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青
摘 要 把文本当做一个完美无瑕的成品去感叹是一种阅读方法;试着向文本提出问题,跨越历史时空,去与作者商榷,也许会有不一样的收获。《植树的牧羊人》的核心价值在于让·乔诺在塑造英雄时,采用三重纵切面塑造了一个集体忽视的另类英雄。这一思想和艺术构思上的双突破,蕴藏着牧羊人形象感动全世界的五大奥秘。
关键词 《植树的牧羊人》 提出问题 三重纵切面 另类英雄
《植树的牧羊人》2016年被选入统编教材后,仅京版语文期刊发表的解读文章就多达8篇。这些文章充当着启蒙者、引路人的角色,但在今天看来,其在核心价值层面的解读有所局限。教师唯有正视这种局限性,才能在历史的基础上上升到新的教学高度。
一、《植树的牧羊人》——历史的浅读和误读
对《植树的牧羊人》艺术方面进行解读,可作为代表的是天津市实验中学的安杨华老师发表的文章。其提出感染力来源于“时间、空间、人物的存在状态三个维度”,具体为“空间与时间”“空间与人物”等六个方面的对比。[1]那么,这一篇的对比和其他运用同样对比手法的作品在效果上有什么不同?对比背后的巨大感染力,究竟源自哪里?对于这些问题该文都未涉及。
相对而言,大学教授的站位稍高,能运用流行的西方解读理论。例如,北京教育学院的胡春梅教授从叙事学出发,提出“《植树的牧羊人》全文采用第一人称叙述。……全文叙述了‘我与牧羊人的三次见面,让读者感到客观而真实”“因为第一人称叙述的逼真程度,当编辑收到稿件后,便去调查小镇巴农的养老院有没有一个名叫艾力泽·布菲的人在那里去世”。[2]第一人称没错,问题是那么多采用第一人称的小说,为什么没有感动得编辑们去调查呢?第一人称的作用是否不止真实这么简单呢?
主题方面,可作为代表的同样是安杨华老师的文章,她从成功学的角度提出“人只有找准方向、定好目标,认真生活、仔细做事,尊重规律、找对方法,内心平和、持之以恒,才可能获得成功。唯有如此,我们才赋予了《植树的牧羊人》这一故事以‘尊严和意义。”[3]与此相异的是,河北北方学院的孔媛、孟娇、杨安琪教授紧扣环境保护这一热度,提出“人的角色要发生转变”的观点,不能再以人类为中心,牧羊人重新思考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改征服自然的旧态为遵循自然的规律,继而重建家园,诠释了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的主题。[4]不管是从“成功学”的角度,还是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都囿于“实用功利主义”的价值体系。难道文学解读的价值体系仅有这一个?换一种价值体系会有另外的发现吗?
这8篇解读文章的优点是全面、理性,但最大的问题是,对于虚构的故事能在《Vogue》杂志发表,且漂洋过海感动了不同民族的原因分析,笔者认为不能曲尽其妙!
二、三重纵切面——用最经济的手法直击牧羊人的内心奥秘
作者在文章开头说“这是一个难得的好人”,要證明其是好人,按照传统小说写法,接下来是叙写“牧羊人的农场为什么不开了”“独子和妻子为什么失去了”等内容,人物一生的命运转折、结局才是重点。可是全文着重描写了三次环境,且时间上不相连续,到底为什么呢?
这里藏着一个异于常规的设计:让·乔诺采取了纵切面/横断面手法。“生活的纵切面”理论是胡适在五四时期翻译到中国的,他认为,“短篇小说就是运用最经济的手段,描写事实中最精彩的一段,或一方面,而能使人充分满意的文章。”[5]纵切面好比切开的树的“横断面”,人物的心灵就像树的年轮一样一目了然。使用该理论的好处是可以省去很多笔墨,种树的前因后果、几十年的漫长、直接的描写都可以省略,因此显得异常精练。作者只选择三个纵切面,就表现出了牧羊人藏在心灵深处的奥秘!
