利于提升学生心理素质

高职院校毕业生面临就业压力,就应分析压力的来源,帮助学生缓解就业带来的心理压力,避免消极情绪影响学生学习和就业,提升学生身心健康指数,以积极健康的精神面貌参与就业。因此,思政教育需要根据学生心理素质进行针对性教育引导,能够以乐观的态度看待就业,发现自身的优点和不足,抓住适合自身发展的就业机会。积极引导树立学生学习自信和就业自信,让学生饱含热情地参与就业[5]。学生个体间存在差异,教师应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关注学生个性化培养,采用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为学生提供不同角度的教育指导,从而挖掘学生学习潜力,找到学生立足社会的基本点,根据社会发展规律引导学生加强自我管理,培养学生服务管理理念,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社会岗位培训可以为学生提供工作实践机会,深入了解社会工作内容,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工作,以不同教育形式引导学生认识未来工作,并在实践之后进行工作交流和互动,强化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让学生对未来工作有初步的认识,奠定良好心理基础,缓解学生的就业压力。

(四)有利于提升学生创业能力

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高质量发展时期,需要综合型人才加入经济建设中,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可以为经济发展拓展新的途径,有利于社会发展建设。因此,在高校开展思政教育中,还应注重创业思想的植入,开辟新的发展途径,激励自我成为专业型技术人才[6]。教师还应做好创业指导工作,发现经济市场中的创业机遇,在国家政策扶植下,打造出一支属于自己的创业团队。在创业过程中应做好创业规划,规避创业风险,增强学生创业能力。在信息技术和网络发展迅速的时代,全球各地可以通过网络联通,对事业的发展和创新有积极意义,应注重信息技术和网络的使用,学会根据顺应市场发展,找到目标用户,增加企业经济收益,让大学生创业成为可能并在经济市场中拥有一席之地。学生可以根据兴趣爱好和社会发展趋势规划职业生涯,如喜爱网络游戏的学生,应鼓励学生进行游戏软件开发。参与社团活动可以为学生积累管理经验,促进管理机制不断完善,提升管理协调能力,增强学生管理能力,因此也可以利用社团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二、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创业意识培养的现状

(一)课程开设时间较晚

高职学生可以通过创业实现自我价值,体现高职院校教育的有效性。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自主创业教育与市场脱节,无法通过教育为学生提供就业和创业指导。课程思政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形式,需要不断提升学生德育教育效果,增强法律意识和职业素养。而有些学校并未意识到德育的重要性,不注重思想品质教育和普法教育,导致学生缺乏职业素养和法律意识,学生在实际创业和就业中难免碰壁,增加了学生就业创业压力,产生焦虑、抑郁情绪,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走向社会后常常出现无法适应社会的问题[7]。

(二)教学内容不符合实际

高职院校主要是培养学生劳动技能,为社会输送专业技术人才,因此要求高职院校教授知识和技能符合社会岗位需求,才能为学生未来就业提供保障。但实际上学生所学知识脱离市场需求,成为就业困难的一大原因。学生所学知识往往停留在理论知识上,缺乏实操技能,教育与职业发展需求不匹配。主要由于高职院校教学内容单一,缺乏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在教学中专注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却不注重管理、法律等知识介绍,导致学生就业创业失败,缺乏正确思想引导,在工作中无法利用合法手段保护自己,给学生未来就业和创业造成困扰。

(三)师资团队不够完善

教师是高校学生的重要引导者,在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师教育素养不足,无法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就业和创业指导,教师本身在认知层面和专业技能上并不突出,法对社会当前所应用的专业技术进行有效讲解,学生所掌握的知识相对落后,与社会实际生产发展存在一定差距。高职院校往往不注重师资培养,教师队伍教学素养参差不齐。专业教师团队需要教师具备心理学、课程思政以及职业规划等知识和技能,但教师本身缺乏这些知识,很难为即将毕业的学生提供必要就业创业指导,不利于学生未来职业发展。

三、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就业创业思想教育的措施

(一)在课程思政中贯穿就业创业意识教育

高职院校应将培养学生正确就业创业观作为己任,为学生提供积极有效的创业指导课程,帮助学生对就业创业有正确认识,避免盲目择业。高职院校应注重思政教育元素与创业就业的内在关联性,帮助学生树立就业创业思路,通过思政教育,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身价值,不断挖掘自身潜力,在就业和创业中发挥自身价值。与时俱进的思想就是要学生将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结合,对我国经济发展和政治倾向有详细认知,让自身思想与社会发展相适应,违背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观的思想和行为,不仅会阻碍个人发展,还会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思政教育能够为学生指引方向,避免学生就业思想产生偏差。例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立足于教材,不断挖掘思政元素,加强思想建设,营造良好思想教学氛围,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将学生放在教学主体地位,尊重学生教学主体,激励学生不断增强自身素质。在思政教学开展中,教师有意识地将就业和创业思想融入教学中,采用适合当代学生的教育方法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摒弃传统教育理念,增强自我认知,发挥个人主动性。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不注重课堂讨论和情景模拟,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脱离,在实际工作中理论知识无法发挥其指导作用,学生缺乏必要的社会实践验证理论的有效性,影响学生实际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核心,了解学生学习状态和学习水平,增加师生互动,针对教学中的重难点进行详细讲解。为了突出与时俱进的教学特点,教师还可以与学生分享当下影响就业和创业的政策。可以采用创建教学情景的方式,丰富教学方法,增强教学吸引力。例如在教学中利用各种现实案例营造教学情境,为学生参加实践提供指导,积累工作经验,提高学生教学参与度。在互联网技术应用比较广泛的时代,教育也应自觉将信息技术引入教学中,例如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构建生动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场景中了解更多未来工作;建立网络教学平台,将当下热门就业话题放在平台中讨论,打破以往教学时空限制,强化教学互动,加强教学实践,让学生可以自由发表意见,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8]。

