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方舟 梅松
一、北宋时期伶人词曲的特点与影响
(一) 伶人词曲的兴起与发展
伶人词曲的兴起与发展与北宋社会和文化的变革密切相关。北宋是一个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时期,文人士大夫的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高,他们对文学艺术的创作也逐渐发展出独特的审美追求。然而,由于文人士大夫通常被束缚于官场和礼仪规范,他们对于真实生活和情感表达的渴望未能得到充分满足。而伶人词曲作为一种直接反映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的艺术形式,得到了社会底层和文化边缘群体的热烈追捧。在北宋中期,伶人词曲逐渐向文人士大夫阶层渗透并受到重视。一些文人士大夫开始关注伶人词曲的创作和演唱,同时也借鉴伶人词曲的表现形式和技巧,将其融入自己的创作中。这种交流和融合促进了伶人词曲与士大夫词曲的相互影响与发展。
(二) 伶人词曲的特点及其艺术风格
伶人词曲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情感和意境,往往采用通俗易懂的词句,使人容易理解和接受。其语言通常直接、质朴,富有口头传统的特点。题材上看,伶人词曲以贴近人民生活的题材为主,涵盖了爱情、友情、生活琐事、社会风俗等方面。它以平凡的人与事为素材,表达了人们对于生活的热爱、对于感情的追求以及对于社会的思考。伶人词曲常常采用欢快、活泼的曲调,使人愉悦愉快。它注重音乐的节奏感和韵律美,通过曲调的欢快感传达情感,让人们在欢乐的氛围中体验到其中的美妙。伶人词曲注重押韵和对仗的使用,使得词曲旋律优美、朗朗上口。它的文学形式多样,既有长词、小令等结构严谨的作品,也有短歌、绝句等更为简练的形式。伶人词曲强调真情实感,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真挚的表达打动人心。它直抒胸臆,表达爱情的甜蜜、友情的深厚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思考,使人产生共鸣。
(三) 伶人词曲对北宋社会的影响
伶人词曲的流行使得艺术创作和表演不再局限于宫廷和士大夫阶层,而是进入了市井和底层民众的生活中。伶人词曲成为了广大民众娱乐、表达情感、传递信息的一种重要方式,促进了民众文化的兴起和发展。伶人词曲在民间流传和演唱的过程中,人们可以通过共同的艺术享受和参与感受到社会凝聚力。伶人词曲的歌颂爱情、友情和家庭关系等主题,加强了人们之间的情感交流,增进了社会和谐与凝聚力。伶人词曲作为一种直接反映生活的艺术形式,能够表达普通民众的心声和情感。它以贴近生活、质朴自然的方式,表达了人们对于生活的喜悦、悲伤、爱情和希望的情感体验,成为民众情感表达和宣泄的重要途径。伶人词曲的兴起为文学创作提供了新的题材和表现方式。许多文人士大夫借鉴伶人词曲的形式和技巧,将其融入自己的创作中。伶人词曲与士大夫词曲的交流和融合促进了词曲的发展与繁荣,并丰富了北宋文学的多样性。伶人词曲的流行使得社会底层群体的声音和文化得到了彰显。在一个以士大夫阶层为主导的社会中,伶人词曲为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和市井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创造力,使其在文化舞台上得以展示和传承。
二、晏殊与士大夫词曲的崛起
(一) 晏殊词曲创作的风格与特点
晏殊的词曲作品常常流露出浪漫主义的情调。他倾向于描绘爱情的甜蜜与悲伤,表达对爱情的向往与执着。他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凄美的意境,将情感表达得深沉动人,营造出一种富有浪漫色彩的情感氛围。例如晏殊的《清平乐》就是一首表现相思离别的恋情词:“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晏殊晏几道:《晏殊晏几道词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22页)晏殊的词曲作品注重细腻的描写,特别是对于自然景物和情感细节的刻画。他通过具体的形象描写、细腻的意象和富有感染力的词语,将美好的意象展现给读者,使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其中的情感和意境。晏殊的词曲作品真实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他通过朴实的语言和真挚的表达,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展现给读者。他勇于表达内心的欢乐和忧伤,以及对生活、愛情和友情的真实感受,使人们产生共鸣和共情。晏殊的词曲作品不仅仅局限于爱情的表达,还常常反思人生和社会的问题。他对于世事变幻、人生短暂的思考,通过抒发自己的感慨和思索,使作品具有更深层次的思想内涵,引发读者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晏殊的词曲作品与音乐的结合十分紧密,注重音律和节奏的处理。他精心构思每个词句的音律美和押韵,使词曲旋律优美、朗朗上口。他的词曲作品不仅是文字的表达,更是音乐的演奏,使作品具有动人的音乐韵律。
(二) 晏殊作品中的士大夫情怀和文化内涵