第一个纵切面:
这里海拔一千二三百米,一眼望去,到处是荒地。光秃秃的山上,稀稀拉拉地长着一些野生的薰衣草。
我猜想,这里虽然成了废墟,但是,像马蜂窝一样、一间挨一间的房子周围,总会有一口水井,或是一眼泉水吧!我确实找到了一个泉眼,可惜已经干涸了。这里有五六栋没了屋顶的房子,任由风吹雨打。旁边还有一座教堂,钟楼也已经坍塌了。在毫无遮拦的高地上,风吹得人东倒西歪。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吼叫。
《语文七年级上册教材解读》评价说:“环境描写,写出了废弃村庄的破败景象。”[6]编者将其作用归结于逼真地再现了山地的情境。与此同时,对于这段环境描写的妙处分析,有经验的老师早已总结出三点套路:①渲染了……气氛;②烘托了人物……的心理;③寄托了作者……的感情。这样的套路有其合理性,似乎都适用于诗歌散文小说,但如此终究是忽视了各种文体的区别,无助于理解小说中环境描写的特殊作用。景物/环境描写,在诗歌散文中更多用于抒情,但在小说中就另有他用。它们犹如小说家手中的魔术棒,将人物打出生活和心理常规,逼出内心奥秘,让人物之间发生矛盾,拉开人物行为和心理距离。因此,它们不一定是真实的,在小说中往往是作者虚拟的。用几个问题便可推断出环境是真实还是虚拟:面对同样的环境,其他村民为什么没有类似的反应?而这样的反应,是牧羊人唯一的选择吗?牧羊人平时也这样伟大吗?他知道自己的内心很伟大吗?可能连他自己都不知道吧,这就是环境在小说中的妙处。综上所述,同样是环境描写,小说用于揭示人物心灵深处的奥秘,而在诗歌散文中更多的则是写实,用于抒发人物表层感情。分析作品是语文教师关键的能力,可很多教师却不具备,很大原因就是他们忽略了文体的不同。
初次环境描写,作者要表现环境的恶劣,却没有采用铺陈手法。荒山、房屋倒塌、泉眼干涸等看似属于现象罗列,其实匠心独运。作者采取了叙述和细节结合的办法,先是整体叙述“这里海拔一千二三百米,一眼望去,到处是荒地。”然后只取了薰衣草稀稀拉拉、马蜂窝般房屋,泉眼干涸、钟楼坍塌、狂风穿过缝隙五个感性细节,更多信息则隐藏在这五个细节之下,构成一个圆融的类似于诗歌的意境范畴,将阿尔卑斯山地的破败勾勒出来,这属于侧面烘托牧羊人。接着作者借助栽树的动作和语言,从正面突出牧羊人“从不关心土地的主人是谁”,从未想过个人利益的无私胸襟,这里打动读者的是牧羊人本身的人格魅力。
创作的分歧依然存在,既然一个纵切面已经表现牧羊人的人格魅力了,为什么还要安排三次呢?这正是使用纵切面的创新之处。这种手法类似古诗中的“复沓”“重章叠唱”,在循环往复中逐层深入,实现一种精神和人格的积累升华。尽管只有三个纵切面,但已经充分表现牧羊人的精神了。至于漫长的一生,遭遇了多少困难,又是怎样化解的,等等,已经不重要了,牧羊人的“内心情绪已经刻画完整了”。[7]三次环境的纵切面描写,是外部形式的不完整和内部精神的完整的统一,是小说形式规范的一种革新和突破。
鲁迅的《孔乙己》也是三个片段组成。它们有何区别?相同之处都是以“旁观者”的眼光来注视主要人物,不同之处是《植树的牧羊人》在环境的三个片段的断断续续之中,暗含着时间的连续,而环境的巨变以及村中人搬走又搬回,在一系列的“物非人是”中衬托出牧羊人矢志不移的决心。这就是这篇小说产生巨大感染力的原因之一!
