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美,洪流
[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集团) 眼科,辽宁 大连 116011]
视力低常通常是指所测视力明显低于正常水平的现象。近年来,随着电子设备的普及,学龄前儿童视力低常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屈光偏离及弱视是学龄前儿童较常见的视力障碍问题,发现其影响因素并进行早期干预是纠正不良视力的关键[1-3]。有研究表明,儿童视力问题多数由屈光不正导致,若不及时控制则会发展成为弱视,进一步发展甚至导致视力丧失,影响基本生活[4]。在屈光异常中,主要分为近视、远视、散光等类型。有研究表明,儿童视力异常影响因素主要与不良生活习惯、过度用眼有关[5-6]。本研究选取学龄前视力低常儿童460 例,对其屈光状态分布和弱视发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眼科就诊的学龄前视力低常儿童460 例(920 只眼)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50 例(500 只眼),女性210 例(420 只眼);年龄4~6 岁,4 岁128 例(256 只眼),5 岁220 例(440 只眼),6 岁112 例(224 只眼)。纳入标准:①符合视力低常标准,即4 岁儿童双眼任一眼裸眼视力<0.6,5~6 岁儿童双眼任一眼裸眼视力<0.8;②年龄4~6 岁;③检查配合度高;④监护人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有先天性眼部疾病;②因外伤或眼部疾病引起的视力低常。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1 视力检查通过国际标准视力表对受检儿童进行视力检测,测试距离5 m,受检儿童保持端正姿势,根据要求进行检测。
1.2.2 屈光检查通过电脑验光仪(美国拓普康公司,型号:RM8800)检测,患者端坐于仪器前方,提示患者验光过程中尽量睁大眼睛,注意减少眨眼次数,注意目光聚焦于热气球或小房子而不要左顾右盼。将下巴与额头贴住电脑验光仪的下巴托和额托部位,根据电脑验光仪屏幕的圆圈或十字对准眼球中心,旋转或者推拉以完成此步骤。前后移动对焦使屏幕的圆圈或十字呈颜色最清晰状态,并保持与眼球对准中心。按下测量按钮,然后换眼测量。打印结果有单次测量结果和3 次的平均结果,当数据比较相近稳定时以平均结果作为电脑验光仪的测量结果。①弱视诊断标准:硫酸阿托品眼药膏散瞳3 d 后,4 岁最佳矫正视力≤ 0.6,5~6 岁最佳矫正视力≤ 0.8;不同年龄段超出正常范围为异常。②近视诊断标准:近视(≥ -0.50 D),不同年龄段超出正常范围为异常。③远视诊断标准:4~5 岁儿童正常范围为S [+2.0,+2.5]D;6 岁儿童正常范围为S [+1.5,+2.0]D;不同年龄段超出正常范围为异常。④散光诊断标准:C [-1,+1]D;不同年龄段超出正常范围为异常。
采用自制量表(学龄前视力低常儿童影响因素量表),对研究纳入儿童进行家庭随访,收集儿童年龄、每天睡眠时间、每天户外活动时间、挑食、每天玩手机和电脑等电子产品时间、读写姿势、性别、早产、出生体重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
数据分析采用SPSS 22.0 软件。计数资料以构成比或率(%)表示,比较用χ2检验。影响因素的分析采用多因素一般Logistic 回归分析。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60 例患儿中弱视患儿267 例(弱视眼434 只,矫正视力正常眼100 只),矫正视力正常患儿193 例(矫正视力正常眼386 只)。
矫正视力正常眼与弱视眼的屈光类型比较,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128,P=0.000);矫正视力正常眼中近视、远视的占比高于弱视眼,弱视眼中散光的占比高于矫正视力正常眼。见表1。
矫正视力正常眼与弱视眼的散光类型比较,经χ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728,P=0.220)。两组的散光类型均以复性远视为主,分别占65.85%和60.81%。见表2。