晏殊作为士大夫身份的文化人士,他的词曲作品表达了士人独特的情感和情怀。他通过对爱情、友情和家国情怀的描绘,表达了对于高尚情感和人生理想的追求。他的作品常常流露出细腻的情感和深沉的思考,体现了士人对于情感世界的敏感和内省。晏殊在《浣溪沙》感叹到:“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晏几道词集》第7页)作者通过感叹时光易逝,对人生这里进行深度思考,充满了哲理性,也使此词成为千古传颂的名篇。晏殊的词曲作品展现了士人雅士的审美追求。他注重词曲的艺术形式和音韵美,以精炼的语言和流畅的押韵表达情感。他的作品多以自然景物、季节变化等为素材,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婉约的意境,追求音乐的和谐与美感,体现了士人对于艺术的追求和对美的敏感。晏殊的词曲作品融入了儒家思想和传统文化的元素。他引用了许多典故、历史典籍和文人雅趣,展示了他对于传统文化的熟悉和追求。晏殊在词曲中多次提到忠诚、孝道、仁爱等儒家伦理观念,表达了对于传统道德和价值观的坚守和崇尚。晏殊的词曲作品深入思考人生和社会的问题。他对于人生的短暂和世事的变幻有着深刻的感悟,通过抒发自己的感慨和思索,表达了对于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思考。他关注社会的悲欢离合、荣辱得失,从中得出对于人生的体验和认识。晏殊的词曲作品展现了文化自信和身份认同。作为士大夫阶层的一员,晏殊以儒家文化为基础,对于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理解和领悟。他在词曲中多次提及传统文化符号和意象,如琴瑟、古典诗词等,展示了他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尊重。他以自己对文化的理解和表达,向世人展示了士大夫的文化底蕴和精神追求。
三、晏殊词曲的社会与文化背景
(一) 士人阶层的崛起与士大夫文化的兴盛
北宋时期科举制度逐渐完善,通过参加科举考试,士人有机会获得官职和地位。科举制度的实施使得士人阶层具备了政治、行政和文化的才能,士大夫文化也成为他们追求的目标。从文化底蕴的积淀来说,士人阶层以文化学识为标志,他们注重文学、史学、经学等领域的学习和修养。士人们在书院、私塾等场所学习,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形成了独特的士大夫文化。在社会地位的提升上,随着科举制度的发展,士人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他们逐渐取代了原有的世袭贵族,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士人们通过政治、文化和社会的活动,为社会发展和文化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士人阶层在追求政治地位的同时,也注重文化修养和道德规范。他们提倡文化的修养、品德的塑造,强调礼仪和正统的价值观念。士人们通过文学、诗词、绘画等艺术形式,传承和发扬士大夫文化的精神内涵。此外,士大夫文化的兴盛对北宋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士人们注重道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提倡礼仪和正统的价值观念,倡导文化修养与审美追求。他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对社会的道德建设和文化风气的塑造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 社会环境对晏殊词曲的影响
北宋时期的政治环境动荡不安,士人们常常受到政治斗争的牵连。晏殊虽长期跻身高层,虽然仕途较为顺利,但也避免不了经历官场的倾轧与失意,因此他在面对命运转换与时光流逝也格外敏感。(《晏殊晏几道词集》第14页)这种政治动荡的环境使得晏殊及其他文人士大夫更加关注个人情感、家国忧患等主题,通过词曲表达内心的情感和社会的关切。晏殊在朝为官期间,曾因朝堂纷争被罢而郁闷,在《喜迁莺》中说到:“花不尽, 柳无穷。应与我情同。 觥船一棹百分空,何處不相逢。朱弦悄,知音少。天若有情应老。劝君看取利名场,今古梦茫茫。”(《晏殊晏几道词集》第28页)其次,北宋宫廷文化的繁荣对晏殊的词曲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晏殊曾经在宫廷中担任过官职,他的作品受到了宫廷文化的熏陶和影响。宫廷文化注重词曲的艺术表达和修辞技巧,使晏殊的词曲作品更加精致和高雅。同时,北宋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社会发生了许多变革和进步。科举制度的推行,士人阶层的崛起,以及文化底蕴的积累等都为晏殊的词曲创作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晏殊所处的社会氛围重视文化学识和艺术追求,这种文化氛围为他的词曲创作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晏殊的词曲作品中常常融入了儒家思想的精髓。儒家思想注重人伦道德和社会秩序,它对晏殊的词曲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晏殊的作品体现了儒家思想的仁爱、孝道、忠诚等核心价值观,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与儒家思想相契合。