至此,牧羊人的心灵已经得到表现,可让·乔诺为什么还要写那么多人呢?课文是删减版,在原作中除了“我”,还有官员、护林员、政府代表团、政府议员、伐木、烧炭工、猎人以及形形色色的村民等。官员们觉得:这个世界上谁会相信,有人这样无私地为别人奉献,猎人们以为:这片树林仅是大自然的造化而已,在伐木工人和烧炭工的眼里,这片树林是“金钱利益”,护林员从没见过一片树林会自然形成,他们还警告牧羊人不准在野外生火,以免毁了这片自然树林,政府代表团将这片树林划为国家保护区,禁止人们在林内砍伐。陆续搬离的人们,又在此安家,笑声又在热闹的乡村聚会上飘荡。[8]形形色色的人物有着复杂的处事逻辑,与牧羊人的无私奉献的单纯形成心灵错位,错位的幅度越大,越能衬托出牧羊人的无私。虽然牧羊人带来的转变造福了成千上万人,但由于大家“集体的忽视”,牧羊人这几十年努力显得毫无实用价值。越是和实用功利价值拉开错位,越是具有感染力。这就是这篇小说产生巨大感染力的原因之二。
不可回避的分歧是,类似于牧羊人的人物有很多,为什么不能同样走出国门,感动全世界呢?原因在于牧羊人凭一己之力做到了“只有上天才能做到的事”,却被忽视,引发了读者内心翻腾——想到了奉献不一定会得到公平的回报,因此而默默地感叹与同情。这种内心的动作性巨大,触动了读者对善良的保护欲,这就叫做“情感逆行”。[9]反之,如果让·乔诺将牧羊人的结局稍加改动,读者的同情心就大大降低了。这里的“感染力”来源于对读者经验的唤起,读者看到的牧羊人仿佛就是受委屈的自己。好的文学作品就是要唤醒读者情感体验,从更高的高度来审视人生、人性,这就是这篇小说产生巨大感染力的原因之三!
相比于安杨华老师提出的显而易见的浮在文本表层的“六种对比”,以及胡春梅教授提出的“第一人称”的作用,这才算深刻揭示了隐藏于文本表层之下的强大张力的缘由。
三、回避戰争——另辟蹊径,塑造另类的平民英雄
创新还体现在主题上。要深刻理解其主题,仅盯着写的内容还不够,还需还原到历史情境中去,在历史的考察中对作者的写作心理进行溯源。
英雄一般为民、为集体等做出超常规的奉献。作者创作这篇小说时,正处于二战之后,还原到历史情境中,凭借情和理的推断,无论是从国家意志出发——塑造英雄,还是从老百姓的情怀出发——对于一战、二战英雄的仰慕和缅怀,战争中的英雄都是第一选择。对于这一片高原的巨变,牧羊人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但是众多人物一边享受着牧羊人带来的福利,一边表现出了集体忽视,从未给与牧羊人任何肯定。可他压根就没考虑过得到回报,一直坚持到生命的终结。三次环境的纵切面,也是三次将牧羊人打出常规,塑造了一个毫不改变、一如既往的无私形象,情感逻辑达到空前的一致性和彻底性。这是想通过一己之力改变恶劣环境,造福居民的另类英雄,但他没有一点英雄意识,这是一个英雄与非英雄的统一。据考证,牧羊人在西方传统中,是诸神、上帝及使者的代称,其的职责就是救助行善。[10]对牧羊人的崇拜,正反映了一战二战之后,人民对战争的态度:对毁灭生命的残酷行径的厌恶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11]这就是这篇小说产生巨大感染力的原因之四!如果主题是成功学,那么牧羊人如此毫无实用功利主义价值的成功,有何适用于大众的指导意义?如果主题是环保价值,那么完全不用写得这么曲折、隐晦,反而冲淡了主题。
创作的分歧依然无法回避。牧羊人植树的原因貌似讲清楚了,因为他陆续失去了独生子女和妻子,选择独自生活,开始种树。理性的因果看似充分,但如果细看行为的特殊性,则会发现其缺乏充分的情感动机。究竟怎样的情感原因才导致这个结果呢?这是只属于牧羊人自己的原因,不然为什么其他人不去植树呢?他抛弃富裕的生活去植树,也许是由于他想远离过去的痛苦生活,过去痛苦在哪?又也许是自身某种心理因素……这一切,作者为什么不写明白呢?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中说过,顺时间叙述只是故事,而不是情节。只有在故事中包含着因果关系,才是情节。[12]本篇小说因果关系的缺失,其召唤读者想象的功能大大提高,让小说的解读更多元化。但无论如何,小说的魅力来源于人物独特的、唯一的情感世界,这才是文学作品不同于实用文本的审美价值所在。这样的追求,体现了20世纪50年代的“现代”“后现代”小说的普遍趋势,意在将完整的因果链打破,留下一个空白,由读者去想象。有了读者的介入,也就有了感染力。