(二)利用课程思政改革做好就业创业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需要结合多个方面做出正确判断,需要学生对自我和未来职业有详细认知,制订职业发展目标,并不断提升自身能力,适应行业发展,同时还要注重创业能力的提升,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完成职业规划,实现既定目标。思政教育理念可以引导学生建立正确价值观,促进思想与知识技能的融合,制订有远见的职业计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生职业目标有重要影响,在思政教育渗透的过程中,需要将核心价值观引入到教学中,将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紧密结合,从而树立崇高远大的人生理想,根据我国经济建设需要提高自身能力。例如将传统文化引入思政教学中,让学生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从一代革命伟人无畏和奉献精神中获取成长动力,增强民族自信。培养学生职业道德观,能够有效提升学生职业道德素养,认真对待工作,通过不断学习和努力在工作中精益求精,发扬我国工匠精神,增强学生竞争意识,增强学生竞争力。高职院校还应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制度,深化思政教育,通过顶层设计制订科学合理的教育目标,按照学生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详细、具体、规范的就业指导服务,为学生未来就业和创业规划做好指导,成就学生。

(三)加强政治引导转变就业创业教学理念

高职教师是学生来就业的重要指导人,对学生未来肩負着重要责任。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基本知识,掌握专业技能,还要引导学生对未来有正确的思想认识,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好社会发展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不断探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识各种政策和理论成果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从而有目的地增强自身知识储备,提升自身能力,使其成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运用思政教育思想指导未来生活和工作。在正确的思想引导下,理论和实践形成统一整体,引导学生就业发展,帮助学生在未来职业岗位中获得成就,将高职院校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在工作中,发挥个人所长,实现个人价值。

(四)应用课程思政扩大就业创业师资团队

思想指导行动,正确的思想能够为学生就业和创业提供思想指引。正确的思想需要教师利用课程思政教育影响学生思维,教師教学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课程思政的教育效果。因此,教师要注重自身教育素养的提升。教师应建立正确的教育信念,提升思想政治觉悟,具有法律意识,可以在不违背社会发展目标、不触犯法律底线的前提下,为学生提供思想指导,让学生可以正确认识职场,并做好必要的心理准备,帮助学生更快适应社会。为了有效提升教师思想政治教学素养,应将思政教育工作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指标,为提升教师教学素养提供基本衡量标准,让教师也能不断突破自我,适应当前形势发展,为学生提供有价值的就业和创业指导。在课堂结束后,教师可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课程教学情况,不断反思和提升教学素养,根据学生实际需求调整思政教学结构,解答学生就业和创业疑问,增强思政教育的影响力,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教学团队。

四、结语

总而言之,高职毕业生需要实现身份的转换,从学生变为职场工作者,只有在学习期间,获得正确思政教育指导才能顺利完成转换,提升学生社会生存能力,通过学习储备更多知识和技能,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为自身谋求生存之道。思政教育能够给学生正确指引,强化就业创业思想理念,通过师资力量的提升给予学生更好的就业创业指导,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让学生拥有足够的社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李银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红色文化叠加融入五年制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究[J]. 大学(教学与教育),2022(06):193-196.

[2] 凌端平.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金融类专业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研究[J]. 就业与保障,2022(04):126-128.

[3] 武倩楠. 高职思政教育对学生就业创业的影响研究[J]. 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1(06):117+119.

[4] 刘金苓,李云辉,赵本良,等. 基于思政视角的生态工程课程群教学探索与实践[J]. 教育教学论坛,2022(13):86-89.

[5] 高仁兰. 红色文化融入高职思政教育研究[J].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2(03):13-15.

[6] 沈惠红,饶春平,赵娅. 基于“三全育人”视角的高职思政教育创新与路径探究[J]. 大学(思政教研),2022(06):165-168.

[7] 张怡. 乡村振兴融入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路径研究——以《思想道德与法治》为例[J]. 河南农业,2022(18):6-8.

[8] 陈开宇. 高职思政教育对学生就业创业的影响研究[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2022(08):110-113.

(荐稿人:范磊,河北师范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罗欣)

猜你喜欢
影响分析创业就业
在校大学生创业与学业协调机制研究
企业导报(2016年20期)2016-11-05 19:14:42
全面营改增对路局运输业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20:06:30
尿激酶溶栓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分析
“双创”国策下的阶段性经营、资本知识架构研究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4:43:02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今传媒(2016年9期)2016-10-15 22:42:56
乌兰察布地区大气中二氧化硫污染产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25:02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13:25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7:5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