另外,宋代文人对儒、道等思想进行了整合,通过融合三教思想,内外兼修,肩负社会责任又追求人格的自由和独立;因此晏殊的思想掺杂了儒道融和统一的思想;在出世与入世之间,积极与淡然的矛盾冲突之中可以达到一种圆融豁达的统一。(《晏殊晏几道词集》第页)晏殊生活在一个充满文人的社交圈子中,与其他文人士大夫有着紧密的交往和交流。这种文人圈子的影响使得晏殊的词曲作品受到了启发和激励。文人圈子提供了晏殊与其他才子佳人相互交流的机会,不仅促进了他的创作灵感的涌现,还使得他能够接触到更广泛的文化知识和艺术触动。晏殊作为当时的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造诣和热爱。他在词曲创作中常常运用典故、古典诗词等传统文化元素,这与当时社会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和追求密切相关。晏殊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吸收和继承,为自己的词曲作品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邃的艺术境界。
(三) 晏殊词曲对后世的影响与意义
晏殊是北宋时期重要的词曲创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在形式和内容上开创了新的风格和境界。晏殊以其独特的词曲创作手法和精湛的艺术表达,为后世的词曲创作提供了重要的范例和启示。晏殊的词曲作品以其细腻、浪漫的情感表达和清丽、雅致的艺术风格,影响了后世文学作品的创作风格。他的作品强调真挚的情感表达和细腻的意境描绘,成为后世文学作品中的重要参照和借鉴对象。晏殊所代表的北宋伶人词曲与士大夫词曲相辅相成,促进了文人词曲的繁荣发展。晏殊的词曲作品在流行于民间的同时,也受到了文人士大夫的青睐,使得文人词曲在北宋时期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和发展。晏殊的词曲作品直接表达了民间情感和生活琐事,彰显了民间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他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了人们对于爱情、友情和生活的真挚感受,使晏殊词曲成为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晏殊的词曲作品注重音韵美和意境营造,使得词曲具备了独特的艺术魅力与审美价值。他精心构思每个词句的音律美和押韵,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优美的语言,赋予作品动人的音乐韵律和感染力,为词曲艺术增添了美的光彩。晏殊的词曲作品融入了许多传统文化的元素,如典故、古典诗词等,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继承。他的作品中强调儒家思想中的仁爱、孝道、忠诚等价值观念,传递了对传统文化的崇敬和传承。晏殊的词曲作品充满了情感的真挚和意境的优美,对后世文人的创作产生了激发和启示。他的作品以其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巧妙的艺术表达,激发了后世文人的创作灵感,影响了后世文学作品的发展。晏殊的词曲作品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多样性。晏殊是宋仁宗时期政坛和文坛的领袖,他与其门生故旧一道,通过自身创作切实推动了不同于唐代的宋型文化发展定型,从而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流变产生了深远影响。(《晏殊晏几道词集》第28页)他的作品在情感表达、艺术形式和文化内涵等方面呈现出独特的风格,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学的艺术面貌,为后世文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源和借鉴。晏殊的词曲作品体现了士大夫文化的内涵与审美追求,影响了后世文人的文化认同和审美追求。他的作品中融入了士大夫阶层对于文化学识、艺术修养和儒家思想的崇尚,引领了后世文人对于文化传统与精神价值的追求。
结语
总之,晏殊的此曲风格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下产生的,既离不开时代背景、文人风气等方面的影响,也离不开作者主观思想、与审美偏好的影响,他的词曲展现了当时以晏殊为代表的士大夫阶级的审美追求与精神情怀。晏殊词曲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文化内涵,对北宋时期的文学和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他的作品展现了浪漫主义情调、清丽细腻的描写、士大夫情怀与文化价值的融合,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瑰宝之一。晏殊的词曲作品不仅丰富了北宋文学的多样性,也为后世文学作品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范例和启示。他的作品在情感表达、艺术形式和思想内涵上具有深远的影响,为后世文人创作提供了灵感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