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飞虎,李芳芳
(西部战区总医院药剂科,四川 成都 610081)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obasilar insufficiency,VBI)病因较为复杂,包括动脉粥样硬化、椎动脉狭窄等,中老年人为多发人群,发作性眩晕为其主要症状,当前主要采用药物进行对症治疗,通过促进脑部血液流动,来缓解患者眩晕症状[1-2]。氟桂利嗪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脑细胞抗低氧、缺血能力,进一步对前庭器官微循环进行调节,进而减少血管痉挛的发生,在眩晕患者中具有一定治疗效果[3-4]。倍他司汀可作用于组胺受体H1,而组胺受体H1为机体中神经递质的一种,其对磷酸肌醇通路有一定药理作用,同时其可影响血管钙离子传输,进一步舒张局部血管,改善患者眩晕症状[5-6]。上述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在VBI性眩晕症患者中的研究尚不成熟,仍需不断完善。本研究拟联合二者治疗VBI性眩晕症患者,并观察其临床疗效。
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9月在西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108例VBI性眩晕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54)及对照组(n=54)。观察组中,男性26例,女性28例;年龄(63.58±7.49)岁;病程(5.36±0.57)年;合并基础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各21例、16例、17例。对照组中,男性28例,女性26例;年龄(63.47±7.21)岁;病程(5.38±0.54)年;合并基础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各23例、15例、1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
纳入标准:(1)均符合VBI性眩晕症相关诊断标准[7],并经颅脑CT确诊;(2)发病时存在眩晕症状;(3)均知情并自愿参与本研究;(4)生命体征平稳,无严重并发症。排除标准:(1)有颅脑手术者;(2)存在肝肾功能障碍者;(3)耳源性眩晕者;(4)眼源性眩晕者;(5)颅脑出血者;(6)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7)合并颅内肿瘤者。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对照组:睡前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2粒/次,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甲磺酸倍他司汀片[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2片/次,3次/d。两组均治疗2周。
(1)血流动力学指标:使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左、右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血流速度。(2)凝血功能指标: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离心处理后,采用四通道半自动血凝仪检测凝血功能指标[血浆凝血活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3)氧化应激指标:采用酶标仪,检测在450 nm吸光度下氧化应激指标,包括检测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4)血液流变学指标:于晨起抽取两组患者空腹血液3~4 mL,离心后采用全自动血液流变仪检测患者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5)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抽取患者清晨空腹血,采用放射性免疫法检测血管内皮功能,包括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内皮素-1(ET-1)。(6)脑血流灌注量指标:对患者脑部进行CT检查,测量基底节区血流速度(CBF)、脑血流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
治疗前,两组左侧椎动脉、右侧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左侧椎动脉、右侧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PT、AP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T、APTT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MDA、NO、SO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O、SOD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MDA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氧化应激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CGRP、ET-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GRP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ET-1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6。
表6 两组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CBF、CBV、M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BF、CBV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MTT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7。
表7 两组治疗前后脑血流灌注量指标比较
VBI性眩晕症隶属于缺血低氧性疾病,占脑卒中20%,穿支小动脉病变、栓塞、动脉粥样硬化等为其主要病因,头痛、呕吐、肢体麻木及眩晕为其主要临床表现,吞咽障碍、步态失调、眼球运动障碍则为常见体征,严重者危及患者生命安全[8-9]。临床治疗以改善血液粘稠度、抗血栓形成、扩张血管为主[10]。
临床研究[11]表明,动脉粥样硬化、凝血功能异常、血液流变学等均会导致动脉流受阻,患者出现椎基底动脉缺血,进而产生眩晕等症状,凝血功能异常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本研究发现,联合倍他司汀与氟桂利嗪治疗可显著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VBI性眩晕症患者血流动力学水平。分析原因可能是,倍他司汀具有扩张脑部毛细血管的功效,增加脑局部血液循环量及流速;盐酸氟桂利嗪可作用于钙离子通道,抑制其开放,来达到调控血管内皮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目的,进而舒张血管,增加血流量,二者联合应用,可显著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水平[12-13]。
PT、APTT是常见的凝血功能指标,其中PT可反应血浆中凝血因子水平,APTT可评估血液凝固时间[14]。本研究中,治疗后两组PT、APTT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提示本研究所用治疗方案可显著改善VBI性眩晕症患者凝血功能。分析原因可能为,倍他司汀属于组胺类药物的一种,其有着扩张脑局部毛细血管的功能,可通过提高脑部血流量及血液流速,缓解血管痉挛、脑局部缺血,最终缓解脑缺氧现象;氟桂利嗪可通过调控血管钙离子浓度,降低血液黏度,二者结合,可在缓解局部血管痉挛的状态下,进一步改善凝血功能[15-16]。
本研究发现,治疗后两组NO、SOD均升高,MDA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NO、SOD高于对照组,MDA低于对照组,提示联合倍他司汀与氟桂利嗪治疗可有效改善VBI性眩晕症患者氧化应激指标。组胺受体H1与磷酸肌醇经第二信使激活后,可开放钙离子通道,同时倍他司汀与组胺受体H1也会发生生理反应,两种生理反应均对扩张局部血管有作用,可增加血流量,使得NO水平改善;另外倍他司汀的应用还可有效改善局部脑血管缺血、缺氧状态,SOD、MDA水平改善,提示对氧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升高;盐酸氟桂利嗪的应用亦可促进氧自由基的清除,SOD及MDA水平改善,二者结合,有效改善患者氧化应激状态[17-18]。本研究还发现,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以观察组为优,提示二药联合治疗对VBI性眩晕症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有着明显改善作用。分析倍他司汀在抵抗血小板聚集上有明显效果,可在一定程度上延缓血管内血栓形成;盐酸氟桂利嗪可降低血液黏度,减少脑血管痉挛发生风险,改善椎体供血,二者结合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3,19]。
研究[20]提出,眩晕症引起的体液相关因子水平紊乱,会破坏血管内皮正常功能,加重眩晕症,CGRP、ET-1为常见内皮功能指标。在本研究中,治疗后两组CGRP显著升高,ET-1降低,且观察组CGRP高于对照组,ET-1低于对照组,提示联合倍他司汀片与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可有效改善VBI性眩晕症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分析倍他司汀联合盐酸氟桂利嗪可有效改善患者脑局部供血,眩晕症状得到改善,ET-1分泌随之减少[21-22]。本研究亦发现,治疗后两组CBF、CBV均升高,MTT均降低,且观察组CBF、CBV高于对照组,MTT低于对照组,提示联合倍他司汀片与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可改善VBI性眩晕症患者脑血流灌注状态。分析盐酸氟桂利嗪可作用在脑血管平滑肌上特异性位点,去极化细胞膜,降低对细胞的损伤,进一步提高细胞耐缺血及缺氧能力,而联合倍他司汀可扩张局部血管,改善脑部代谢功能[23-24]。
综上,倍他司汀片与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联合运用于VBI性眩晕症患者中,可显著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凝血功能、氧化应激指标、血管内皮功能及脑血流灌注指标,值得推广。