表2 矫正视力正常眼与弱视眼的散光类型比较 例(%)
弱视与矫正视力正常儿童的年龄、出生时窒息、每天睡眠时间、每天户外活动时间、挑食、每天玩手机和电脑等电子产品时间、读写姿势比较,经χ2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弱视与和矫正视力正常儿童的性别、早产、出生体重比较,经χ2检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弱视患儿和矫正视力正常儿童临床资料比较 例(%)
表4 赋值表
表5 弱视的多因素一般Logistic回归分析参数
随着教育观念的迭代更新,部分职业对视力有较高要求,人们对儿童视力情况尤为关注[7]。由于屈光检查仪的普及,屈光异常筛查较为简单,及时发现并给予早期干预可防止弱视的发生[8]。有研究表明,儿童10 岁前视力处于敏感期,周围环境可明显影响视力,在7 岁前进行有效干预可纠正视力异常[9-10]。屈光不正是指眼球处于调节异常状态,正常光线通过屈光系统无法成像于视网膜上,部分患者可成像但不清晰。光线经晶状体折射后形成聚焦点,若聚焦于视网膜前方,称之为近视,反之则称为远视,而不能形成焦点的现象称为散光[11]。相关研究表明,屈光异常与近视是影响视力发育的主要原因,应高度关注,故而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并进行干预对视力发育异常的预防十分关键[12]。
视力低常儿童中以弱视为主。本研究结果显示,460 例儿童中弱视儿童267 例(弱视眼434 只,矫正视力正常眼100 只),矫正视力正常儿童193 例(矫正视力正常眼386 只),弱视儿童占比较大,这可能与遗传因素及儿童视觉发育异常有关,提示应该关注及检测儿童的视力健康状况,尽早发现和并给予治疗[13-14]。
视力低常儿童屈光状态以散光为主。本研究结果显示,矫正视力正常眼中近视和远视的占比明显高于弱视眼,弱视眼中散光的占比明显高于矫正视力正常眼,其中散光在矫正视力正常眼中占58.44%,在弱视眼占79.95%,这说明在异常屈光状态中以散光类型为主,且在弱视眼群体中占比更大,分析原因为,疲劳用眼使眼部角膜持续受到压迫,角膜形态改变,进而出现散光现象[15]。
视力低常儿童散光类型均以复性远视为主。本研究结果显示,矫正视力正常眼和弱视眼的散光类型比较无差异,两组散光类型均以复性远视为主,分别占65.85%和60.81%,这提示两组患者散光类型中复性远视占比最大,是因为散光在角膜子午线曲度不一致造成的,学龄前儿童生长激素分泌旺盛,且初步进入学习状态,用眼频率增加,加大了角膜子午线曲度的不协调性,进而导致复性远视散光发生[16-17]。
本研究结果显示,弱视和矫正视力正常儿童的年龄、出生时窒息、每天睡眠时间、每天户外活动时间、挑食、每天玩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时间和读写姿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进行多因素一般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每天睡眠时间、出生时窒息是发生弱视的影响因素。这说明调整睡眠时间及重视出生时发生窒息后视力筛查对弱视具有预防作用[18]。分析原因为在儿童期,眼球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因此需要更多的睡眠来支持眼部神经和结构的正常发育,睡眠不足会影响眼球正常代谢及修复,使视觉系统无法得到有效的休息,进而增加发生弱视的风险[19]。而出生时窒息,婴儿大脑发生缺血缺氧,可能会影响视觉系统中视觉皮层及视网膜等结构的正常发育,进而存在发生弱视的风险[20]。有研究表明,长期失眠不足会影响视觉神经系统的健康[21];且在另一项研究中提示,窒息婴儿中发生弱视的人数相比未发生窒息的婴儿弱视人数更多[22],因此睡眠时间、出生时窒息是发生弱视的主要影响因素,这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学龄前视力低常儿童屈光状态以散光为主,同时弱视发生比例较高。弱视发生受每天睡眠时间、出生时窒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