基于此,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开头出现了对牧羊人的一系列正侧面描写。随着时间的推移,牧羊人露面的机会变少,直至完全消失。作者的智慧在于只给外在的结果——环境的三次巨变,村民们搬走又搬来,却有意隐藏了牧羊人的情感原因,留下大幅度的逻辑空白,迫使读者自己去想象补充。这是一个与文本互动共生的过程,“现代”“后现代”小说为不同的读者留下了思考的空间,读者的感情受到刺激,直至最后获得惊讶、惋惜、同情、气愤的体验,达到感情的高潮,这就是审美价值。既然已经达到了这么强烈的审美效果,那牧羊人的感情逻辑,乃至最终的结局还重要吗?这就是这篇小说产生巨大感染力的原因之五!
这是一个没有英雄感的平民英雄,正因为让·乔诺对于英雄有独特的理解,才能从一个看似一事无成,毫无实用功利价值的小人物身上看到一种另类的英雄。至此,才算解读出这篇一望而知的文本产生巨大感染力的五大原因,也读出了这是一部融合多项艺术和思想创新的小说。唯有经历如此深刻的解读,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小说鉴赏力和艺術表达力,培养核心素养。
文学作品作为与理性实用相对的领域,其核心价值为审美价值以及艺术价值,具体到这一篇小说的价值就是:①本文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英雄?②这个英雄形象独特性在哪?③这个形象拥有强大感染力的原因表现为几个方面?造成强大感染力的艺术匠心在哪?④这种另类的英雄观体现了让·乔诺什么样的心态?至于“成功学”“环保”的解读,或许应该归入这篇小说的附属价值。
大单元、大概念注重知识的解构,认为“真理只有在创造中才能产生”,对于理性的、科学的学科也许有用。但小说不属于理性的、科学的知识范畴,其价值在于感情思想的独特。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具有将隐藏于文本之下的作者深层的感觉、感情、思想和艺术方面的妙处解读出来的勇气和本领。唯有如此,才能解读出“这一篇”“这一个”的特色,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文学感受力和表达力。
[本文系仪征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农村专项课题“审美价值下基于矛盾分析的读写一体化实证研究”(编号:2021/G/N002)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安杨华.美: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比——谈《植树的牧羊人》对比艺术的哲学思维方向[J],语文建设,2018(12):58.
[2]胡春梅.试论传统小说教学内容确定的知识维度——以《植树的牧羊人》为例[J],语文建设,2019(23): 43-44.
[3]安杨华.植树的牧羊人:成功学的典范[J],中学语文教学,2019(1):46.
[4]孔 媛、孟 娇、杨安琪. 《植树的牧羊人》文本主旨及教学重点解析[J], 语文建设,2018(30):48.
[5]孙绍振.经典小说解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6:1.
[6]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学资源编辑室.教材解读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119.
[7]孙绍振.文学解读基础:孙绍振课堂讲演录[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7:203.
[8][12][法]让·乔诺.植树的男人[M],武 娟,译.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11.
[9][俄]列·谢·维戈茨基.艺术心理学[M],周 新,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137-138.
[10]陈殿青.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的“牧羊人隐喻”:福柯生命政治学视角[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178-183+192.
[11][英]福斯特.小说面面观[M],广州:花城出版社,1984:75-76 .
[作者通联:江苏仪征市陈集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